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读后感9篇

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生命的林子》读后感9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的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修行,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里悟出人要想成才不能回避竞争,竞争能促使人更好更快的成才,但是在竞争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3、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联系实际,由课文走进生活的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产生烦恼、决定辞行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生 :(齐读)

师 :(出示幻灯片1)

玄奘  法门寺  名僧

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这三者关系的句子。

师 :幻灯片出示学生找出的一句话:

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师 :齐读。

师:法门寺是怎样的一座寺庙?找出写法门寺的句子。

师 :(出示幻灯2)

1、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 ,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

2、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

师 :轻轻读读这两句,你对哪些词语有感觉 ?

师 :读这两句。把这几个词强调一下。齐读。

师 :作为一位法门寺的和尚,别人在你面前这样评价法门寺,你是什么感觉 ?

师 :如果你个普通小寺庙的和尚,当别人在你面前这样谈论法门寺,你有什么感觉 ?

师 :想象自己是不同的角色,读一下。

师 :当初玄奘是带着向往、自豪而来,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还能感觉到自豪、向往吗?涌起在心头的是什么?

师:请你读。

(幻灯出示3):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行,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师:在这种情况下,想想有人劝玄奘离开有什么原因?

二、比较烛火与太阳,确定目标

师 :下面4—9自然段都是玄奘和方丈的对话。我们先看4、5两个自然段。

师 :你选择哪个角色读。

谁来做玄奘,谁来做方丈?

师 :这是一段关于烛火和太阳的对话。问烛火和太阳,实际上问的是什么?

生:愿意成为哪种人。

师:烛火和太阳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师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烛火和太阳相比有没有优点呢?

生 :回答。

师 :玄奘想做太阳,于是方丈带他去看寺后的松树。

三、虚心受教,幡然醒悟

师:方丈带玄奘去看了两种树,第一种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幻灯4):

这棵树乱枝纵横,枝干又扭曲,只能做煮菜的薪柴。

师 :第二种树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幻灯4):

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齐、挺拔。

师:读这两句话,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回答。

师:自己读第八自然段,我相信你们会明白的。

谁来告诉我原因。(学生读课文,“它们长在一起……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如果我要同学们把刚才的这段话,浓缩成一个词,你选哪一个?(竞争)

(幻灯出示5):

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师 :为什么说可能?

师 :为什么不说进了法门寺就能成为名僧,而说可能?

师 :是啊。作为一棵树,有可能成为栋梁。只能是一种可能,有的甚至为得不到阳光而死亡。玄奘在烛火和太阳中决定做太阳,做栋梁。下面第9小节中玄奘的话,轻轻读给我听。谁来试试。

师 :你注意了吗?玄奘说了两句话,第二句话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为什么用感叹号?

师 :你读,我们试着齐读。

师 :当初是晨钟暮鼓,香客如流,没有时间;当初是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压力太大。没有时间怎么办?压力大怎么办?咱们帮助玄奘想想办法

生:回答

师:同样是法门寺,同样是玄奘,心态变了,结果也不一样,齐读第10节。

四、讨论明理,正确对待竞争

师 :了解历史,读过《西游记》的同学都知道,这棵大树了不得,他在29岁时就独自一人远行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交流佛教经文,花费16年时间学成归来。回国后一心钻研佛学,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经文。作为伟大的旅游家、翻译家、佛学家,不仅是中国,还是世界,玄奘都成为太阳似的人物。这就是最后一节,我们齐读。

(出示幻灯片6,齐读)

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师 :我们周围有生命的林子吗? 比如我们这个……

生 :班级。

师 :你爱它吗?为什么?

师 :这个林子里有竞争吗?

师 :你喜欢竞争吗?实话实说。有没有不喜欢竞争,觉得压力大的?

师 :你们在学习中有没有感到学习带来的压力?

师 :在太阳和烛火之间,你想做什么?

师 :你选择做什么?为什么不选择做太阳?

师 :希望做太阳,这是理想;一辈子也许只能做烛火,这是现实。做太阳很好,做烛火也一样了不起。我们无法逃避竞争,但可以做到第一要奋力向上,第二要以平凡的心态面对。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2

[教材简析]

《生命的林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它通过介绍唐援藏玄奘选择在高僧如林的法门寺修行,最终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充满竞争的环境这个深刻的道理”。

这篇课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一读为主,边读边思,纵向推进,层层感悟”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明白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并积累“晨钟暮鼓”、“香火鼎盛”、“鹤立鸡群”、“水深龙多”等词语。

3.体会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明白“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充满竞争的环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并运用“鹤立鸡群”、“水深龙多”等词语。

2.明白文章解释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方丈借喻说理的一段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认识。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唐僧其人其事,同时教师爷搜集有关玄奘为佛学作出贡献的具体翔实的史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像,轻松交流。

课前老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谈谈通过看《西游记》和查找相关资料对唐僧了解多少。通过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产生积极情绪的场景,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揭示课题,设疑入文。

1.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说到的《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这个锲而不舍的取经人他的生活原型人物就是玄奘。今天我们就来读读他成名之前在法门寺修行的故事。

2.设疑:“生命的林子”到底指什么?为什么叫“生命的林子”?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提问使他们能够产生阅读期待心理,激发探究欲望。]

3.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林子”的语句。

三、扣住“林子”,引发思考。

1.      自由朗读,讨论比较两处林子的不同之处。(板书:稀稀疏疏、郁郁葱葱)

2.      出示图片,形象感受两处林子的不同。

3.      男女生比较朗读两处林子的句子。

4.      引发思考:两处林子为什么章程截然不同的样子?(让学生细读品味方丈的话。)

提问: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疑问呢?(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方丈把郁郁葱葱的树比成芸芸众生,一棵棵奋发向上,不甘落后,因而个个成了栋梁之才;远离群体稀稀疏疏的书没有人跟他竞争,尽管有充足的阳光,也不能成才。)

5.      深入追问:方丈为什么要把玄奘带到林子里来?他将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四、前后联系,深入感悟。

过渡:方丈把他带到林子里来将这些话是为了劝玄奘留在法门寺,那么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庙?他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呢?(读1—5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香火鼎盛、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等词语体会法门寺的热闹和繁荣。

2.找出玄奘想离开法门寺的原因:①他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②别人劝他说,法门寺“水深龙多”,要像“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的小寺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3.启发想象:玄奘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了,他会怎样对方丈说,方丈会怎样挽留他呢?

4.学生表演对话。

[想象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小学生最天真,爱幻想,通过想象、表演,让他们更深刻地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进一步领会到方丈说理的巧妙。]

5.引导学生讨论:方丈为什么没有像我们这样直接劝说,而是带他去看林子,跟他讲林子中的树呢?(①引导学生从“决意辞行”体会唐僧决心已定,几句简单的道理难以改变他的主意。②从方丈提出问题后,玄奘“认真思忖”、“郑重地回答”体会玄奘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方丈非常珍惜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人,因而对他的教育更是循循善诱。)

6.玄奘理解方丈的话了吗?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读第9、10自然段)

[玄奘对方丈这段话的理解,可以从他认识到法门寺就是一片莽莽苍苍,充满生机的大林子,山野小寺却是那远离树林的树,自己要做一个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大森林中的树,就不能离开法门寺。要敢于竞争,做优秀群体中的搏击着,这就是她理想中的“太阳”;如果甘于在山野小寺中做一个佼佼者,那也只能是一束小小的“烛火”。]

五、总结全文,因势利导。

1.补充介绍玄奘的伟大成就。

2.玄奘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板书:竞争、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3.深入文本:玄奘的成功仅仅因为它没有离开法门寺这个“水深龙多”充满竞争的环境吗?如果他离开法门寺会不会照样成才呢?

[学习一篇文章不能拘泥于文本表面的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去挖掘、思考文本深处的东西,甚至文本以外的内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成才首先必须具备一颗“奋发向上”的心,有了这个目标才能勇敢地面对各种竞争环境。当然,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能到“水深龙多”的环境去经受磨练,但是只要有 “奋发向上”的精神,无论怎样的环境都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要自己不自暴自弃或安于现状,就不会沦为“薪柴”]

4.教师讲演,鼓励导行。[板书:奋发向上!]

六、多元作业,拓展延伸。

1.我想积累的句子:

2.我明白的道理:

3.我想续写《生命的林子》

4.我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生命的林子》

5.我还想知道: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3

玄奘是唐代名僧,法相宗的创始人,也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相比较那个历经千魔百怪,度过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唐僧,我更倾向于故事中玄奘的成佛历程,他让我认同并执著这样一个信念:无论是谁,都应“走进生命的林子”,否则他就难以“修成正果”。

生命,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字眼。

生命的伟大因为它本身的伟大,同时也因为它不断创造着伟大。

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以及被许诺的未来与幸福更神圣。

作为珍爱生命的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我激动过、惶恐过、徘徊过。但我深知:只有为新课程献身,自己才能获得新生;只有自己融入并适应新课程,才能让新课程为自己服务;只有教师感悟新课程的生命,才能让学生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4

玄奘决定留在法门寺后,一天在香客中又发现了那个劝自己离开法门寺的人。

那人显然有事,见了玄奘没有问他为什么还留在法门寺,而是很急切地对玄奘说:‘小僧人,我家人比较多,家里那几亩薄田用起来很紧张。我自己读过书,想去京城赶考,考上我们家就不用愁了,只怕如果考不上,我们家连回来的钱都没有。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呢?’

玄奘一听,笑了笑说:‘你在来的路上看到那片松林和零零星星的松树的区别没有?’那人回答说有。玄奘又说:’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见那人回答不出来,玄奘接着说:‘是因为竞争啊。松林里的松树为了生存,拼命的生长。而那零星的松树由于不愁阳光,恣意生长,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呀。这个原因才使我决定留在法门寺。施主,请您自己选择吧。’那人听了之后若有所悟,离开了。

多年后,玄奘已从印度归来。这时,有一位高官竟捐款为玄奘建了一座佛塔。玄奘前去时,竟发现那位高官就是那个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两人不禁感慨;‘没有那片松林,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5

江苏江阴 郑军

苏教版精心选择了李雪峰先生的《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完成了“戏说玄奘”的故事,邀获了众多师生的青睐和美誉。

玄奘可以戏说吗?李雪峰戏说玄奘说明了什么?而苏教版语文的编者选择了向师生强制推荐学习戏说玄奘又说明了什么?

各位看官,我们先来剖析一下《生命的林子》有没有戏说玄奘?

那只需要从人、事、时、地等要点下手,查勘一下真实情况即可知道结果。

法门寺,大家或许也参考过一些资料,法门寺位于陕西西部的扶凤县城北约十五公里的法门寺镇,东距西安市一百十公里,西距宝鸡市九拾公里。因供奉释迦佛指舍利而出名,也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有段沿革需要留意,北魏时(499年)称“阿育王寺”,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称“成实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实寺”,唐初高宗李渊于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成为皇家寺庙。

我们再来看《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传》中所记载的大师生平,玄奘本是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约生于602年,隋大业八年(612年)大理寺卿郑善果破格度他出家为僧,时年十三,与已出家的二兄长捷法师共居东都净土寺。净土寺在河南省伊川县,位于洛阳南二十多公里,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

以上史实合而观之并与《生命的林子》作个对照,我们可以知道:

第一,玄奘出家不在法门寺,而是初居洛阳净土寺,当然在传记当中也没有他在法门寺从事学经、讲经、译经的记录,我在两年前也曾亲自打电话到法门寺询问此事,法师亦称无此事。

第二,玄奘出家时尚无"法门寺"之名。他出家十三年之后,李渊敕建并改名为“法门寺”,此时玄奘已二十三岁。他的早慧与天才,深为时贤所惊服,已是佛门中知名人物,他那些年正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一路参学,到过荆州、到过赵州还有扬州参学。

至此,我们其实已有足够的理由判断《生命的林子》中的地点――法门寺,与主人公――玄奘,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出家时尚无法门寺之名,何况不在法门寺出家,当然更无那法门寺子虚乌有的方丈及其故事。可见作者李雪峰的文字纯属杜撰,凭文人习气“戏说玄奘”以显自己生花妙笔,博得看客几句廉价的理性赞誉。如果文中法师另有其名,并且是大家所不熟悉的,那又当别论。要知玄奘法师,岂可容你戏说???

我一向信奉:在真实时空内真实人物发生的真实事件中领悟出来的真实道理,才能真正感人至深、育人至真,学而时习,也才能让我们得到真实智慧享受真实受用。

我并不反对虚构,也不反对戏说,可是,我却不希望我们中国的孩子迷失于虚构,沉迷于戏说,最终成了历史的失忆者,文化的失忆者。印度的课本里还有《佛的影子》,讲述玄奘当年如何感化印度强盗的故事。中国孩子却只能咀嚼某些文人的闲文碎墨,而遗忘了这位千百年来在中印文化史上有着杰出贡献有着巨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以下,我根据自己所知的一些浅陋知识以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见地,审视一下《生命的林子》原文,顺便再提出一些批评,供读者参考,当然我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评的同时,我强烈建议苏教版删除《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

一、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

玄奘之所以十三岁破格录入僧籍,因为他当时就有“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志向,他这种人怎么会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只顾静心养神?这种想法必非玄奘所思所想,更非好学深思初出家时的玄奘所想。

二、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

玄奘出家才十三岁,是个小沙弥,如此大寺,会让未发育的小沙弥承担繁琐法务?如果方丈是个好方丈,如法门寺是皇家寺庙,必不会让十三岁的小沙弥有繁重法务的。

何况,写这些文字是以今观古的结果。以为见到现在职业和尚法务多,古人也一定多,不知明以前出家为僧是国家要考试的,出家是为求觉悟、了生脱死,不是为了赶经忏超度死人可以获得更多的钱,超度亡人也由经忏师、经忏道场专门负责。他们基本的早、中、晚课虽然远比我们常人学习来得苦,但这不能算是法事应酬的,仅是日常功课而已。再说玄奘由二兄长捷法师提携,也不至于法事繁忙。更不知,刚出家时的玄奘,伏膺苦读废寝忘食不知疲倦更胜于前啊。

三、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练习

青灯黄卷的日子对于常人来说是寂寞的,但对于玄奘来说是甘之如饴的,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苦不苦的,因为出家是他自愿的,不是谁逼的。

四、谈经论道却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于此可见作者太不了解玄奘了,不知《传》记篇首记载法师“幼而圭璋特达聪悟不群”,八岁时,闻慈训而学曾子避席,父亲知其必成,其早慧如此。他跟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时,“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咸惊异,乃令升座覆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美闻芳声从兹发矣。时年十三”

玄奘他没有习经多年而声不闻于世的经历,而是初出家即有声名。“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查无实据纯属臆测。等有“法门寺”这名称的时候,玄奘(25岁)已经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了。

五、有人劝往小寺

阅经读卷何须前往小寺?

小寺恐怕缺经少卷了吧?

阅经读卷岂是出人头地之法?

出家是跟俗人一样是为了求个出人头地?

劝者何人?玄奘何人也?岂能轻易听信此等劝说?

有机会阅读《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传》我们会看到僧俗官僚乃至诸王,各色人等都有劝玄奘不去西天的故事,于此更见法师(27岁左右)坚韧不拔之志。而文中此人劝玄奘换个小庙(宁做鸡头不做牛后),又是阅经读卷(期待出人头地),一派俗言,岂是修道人所言,信与不信,听与不听均与出家之旨不合,道不在乎大庙小庙啊!

玄奘从小就知道出家学佛不在乎庙的大小,而在于寺里有没有真参实学的大德,因此他是不会轻信劝说前往小庙,也就不会再有下面的故事了,更何况自古以来从茅棚小庙里走出的高僧代不乏人,方丈劝说不去小庙亦不合理。一切都有火候,一切都是因缘。

六、向无名方丈辞行

“母以子贵,师以生显”,学僧玄奘身显如此,文中方丈却无上下(无法号之意),玄奘有诸多历史可考,有数本传记可证,写作时理应语出有据,事出有因,如课文所写,则胡说太甚了。

七、方丈二喻失宜

一是灯烛与太阳比较,比喻能耐高低大小,玄奘出家志在“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岂是为了与古往今来的僧人争个你高我低?他尽己之能,尽己之力为佛法为文化做事自度度人而已,岂是在与僧竞争?

古人把成佛成道比作“重现光明”、“智光重朗”,故不论光之大小、广狭、不论烛光阳光,光明重现即有成就,而且光光互融、光光无碍、光光无别,常人见到了烛与日的差别,故有去有取,智者见到了烛与日的实质,故无二无别无得无失。

二松林之喻。正如方丈郑重所言,“这些树是芸芸众生……”,在我看来,此方丈肯定是个假方丈,充其量是个职务方丈,不是实修方丈,亦非祖师方丈,故别无妙语。因为出家不是为了象众生一样活着、成为一个好众生,而是要超凡入圣普度众生。用成就众生的思路来开导这位玄奘,似乎看错了对象用错了药。

众生众生,众缘而生,这缘不同,生亦不同,各自发展,随缘而生龙活虎。“万法因缘而生”,这佛门中的大道理,早慧的玄奘,又“习经多年”岂能不知?

而玄奘当年就因为大理寺卿郑善果有“知士之鉴(会相术)”“贤其器貌”、少有风骨,并预言他必然能成为“释门伟器”,是人物,他终物,岂由环境大小、广狭决定?此喻既不知人,亦不知事,更不知佛理,何以成为方丈?

如若他不是假方丈,那本文必为假文章!

八、“我是不会离开法门寺的!”

文中可以看出玄奘似乎听了方丈的理喻,决定长留在法门寺了。要知道学佛不是嫁人,必须从一而终。古人所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连老师的话都未必都必须依从,连经典的文字都未必都依从,还会去依从一个形而下的寺庙吗?出家意味着无家,虽然无家却也四海为家、处处为家,哪里会以寺庙为归宿?而是以成道觉悟为归宿,为达到目标,必须到处参学、访问,要是玄奘真听了假方丈的话,这历史上就不可能有中印文化史上的巨匠了。因此,文中此话必不为玄奘所言,亦与玄奘终身行藏绝然不符,该为作者浅测臆想所成。

九、终成名僧

圣人无常师,玄奘亦然,传记记载他到处拜师到处参学,取其所长,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西游之志,西游之功,最终成为当时世界最伟大的高僧。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僧,正是因为他没有离群索居,正是因为他没有从一而终,方才得以成就,而不是在法门寺的僧林里,更不是潜修所得。潜修在心,而非在形在庙。

十、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此句看似有理与真实玄奘成就名僧的原因没有半点关系。成才既要在风浪中闯荡,又要能在寂静中修养,既要有享受个人坐冷板凳寂寞奋斗的时光,又要有走出书斋服务大众的岁月;既要有师从百家的能力和经历,又要有独树一职超前越后的智慧和成果。记得宋儒邵康节有言,有些人不教而善,有些人教而后善,有些人教亦不善。古人讲“良马见鞭影而驰”,玄奘属于前者,而且属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那种人才,当然就不为常人常理所拘,亦非常人常理所能套用。于此等处此等人戏说,过必大矣!

我简单作个归纳:

因不正则果必迂;事不真则理必屈;见不深则语必妄;习不信则征不成。

综上所列,仅为郑家之言,正是因为秉承玄奘"若不摧邪,无以显正"之旨,而略赘数语,供方家批评。

然而,敬请读者诸君再次思考一下开头的三个问题的答案。

2007年10月28日夜12点完稿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命的林子》一课。课文主要叙述了唐僧刚剃发修行时由于耐不住法云寺内嘈杂的人群,认为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因而产生离寺的念头,在方丈的教育下,改变了最初的想法,继续在法云寺修行的事。我对方丈教育唐僧时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感受特别深。

“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就奋力向上生长,因此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这些话是说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群体,个体是在群体的相互促进中发展的。“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这棵树为什么说大不说小呢?因为他没有远离群体,也许它是群体中最大的树,也许他是群体中最小的树,不管怎样,他都对自己下了一个决心——快长,否则别的树会赶上自己的。这句话中充分体现了适者生存,存优汰劣的生存原理。远的不谈,就说一下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吧。我是学校中最有名的长跑运动员了,不管哪一次学校比赛,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然而最近在镇越野赛中成绩却不够理想。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学校在镇上是低等的,还是教师不特级?不,完全不是,原因在于在赛前我远离了学校这一群体,停止了个人的“发展”。我认为自己在学校长跑中成绩是最好的,认为他们根本无法与自己相比,一次在训练中傲视一切,然而自己……是啊!一个人完全不能远离集体,除非你认为自己就是群体,自己永远超过集体。

竞争在整个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要想在世间存在,要想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正确的看待自己,勇往直前。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7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韦鉴原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并积累“晨钟暮鼓”“郁郁葱葱”“莽莽苍苍”“香火鼎盛”“水深龙多”等词语。

3、体会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法。

4、明白一个人成材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离不开竞争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积累“晨钟暮鼓”“郁郁葱葱”“莽莽苍苍”“香火鼎盛”“水深龙多”等词语。

2、  体会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领悟本文语句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娓娓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西游记》吗?在这部小说中吴承恩为我们塑造了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么,你们知道唐僧是根据唐朝哪个高僧的原形塑造的吗?(生答玄奘)你对玄奘了解多少呢?(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玄奘)今天我们来把唐僧还原到生活中,来学习他成为一代高僧之前的一个故事——《生命的林子》。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吗?(生谈疑问)就让我们带者这些疑问来读课文吧。

二、新知探究

(一)、检测预习,落实基础

学会本课的八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设疑启发,潜心会文

1、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庙?你从课文中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积累 词语:香火鼎盛 晨钟暮鼓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2、如果你是一个和尚,在这样的寺庙中修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名寺,玄奘却要离开,这是为什么呢?哪个词语写出了玄奘要离开法门寺的决心之大?

生谈感受,分析原因,体会“决意”一词的含义

3、弟子要离开,方丈是怎么做的呢?

分角色朗读对话

改写对话,方丈直接对玄奘讲道理,劝他留下

两种方式中体会方丈的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学习借物喻理的写法。

积累词语  喧喧嚷嚷 郁郁葱葱 遮天蔽日 鹤立鸡群 莽莽苍苍等

4、 玄奘领悟了方丈的一翻苦心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齐读课文8,9自然段

小结:要走是因为这样的法门寺,要留仍然是因为这样的法门寺。法门寺还是原来的法门寺,玄奘却已不是原来的玄奘。他的心态变了,认识变了。

5、学到这里,你能说说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一个想要成材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6、合作探究:一个想要成材的人为什么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

7、 课文为什么以“生命的林子”做标题?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谈理解,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对玄奘来说,法门寺就是他生命的林子。那么,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林子吗?这个林子有竞争吗?你喜欢竞争吗?

生谈身边的林子:班级,学校,社会等,谈对竞争的认识,师引导。

那么,在太阳与烛火之间,你愿意做什么呢/?为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及对太阳烛火的认识,师引导

三、总结收获

学完本课,你们在语言上,写法上,思想上有那些收获呢?要用“我知道了,我学会了,我掌握了,我明白了……”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生谈收获,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作业

1、续写《生命的林子》

玄奘决定留下之后,又见到了劝他离开法门寺的那个人……

要求:要写出玄奘在方丈开导之下的认识和转变,写出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心理,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生命的林子

玄奘   法门寺   名僧

树     森林     栋梁   借物喻理

人     社会     成材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发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并指名朗读。(谁能把它读好?)

3、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4、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生命的林子”。

二、分析“林子”。

1、这究竟是怎样的林子?请大家读读描写林子的句子,看看哪片林子给你的印象深刻,把你读后的体会用简短的话写下来。

2、指名谈谈感受。

生1:这里的林子长得不茂盛。树干短而扭曲,不能成材,只能做煮菜的薪柴。(板书:树木稀疏   薪柴)

师:你能读好这几个词吗?(显红“乱枝纵横”、“又短又扭曲”)

师:谁能用朗读再现那片林子的样子?

生2:这里的林子很茂盛,树干粗壮,挺拔,能成材。(板书:郁郁葱葱  栋梁)

师:谁能展现林子郁郁葱葱的样子?

3、显红“最高大”和“棵棵”

4、透过这两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生1:第一片林子里最高大的树也只能做薪柴,更不用说其它的树木了。

生2:虽然它长得高大,但是却不能成材。

生3:第二片林子中能成材的树木有很多。

5、读到这里,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问题?

生:同样是树,为什么一片林子的树只能当薪柴,而另一片林子里的树却能成栋梁?

6、(出示方丈的话)请大家读读方丈的话,圈圈划划,找找原因。

7、你明白了这片林子长得不同的原因了吗?

生:由于竞争,第一片林子没有竞争,所以不能成林;而第二片林子由于有竞争,最终成为了栋梁。

(板书:竞争)

8、你说得真好!那你能好好地读读方丈的这段话吗?

9、同学们,方丈把玄奘带进林子,说出这么一段关于林子的话。那么,方丈仅仅是在说林子吗?

三、分析“法门寺”。

1、法门寺和山野小寺有什么不同呢?

生1: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香客如流,它就像那片郁郁葱葱的林子充满了生机,也蕴含了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玄奘一定会刻苦习经,一定能成材。

生2:而山野小寺人流稀疏,缺乏竞争,就像那片稀疏的林子不能成材,玄奘走进山野小寺,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栋梁。

(板书:法门寺 小寺)

2、如果你是玄奘,你选择哪片林子?能说说理由吗?

3、事实也证明这种选择的正确性。

4、出示第十自然段,齐读。

5、学到这儿,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生命的林子”为题了吗?

6、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7、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吗?指读、齐读。

8、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必须在群体中,在竞争中奋发向上,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成为栋梁,在竞争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课后延伸。

1、文章学完了,玄奘的确留了下来。后来,他又遇到了曾经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玄奘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

2、总结:最后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的林子。在那片生命的林子里奋发向上,潜心苦学,将来成为栋梁,成为太阳,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板书:

树木稀疏             薪柴

(小寺)

生命的林子                  竞争

郁郁葱葱             栋梁

(法门寺)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篇9

课前交流七分钟(略)

课前故事: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个故事。

出示情境故事:

小王,高中毕业,自学了计算机课程,最近他去人才市场转了转,发现许多单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他对其中的两家单位很感兴趣:一家是小型企业,正招聘一位文秘,要求应聘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比如打字、复印等;而另一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高些,有些业务能力小王暂时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那家单位已经有了几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小王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小王的朋友,你会劝他怎么选择?

师:如果你是小王的朋友,你来帮他出出主意,思考5秒钟,在这两家单位之中,你认为小王应该选择哪家企业?

生:我觉得小王应该进那个大型企业。因为虽然他有些业务还不会,但对他是一个挑战。

师:她说赞成他进大型企业。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赞成他进小型企业,因为他还没有掌握计算机其它的功能。

师:这样子,来表决一下。你赞成他进大型企业的请举一下手。

师:赞成进大型企业的稍微多一点。我们把这个问题暂且搁在这里。我们可不可以上课了?

生:可以!

师:好,上课!

一、直入课题,理清主要内容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两遍。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对这篇课文很熟悉了,因为已叫同学们提前预习,并且在读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词语解决了,是不是?

生:是。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一起来。

生:玄奘!

师:说明你们预习很到位呀,一下子就说正确了,没有说成是其他人,没有说成是方丈。我感到很高兴。

师:你了解玄奘吗?

生:了解。

师:同学们可能会去查查资料,其实,我们不去查资料,就我们平时的经验来说也知道他的一些东西。把你平时对他的了解与同学交流交流。

生:我知道玄奘是一位和尚。

生:他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师:他是《西游记》中的哪一位?

生:师傅。

师:那么,《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不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中的玄奘呢?

生:不是。

师:错!是!是不是?

生:是!

师:错!不是!为什么?因为《西游记》是文学作品,它是艺术,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呀!只不过,它有一些真实,也有一些虚构,比如孙悟空,现实中有没有?没有,如果有,我都去当。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现在这样吧,我来考一考你们,做一道题吧。

出示填空题:玄奘为了出人头地,决定( ),经过方丈的( ),玄奘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仍然( )。

师:好,第一个空,谁来?

生:他决定离开法门寺。

师:离开法门寺到我们光华学校来?

生:到偏僻的小寺去。

师:他经过方丈的什么呢?

生:经过方丈的指点。

师:对。“指点”可不可以换成其它词语?

生:教导,点化,引导……

师:大体意思对就行,语文没有标准答案。

师:第三个空,玄奘明白了一个道理后,于是仍然……

生:仍然继续留在法门寺苦心修炼。

师:最后他仍然没有成功,是不是?

生:不是。

师:好像应该把结果说出来,最后应加一句。

生: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师:看来同学们对本文的内容了如指掌啊。我们来读一读我写的主要内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大体意思正确就行,不要说这就是标准答案。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好不好?

生读。

师:苦心……

生:潜修。

二、默读、交流、提升

1、

师:好!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把这篇文章读一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听清楚,我有一个要求,把你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最好把自己的理解写一写,写在书上或写在笔记本上都可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好吗?

师:停!我没有叫你们齐读,默读。不好意思,可能我没有说清楚,对不起!

生默读。

在生默读的过程中,师:一定要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啊!

2、

师:好!我看我们班的学习习惯相当不错,几乎是全班每位同学在看书的时候都在动笔。我刚才说了,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这是有深意的,是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子吧,还没写完的同学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先来谈谈。好不好?

师:那就就近这一位吧。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是的,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师:她找的是哪一句呀?

生集体:最后一句。

师:翻到没有?请听听她的理解。

生:竞争使人迅速成长,脱离了竞争,人就不能迅速地成长,所以,只有身处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人才能成才!

师:可不可以?

生鼓掌。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集体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就这句话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能。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成为栋梁之才的人是不能离开这个社会这个群体的,一旦离开人群,就没有……

师: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她说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离开这个群体,其实,社会就是一个什么?

生集体:群体。

师:这个群体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

生集体:生命的林子!

师:对!它是一个比喻而已。继续!

生:一旦离开人群,就没有别人同自己竞争,就不会进步。一个人不进步,又怎么能成为栋梁之才呢?这就如同一棵树一片森林一样,离开竞争,它就绝不会成为参天大树。

师:哦,语言表达不错!

生鼓掌。

3、师:好。这句我们暂且把它放在这儿。其实,这句就是本文的什么句?

生集体:中心句!

师:要理解中心句,有一个方法就是联系课文的其它的一些句子来印证来理解这句话。那么,书上还有没有其它什么句子来印证这句话呢?我请一位男同学来读一读他找的句子。

生: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丛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和雨露,没有树木和它们竞争,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师:他找的是这一句。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生:我的理解是,方丈是借树的生长情况来告诉玄奘,在群体中,大家你追我赶,奋力拼搏,个个都能成为栋梁之才,反之,高枕无忧,安闲自在,就只能成为平庸之辈!

生鼓掌。

师:成语用得多好呀!“高枕无忧、安闲自在”这些成语都会用,你真了不起!

师:这句话找得不错,印证了中心句。刚才那位同学可能是紧张了一点,有些地方读颠倒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我相信集体的力量。

生集体读。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写作方面的手法,请想一想?大林子,小林子……

生:对比!

师:还有没有同学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它们就像生长在一个很大的竞争场地一样,如果没有竞争,它们不为了一缕阳光不为了一滴雨露,它们有可能也成为薪柴,而零零星星的松树,没有谁与它竞争,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就慢慢成为薪柴了。(该男生说话语速特快,听得不是很清晰)

师:哦,你说了一连串,但他总的意思,同学们应该还是明白,是不是?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谈?

生:我认为生活在一个群体里,有竞争的环境,那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就会努力向上,就可能成为栋梁。而一个人单独学习,就像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雨露,没人跟他竞争,就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他就会安闲自在,就会非常骄傲,就不会成为一个栋梁之才。

生鼓掌。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强,这可以看出你们平时的训练多扎实啊,你们老师的水平高呀,你们的能力也强啊!不错!

师:我刚才说了,这段话其实是印证了中心句,它在说什么呢?其实就在说如何成为……

生:栋梁。

师: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栋梁呢?这段话用了一个对比的手法,围绕一个词语在说,围绕什么词语?如果有了这个词语,就可能成为栋梁,没有这个词语,就可能成为薪柴,什么词语?

生:竞争!

师:对,要有竞争的环境,而且还要有敢于面对竞争的勇气。如果有竞争的环境,但没有面对竞争的勇气,行不行?

生:不行!

师:所以说,要敢于面对竞争。

4、

师:读了这段话,也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谈话,你们会突然想到,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这样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的群体呢?或者说,这片林子呢?

生:有!

生:比如说我们六四班。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我们的很多人都互相竞争,共同进步!

师:他说得对不对呀?

生:对!

师:他说我们六四班就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呀,你们每一位其实就是棵棵松树,在这片林子里,敢于竞争,共同上进!

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身处在这片林子里,我想问一问,你对竞争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我们身处在六四班,竞争给你带来了什么?

生:比如大人那些做生意,就像一片生命的林子,他们互相竞争,生意就越做越红火。

师:哦,他还一直在思考刚才的那个问题。不好意思,我现在问的是什么呀?我们班上的竞争给你带来了什么?不过,这位同学还是不错,专心志致!

生:竞争给我带来了勇气、坚强、力量,还有更高的水平!

生:竞争给我带来了快乐!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了竞争,自己输了也心服口服。

师:这位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好!

师:是啊,竞争给我们带来了好的东西,想一想,我们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沮丧、伤心、灰心、失望、磨难,甚至是痛苦,有没有?

生:有!

师:那么,竞争给我们带来的这些磨难,这些坎坷,你怎么看待?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这段话,边听边想刚才的问题。好吗?

师读: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

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平静地悬浮着,弥漫不出他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茶。他们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一脉脉清香。

( 节选自《浮生若茶》)

师:芸芸众生,这个词好像在哪儿见过呢?

生:书上!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生命的林子》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玄奘的河南同乡,谁?

生:李雪峰!

师:对,他是著名的青年作家,他写的文章很有哲理,如果有兴趣,下来后可以搜集一下他的文章来读一读。

师:想一想刚才的那个问题,联系到这段话,在竞争的过程当中给我们带来的沮丧、灰心、磨难、痛苦,我们怎么看待?

生:我把这些看成是一种锻炼!

生:把这些看成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勇于战胜它们,然后才能成功。

师:谈得多好呀,人人都要经历,但应正确地面对它。还有没有?

生:我把它看作是一种力量。

师:什么力量?

生:它会使你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更有信心去和别的同学竞争,你才能吸取更多的精华,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师:是啊,我们要敢于面对竞争,还要敢于面对竞争过程中所带来的坎坷、磨难呀,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溢出一脉脉……

生:清香!

5、

师:可有时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只要敢于面对竞争,敢于面对竞争中所带来的负面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呢?

生:不是。

师:就像玄奘,他留在了法门寺,他敢于面对高僧济济、水深龙多的场面,他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代名僧了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他还需要做什么呢?能否看看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苦心潜修!

师:是啊,有勇气还需要苦心潜修呐。那么,给玄奘出出主意,他到底应该具体去做些什么?

生:和其他的一些高僧竞争。

生:和其他高僧取长补短。

……

师:是啊,做任何一样事情,没有竞争的勇气是不行的,但光凭这点勇气,也是万万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苦心潜修、不断地提升自我,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成为栋梁之才呀!

6、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课前的这个故事,再次给小王出出主意。好吗?

出示故事:

小王,高中毕业,自学了计算机课程,最近他去人才市场转了转,发现许多单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他对其中的两家单位很感兴趣:一家是小型企业,正招聘一位文秘,要求应聘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比如打字、复印等;而另一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高些,有些业务能力小王暂时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那家单位已经有了几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小王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小王的朋友,你会劝他怎么选择?

师:那这样,我们来举手表决一下吧,赞成小王进大企业的请举手。

学生表决。

师:好,课前赞成小王进大企业的有过半数的同学,现在有绝大部分同学。有极少几位同学仍然支持小王进小型企业,我对这些同学抱以敬意,为什么?因为他肯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因为我觉得他本来就是能力有限,而且他在小型企业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弥补自己的缺点,然后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步步高升嘛。

师:理由很不错!

生鼓掌。

三、延伸,结束

师:现在,我想小王肯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如果他听从了大部分同学的建议,在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他肯定选择……

生:大企业。

师:对,就像法门寺和偏僻的小寺,玄奘最终选择了……

生:法门寺。

师:可是,平时我在想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在想没有,不知此刻在想没有?你们可能没有在想,也可能和我想得一样。想什么问题呢?

玄奘玄奘就真的只能在法门寺才能成为一代名僧?或者说,他在偏僻的小寺就不行吗?就像一棵松树,就必须要在大树林中才能成为栋梁?或者说,它在小树林中就只能成为薪柴吗?

师:思考思考!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一点点费脑筋,我本来就没有打算叫同学们回答,只是叫你们思考思考而已,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下课以后去思考,或许你们在生活当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师:同学们,今后不论是在班级还是在社会,或者其它一些大大小小不同的林子里,我相信你们都能够敢于面对竞争、敢于面对坎坷,不断地提升自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祝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放歌:《飞得更高》)

谢谢大家!再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