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也叫“猫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胖,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些,尾巴短,眼睛周围、耳朵、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余都是白色,毛密而有光泽,耐寒。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熊猫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最新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熊猫保留着跟食肉祖先一样相对较短的肠道系统,没有食草动物那种很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所以虽然喜欢吃竹子,但它们对竹子的消化程度很低。
为了应对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来源,大熊猫采取了大量取食、迅速排便的策略来获得足够的能量,平均日进食量可达到20公斤以上。此外,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大熊猫活动强度很低,平均日活动距离只有400-500米。最新的研究显示,大熊猫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自己的代谢水平从而降低能量消耗,也会利用某几种纤毛虫来帮助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为保护大熊猫,中国政府于2017年全面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但在此之前,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保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中国,为一个物种建立67个保护区的,恐怕也只有大熊猫了。
我国最早的大熊猫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卧龙林区、南平县的白河、平武县的王朗、天全县的喇叭河等地建立了4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后来陆续增加保护区。截至2013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束,有大熊猫分布的保护区达67个,这67个保护区覆盖了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并保护了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
目前,我国已建立总面积271.34万公顷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内有野生大熊猫1631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量的87.5%。
我国至今保留有2000年前,大熊猫在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多个省(市)活动的痕迹与记载。目前,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和秦岭等6个山系中。其中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其他山系的大熊猫隔离时间较久,在外形和行为上已经有所区别,从外观上来看,秦岭大熊猫鼻吻较短,头部更圆。
食物习性
杂食性。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如果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栖息环境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繁殖习性
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 交媾、妊娠和育幼,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 交媾。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产仔当妈妈的大熊猫,为了下一代的生 命安全,一改过去的温顺脾气,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它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宝贝。
抚育习性
大熊猫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大熊猫妈妈通常会忽视或拒绝较弱的一个,这能保证至少一只成活。在圈养情况下,会进行人工饲养,并采用换崽技术,尽量使所有的大熊猫幼仔都能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