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应台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组成,取第一篇散文题作为书名。书里,作者用真挚、细腻而又优美的文字,捕捉生活里常被我们忽视或者极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细细品尝,你会发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也许是龙应台的《目送》为何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吧。
我在读《目送》时心里总有一种酸楚,不免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因为在书里,我随时随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经,找到我们没人几乎都有过的那一刹那,那一瞬间,这就是作者龙应台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灵动、震撼和共鸣。生活里,几乎每天都会真实的演绎着书中那样平凡而动人的情景镜头---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们吃鲔鱼”“妈,我不吃鱼”“吃鱼有益于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读这本书不仅有这样场景对话里真实的感触,深深的感动,更有对人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我们应当为生命留白。
我们都知道,国画中的“留白”,为审美思维提供了想象、品味、鉴赏的空间,也让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则是把自己交换给自己,停下匆匆的脚步,放置久已劳累的心灵,如闲云野鹤一样地逍遥,如山涧小溪一样地自如流淌,让疲惫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复,从而增加生命的质量。
然而生活里,很多时候,房子、工资、成绩……填满了我们,使我们整日疲于奔波劳累,忙于应付。忙着事业,忙着生活,却不知究竟为何而忙?浮躁的社会,忙碌的生活,蒙蔽了我们的心灵,扭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是否留下时间想过,能与父母、亲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减少?难道要经历最后的目送才能顿悟吗?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然丧失了生命中的真谛,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在奔波劳累之余,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静静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书的扉页所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成长时,父母已然老去。我们唯有停下脚步,多陪陪他们,多陪陪亲人,时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热茶,一个拥抱……
也许,现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学会让自己沉静下来,纯粹起来,为生命留白,让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莫让我们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渐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处。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便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多么闲适的生活状态!,当我们觉得生活太拥挤、太喧嚣、太华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要放弃和舍予,这就是为生命留白。留一点空白,去看看草叶花瓣的精致美丽,听听虫鸣鸟语的浸人心肺,去体会阳光、炊烟的轻柔舒缓,去领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润,还有音乐绘画的出神入化、赏心悦目,友情爱情的销魂荡魄、感天动地。
为生命留白,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种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获的一定是世间最美好的心灵花园。
读龙应台的书很早了,杂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心赤城火热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质和文学内核剥茧、刻画得丝丝入扣,直指核心。她关心时事、热爱和平,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众知识分子,大家对她的评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而我的感觉则是:如果说索尔尼仁琴被誉为是“俄罗斯的良心”,那么龙应台可否说是“台湾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父母送校后离开时我并没有回头,反而是马上扎入新生火热的报名中去;生孩子出产房,他们炙热的眼神送来的温暖和关切,在得知父母双双得重病,去医生办公室代表家属签字时,那被迅速关在大门外焦虑的眼神……
打开邮箱,第一封邮件永远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结婚后给我发的一封信,题目是《女儿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这篇转载的文章,结尾他写道“音音,老爸没有息,你知道吗?在你结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泪一晚上啊!不知道别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这样?”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标题就已泣不成声,一切也都尽在不言中,而此时,远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会常常透过天幕冲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亲人“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以为理所当然,但当父母都渐渐老去或去世时,曾经的点点滴滴会经常无意识地在浮现在脑海,年纪越大,浮现的时刻就越多……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可以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时间是一直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题记
当我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时,很容易便是我联想到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同样是以人间亲情为切入点,但龙应台的《目送》,带给我们的却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感触与温暖,更核心的还是一份对生命轮回及其本质的深刻思考与深切关怀。文中的龙应台,是一位母亲,同样,她也是一个女儿,而她就是用自己两种角色的目光,牵连着生命由起至终的整个过程,而那一个个背影蕴积着得是那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当然,对于这本散文式书来说,不可或缺的还有那作者的敏锐,以及她文字特有的深情,字里行间,溢出着的是与生命素面相对的真诚与理解。
本文看似随性散漫,实则严谨缜密,构思精巧,形散神不散,文章开始叙写“我”对儿子成长的关注,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忽而笔锋一转,由母亲写到作为女儿的“我”眼中的父亲缓缓消失的背影,及后来目送父亲进入火葬场那一刻,前后的叙写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可实际上确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得是生命轮回起止的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是成长与自立,而对于作为女儿的“我”来说,目送着日益衰老的父亲,这是以父亲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那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而这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情感历程。在至亲的注目中,人完成了生命的一切程序,正如梁衔所说:“散文,是一种深湛而美妙的艺术,它最大的特点便是‘散’,散得让你无所适从,它是文学形式中的醉拳,看似醉,却路数不乱,绝招暗藏。”也正是如此,这篇文章也显得那般不同寻常。
灵悟的言语
貌似平淡的语言却透着另样的味道,发人深省,如文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结束,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话似写出了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的过程,事实上又何尝不是一句生命的真谛,蕴含了生命必然的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然联系着另一个起点,另一个起点再走向终点,终点再走向起点,如此轮回,周而复始。作者就是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凡的语言也闪现出了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这,也不正好实现了她对散文语言的主张。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找回语文本来的灵性,把真正的生活融入进去。
深刻的意蕴
写实的手法——选取了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事,作者却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别有境界,如文中无论是”我”手牵手送儿子上学,在穿梭纷乱的的人群中,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在门里,还是儿子长大后,我仍只能远远的看着他的背影,进入不了他的内心等等,这些生命实景写生,每日都会在我们身边或身上上演的情节,被作者以冷静的态度审查后,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体会到了另一种感悟,正如当代散文家刘亮程说:”作者都是通过自己接近人类的,但在此之前,他首先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一个有价值的作者更要关注的恰恰是生活中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们构成了永恒。”的确,就是这些造就了《目送》。
至此,我想起了前苏联文豪高尔基曾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在交流。”而在我看来,《目送》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交流的书,因此,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与它交流交流,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悟。
断断续续的……总算是读完了。短篇小散文,用最近健哥的话来说就是“忧伤的质量很高”,嗯……读起来有一种伤感的美丽,有的片段会不知不觉眼眶酸涩。不过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仍然是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一段诠释“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在看奇葩大会的时候,薇薇姐有一段关乎爱父母的话说得我感同身受,特别我也是独生子女一代。小的时候想独享,长大了特别希望有一个人能分担。我只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平衡父母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在有限的时间抽最多的时间陪伴他们,真正的做到“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凉爽的晚秋里,当我读一书《目送》时,不禁感到一丝淡淡的、凉凉的滋味。涩涩的文字让人感动,却平凡得让人流不出眼泪。
龙应台用一篇篇散文,记录了作为母亲的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惑,记录了作为女儿的自己在父母日益衰老中的`细心和耐心,记录了孟买的铁轨、金门的地雷、老挝的孩子。她的文章不是在光写自己,而是通过自己这微不足道的光来投射每一个人。每篇散文的主题内容都很常见,可是读起来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有人说母亲是棉袄、是旭日、是山水画,龙应台说母亲是CEO,语言并不华丽,却很真实。
当我读到她送别自己的儿子时我想到现在的自己也和安德烈一样,跟妈妈拥抱很难为情,渐渐的,不再拥抱了,我的心一阵刺痛。自己以前是多爱粘着妈妈,无论走到哪,自己的手永远抓着妈妈的衣角。但现在的我们早已习惯把自己的背影留给母亲就算同处一室,也是戴着耳机,看着手机。我们是不是太忽略母亲了?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可得到的却是如此冷落的对待。
现在回想起来,每晚的母亲端来的那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平日里那些各式各样水果,书包里只增不减的零花钱,我从来没有,也未想感谢她。反而还经常与她发生矛盾,使她经常伤心,一个人在独自抹泪。但不管我怎么样对待妈妈,她却总视我为珍宝。她为了我吃尽苦头,还忍着不表现出来。现在想想,我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妈妈的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终究我会长大,变成那个看着背影的人,目送下一代的远行。
提起《目送》,最有名的莫过于这段:“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可我却不喜欢这样的心酸:为什么不能一起走呢?一定要留下一个在原地,所以一定是我不是你?
直到后来。
原来是因为怕自己会想念,所以宁愿离开。多无奈。
但有时候牵挂是忍不住的啊,你在不知不觉间心就飘了我身边。
牵挂牵挂,牵肠挂肚。
可我现在渐渐长大,腻烦于你的牵挂,认为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已经不是小孩子。
想着想着,思绪便无边际无目的地蔓延开去……
于是再后来,我看见你老了也累了倦了,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嘱咐我这些那些。
而我居然不习惯。少了你的牵挂,似乎缺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曾经没感觉,那是因为拥有,所以不珍惜、不在意;失去以后,才发现你融入爱的牵挂,已经一点一滴渗透了我的日子,没了它,叫我如何安心。
作者的母亲,则患了老年痴呆。她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了,却一直念叨着女儿的乳名。她居然还能记得。那是病之前残存的记忆啊,如同被虫啃过的叶子,尽管不完整,却依旧有清晰的脉络……
散漫的思绪被惊了回来。
我明白,牵挂在母亲的生命里,已经潜移默化成一种习惯甚至于一种本能,她没有办法不去想我念我。
幸好我还是在现在,没有再后来。
可依然觉得心惊肉跳。
因为知道她一直在那里,知道她会在家里等我,知道她不舍得骂我打我对我严厉,就有恃无恐着,肆无忌惮地任性撒娇发脾气,索取着她的容忍、宠溺以及耐心。所以我从没想过,如果有一天,她不认识我了,或是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记忆里的母亲是一个很恋家的人,在有了我之后,恋自己家,也恋父母家。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住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
这样温馨的场景,一辈子只有一次,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能重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万一有一天,她回不去了,我是不是也要开始牵挂,害怕她找不到了?
于是我才醒悟,平日里让我厌烦的母亲的叮嘱和关心,其实就是她的牵挂。可我却毫不留情推开她关切的手,这样的我实在是不够成熟不够懂事,居然没意识到母亲的牵挂是这样珍贵。因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她终究会走,终究会不能再牵挂。
所以我,是不是也该学会去关心她,不辜负了那份真挚的牵挂?
答案是肯定的啊。
成熟懂事后的你离她那么远,母亲能给你她不忘的想念——牵挂已很好,其余的,也只有你回报的感情,才同样重要。
不论身在何方,母爱就是不顾一切、跨越千山万水也要来到你面前的温热牵挂,所以请你,千万别辜负了它。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地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唯美的语言让人心醉,一行行群蚁排衙般,写父亲的离开、母亲的忘却、孩子的别离、朋友的牵挂,写那些失败和脆弱,写不舍与默然,写尽了生活的曲折和温暖。
初读《目送》,先是被封面所吸引,淡淡的墨绿色和鹅黄色渐深渐浅的,多窝心的色彩呵。让我不禁就想到了泥泞的小路上,驼背的老母亲撑着把黑伞,眼眶已经红了,但是怕女儿看到,便哽咽了下来。是对自己骨肉的不舍啊,那可是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看着她从哇哇啼哭的婴儿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而现在,却要望着这样一个亲切而又陌生的背影远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再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谁不是在父母的追望下离开,然后去追逐自己所向往的东西呢?你向往舒适、富足的生活,离开父母的视线去打拼。你或许已经是职场精英了,了解最新的资讯,清楚最近哪种养生之道可以消解疲劳;那你还记得吗?如果,我是说如果,目送你背影离开的老母亲现在正站在村口的老榕树下,不断朝蔓延向村外的小路的尽头望去,那里没有你的影子了。因为身子骨不灵活了,她就干脆站着,免得坐下了,没人搀扶站不起来。在她记忆中,对你的记忆也就只有她舍不得忘掉的背影了。回来吧,就算只是看一眼你的背影,她也愿意啊;回来吧,人老了,是不是就招人讨厌了呢,是身上那种曾经熟悉,现在却又令你厌恶的味道还是把你当成小孩子一样照顾,让你觉得很没面子呢?再也许,你也还怀念那一声声的叮嘱吗?你早就在这条路上转了好几个弯,只不过怕再次离开的不舍吗?不管是“如果”还是“也许”,回来吧,母亲想忘了背影,看看儿子英俊的脸,记住它,在她老去的路上温暖她;回来吧,所有的父母都想忘了背影,那么就在在离开时,回过头来看着父母离开,记住他们的沧桑的背影吧。
作者龙应台是个母亲,她看着两个儿子的背影离开,是孩子们介意母亲的深情吧。每个人都拥有两个背影,一个是儿女的背影,另一个便是父母的背影。
当父母到了另一个地方,也许就像《天蓝色的彼岸》里说的那样,他们会在那个地方等你老了,和你一起前去那个叫做天蓝的彼岸的地方。龙应台细细的、淡淡的写着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失忆,生活还在继续,不能被周遭的杂乱所影响。
李白目送孟浩然,苏东坡目送弟弟苏辙,不仅仅是父母,这样的目送就如龙应台说的,不断地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般目送,带着爱和释怀,再多的遗憾都不过在目送中远去,我们只能往前走,填补那些目送背影的遗憾与空缺。
父母是花,父亲是石斛兰,母亲是康乃馨,他们是花,要谢的花。不要忘了,来看此花时,那一回头的目送就将不再留下什么惆怅与空白了。
《目送》这本书收录了龙先生的七十八篇散文,书中写尽了生活百态——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子女的远离、友人的关心、兄弟姐妹的携手。她用简单直白的文字,透过生活常态去解读人生,这是她对于父母、子女、家庭、生死的又一思考力作。
在这开篇大作《目送》中,龙先生的开头很有意思,从自己牵着年幼的儿子去上小学说起,到后青春期和儿子的交流日渐疏远,从而思及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也是这样渐行渐远。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了一方总是固执地给予,一方总是固执地拒绝。我们都认为,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也想试试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会不会进退两难;一个人去外婆家的时候会不会迷失方向,一个人旅行的时候会不会结交新的朋友。那些一个人的时候,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然而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你之所以拥有一个人生活的技能,是因为有人陪你经历了千万次的失败,仍旧相信你值得拥有成功。
我在读到龙先生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这莫名的分隔线,好似一把利剑,直扎我内心。
芳华岁月,我们拼搏、进取,努力成为优秀,更优秀的人。我们说着伟大的抱负,做着关于理想的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有着追不完的梦。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需要时间去成长,去创造价值,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的时间渐渐地被工作填满了。我们对双亲的奉养日渐远离,而我们的音讯也不能及时的传达给至爱之人。
龙应台先生在《两本存折》中,写下一段话,她说:“你在那一本存折所赚取的每一分“金钱”的累积,都是用这一本存折里的每一寸“时间”去换来的。而且,更惊人的,“金钱”和“时间”的两种“币值”是不流通、不兑换、不对等的货币——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任何代价、任何数字,都无法兑换。”
何为孤独?念而不能扰,扰而不能留,留而不能久。此为孤独。所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想必还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论身处何地,你永远是他最牵挂的人。“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
从龙应台先生的书中,我读到了她对于父亲逝去的不舍,对于母亲日渐衰老的无奈,对于子女远离的理解。显然,在生命的刻度里,每一次目送都意义深远,每一份孤独都饱含深情。都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我们在为新生活拼搏的同时,也应该担起家庭的这份责任,别让每一份孤独独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