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3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

前几天上课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有空了去看一遍《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据说很好看,是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影片,所以我和妈妈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开场一位爷爷坐在板凳上,爸爸抱着儿子,爸爸说:“你看见天上的那颗星星了吗?”望着天文望远镜的儿子点点头,“那个就是木星,当你可以用眼睛看到木星了,我就回来了。”爸爸接着说。后来儿子睡觉了,爸爸给了爷爷(是小男孩的外公)一样东西,告诉爷爷只有他去空间站,爷孙俩才能得到地下城的通行证,才能够活下来。看到这里我吓了一跳,难道他们会死吗?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近面临被吞没,人类为了自救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但是地球离太阳越远地表温度越低,不适合人类生存,幸亏外公和小男孩有地下城的居住证,才不至于被冻死。在地下城住了十七年后,小男孩儿刘启已长大成人,因为一直生活在地下,对地面难免会有些好奇,所以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跑到了地面(他们姓不一样是因为韩朵朵是爷爷捡来的小孩儿,用的是他女儿的名字),当他们来到了地面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冰川世界和不顾个人安危运送发动机燃料的战士,他们跟随这些战士一起拯救地球,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地球终于被拯救了,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再经历2500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的固定地球的位置,结束这一次的“流浪地球”计划。在拯救的过程中,有无数的人牺牲了,刘启的外公死了,爸爸也死了,刘启虽然看见了木星,但是却再也看不到爸爸了,他理解了爸爸弃他十七年的行为。我坐在第一排,很多场景太逼真,流血牺牲的镜头我都没敢看。幸亏电影里的事情离我们还很遥远,据说还有几十亿年,到那时也许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的很高了,完全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中国人写的小说改编出来的电影,也是我们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第一部就如此精彩、如此惊心动魄,让我十分期待续集的上映。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2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播出后,有些人看到了“希望”,有些人理解了“牺牲”,还有些人感受到了“格局”。

《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最触动人心的应该是在巨大灾难降临时,释放出的人性那美好的一面——不畏牺牲,勇于奉献。处在和平国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畏牺牲”可能距离比较遥远,在和平年代,它完全可以化作“努力拼搏,敬业奉献”这一优秀品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奋斗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只为寻求一份“希望”。最近我在抖音上关注了一个北漂女青年,她把自己在北京奋斗的点点滴滴记录在视频里,把北京的残酷以及美好都展现得很真实。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打拼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的常态,每个人都在为了改变命运而不懈奋斗,为自己,为家人……正如影片最后的那一幕,为了拯救他人,刘培强独自驾驶空间站主控室向木星冲去。

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流浪地球》,可以说中国的电影视野正在向更广阔的空间开拓。不同于单纯的爱国英雄主义,从电影的。标题——《流浪地球》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题材的影片。当今时代,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虽然我们的地球短时间内不会像电影里讲述的那样遇上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当今世界仍然面临着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的问题。在平衡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每个国家都应该脚踏实地,朝着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这部影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人类团结一致时,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流浪地球》已经出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3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