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漂亮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鲁迅的文学作品。这一天,爸爸妈妈便带我来到绍兴鲁迅故居。虽然烈日炎炎,但是我想要遇见“鲁迅”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少。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故居,我一迈进院子,就往屋子的后院跑去。那里有一个大花园,那是鲁迅儿时的乐园。你们猜这是什么地方呢?对了,这就是百草园。在鲁迅的笔下,这是一个柳绿花红的乐园,可以捉蝴蝶,找蚂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现在,百草园的中间有个小菜园子,几棵柳树围在菜园四周。蝴蝶在园子里飞来飞去,偶尔还会有几只蚂蚱跳了出来,可一眨眼便不见了踪影。顿时,书中百草园的影子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鲁迅在这里与他的动物伙伴们欢快地追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路上都开着灿烂的鲜花,不时有几只鸟儿从天上飞过。没走多久,我们就来到了三味书屋。我抬着头,四处张望。我在找鲁迅刻在桌子上的那个“早”字呢!“在这儿”,我激动地叫了起来。鲁迅的课桌被放在了一个角落里,上面的“早”字还清晰可见。这个“早”字让我感受到了那时鲁迅的自律。
细细品味了鲁迅故居后,我便立刻调转方向,向咸亨酒店走去。很快,我远远地便看到了咸亨酒店的招牌和站在路中间的“孔乙己”,他弓着腰,穿着长衫,站在柜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走进店里,挂在墙上的一个木牌显得格外醒目:“孔乙己欠十九钱”。孔乙己其实很少欠钱,这让我喜爱,而他的迂腐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麻木不仁。
最后,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参加了“遇见鲁迅”的`游学活动,这使我对鲁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文字一直影响着我们。正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体会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
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
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
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
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 语气语调抑扬顿挫 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 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
自由朗读。
3、我们齐读这首诗。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讨论、合作、交流。
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d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四、有感情背诵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五、拓展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互相交流
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同学或老师评点)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