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10篇】

关注相邻学科知识,专业面要广,要明确往往有时候不可能学什么就做什么,必须要有多方面的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供大家参考。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1

心灵以自由和希望而飞翔

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的沉沦和不羁,怎样的失去光明,但千万不要放弃理想,放弃那份希望,人类追求自由与公正的脚步是无法阻止的。因为“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题记

我仍记得,安迪刚刚到达肖申克时,典狱长说:“把良心交给上帝,把贱命交给我!”我无法忘记他在说这句话时的样子,极度恐怖的表情,双眼如同邪恶的豺狼,粗短的手指不停地挥舞,仿佛地狱的魔鬼。可笑的是他的手上有一本厚厚的圣经,十字架的光芒极其悲悯地映照每个人的脸,如上帝的眼睛,慈悲地望着每一个人的灵魂,仿佛陈述着来自天堂的救赎,却又无力挽回这一痛苦的结果。

可安迪很少有大喜大悲,他有着坚强的意志,这是如此,瑞德在第一天晚上就因为判断失误而输掉了两包烟。他在天台上冒着被推下楼的危险,为监狱的警官提出了合法“逃税”的方法,从而为每人赢得了3瓶啤酒。在49年的春天,一群肖申克监狱的犯人,坐在天台上享受着冰凉的啤酒。“如同在整修着自家的屋顶”,“我们感觉自己就如同造物主般自在”,倚着矮墙的安迪,英俊的脸上有着难得的微笑,如同刺破黑暗的一缕光芒。也许他生来就不平凡,因为在此他依然相信希望。

与安迪相比,布鲁克斯——老布,似乎就显得十分遗憾与可悲,他的生活如瑞德所说:“开始你恨他,不知道为什么一道墙割断你的未来。然后你适应它,慢慢习惯这样的生活。最后你离不开它,离开了就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这就是体制化。体制化了”,老布就属于这样一个人,他在狱中就已经害怕假释成功,在出去坐在车上时,无助的眼泪慢慢地滑下,他最终无法摆→←脱那样对没有一点约束的生活的恐惧,自缢而死,令人可悲可叹。他,放飞了杰克,却禁锢了自己。也对,当一个人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时,会觉得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一种折磨;当一个人连一粒一粒粉尘都想要珍惜时,会觉得世间的一起一灭都是诱惑。可不但他,就连瑞德都有如此感受:“希望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可安迪不这么认为。只有《费加罗的婚礼》响起的那个一刻,所有的犯人被这恍如隔世的声音震撼了—一丝来自俗世的气息带着自由的感觉。哪怕只是刹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个飞掠而过的闪光,却似乎唤醒了囚犯心底里一丝尚未完全泯灭的东西。或许这片刻的清醒,刹那的释放,将带来更沉重的压抑,就如揭开伤口上的血痂。但这不算什么,安迪与囚犯,他们需要自由,哪怕身体上做不到,只有心灵才感受得到,哪怕只有那么片刻,依然是他们的渴望。在安迪的同化能力下,瑞德也明白了希望,监狱的体制化生活丰仿佛一种扭曲的诱惑。它如同生活中的梅菲特斯,有着千变万化的面孔,然而我们不是幸运的浮士德,不会有天使来同魔鬼争夺我们的灵魂,上帝,尽管没有弃儿,但也没有宠儿。他在面对假释官的时候说:“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在对自由与希望的热爱的驱使下,爱好地质学的安迪用一把小锤子为自己打开了通往自由的门,尽管那样的过程十分艰辛,可有知识的他用了19年的时间完成了瑞德认为需要600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令他获救的,是一把小石锤,一张女明星的大海报和一颗热爱自由的心以及相信希望的信念。我无法忘记剧中的一句话“安迪朝自由爬了五百码”,从下水管道出来后,暴风骤雨与雷电似乎在恐吓,闪电如一把明刀般斩断了黑暗,他承受着暴风骤雨的吹打,却得到了自由,他展开双臂迎接苦难,那一瞬间,在我的眼里,恍恍惚惚看到他不是安迪,他是耶稣,他,就是上帝。当初的上帝,在人间受尽苦难,却褪去平凡的肉体,成为了万民所敬仰的神。而安迪他也是在肖申克里受到了许多的冤枉和苦难,但最终是他点燃了自由的火光。

后记:

“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700字 篇2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还有谁会来救你。

——题记

我不是一个影迷,但对肖申克的救赎却近似疯狂般的迷恋,那是故事背后精神的洗礼。

影片讲述了一个被诬陷谋杀自己妻子与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里,他非凡的气质引起了囚犯里德的注意并逐渐与他结为好朋友。安迪总是以一种沉默冷静的方式全力维护自己作为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以他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安全的逃税,帮典狱长洗钱,以此来换取他们对囚犯、对自己轻微的宽松。他为争取狱内图书的扩建不厌其烦的给州长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后来,他从一个新来的囚犯口中得知妻子被杀的真相后便向典狱长申诉,然而典狱长不但拒绝了他的要求,甚至暗中杀了那个知情人,只为了留住安迪,满足他对金钱无休止的贪欲。安迪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救的道路——天时地利,安迪成功的穿过自己十九年挖成的秘密通道来到自己向往的世界。

希望只会给予那些心怀希望的人,安迪说过:“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他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人生终有两件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在我们最难熬无助时支撑我们坚强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自来到大学,常会有迷茫,有时看到身边同学潇洒的生活着,每天睡到自然醒,随意上课,随意玩耍,没有对自己的约束。而自己虽然严于律己,每天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却没有成就感。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从安迪的故事中,坚定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沉迷此影片的原因,它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人生并非平坦,社会中的不公,出身的不同,环境的差异,纵不能成为放弃希望、放弃信念的借口。起点不同,哪怕再落魄,也要努力去改变它。有些鸟儿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3

看完《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我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魏家伟随笔。故事与其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安迪成功越狱、重获自由,倒不如说是安迪从灵魂到肉体获得拯救的过程。

影片里,我深深的被主人公安迪对自由的渴望所震撼,当他从用二十年的时间挖开的隧洞逃向外面的世界时,当他迎着暴雨和闪电怒吼时,我仿佛看到了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划出一道亮光。

从安迪被误判为谋杀,判为无期徒刑开始,这就意味着他的后半生要在肖申克监狱里度过,然而安迪却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他对命运不服输,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在强烈的求生欲的促使下,从入狱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为越狱做准备。

刚开始看此片,我觉得安迪想逃出戒备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然而影片中安迪所表现出的惊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折服。

安迪之所以能够成功地逃出肖申克监狱,正是因为他心中充满希望,对未来抱着不灭的希望。肖申克的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因为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其他的囚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逃出这个监狱,逃出这个魔鬼的地方,然而安迪却与众不同,强烈的求生欲促使他用了20年的时间挖穿了整个“希望隧道”。

这是一种对命运的不低头,在绝望的黑暗之中流传的一个火种。安迪用他求生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绝望之中命运依然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人生是自由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有能力改变一切。在困难和命运面前,是选择失去自由换一个和平,还是搏斗命运去改变他,这永远取决于我们自己。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值得再三品味的佳作。从这部影片的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希望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希望是美好的。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波浮沉。若有了希望,便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奋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濒临死亡的人看到了生存,使屡遭挫折的人看到了成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4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Andy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这四句话。

监狱是个磨灭希望,磨灭锐气的地方。正如Red所说,面对监狱的高墙,刚开始时你恨他,接着你开始习惯,直到最后,你不能再没有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进了肖申克就是放弃了一生,每个人在进入监狱的第一晚,想到余生便要在这里度过,便泣不成声。但是许多老人在几十年后重获假释离开肖申克后,却发现无法融入社会,怀念监狱的日子,就如老布一般,最后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可悲的。几十年后,几乎所有的罪犯都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没有再逃的准备。然而,Andy不一样,他是视自由如生命的人。第一晚他没有哭,坚强地开始沉思,沉思着出逃的计划。一把小小的鹤嘴锄,20年,他选择了这条路。为了短暂的自由,他为狱卒出点子吞财产,为了自由,他为全监狱放音乐而被独囚一个月。监狱没有能够磨灭他的希望,反而使他的希望更强烈。在人生路上,我们需要的就是那份毅力。最终,凭借他的先天优势——智慧,和他的后天努力——毅力,Andy重获自由,来到了梦想的墨西哥海滩边。

Andy花了20年来成就他人生的梦想。最后才发现,他所做的一切,每一件小事,都是为了他的人生。从读圣经来博取监狱长好感,到为所有人报税,到修建图书馆来让狱友获得短暂的自由,一切在最后看来都是那么有深意。为了他的人生他做了充分到极点的准备,令人不可思议。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这种精神来向目标前进,又有谁不会成功呢?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 篇5

摘要:《肖》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打转,想要揭示血淋淋的真相,却又为了保证某种向上的姿态,美化生活。监狱的场景有了太多的温情和意外的不合理性,人们生活的悠然自得。

《肖》让我想起了两部片子,一部同是差不多的线性结构的监狱片,是在上影视编导课的时候经我们的美女老师大力推荐的《恶魔岛》,另一部是我最爱的导演库布里克的《发条橙》这个片子算不上监狱片,但是多少有50%的监狱成份。所以,当着三个片子,同时放在我的面前,我对《肖》的突出性感到质疑。

我不得不承认,在故事的流畅性和演员的表演上来讲《肖》都属上乘之作,但是看了影片的一大半的时候,我对“希望”这个关键词体会颇为不深刻。在安迪同学聪明的头脑发挥用途之后,我只是强烈的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和二十世纪一样缺乏人才这两句话。

同样的结构线索《恶魔岛》的那位同学的坚持与执著好像更为突出(也许要说他们的逃狱风格不大一样),而这位安迪显示出的更多是对监狱生活的适应,印证了导演在片子里多次提到“长期在监狱里的人对监狱的依赖性”。长时间在一个空间中适应性的生存,让人忘掉一切,甚至是脑中臆想的自由。其实,自由对于他们的意义只是别人口中传说的好东西,而已经离他们远去了。获得自由的同时,他们将迎来陌生世界的恐惧,生活的不可依赖性种种压力。

《肖》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打转,想要揭示血淋淋的真相,却又为了保证某种向上的姿态,美化生活。监狱的场景有了太多的温情和意外的不合理性,人们生活的悠然自得。《恶魔岛》则坚持风格的统一性,残酷到底,即使同样友情处理,都能看到人在监狱的特定环境下的产生的微妙变化。两个影片ending同为在海边,《肖》的游艇加蔚蓝海岸和《恶魔岛》的大海怒浪巨礁相比,影片张力差一点不说,好莱坞式的典型结局,让人审美疲劳。

而看到安迪与典狱长感情热络的时候,我不仅想到《发条橙》的alex和典狱长亲切拍照的画面。不同典狱长的嘴脸又被不同的利益驱动着。

……肖申克监狱里的故事要说的太多,却又点到为止,真的应了“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那句话了。

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 篇6

正如几年前看《阿甘正传》所带来的经典的震撼一样,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后,第一感觉是非常纯正的奥斯卡经典味道,较为直观的是出色的背景音乐和情节安排。

有一点是相同的——两部影片都描述了积极向上的、小人物平民式的、似乎不容易达到的希望的实现,可能也是为什么当年与《阿甘正传》竞争惨烈,让人们极尽挣扎地、痛苦地做出选择。当然,或许,电影史上完美的无冕之王的评价实至名归。实际上,观看这部影片,却始终传递出另外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

最初,看到andy被判定谋杀入狱,我的思维链接到现实中的冤假错案,更多的是同情和愤怒。伴随而来的是对影片后续发展的推测:这部影片可能要传递的是,一个冤枉者成功越狱洗刷清白。当andy安然地(或逆来顺受)接受监狱的生活,我推到了刚才的预测。

大篇幅描述andy在狱中不抛弃、不放弃,造福于狱友及监狱时,这时更多的是对他生活态度、对希望的追求、对理想实现的满足感的唏嘘不已,譬如,与流氓的抗争,冒着生命为大家挣啤酒,争取州资金,建立图书馆。到这时,andy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我想影片准备怎么结尾呢?

当自己辛苦培养的后辈成功被狱外学校录取时,噩耗随即到来——年轻人被典狱长暗杀,andy准备了绳子,我想他的命运可能也跟brooks一样了。结尾却是,他成功越狱。最后的悬念来自于,andy越狱后,并没有洗刷自己的清白,而是进一步越境,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7

剧中的安迪因为妻子及其情人被杀而被诬陷入狱,并被判无期徒刑,由一个风光的银行家副总裁变成了一个囚犯,并在监狱里饱受着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的一个人,心里还满怀着希望和梦想,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强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种很绝望的环境下生活了20年以后,在出狱根本就没有希望情况下,还能有勇气向他最好的朋友瑞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出狱后想要的生活。他在监狱里所说的那些好象天方夜谭的梦想,都是有根据的:让吝啬的警长请狱友们喝酒;会在太平洋的某小岛度过余生……最后都实现了。不管现实怎样,即使是在绝境面前,我们都应该心存希望,不是吗?就像安迪,当他最开始憧憬着要在泽华塔尼开个小旅馆买一条小船,日落看星辰,走到沙滩,踩着海浪,感受自由的时候,泽华塔尼还在墨西哥,远在天边,而他在美国的肖申克,在监狱里,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然而他最终还是到了那个他梦想中的没有回忆的地方,美的像天堂一样的地方。希望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无论你自由还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闲地享受生命,还在挣扎着或是已经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拥有,并让你可以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人是要活在希望中的。

当瑞德告诉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却以实际行动告诉瑞德:“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充满希望的光辉”。怯懦囚禁灵魂,希望还你自由。人就是不能失去希望,有理想才会对未来有必胜的信念。是的,就因为希望,安迪坚持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安迪拿来干吗去了呢?他不断的在活出自己的价值和展示他自己的才华,他一丰在鼓励着其他人要拥有梦想,不要轻易放弃。在那样的绝境下他都能深谋远虑,足足用了20年时间去打造一条自己的人生路。安迪说:“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

二十年,如果换成是我,我会怎么样?是会变的和肖申克监狱里任何一个普通的犯人一样,被现实折磨的放弃思想和希望,变成一个麻木的体制化了的人,被彻底改造,混的好一点的话可能会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点最多也就和瑞德一样了,在监狱里做一个能够弄到东西的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点正常人。还是和那个与安迪一起进来的胖子一样,在一开始就向现实投降,不再挣扎,哭着求饶,最后被狱警活活打死。这些人我都不要做,我一定要成为安迪一样的人,不放弃希望和梦想去改变现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没有象安迪承受的那么多灾难,就更没有理由放弃勇气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赎,就有希望。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其实我们现实的生活和他们也是一样的,只是环境不同罢了。在我们的这个环境里面,我们都活的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管一开始我们会有怎么样的理想,会有多么坚定的意志,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想要把现实的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种。种,最后我们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这也许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也许会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瑞德一样的40年,我们的意志一点一点地被各种事实消磨殆尽,我们的理想最后也会被自己所抛弃或者忘记,然后我们会象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一样,懒散地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的人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轻言放弃;当环境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时就只会埋怨这个社会,看完了这部片子后我一直在想我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活出真我的价值呢?我又将怎样去影响身边的人呢?将来我们又能给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什么样的回忆呢?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8

乍看影片,以我此刻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这只是一场杯具,一次冤案,一次花费了一生的代价,用去了无数次可能的机会的莫须有的“救赎”,用时间,用着可能创造无数未知时间去救赎,去赎罪,我想,若是我,我是承担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的时间。从一个高高在上的银行家到一个完全没有自由的囚犯,开始我猜想,或许是瑞德说的体制问题。他被诬陷为杀妻的凶手,一个前途无限的身份,转眼到了暗无天日的境界。起初我的想法与瑞德是不谋而合的,安迪他必须会是最难忍受监狱第一晚的那个人。然而,瑞德输了,我也输了,输得很彻底。他不仅仅不是最初的那个人,而是最有期望的那个。他的精神来自何方,起初我是很难知晓他的期望,直到影片渐渐结束,直到结局慢慢到来。

十七年,以我此刻的年龄也仅仅是经历过如此。而其中,我自以为我已经经历了很多。可是影片只是给了一个红章,一个瑞德申请假释驳回的红章,不知来自何方的勇气和坚强,不知从哪里到来的期望。用二十年的时光在监狱刻棋子,办图书馆,甚至洗钱,用二十年坚持挖出的一条瑞德认为六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短短隧道。

我被这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围墙隔开了目光,隔开了一切漫漫无期的岁月,寂寞无望的日子,精神一点一点被磨蚀,心灵逐渐被扭曲,明白自我已经感觉不到麻木。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欣赏司马迁的,他忍受了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但仍写出了创世佳作《史记》,其实安迪也一样。

“哀大莫过于心死”。所谓的“期望”“信念”已经联同他们的肉体一齐禁锢起来。生活就像一杯加了奶的咖啡,你永远不会猜出你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有时会有苦涩但仔细品味仍会有丝香甜。当一片羽毛缓缓飘荡的时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圆舞曲,因为不管拿到的是什么,咖啡永远是可口的。仅有《费加罗的婚礼》响起的那一刻,所以的犯人被这恍如隔世的声音震撼了——一丝来自世俗的气息,带着自由的感觉,哪怕只是刹那的停留,却似乎唤醒了囚犯心痛的一丝尚未完全泯灭的东西,或许这片刻的清醒,刹那的释放,将带来更沉重的压抑,就如揭开伤口上的血痂。

很多时候,我是不怎样爱看电影的,因为我觉得电影让人不像人了,几十年的光阴,只是两个小时而已,每一个十年只是换来一个红章。我其实是害怕这种生活的,而也是这两个小时,这些略微的苦难,让我怎样都不愿意坚持下去,何况安迪他们应对的是真实的二十年。没有自由,掩盖着期望,前方似乎没有多大的盼头,我很难想象这种比贫苦、挫折更深沉的东西。

《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我,不放弃期望,即使看不清未来的路在何方,也要勇敢的走下去,耐心的等待生命中属于自我的期望,等待生命中属于自我的辉煌。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9

再读小说《肖申克的救赎》,重新观赏多年前就被震撼的同名电影,仍像火车驶过铁轨,撞击着我的心灵。

好友推荐说,历史上最好看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确是,第一次看电影时,我就被主人公安迪的智慧和坚毅所震撼。十余年来,期间又看了不下5遍,每每遇到挫折和困境时,都能从中找到坚持下去的力量。

网络上看过多遍,寻找多年,2009年9月,我终于如愿买到了实体的小说。

因为原著、导演和演员的努力,小说和电影都带给我们很多的生活启示和人生激励。

现实中,谁具有像安迪那样的坚忍品质,谁不能成功?

安迪感动我的,是他身上那种内敛的精神:执着坚强,那种从不崩溃的尊严和从不外露狼藉的痛楚。

安迪对雷德说过,他喜欢地质学,而“地质学正是研究压力和时间的学问”。

一直难忘作者描绘安迪浑然天成的高贵气质:即使在每一次的放风时,他仍像在神气地参加鸡尾酒会。即使在肖申克监狱,看着他,仍能感到,“他的脖子上一直是有一条领带的!”生活中,谁能拥有安迪这样挺拔的身躯?

小说的语言精彩,富有哲理。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读到这段话,我忽然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安迪爬过最肮脏的500米的污水管道,对于他来说这是生命的管道,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安迪重新获得了自由。当他张开双臂,仰望无际的四野尽情狂啸时,我忽然情不自禁地在欢笑中痛哭起来:

看,永远不被打跨的安迪尽情地拥抱着这天地间的自由!

那是珍贵的希望,给了他这一切;

那是无伦的智慧,给了他这一切;

那是不灭的信念,给了他这一切!

小说和电影都着力刻画:多年来的周密计划下,安迪用自己的知识将典狱长的黑钱全部从银行提走,并将他们揭发;他可以选择在太平洋的理想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给雷德带来了希望,他拯救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的朋友!

难忘电影最后一个场景:安迪和雷德在海滩上重逢并拥抱的镜头。在原著小说中并没有这段情节,只是雷德的猜测而已。

感觉悲剧更能给人启迪,我素来不喜华丽团圆式收尾。但是,看到这里,我却很高兴,能有幸观看到这令人惊喜到热泪盈眶的喜剧场面。

是的,“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10

他被杀妻凶手诬陷入狱,从一个富有的银行家,到无奈的阶下囚,他变得狼狈不堪,一无所有。在这样的命运下,如果他就此垮下,在狱中草草一生,我想没人会指责他。然而他的做法却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满足典狱长自己的小利,在贪图财富的典狱长的眼皮下,弄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与工具,最终越狱重获自由。

然而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能证明他清白的知情人,也是通过他辅导最终取得文凭的年轻小伙,由于典狱长不希望安迪离开而惨遭杀害,然而他的内心却依然不屈服。

他在狱中为狱友们弄到啤酒,为监狱建造图书馆,为爱吹口琴的朋友买到口琴,使这个冰冷的监狱也有了一丝温暖。

《十二公民》中的5号曾经说过:在监狱中的日子,那是用指甲盖在墙上划着道儿数着过。而安迪却经历了20年,用一把小到可以用来做精细雕刻的鹤嘴锄挖通了监狱的墙壁,成功逃离,重获自由,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仅如此,他凭自己的能力完成了对典狱长的复仇,也看的大快人心

他的命运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悲惨,他却选择迎难而上,打破了命运的枷锁,可以说,他的确比命运更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