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远观后感(优秀6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冯志远观后感(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冯志远》观后感 篇1

“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今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因为我再没有能力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你们……”这就是把一生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双目失明的主人公冯志远在他最后一堂课上讲的一番话,令我感动不已。

9月19日下午,我与我的学生一起观看了电影《冯志远》。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仅5年的冯志远,辞别新婚妻子来到宁夏支援教育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冯志远支教整整42载,他顾不上视力的恶化,起早贪黑为孩子们备课、批改作业,直到失明,依然凭着记忆为孩子们讲课。他共教过1万多名学生。退休后近十年时间里,失明的他每天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直到身患脑血栓,不得不离开大西北,离开割舍不下的孩子们……这是他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的真诚的'情感、真挚的爱。这是他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祖国的爱。冯志远是一个平凡的教师,但他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

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冯志远从教47年,却从未评过职称。他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冯志远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做像冯志远那样的合格的教师,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我也会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像冯志远老师那样爱岗敬业、不断前进,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将自己真诚的感情奉献给我的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真诚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良师,我是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人生道路的领航人;作为益友,我要转变居高临下的师生态势,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冯志远》观后感 篇2

“我要上学呢”,每当我想起影片中那个八岁小男孩张建华的这句话,电影《冯志远》中的画面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难忘沙海中年轻英俊满腔热诚的冯志远邂逅小男孩的情景,难忘冯志远晓之以理走访学生家长的情景,更难忘冯老师离开鸣沙中学时学生手捧蜡烛与他依依惜别的情景。

我在上中学时也曾听老师分析讲解并熟背过《岳阳楼记》这篇散文,但给我震撼最大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影片中双目失明的冯老师饱含激情的那场朗诵,那是怎样的意境又是怎样的情怀,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我会以别样的情怀再读《岳阳楼记》,感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

当张建华在病床前双手紧握冯老师的手说出“老师,学生不孝”时,我的眼睛潮湿了,这句话饱含着学生对老师怎样的热爱和不忍啊!如果没有冯老师,也许张建华的命运将会改写,许多人的命运将会改写。冯老师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我们所有的从教者!

电影观后所感,以期与诸位同仁共勉之!

梁淑琴

冯志远观后感 篇3

“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今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因为我再没有能力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你们……”这就是把一生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双目失明的冯志远,在他最后一堂课上讲的一番话,令我们每一个在大屏幕前观看电影的观众都感动不已。

影片根据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冯志远,辞别新婚妻子和在上海的优越工作来到宁夏,在宁夏中宁县教书育人43年,培养出一万多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影片通过讲述冯志远在宁夏期间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生动地展现了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无疑,这部电影是成功的!影片用艺术的手法剪取了冯志远支教生涯中不同时期的几个段落,运用人性化、平民化的叙事风格再现了他爱生如子、传授真知,为教育事业执著奉献的“师魂”,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我想,影片除了光影运用的技巧,音乐配合的恰到好处之外,这部电影真正成功的原因应该是:冯志远老师的事迹!冯志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感人事迹撼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冯志远老师说:“这个电影不止是我一个人的,也记录了我们那一代人在教育战线上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理想和坐标。”今天,我很自豪自己是以教师的身份聆听冯老师这段话。无论时代怎样前进,世界怎样变化,总是需要有无私奉献的教师来培育祖国的下一代!

也许我们得到的很少,也许付出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看不到学生的进步,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每天的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信念也会产生动摇,心里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但是今天,我不会再这样问自己!因为我看到了更伟大的灵魂,更高尚的人格!因为“教师”这个我们共同拥有的名字,让我的心底充满了自豪感和骄傲感!我想,终我一生也做不到冯老师这样伟大,但是我会仰望冯老师这个偶像,不断充实自己,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有一种人格,叫做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做无悔人生。有一种情怀,叫做鞠躬尽瘁。

《冯志远》观后感 篇4

我是大雁口中的一粒草籽,从遥远的江南飘落到这片生长着红枸杞的地方。澎湃的黄河涛声激荡着我的情怀,肥沃的黄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上苍给了我这份崇高的职业,我从此走上了三尺讲台。我的身边亮起了一颗颗会眨眼睛的星星,我的心就在这纯洁的时空里游弋。我愿做一束照亮童心的烛光。

看完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大漠红烛冯志远的高大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每每看着班里一颗颗会眨眼睛的星星,我眼前总会浮现出他的身影。我钦佩他的博学多才、他的谈吐非凡、他的刚正不阿、他的卓越奉献……

无独有偶,正值青春的他第一次走进鸣沙课堂的那一瞬间,我几乎分不清他是冯志远还是我前阵子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南京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一位是教育学家李振村的启蒙老师。这三者都毅然放弃了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偏远落后的小村庄从教,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这会承受怎样的压力?红烛的亮度可能不同,但是红烛的高度绝对相同。

红烛,只燃烧在需要它的地方!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回上海时冯志远说,上海不需要我这样的老师。上海真的不需要他这样的老师吗?不,任何地方都需要,但是宁夏更需要他的支援!他带给宁夏孩子的不仅仅是别开生面的语文、历史、地理、俄语知识,也不仅仅是做人的道理树人的学问,而是他无愧于心的高尚师魂!

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孩子们上高尔基的《海燕》,用简陋的风琴、蓝布、铁板就营造出了一个激昂万分、振奋人 https://m./ 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会感受,更用自己顽强勇敢的意志亲身诠释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真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红烛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他的家人是幸福的,因为拥有一位如此伟大高尚的亲人;他自己也是幸福的,因为在三尺讲台上,他挥洒的青春汗水浇灌出了桃李满天下……

《冯志远》观后感 篇5

今天,我带着学生观看了电影,被片中主人公那崇高的人格深深的折服,感动。我想,同样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

当看到他双目失明后,为了能和心爱的学生在一起。为了能给他们传授更多的知识时,央求校长能让自己继续工作。我不由的悄然泪下,我为在课堂上潇洒自如,到背如流的讲授>而感动,此时我的内心当中充满了对他的崇敬,“可敬的老师” “伟大的老师” 。你真了不起。

当学生悄悄头看我的表情时,我没有掩饰自己。任自己的感情流露,让泪挂满面颊,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我。在冯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的光荣,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今后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方向,。虽不能像冯老师那样,将毕生经历投入到教学中,但会以极大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最终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谛……

观冯志远观后感1000字<五>篇六

今天下午我怀着激动而崇敬的心情,看完了《冯志远》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刹那间,我的心扉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影片主要讲述了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馨的小家,带上简单的行李,踏上了西去征途,他被分配到中宁县鸣沙中学承担教学任务。他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一万多名优秀学子,却因教学环境过于恶劣,长时间的工作,呕心沥血,劳累过度,最后造成双目失明的如此感人的事迹。

当我看到“冯志远来到了一所坐落于沙丘边缘的乡村中学,那儿只有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坑,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制的油煤灯,每月十四斤的粮食供应……许多支教的年轻老师悄悄离开了学校。但冯志远并没有走,而且承担了教授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四门课教学任务……”这一幕幕令人感动的镜头时,我顿时心潮澎湃,心中一股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有许多支教老师悄悄离开了学校,而冯志远老师呢?他并没有走,因为他有着热爱自己的事业的敬业精神。他是多么令人敬仰啊!

除了这个镜头记忆犹新,还有另一幕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在教学之路上,不知不觉就过了42年了,双目失明的冯志远年到七旬了,身体情况越来越糟,他在会堂里为千名学生讲完最后一堂课,离开时,他教过的学生们都信念就恩,纷纷前来送冯志远,因工作劳累并且干过多农活而导致眼睛失明的冯志远感动万分,舍不得这方水土和千千万万个学生……”每当我回忆起这一片段,就热泪盈眶,一位多么敬职敬业的好老师啊,他为了祖国培养出了几千个乃至几万个优秀人才,却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是一个具有为祖国奉献的崇高精神的人啊!他的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真是为更多的年轻教师树立起一个优秀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冯志远老师一样,有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烛之精神的人。就像常常关心我们的陈老师,她也是个敬职敬业的好老师啊!有一次,陈老师刚做完手术,还没完全康复,就不辞辛苦地来为我们上课。课堂上,看见陈老师不是弯腰咳嗽,就是按着做过手术的腹部小声呻吟,真让我们感动。虽然陈老师这种小举动不比冯志远老师那重大作为,但还是令我深深折服。一看见陈老师,就使我想起这句千古名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完了《冯志远》这部电影,我掩卷沉思,这世上最神圣而崇高的事业便是教师,他们为了我们的茁壮成长,不辞劳苦地传授他们所有的经验,赋予我们以更高的智慧,更多的知识,铺就了通往成才道路上的红地毯。老师,您们太伟大了!作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该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