关键词:春秋战国;游说;经济依附;思想独立
春秋鸸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此时期士阶层的地位日益上升,为了所依附的阶级与统治集团的利益,他们四处游说,以辩论为雄;同时,各诸侯国的霸主在争战过程中也逐渐的认识到,政治上的斗争与外交上的迂回是争霸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此社会形势下,在社会变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的浮沉,“策士”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且影响至今,这一时期的策士具有很鲜明的典型特征。
一、“策士”概念界定
今人提到“策士”,多会想到春秋战国的纵横家们。他们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见风使舵,但又有自己的政治主张,熟谙纵横之术。凭借机谋智慧、口才辞令,他们四处奔走游说,周旋于政治集团之间,为诸侯征城、掠地、杀人、灭国出奇谋划妙策。以张仪、苏秦、陈轸等人作为“策士”的典型代表,其实不然。
《辞源》解释为谋士,《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策士”一词的解释是:“封建时靠君王或公卿为其划策的人,后来泛指有谋略的人。”[1]由此可见,“策士”包括一切为君主或诸侯王出谋划策的人,而不仅仅是后代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纵横家之流。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也在这一时期为自身的政治理想而各显本领。
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以思想著称的老聃、孔子、庄周、墨翟、邹衍、孟子、荀卿;以政治显世的管仲、晏婴、子产、申不害、商鞅、韩非;以军事起家的吴起、孙武、孙膑、乐毅、白起,也有以外交扬名的苏秦、张仪之流。除此之外还有能言善辩的惠施、公孙龙,精于农学的许行,善于水利的李冰、郑国,喜好天文的甘德、石申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人生观念、政治理想以及游说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但百家志在匡时致用,游历各国,“合则留,不合则去”,[2]显示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独特的社会面貌。
二、春秋战国时期策士的典型特征
(一)游说与辩论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策士,如孔丘、孟珂、苏秦、张仪、范睢、陈轸等人都是出色的游辩之人。正如刘知几在《史通・内言》中记载:“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臧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干是也。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睢反间以相秦,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3]春秋战国之际游辩之盛让人惊叹,而策士的游辩方式的多样也不得不让人称赞。
在“处士横议”的时代,各家纷纷著书游辩,以自身的学识和口舌之利宣扬自己的学说观点,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正因如此,各家的辩论各具特点。道家的辟阖、仪态万方、荒诞怪异和自由洒脱,法家的言辞犀利、咄咄逼人,无一不体现了学派的特点。但相同的是,各家通过“仁义”或“利害”或“情感”或三者结合,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来游说各国,或努力消除各诸侯国之间的隔阂,或实现所在国家的利益,或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或努力实现天下的统一,不仅他们的辩论之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思想也是需要我们为之深思的地方。
辩论中最为推崇的是雄辩,在辩论中具体表现为卓越的智慧,出色的言辩所形成的恢宏气势,雄辞激越和气势磅礴的风格也正是“策士”言说时的普遍特色。孟子喜欢运用排偶的句式和反复重叠的言语体现自身激烈、雄健有力的气势,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孟子生当周季,渐有繁辞,而叙述则时特精妙。”[4]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们卓越的言说技巧,让诸侯为他们的气势所折服。
善于揣摩,引人入彀。“策士”们大多适应时展的雄辩之人,他们或委婉含蓄,或比喻寓言,很善于从对方的心理作为出发点。他们是思维逻辑的高手,在无形中把对方引入自己的思维路线中来。比如,孟子的一句“王何必曰利”就吊足了王侯的胃口,再从诸侯自身的利益出发,“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士庶人”“诸侯”“君王”,步步为营、漫不经心,不知不觉中,诸侯王们就进入了他们的言语轨道之中。“策士”们或用比喻或用拟人,但大多采取揣摩心理,从对方利益或仁义出发,迂回劝说的方式,引人入彀,这是当时的一个典型特征。
(二)经济上的依附性
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兵祸接踵而至,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的动荡不安带给“策士”无穷的灾难:另一方面,大多数“策士”出身贫寒(见表1),因此策士几乎到了“无以为食”的地步。
比如,范睢“家贫无以自资”,苏秦“穷巷掘门,桑户卷枢之土耳”等等,他们经济上贫乏,政治上又无籍借,所以他们必须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口舌之利投靠王侯,以换取必须的生活资料和人生存的自尊,他们不得不承受生活的重压,在经济上依附于人。正如李斯所说的:“斯闻得时无怠,今万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诟莫大于卑贱,而悲哀甚于穷困。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三)思想上的独立性
出身的寒微,带来的是政治地位的低微,但在思想的深处,策士们并没有这样认为或者不想承认,所以他们在所服务的诸侯王面前竭力维护自身的尊严。例如,通过个别以“道义”为己任的策士,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力争以“道”和“势”相抗衡,把自己与君主的关系明确的分为“师、友、臣”三类。这一点,《孟子》书中所记载的子思和鲁缪公关于“道”和“势”的争论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又比如,墨家子弟在外做官,如果服务的对象不采纳自己学派的主张,那么墨家子弟宁愿罢官。
“策士”们经济上的依附与思想上的独立性无疑是相互矛盾的,这使得他们既对自己所服务的对象既有利益一致的地方也有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所以,“策士”们虽然红极一时,但他们终究还是摆脱不了自己的悲剧命运,甚至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孔孟始终不道得重用,老庄选择归隐,商鞅被车裂,苏秦请求车裂,即使未死之人,如李斯、张仪之人也活得战战兢兢,如覆薄冰,这是处于那个时代的他们所必然的无法逃脱的命运。
知识若不能变为生活的大美,那无疑是一种遗憾,同样,我们研究先秦“策士”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是消除“策士”即是纵横家的说法,也不是只有《战国策》中的人才是“策士” ,进而还原“策士”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先秦“策士”之所以能名扬后世,被后人代代谈论,也是因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魅力,这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127.
[2](宋)苏轼:《范增论》,载(清)吴楚材、吴调侯撰:《古文观止》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74.
[3](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49.
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3、陶渊明爱菊,是因为菊的淡雅幽香。他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生活,他喜欢菊“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贞高洁。同样,菊也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也同样喜欢恬静、淡然的桃源生活。陶渊明和菊如同“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他们一起在南山下过着恬静、飘逸、悠然的田园生活。
4、有人赞叹坚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5、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6、菊花的花瓣紧紧地包在一起,这样菊花就不怕寒冷了,在寒冷的秋天,许多树叶都落了,花枯萎了,菊花却还在寒冷的秋天里开放着,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着,这种精神让我想到了一首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7、在百花凋谢的季节里,菊花却竟相开放,我喜欢菊花,不仅爱它的美,更爱它那不畏严寒、不怕邪恶、傲雪斗雪的坚强品格。
8、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9、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10、这时,我似乎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不起眼的野菊花?它虽然没有桃花,梨花的鲜艳夺目,没有玫瑰的芬芳娇艳,也没有牡丹的馨香富丽,却能在万物凋零的深秋时节,经受风霜,把自己全部的力量献给大地,献给人们。
11、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12、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13、我赞美菊花,不仅仅是赞美它的美丽,而是它用行动告诉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被眼前的风霜雪雨所吓倒,人生道路不平坦,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1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5、菊花乃“花中四君”之一,他错过了春暖花开的春天,错过了绿意盎然的夏天,待到百花凋落的秋天,他迎风招展,展开美丽的花瓣。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各种灾害,他依然挺着腰,有一种壮士的精神。
16、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17、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18、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9、我还喜欢菊花的高风尚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风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雪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20、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21、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都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22、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
23、我赞美菊花。赞美它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24、我赞美菊花,赞美它那与寒风冷霜搏斗的精神,赞美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更赞美在现实生活中,像菊花一样的人。
25、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依然徘徊在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醉……
26、我赞美菊花。菊花虽没有玫瑰那醉人的芬芳,却在秋天的寒风里笑得那么灿烂;它虽没有牡丹那样高贵的血统,却依然活得那么潇洒。它的叶子像极了饱受沧桑的老人的脸,一道道皱纹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27、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28、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29、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30、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549年。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其中春秋时期持续了295年,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持续了254年,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来源:文章屋网 )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形成了空前绝后的思想和学术大发展的现象即“百家争鸣”,其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档案发展;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得到解放,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以及他们和传统奴隶主阶级的对抗使得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天下纷乱,各家为表达本家思想,纷纷提出自家的政治主张,在文化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必然会给上层建筑带来重大变化,作为国家机关不可缺少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也必定受其深刻影响,并记录和反映了这些变化。笔者认为“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一方面对我国档案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阻碍着档案事业的进程,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其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对我国档案发展的有利影响
1、档案文献编纂由官方垄断向官私兼及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各家纷纷著书立说以表达其思想及政治主张。西周时期,档案文献编纂成为官学的一部分,主要有王朝官员负责,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官编的档案文献外,还产生了大量的诸子百家著作。“到春秋后期, 礼乐制度崩坏, 太史乐官流散, 典籍落入民间, 实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档案大解密。士子国人, 初则竞相传诵, 转而家自立说, 犹如决河溃堤, 一泻千里, 终至酿成自由著述的新局面。” [1]随着诸子学派的兴起,各家为宣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也在积极搜集和编纂古代档案文献作为本家理论的依据。这样就打破了由原来王官所垄断的档案文献编纂,各家也加入到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中来。诸子学派为宣扬各自学说而搜集、编纂《书》篇,就是其积极编纂古代档案文献的例证,而其中儒墨两家是搜集和编纂《书》篇最重要的两个学派,诸子学派对《书》的搜集与编纂形成了各自的读本,为其理论提供了凭证。[2]
随着官府垄断的学术文化局面被打破,诸子百家学术著作的产生,诸子学派也加入到原为官府所垄断的档案文献编纂上来,档案文献编纂由官方垄断向官私兼及转变,这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新文书档案的产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代表和反映新势力的文书档案有了新的发展。刑书(律法档案)是新兴地主阶级确立统治后所特有的档案。其中为刑书产生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数法家的代表子产和李悝。公元前536年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作刑书,最先公布了成文法。子产主张治国行猛政,即把严厉的刑法公布出来。公元前513年晋国继郑国之后也铸刑鼎,以后,各国纷纷制定成文法,战国时期李悝所著的《法经》就是春秋各国立法发展的大成。[3]所有这些成文法不论书于何种介质,统治者都把其看作推行新政策的手段,也将其作为档案保管。不仅是刑书的产生,计书、盟书等新文书档案的产生都与各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推动我国档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促进档案的广泛利用和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促成了各国养士的风气盛行,士这一阶层对档案的需求促进了档案的交流和利用。士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技之长。随着养士之风的盛行,士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他们有的被任用为重要官职,有的则出任卿大夫的武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王室衰弱、兼并战争、世卿制度的破坏等因素,使得统治阶级世守的档案大量流散到社会上,形成了“王官失守,散如百家”的局面,这为诸子百家搜集和学习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子百家对档案的搜集、学习和传播促进了档案的利用与交流,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儒家代表孔子。孔子注意搜集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主要表现在其收集鲁、宋等故国流传下来的官府文书和史官记注等,这使得原来只作为官府之学的档案典籍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开创了一个“学下私人”的新局面,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利用档案传播和发展古代文化。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对我国档案发展的不利影响
1、档案的散失与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各国纷纷谋求富民强国之策,各家莫不以救君救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中尤以兵家学说最为激进,他们以研究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为主,主张以战止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战争不仅要“杀其民人,取其牛马”,而且还要“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而在我国古代保存档案的地方正是宗庙,而“重器”本身也是一种档案。春秋无义战,在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中也产生了血腥的屠城事件,战胜国的烧杀抢掠对档案的留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长期的战乱对档案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以《春秋》为例,它原是鲁国史记,应从伯禽封鲁开始,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春秋》却从一个距伯禽已七代的鲁国第十四位国君鲁隐公开始,显然是伯禽以后隐公以前的档案已经毁灭了,隐公以后的档案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损毁。而《春秋》中的“夏,王”“冬、郭公”等文,都是简牍损毁残断的证据。” [6]
2、政治斗争中档案的毁弃。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各家为实现政治抱负,迎合统治者的利益,无情的剥夺旧贵族的特权,西周时为确保世卿特权地位的典册被他们所损毁。随着新兴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作为旧势力权力凭证的档案在政治斗争中不断被毁弃。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学风,绝不苟同他家思想,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7]各家为争取诸侯王的赏识,纷纷讲述、传播本家档案文献著作,对他家的档案文献著作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不利于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3、档案的流散不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微以及兼并战争等因素使得大量的档案流传于外,形成了“王官失守,散如百家”的局面。这虽然为士的学习和利用档案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档案的流散使得原妥善保存于宗庙的档案得不到应有的保管条件,而这一时期的档案以书于竹帛为主,保管地点、温湿度的改变以及光化学反应使得许多重要的档案发霉、起虫,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耐久性,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
“从春秋到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虽然主要是随着阶级斗争、思想解放、科学发展而来,但绝不能低估国家保存的档案大量流传并获得利用的成果。这表明自古以来我国的档案工作,就是和当时文化学术发展密切相联的。” [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档案的发展,但我们更需要重视其对我国档案发展的有利影响,它对我国档案的广泛传播和利用以及长久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 梁继红。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8-20 .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教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更新,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已经成为当前众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具体运用,希望能够让其他教师正确认识该教学方法,然后灵活将其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理解情境教学法的含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它是一种新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所创设的一种真实有趣的情境,它能够将学生引入知识的学习当中。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只有在正确理解了情境教学法的含义之后,才能够更好的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忽视了情境的创设。例如,当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的学生没有理解吴越争霸的内容,如果历史老师采用各种措施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第二,历史教师忽视了图文史料对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有非常多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它们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知识。但是当前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进行教学,他们直接对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进行解释,这就大大降低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第三,忽视了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经过调查可知,有的高中历史教师没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展示历史有关的图片、故事,学生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战争》的时候,历史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战争》,现在大家拿出你们的练习册来做几道题。”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配合地拿出来了练习册,整节课下来,历史教师反复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和练习册中的习题,他并没有打开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传统,学生难以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第四,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非常僵化,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严重缺乏创新,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将高考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棒,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第五,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历史教师看来,语、数、英是高中阶段中主要的学习科目,而历史学科处于副科的地位,历史教师在课程设置以及知识点的讲解上过于随意,多数历史课被安排在下午疲惫的时间段,学生对历史逐渐失去兴趣。最后,课堂过于压抑,高中生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按理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是很多历史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教学环境十分压抑,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将情境教学法灵活运用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高中历史情境教学
(一)创设情境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生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理解和记忆,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高中历史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大家请翻开教材。”全班学生非常配合地翻开了书本,历史教师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所有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当历史教师讲解完基本的历史史实之后,他说到:“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内容了吗?”有的学生说有,有的学生说没有。此时,历史教师微微一笑,说到:“没关系,现在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教材中的“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然后全班投票选出表演最好的小组。”老师说完以后,全班学生都开始兴奋起来,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情境表演练习,整节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这种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活跃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
(二)通过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融入历史教学当中。当高中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大家下午好!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并指了指幻灯片中的课题),这个单元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比较细小,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将重点的识记内容用课件整理了出来。”学生一边看着课件中的内容,一边用颜色笔在自己的教材上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相比传统板书教学更具有优势,前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为学生展示较多的历史知识,而板书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巧用插图和思维导图创设情境
插图和思维导图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插图和思维导图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当高中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和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上课之前,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整体上给学生讲解一下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大概过程,他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争霸战争的全过程。当历史教师讲到了城濮大战的时候,他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晋文公的插图以及退避三舍的战争图,这种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通过微课创设情境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讲解教材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使用了PPT和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前者主要是用于制作历史课件,后者主要是用于录制历史课程视频。随后,历史教师通过PPT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完成所有的制作以后又对其进行了反复地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全面内战爆发”微课视频。PPT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的有效结合既能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又可以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然而,我的最爱还是置于我宽敞凉台花架上的凤尾菊。我注意到:在繁花争艳喧闹的春天里,它既没有急于涂红抹绿地向人类邀宠献媚,更不屑搔首弄姿的和百花争魁斗妍。而是谦逊的把自已俊俏的容颜深匿在绿色的身躯之中。
??秋风一阵紧胜一阵,爽色愈来愈浓。树梢枯黄的叶儿在飒飒秋风的掠卷下纷纷飘零,繁花众卉亦应难以承受滢霜的肌肤之亲而花凋叶去……
??而此刻的凤尾菊经过冷风斜雨的沐浴和霜的亲昵拥抱,却越发显得生机盎然、意气奋发。你看:翠绿的枝干,宛如抖擞的战士;舒展多姿的长形蓬葵叶,滚金闪滢,犹如透亮而珍贵的翡翠;而茎端黄紫相间庄重富丽微微下倾的圆形花盘,正恰似笼着面纱少女羞怩的脸庞。由不得白居易曾发出“耐寒唯有东篱菊”这样深情地感叹!
??昔日左邻右舍的败绿残红萎缩在地上仍不忘喋喋不休哀怨地向人们诉说着它繁华的昨天。你报以不屑地一笑,因为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永远在于明天。于是,你以坚贞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傲风霜、斗凌寒,以“菊蕊独盈枝”的风采而赢尽人们的喝彩:“秋菊有佳色”,“傲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你就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样一帧充满生机的秋色图。给肃杀枯槁灰朦朦的深秋带来罕有的明媚温暖感觉。
??今晨,凤尾菊那瑰丽的面盘在霜的簇拥下,蓦然悄悄地佛去了面纱,微笑着探出她那雪一般皎洁迷人的脸蛋,剔透的花冠明洁若水;倾泻的丝形花瓣淡意疏荣,象旖旎动人的凤尾流光溢彩;象奔宕不羁的瀑布彩练般飘舞;又象艳丽灿烂、赏心悦目醉心的礼花;让人生发出无限美的畅想……
??菊甚至将自己最后的光华也无私的献给了“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人类。味醇酒香的菊花酒给小聚的人们带来了喜悦;凉爽甘美的菊花晶是理性的避暑饮品;色香味俱佳的系列菊花糕点更是让人垂涎……不仅如此在医药上用她制就的成药,还是治疗感冒、牙疳、高血压、咽炎等疾病的良方妙药。
??菊啊,我爱你!诚然,你的富丽可和牡丹媲美,你的圣洁能让百合生愧,然而你最可贵的却是不畏寒冷、挑战霜雪无谓、勇敢、顽强的战士品质和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也正是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华夏子孙的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之魂。但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的同步弘扬光大,相反却不无忧虑的看到这种精魂的淡化、遗失、甚至是有意识的扬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的祖国,是凌寒独放的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是独傲金秋的菊。而我,只愿做落红,化作春泥去滋润我的祖国,守护我的祖国。我将无悔,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题记
祖国是梅
祖国是凌寒独放的梅。在狂风暴雪那肆无忌惮的侵蚀下顽强生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国这枝梅顽强的生长在百丈寒冰的悬崖上;独放在寂寞开无主的驿外断桥边;傲然在狂风暴雪的侵蚀中……。
可是,她毅然独放,无所畏惧。
终于,祖国这枝梅迎来了春暖花开,百芳争艳的“山花烂漫时”。
这梅--是我亲爱的祖国;是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我英雄的华夏儿女……
这狂风暴雪--是黑暗腐败的封建主义;是惨无人道的帝国主义;风雨沧桑的百年屈辱史。
中国--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沉睡了百年的雄狮怒吼了;沉睡了百年的猛虎咆哮了;沉睡了百年的苍龙腾飞了!
从戚家军抗倭到两次***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九一八的枪声到卢沟桥事变……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现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刻。这个伟大的民族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
而那,已成为永久的往事。
岁月无痕的洗礼着古老的神州大地。在历尽磨难后,这片大地终于获得新生。这便是“山花烂漫时”。
祖国是莲
祖国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祖国就像莲一样“亭亭净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列强的炮火轰鸣下,她没有丧志;在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下,她没有认输;在军阀混战的水深火热中,她没有倒下;在天灾人祸肆虐的动乱年代里她没有屈服!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多少中华男儿的理想。他们甘愿把青春送给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献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祖国有难的时候,总是有英雄的中华好男儿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对于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可以宽恕,但不可忘记。
这便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每个华夏儿女的意念!这个意念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根本原因。
祖国是菊
祖国是独傲金秋的菊。“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在寒秋光顾,青霜洗礼大地的时候,昔日美丽的花朵纷纷凋零,他们在寒秋和青霜的淫威下屈服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却与之不同。
迎着强劲的秋风,它无所畏惧;顶着肆虐的青霜,它义无反顾;面对跋扈的寒秋,他奋战到底。----那正是中国的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经久不衰的根本之所在!
列强的蹂躏下;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下;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中华民族走了出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站起来了!
在“文化大革命”的侵蚀下;在唐山、汶川大地震的强烈震撼下;在世界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在达赖、东突、台独分子的蓄意破坏下,中国这栋宏伟的古建筑毅然挺立。
这是国家和民族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菊----百芳尽凋,唯我独放。中国,在遭受了文化大革的侵蚀后,毅然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依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依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国内外反动分子的蓄意破坏下,依然民族团结如一家。
我愿做落红
关键词 武术 春秋战国 尚武精神 武王举鼎
近日,由郑晓龙执导的古装巨制大戏《芈月传》正在北京卫视及东方卫视持续热播,在刚刚播出的剧情中,武王嬴荡意外举鼎而亡,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堂堂一代君王,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举鼎游戏、意外身亡,乍看之下,说是千古奇闻也不为过。
一、秦武王与“武王举鼎”
秦武王是秦惠王和惠文后的儿子,生于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为他取名为荡,寄望他荡平列国。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堪称中国举重运动的祖师爷。他最大的特点是“有力”,最大的爱好是“好戏”。同时,喜欢结交和重用同好者,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乌获、任鄙和孟贲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给予高官厚禄。要是在现在,像陈镜开、何灼强、占旭刚,土耳其的苏莱曼?诺尔古等,肯定都能得到武王的重用。
秦武王举鼎发生在秦武王四年(前307年),这一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问候之意,并声称天子在王城将备盛礼迎接秦武王。秦武王谢辞使者,不敢与周王相见。他知道九鼎在太庙之中,遂往观看。后秦武王与孟贲举鼎游戏,折断腿骨。同年八月,秦武王去世,朝臣诛杀孟说全族。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精神
事实上,这一时期,国君好战屡见不鲜,楚,秦,齐,越等国的国君都以好战见著于史。楚国的楚康王即位五年,而无战事,就认为是自己的莫大失职,死后无脸见祖宗。楚武王也是病死在征战途中。齐人争斗之风更胜,常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而不能禁止。齐桓公继位之后不久就向全国各地选拔勇武之士,规定“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则不告,谓之蔽贤。”齐景公也曾声称“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淮南子?主术训》篇云:“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挣死。”《吕氏春秋?顺民》也说:“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命曰:无攻越,越猛虎也!’”[1]从以上史记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都极力提倡尚武,上行下效,尚武风气盛行。
自春秋时期,各诸侯间开始了频繁争霸的战争,进入了动荡的东周社会时期。到了战国时期,战争更是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各诸侯国经常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大动干戈,流血冲突事件此起彼伏。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武力成为最具有说服力的工具,当诸国之间出现问题和争端时,武力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拥有强大的武力,谁就具有话语权,是以各国纷纷出现养士之风。可以说,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盛行的催化剂。
三、强秦的民主精神-尚武精神
武王举鼎,看似荒唐,却恰恰说明了秦国的尚武风气之盛。秦武王举鼎正是其民族强悍、勇猛好斗的性格体现。秦人自祖先非子被召到“渭之间”为周王室养马,成为周王室的附庸开始,才逐渐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周人仍将他们视为戎、狄,迫使秦人依靠自己力量逐渐在这种生存空间的夹缝中成长起来。从周王室封“秦仲为大夫” ,庄公为“西垂大夫” ,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立国,一直到穆公“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人在为周王室效力的同时,为真正能拥有岐以西之地,与戎、狄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2]
长期的战斗,为秦人带来了宝贵的作战经验,秦国在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是,秦国真正成为强秦,尚武精神真正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应该始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此次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中的重农重战政策和军功爵制,强调了统治者必须用爵禄赏赐来鼓励人民从事战争,无战功者不可受爵,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士兵建功立业的决心。不仅如此,秦国还制定了专门的法令,建立军队组织,让战士之间相互监视,对作战不出力,逃跑后退的战士处以重刑,对其家属施以连坐。秦国以这样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和民众,使国家迅速走向强盛发达,最终成就霸业。
四、结语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自远古时期开始就十分崇尚武力,这是一种强悍的民族性格。这种基于我们民族根性的尚武传统,在先秦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就为春秋战国尚武风气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说:“武术是中国古代体育的最好代表,并且它的发展与军事有着相当的关联。”随着周王朝的瓦解,诸侯混战、群雄争霸,武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武王举鼎”这一历史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