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这是一部文艺片,根据同名的一篇短篇小说改编。刘烨主演,外景在湖南省绥宁和通县,青山绿水,乡村生活,加上真挚而朴质的老百姓人情感,所以这部片看起来那么完美。无怪乎得了那么多的奖:2001年度“日本电影笔会”最佳外国影片第一名;“日本电影艺术奖”最佳外国电影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第一名;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外国影片第四名;“电影银幕”最佳外国影片第四名;第19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受喜爱影片奖;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编辑帮助大家整编的《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优秀3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贯穿整个影片就像是一副乡村山水油画一般的唯美。故事简单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主人翁老父亲在传统中国严父这一形象表现得淋淋淋尽致。
自我观影后感可以简单分为三部分叙述:
1、父母爱情:故事可以追述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父亲作为公务员邮差往山村送件途路中偶遇帮生产队放牛的母亲因雨天困在山中被父亲救了出来。在那个淳朴的年代爱情似乎很简单,你对我好就行了。母亲就这样嫁給了父亲,走出大山外。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等待及思念的路。
2、父子情感:因父亲常年在外送信件,陪伴在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父亲年轻时走的是外线经常一走就是一个月,影片的回忆叙述里面孩子对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只记得父亲每次归来时带的玩具礼物。长期情感上的陌生,让父子之间有条无法越过的沟。父亲是疼爱儿子的但是因含蓄没有表达出来,其实儿子对父亲又何尝不是呢?
3、传统传承:父亲是一位在工作上孜孜不倦的人,行走邮差路上尽心尽责的为人民服务。为了让村民早点拿到信件,选择了一条水路走近道,因常年走这条水路近道,让自己落下风湿的病根。即使雨天下山时意外掉下山下,被乡亲找到自己仍觉得不好意給乡亲添了麻烦,从这些细节看出父亲是个要强的人,踏实做事不求回报。在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多年却一直没有升职。后因落下病根被局长已年事已高为由让他早点退休。儿子替他不平,他虽然也深知,但还是自我安慰,为了乡亲们他觉得值得。
跟乡亲多年的来往产生了感情,影片中被孙子遗弃的老奶奶,父亲见她可怜就善意的谎编孙子的来信还自己倒贴钱給她。刚开始儿子不理解,当老奶奶握住他的手时,才深知是这亲情支撑着一个人活下去的精神支点,无形中父亲也教会他什么是孝道。
送件的路途中还有“老二”那条忠诚尽责的狗,陪伴父亲的时间比儿子还多。都说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动物跟人之间其实是存在真的感情的。
送件途中全程靠双脚,其实有些路是通车的,但是父亲执意要走路,说是心理踏实。虽然古板但也无形中告诉儿子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
特别是走近道水路这段特别感动到我,当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父亲在儿子的背上慢慢回忆起往事。深感这些年未能陪伴在妻子跟儿子身边忏愧不已,此时两行滚烫的泪水情不自禁的在他那饱经沧桑满是皱纹的脸上缓缓流下来,看着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心中甚是宽慰。虽然那些年缺失的父爱已经无法补回,但这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紧紧的栓住父子两人的心,这趟亲情的旅途没有白陪着儿子行走。
《那山那人那狗》拍摄于1999年,算起来年纪也和我一般大了,刚入手这部片长只有80分钟的电影时,脑海里就浮现出三个关键词——文艺片、湘西、人。
《山人狗》以邮路为纽带,讲述了邮差父亲与儿子的故事,完整地展现湘西最原始的风土人情,每一帧都是一幅独特的'画面。在片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耳边响起的都只是父亲和儿子时不时的只言片语以及虫鸣和哗啦啦的水声,而镜头则在人与狗或是山里的风景之间不断切换。
电影中有许多片段即使没有台词,也能够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父亲笨拙地扭过头去不让儿子发现脸边滑落的泪珠;父亲抽着烟斗,望着身边睡着的儿子,展露出温柔地笑颜······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中,浓浓的爱倾泻而出,这种父爱深沉如山,难得流露,不由泪目。
“村里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
拍的人走心,看的人也得走心。所体现的父爱仅仅是一个小方面,其实还有许多感触之处,如同本片,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我总爱看那些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和小说,虽然离这个时代很远,但是看时却似在眼前,譬如《甲方乙方》,又譬如《霸王别姬》云云。这些影片于我而言,就像是一本本黑白相册,只待我翻开,便能重温那一段被落日的余晖笼罩着的时光。若要列举它们中能影响我的生活者,也不在少数,而《那山那人那狗》便是其中之一。
老实讲《那山那狗那人》并没有和它同时代的电影那般有“背景”,如《活着》,《祝福》等等。后者不论从原作作者,还是导演来看都是前者所远不能及的。但是出乎意料,时隔数十年后,它仍有一批忠心的观众,更是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4。我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便是它自然却不失精美的画面。做美工出身的导演霍起建在本片中对于布景的运用上可谓是炉火纯青:近水和远山,眼前的麦田,身后的房屋。一切都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几幅简单的画面便构建出了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场景,这便是霍起建的高明之处。
原因之二便是故事的情节,没有想象中的错综复杂,也没有想象中的扑朔迷离,一切的一切只是关于一个普通的故事,而在电影中也没有半点赘述,主要是通过自述的形式来表现。于是,就在男主人公青涩又舒缓的声音中,我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了那些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一个厚重的邮包,沉甸甸的信件压在少年的身上,一心向往城市的他本不该、也不愿就此平庸一生,但是由于高考的失利,他却不得不选择继续这份“苦差”。如果说电影的开头是少年被迫肩负起责任,那么故事的结局便是他主动选择承担。一条邮路,寓意着一代年轻人的成熟与成长,寓意着他们慢慢学会寻找自己的人生,学会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被需要”。
是的,被需要,这就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在很多人看来,一个普通的乡邮差在那条崎岖的邮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是多么不可思议,甚至就连他儿子都埋怨说:“与你一起干过的乡邮员都已经做到局长了,你为啥还是一个乡邮员?”,他却只是沉默,依旧低着头整理信件。他知道别人或许可以,但他却不能离开这条邮路,因为有很多人在等着他,有很多人不能没有他:需要单独送信瘫子王五行,和村秘书打过架而不被转信的葛荣一家,每日在屋前等候孙子来信的盲五婆。在那个通讯尚不能达到大山里的时代,书信就是他们的全部,是他们心中对家人的期望,是他们生命中继续前行的动力,更是那未知前路上一缕希望的曙光。乡邮员感受到了被需要,所以无数的艰辛和汗水,无数在路上曾受过的伤和淋过的雨,都在看到那一个个收到信后满足的笑脸时融化了。
有关人生价值的哲学问题的讨论一直在该片中重复着,年轻人的不理解,老一辈的执着,工作与亲情之间的矛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不难看出一个永恒存在的'话题:年轻人对于时代的质疑。不光以前,当下也不乏有这样的现象。年轻的心总渴望能通过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拒绝接受上一辈的经验。电影中的“儿子”也是如此,但他慢慢地理解了父亲的执着,理解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电影的主题由此一步步升华,不可调和的矛盾开始趋向一致,最终指向一个主题:人生价值的实现。
故事最后定格在“儿子”和老二在青山间的背影,一人一狗渐渐远去。一条普通的邮路,交织着一代年轻人的迷茫,曾经弱不禁风的少年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他将会继续走下去,学会面对那些自己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一如当年父亲年轻时一样,走完自己人生的“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