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是一部童话,一部写给儿童的作品,写给“还是孩子时的那个大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读后感1500字优秀8篇。
寒假时,我腾出一周的时间,认真拜读了《寻找鱼王》这本书。正如同海飞先生所说的一样,作者张炜把一个原生的大地故事、把一个因鱼而来、充满鱼味的人生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了我们一个既意料之外、又充满新奇充满刺激的鱼世界。这本书既有新奇的内容,也有那耐人寻味的哲理。
主人公是一位少年,他住在一座大山里,山里缺水,鱼被人们视为珍宝,掌握捕鱼绝技的人自然成了宝中之宝。捕鱼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旱手”,专门在泥潭捕鱼,一年四季都可以捕到鱼;另一种是“水手”,专门在湖里捕鱼,只有在夏季才能捕到鱼。为了学会捕鱼这门技术,这位少年随着父亲去拜师学艺。终于,在大山深处找到了一位“旱手鱼王”。一开始,老人并不同意,但在父亲的苦苦央求下老人答应了少年的父亲教少年捕鱼。此后,老人和少年一同住了下来。少年知道了许多关于这位“旱手鱼王”的故事。
小时候,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旱手鱼王”,有一个女孩和他青梅竹马,互相喜欢上了对方,女孩的父亲是一位“水手鱼王。他的父亲和女孩的父亲也是要好的朋友。“水手鱼王”为了赢得老族长的重用和山民的尊敬,偷学“旱手”捉鱼技术,在学艺不成后不惜设下圈套将“旱手鱼王”置于死地,并妄图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老族长有残缺的家人,独享“鱼王殊荣”。
他因为父亲被害,又担心自己也遭暗算便隐居在山中。女孩曾经来找过他,但他担心自己被害就不见女孩。因为“水手鱼王”没能学成“旱手”的技术,并且,只有夏季有水才能一展身手的他,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难有用武之地,最后他为捉到魂牵梦绕的大鱼丧生在水中。女孩的父亲死后,她又一次来到了他的家,告诉了她的父亲已经去世,但因为记着母亲临终前的话,他又一次拒之门外。女孩无奈,只好把家搬到了他的小屋不远的南边。
少年学会了“旱手”这门捕鱼技术,老人在弥留之际告诉少年去南边的屋子里找“水手鱼王”的女儿。少年去了,“水手鱼王”知道原因后,把少年留了下来,还教给了他“水手”这门捕鱼技术。在老太太的讲述中,男孩知道了真正的鱼王并不是人,而是保护着水根的一条大鱼,如果鱼王死掉了,那地球上的水就会枯萎。最终他在湖里见到了真正的鱼王。他成为了“鱼王”的接班人,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
在这篇小说中,有一个情节使我非常的感动。“旱手鱼王”和“水手鱼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他们不用各种捕鱼设备,只逮大鱼,一击不中便不再出击,不会赶尽杀绝,给水里的鱼儿生存空间。这也许是我们人类该学习的,人们无肆意的去开发石油、砍伐树木,疯狂的去向大自然索取,技术可以开发,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向大自然无限索取的同时,大自然也给了我们教训和警示。没有了飘着白云的蓝天,没有了俯下身可以饮用的洁净河水,没有了可以大口呼吸的清新空气。
自己想想,我曾经又犯过多少的错误。一个练习本还没有用完就扔掉了,在刷牙的时候从不关水龙头……这本小说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是多么的浪费,多么的浪费大自然的资源。
这个地球不能在受到任何伤害了!让我们一起去保护这个地球原有的东西,不让它们再一次在我们的面前消失!
读一读这本书吧,它会让你受益非浅。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写的记叙自己一生经历的文章,以朴实却又深刻的语言,让时光倒流,余秋雨将自己从从第一声啼哭开始的所见,所闻,所感,华丽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以自己,朋友,父亲,叔叔,还有带着孩子守寡的姨妈在当时那个悲惨岁月中苦苦挣扎,他们的遭遇,正透彻的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遭遇,先是土地改革,后是文化大革命,“改造”.“批斗”等铺天盖地而来,这使原本出身宽裕的余秋雨一家卷入了灾难。
以作者的笔触来简要阐述下这本书。
父亲在上海工作,但能力有限,将儿子“寄存”在乡下,但我并不期待父亲把我带回上海,因这也让我拾捡到一个纯粹的家乡,一个只属于乡下的孩子的透彻童年。儿子并不不是物品,所以我很小就帮乡人写信。至1957年,10岁的我要考中学,爸爸把全家搬到了上海,住在租的一所房里,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戏,原来以为一切可以就这样平淡流转。但1966年6月,文化的革命爆发,父亲不久便被关押,薪水停发,仅靠每月26元人民币养活八个人,平均下来每人每天一角,而我的极限是七分,所以我经常以在寒风中读英语来忘记饥饿。那是极度饥饿的亲人是不能聚在一起的,因为面对一点儿食物就会你推我让,谁也不肯下口。同时,一直单身,在安徽工作的叔叔,他一生挚爱《红楼梦》,最终也因这书遭到批斗自杀死去。他象贾宝玉一样逃离肮脏,寻求平静而远行,但最后却坐上了最肮脏的垃圾车批斗游行。这段时期,这段文革时期,作者概括为文革是用一种彻底的民粹主义,把平日游荡在街角,埋藏在心底的恶,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机会,而且把这种发泄转化为表演,转化为文化,转化为暴力。
随后,1968年,复旦大学,上戏等高校大学生被安排下乡,在农场工作。如今父亲被关,家庭的所有重担都落在自己头上,农场工作的日子,只能用不堪回首去总结了。总之,那是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年代总有很多虚假的坐标,当虚假一一滤去,没想到控制社会的真实因素竟会那么偶然,又那么真实。
历史的转折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道的弯口上常常汇聚着太多的垃圾的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就这样“四人帮”倒台,父亲被释放。这时作者也以迈入中年,恶梦苏醒,人生有了一点比较主动的哲学意义。余秋雨担任了上戏校长。随后,找到生命另一个起点,以亲身感受西北,感受华夏,感受中国大地,描绘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以踏访国外灿烂文明编织了《千年一叹》。
他是一位学者,作者,戏剧学家。若干年后,父亲去世,余秋雨是这样描写这段过程的。爸爸被推进了一个抽屉,孤单单的,冷飕飕的,爸爸最怕冷了,我敢于肯定,爸爸并不怎么害怕死亡,却非常惧怕这个冰库抽屉里的狭小空间。父亲在感受生命暮色的同时,遥望到山际的晚霞,他的生命过程主要都在上海,但伤害对于他,仍是客居,他终于回到家乡,永远山居,去陪伴祖先,陪伴那些不知藏在哪里的古书。在整理爸爸遗物时,发现了一叠借条。人生在世,免不了向外界借取,包括向自己不喜欢的群落,一个男人,要把家庭撑持下来极为不易,总免不了发出索借之声,伸出索借之手。仅仅为了我,爸爸让我暂时和妈妈借住家乡,然后他又发极大的精力让我借住上海。父亲向大地索借着儿子生命的支点,而我,却以为是是自然生命的过程,甚至以为是这努力的结果。
最后,我捐献了写《千年一叹》的笔,将父亲的骨灰带回家乡,然后安顿好妈妈,我和妻子看上了一个地方,一个认识的已故日本音乐家居住的海岛,但是那里没有房卖,只能寻租,借住了一生,还是借住,所幸那是真正的海岛,从他到太平洋,没有任何阻挡,从大陆通向它,只有船,没有桥。
这是余秋雨的医生总结,也是中国一段历史的反映。也许我们可以说,是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造就了这位杰出人物。当历史褪去了腐朽和黑暗,余秋雨成为大陆遭到最多诽谤的,也是盗版最多的作家,对待这一切,他选择的是原谅。因为现在对他来是说,或对或错都不再那么重要了,一生的经历,让现在的他超脱了,坦然,同时也让我跟随着余秋雨从幼儿,走到暮年。痛他所痛,做他所做,亦如他超脱,坦然。
成长是一个经历不断丰富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成功,喜悦与痛苦中感知着生命不同的色彩。我想去触摸每一中快乐,更想去舔噬每一种伤口。但是,在每个人短暂的一生中,即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生命画满所有的色彩,去阅读他人的人生,感知他人的悲伤和快乐,亲情和爱情,是丰富人生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喜欢这本书,读了《借我一生》,便也向余秋雨借了他一生的感悟,弥补经历和悲楚的空白。
缓缓地,轻轻地,静静地,澄澈的溪水在山城中流淌,不急不徐,带着边城独有的宁静安谧,夹杂着淡淡的梦一般的感伤,注入茶峒大河。《边城》也顺着这水流啊流,流进了我的心里。水面上泛起了白色的雾气,依稀听见遥远的清澈的歌声,船桨拍打溪水的哗哗声,梦一般渺远,美丽得让人不禁屏住呼吸。《边城》安静地躺在那里,淡紫色的封面,一块块黑色、黄色、黛色的墨,点染出一座古朴而宁静的山城。在那黛色的墙后,也许有一座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的家门口静静地流着溪水,溪水边停泊着一只方头渡船,渡船头坐着一位老船夫和一个眸子清明如水晶的少女,不时地为来往行人摆渡。翠翠,就是那少女的名儿,带着竹林的秀丽与纯净。
某一天,溪流的声音格外清脆,道边的野花开得格外灿烂,天边的云朵飘得格外温柔与舒缓。翠翠、傩送、天保不期而遇。清秀的少女,美丽的少年,如斯美好。而少年却是两个,都爱上了翠翠。
故事似乎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走向结束。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误解,一次又一次地巧合,天保离世,傩送远走,留给翠翠的,只有无尽的等待!
茶峒,一个远远的小小的边城,这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故事结束的地方,如梦一样,美好得让人喜爱到抽泣,却又被遗忘在心灵深处。又如呓语一般虚幻,而字里行间总是有一种熟悉感,似乎无数次见过。
或许,我们对于一座城的喜爱,也只是由熟悉开始。当在某处耽搁了太多时光、太多哀乐,就不禁念念不忘。阔别经年后,忆及往昔,这城就会带着记忆的香醇出现在视野中,挥之不去。
边城就是这样的,微风如醺,细雨如织,溪流涓涓,芳草青青,不经意便留下了一段岁月。翠翠、傩送、天保,他们三人的人生在此经过,汇流,交织,终而分流离开。边城啊,他们在那里耽搁了最好的年华。
有些忧伤的故事,如同花开花落,叶落归根,江流入海,自然而纯粹,因而显得熟悉,好像梦中见过。丢了很久的梦,每每再做时就不禁感慨唏嘘。
现在的人们似乎缺了这种纯粹与自然,正如离开了乡村的人们就不会再回去了。或许有时还会回去走动,但总会怅然若失,那种简单的生命存在方式早已远去。夜不闭户成为奇谈,路不拾遗成了童话,似乎视金钱如粪土这类词语形容的早已不再是寻常人了。人们不会因为一朵花开的美丽而停下脚步;不会因为溪流的清脆而侧耳聆听;不会因为灰白中的一点绿色而感到快乐。或许,人复杂了,那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与忧伤便少了。
边城,真的是一个梦,一个世外桃源的梦,把那纯粹明亮的生命本色涂抹在梦上,一起藏在心里,遗在边城吧。
走在城市的人们,当因为偶尔见到美丽而震颤时,因为感受到真情而有所触动时,记得,让边城那弯绕城的水,从梦中流出,泻到心间……
长大后,我们很少会说,“一切都是很有希望的样子。”可是却有这样一个女人,出生于大种植园主家庭,虚荣任性,骄傲自负,对一切男人都采取暧昧的态度,但在面对战争后被摧残的庄园时,却选择同那些黑奴一样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当自己的庄园受到北方骑兵的入侵时,选择勇敢地举起了枪。土地是她唯一想要紧紧抓在手里的东西,战争让她变得坚强独立,也让她变得冷酷无情。可是她在爱情面前又如此柔软,艾希礼是她浪漫和天真的源泉。她是一个矛盾体,身体里住着一个强大的男人和一个柔弱的少女。也许少女会偷偷跑出,但男人却主导着她的精神。她活得这样的矛盾又令人艳羡,想要强大的时候,有精神和智慧去支撑,想要示弱的时候,也有人愿意为她亮一盏明灯,温暖心灵。
无论今天经历了何种不堪回首的事情,感受到了何种不堪忍受的痛苦,郝思嘉对未来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与期待。明明战争的残酷,母亲的逝世,父亲的发疯已然让她俗不可耐,但心底那份狂热的天真却又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惊奇。“乐观”这个词不适合用来形容她,她不是乐观的,但她是坚强的,那份坚强使她对一切伤害可以选择遗忘,从而满怀着希望等待明天的来临。乐观的人精力是有限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总会在被人戳中心事时陡然遇到瓶颈,但郝思嘉的坚强却给她提供了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水井,在心爱的白瑞德离开自己之后,她又再次说出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对困难的不服输不会停止,她像是一个身穿铠甲的勇士,不害怕那些刀枪长矛,凭着一腔孤勇,一直向前进军。
她不是传统的那种温柔型女子,也不是那种思想开放的新时代女性,她是千千万万的我们,带着一点虚荣心,在喜欢的人面前会经不住害羞的女子,但她又显得如此不同,“不管内心多么痛苦,都要好好吃饱,好好睡饱。”她也许令人讨厌,但她却又给人力量,坚定地,去抵挡那些伤害的力量,“因为你曾做到,所以我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怎样一个角色,无论是暴戾的,虚伪的,糟糕的,还是温柔的,真诚的,优秀的,只要我们明白这将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而且不断努力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对着那些将要面对黑暗说,“我向往光明。”
世上的人来来往往,不知几人心里有所憧憬或是有所希望。匆匆忙忙,人生不过弹指间的事情,浑浑噩噩的一辈子也结束的仓促。在战乱的年代,索性放弃生命原来有着无限的惊喜,只得在年老之际悔恨回忆青春。说来郝思嘉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介平凡肉身,但灵魂却因为那心底的坚强而显得夺目。因为对土地的执着守护,她的青春,她的热情,她的勇敢,她的智慧,她生而为人的不同都显得这样让人倍受鼓舞和欢欣。
人生在世,活的坦荡而又赤诚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因为生命中有负不完的责任,我们要考虑的麻烦也太多,于是我们心底唯一想要守护的初心也慢慢地消失。别人的看法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干扰到我们,所以我们太过容易放弃。思嘉的生存方式在有些人看来未免过于自私又不负责任,活得随心所欲,恣意潇洒是要付出代价的。但生命太过短暂,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所以不妨抓住当下的每分每秒,去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所有,去拥有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只要我们开始,那么坚持,勇敢,走在未知的路上,路边篱笆是繁花相送还是荒凉凄清,因为内心不断燃烧的火焰,因为我们心底的赤子之心,因为有“让繁花之上再生繁花”的情怀,也有“走过荒凉河岸仰望星空”的底气,我们可以努力地,拼命地,去热爱生活,去感知生活,用最灵敏的触角去试探那些可能性,即使跌倒,我们也能说毫不后悔,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回忆起来都宝贵而值得。
她活得多认真,生活是她的对手,每天都是比赛,精神高度集中,以防生活突然对她的袭击;可她又活得多俏皮,活泼一点,可爱一点,找到那些苦难夹缝里的温情,得以支撑能够一直战斗下去。在一个竞技场上,她是优秀的参赛者,能够摘得生活的桂冠。
大概人生在世,变幻莫测,唯有未知的一切可能和内心灵魂尖梢处的执着使得日子有所期待,因为认真地努力,即使今日的我悲伤绝望失去,但也能不惧怕地说一声,“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情感与形式》是符号主义美学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它对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电影等各类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苏珊·朗格(1895—1982)美国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的门徒。先后获哲学、文学博士,以后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任教。
主要着作有《哲学新解》(1942)、《符号逻辑导论》(1953)、《情感与形式》(1953)、《艺术问题》(1957)、《哲学随笔》(1962)、《心灵:论人类情感》(1967)等。她系统地发挥了卡西尔的符号论,使符号论美学自成一派。她吸收了逻辑实证主义者I·A·瑞查兹的语言方法,进一步把符号区分为推理的符号即语言符号,和表象的符号即非语言的符号。并进一步发展了非语言的符号论——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她继承了卡西尔的观点,反对科林伍德的表现说。
它运用艺术史、文学史中的丰富材料,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对艺术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得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的结论。与此同时,它还对西方美学史上诸多有影响的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符号:观念的标准、谬论种种、情感符号。第二部分为符号的创造:表象、虚幻的空间、虚幻的空间的不同方式、时间意向、音乐基质等。第三部分为符号的力量:表现力、作品及其观众。每一部分层层递进,从提出艺术符号到它的创造过程最后到艺术符号的力量,这三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
作者认为在艺术和情感的关系上,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艺术不是主宰着艺术家情感的征兆性表现,而是他所理解的感觉形式的符号性表现。
然而,抽象形式本身并非艺术家的理想。逻辑学家才尽可能传达抽象内容。在艺术中,形式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获致新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舞蹈的创作作品,也同任何造型艺术或音乐艺术作品一样地清晰,一样地富于建设性、想像性,一样地留下了人工创造的痕迹。它从一个情感概念,一个符号形式的基质出发,像其他各种艺术品一样有机地发展着。艺术完完全全是表现型的,每一行文字,每一声音响,每一种姿势,无不如此。所以它百分之百是符号性的,因为一个完整而明晰地表达出来的符号,比语言更具有符号性。
如果将舞剧《天鹅湖》中的“挥鞭转”这一技巧动作充当一个视觉符号,舞者将这一视觉符号以不断反复、重复的形式出现32次以致此成为经典。它以这种不断反复重复的形式冲击观众的眼球,以这种形式强调了这个符号,使“挥鞭转”这一技巧动作成为了舞剧《天鹅湖》最为经典的动作之一。
又如俗称“东方舞”的肚皮舞,它的特征是以胯作为中心带动腿部、腰部、臀部以及腹部肌肉等身体部位做类似环绕或点动的身体运动,跟随地域文化风格的乐曲将女性身体柔美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与羌族的女性生理崇拜相似,起源于中东地区的肚皮舞带有宗教仪式,在宗教仪式里诉说人类繁衍的祈祷,歌颂生命与祝福妇女多产。所以肚皮舞的主要动作在于腹部的摇摆运动为主。当我们联想到肚皮舞时,第一反应就是女性的中段,也就是胯、腰、腹部的划圆动作,正是因为这一动作作为肚皮舞的视觉符号,反复、重复地出现,这种强调使我们加深对其印象,潜意识里认为这一视觉符号与肚皮舞最为关联。由此可见,形式的作用不容小觑,当它运用在舞蹈中,反复重复某一动作或者动律时,这一视觉符号同时也被强调了,成为某一舞蹈的标志性动作。
苏珊·朗格说:“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论一件艺术品是何等地复杂、深奥和丰富,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因此,艺术理论无疑是建立一个有效生动现实的心灵概念这样一个更为伟大事业的序言。”
苏珊·朗格在音乐、舞蹈、美学上的见解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我对于苏珊·朗格及其《情感与形式》中不论是符号论还是舞蹈方向的感悟是很浅薄的。但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和学习,我对艺术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提升了许多,还是值得对它反复品读回味。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会
书评 | 许恋窈
寒假里,我读了《老人与海》一书,深有感触。
书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在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所有人都说他倒上了血霉了,只有一个孩子——马诺林还相信他。不过他的父母让他上了另一条“交好运”的船。第八十五天,老人准备好了一切所用的东西,再次出航,老人对自己能捕到大鱼十分自信,所以有了抗争的力量,可以与大鱼做搏斗,与鲨鱼抢大鱼,与命运作斗争。照他这个年纪,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他还是坚持出海,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想起往日自己的勇猛,为了不让年纪与命运压倒自己。这,不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吗?命运让他“倒了血霉”,但他不怕失败,坚持做斗争,最终钓回了一条大鱼。接着,命运又和他开玩笑,先后派来几群鲨鱼前来,但圣地亚哥没有退缩,他的自信给了他力量,让他打退了鲨鱼。可是最终,他只带回了那条大鱼的骨架。但是,圣地亚哥这种敢于和命运作斗争的性格不是很令人惊叹吗?而他这种性格,不就是源于他的自信吗?
《老人与海》给了我许多启示,一个人要有自信,便有了力量。自信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不到达目的,决不罢休。记得上次爸爸带我去爬山,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实在是走不动了。我坐在一条凳子上歇歇脚,原本就此放弃,但是我忽然想起了圣地亚哥这位老人,他对自己怀有信心,坚持不懈,用一个风烛残年之躯与一条巨型鱼做搏斗,终于取得了胜利。而现在,我却要被一座小小的山丘所挡住,岂不是太没面子?于是,我鼓起勇气,重拾信心,一步一步登上了山顶。虽是在登山者的眼里这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我眼中,这是让我有了信心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以后做什么事情,还会有什么难得到我的呢?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圣地亚哥所说的,这也是由于他的自信,才会说出来的话。自信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给了我们勇气,不是吗?
早在两年前,我就读过《老人与海》这本书,那时的我仅仅只是诧异为什么老人就这么差的运气,就吃不上一顿饭。两年后的我再读这本《老人与海》,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我的心早已飘到这本书那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本书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本书的主人公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非常大的马林鱼,鱼一直拖着船向海里走,老人依然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食物和武器,左手抽筋,但他仍然不灰心。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却遭到一些鲨鱼来争夺他的战利品。最终,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老人精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故事就这样带着遗憾结束了。可是另一方面,老人没有放弃生存下来的渴望,他居然拖着饥饿的身躯把鲨鱼杀死,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强的求生欲望与毅力?
《老人与海》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要被打败的,你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显示出了老渔夫的坚强意志,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勇敢面对,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同学们,谁的人生都有失败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在失败过后,能够重新站起来,积极勇敢的去面对挑战,去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努力去改正。我们要全力以赴,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困难的挑战,坚信成功会不再遥远。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幸福时代,不太会经历那位老人般的困难与无助,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困难就是学习,这种困难不是物质困难,战胜它是一种思想意志的斗争。
当我们碰到困难而灰心丧气时,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古人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要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挑战,一定要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有毅力的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和珍藏的美好时光。对大多数现在的孩子而言,童年便是他们宝贵的收藏。马克西姆 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却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然而苦难的经历有时却是一笔财富,无数曾经失落的梦,多年以后回首会成为一生中最纯洁最闪耀的明珠。
《童年》真实的描述了作者童年的苦难生活。通过作者的笔端,我们在外祖父家中看到了贪婪,残暴,自私等人性的弱点。这一切都给阿廖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泯灭人性的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年老落魄后竟利用名誉骗取金钱。两个舅舅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打死了自己的妻子,最后连儿子也陷入这场权利的斗争,一张张丑恶的面孔下隐藏着扭曲的人性。
有黑暗的地方就必定有光明,在这个家中,是善良宽容的外祖母点燃了阿廖沙的生命之灯。正如文章中所说:“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在黑暗之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外祖母是阿廖沙全部的精神支柱,也潜移默化的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低头的人。他唯一的朋友小茨冈也给了他真正友情的温暖,教他正直的意义。
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懵懂懂地成长,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但他仍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想正因为苦难中有外祖母以及小茨冈等人温情的引领才使得阿廖沙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打倒,反而让他他更为坚忍善良。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朴质、充满爱心的人。
读完《童年》我掩卷遐思,在那样的环境下是什么使阿廖沙成长为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我觉得是苦难,是苦难中温情。苦难中的温情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引领者阿廖沙前行。越是在苦难艰辛的磨砺下长大的孩子。越是能够更深刻的体悟这温情的可贵。越是想拼命抓住这难得的温暖,向阳向善的生长。以善来引领自己,以善来回报世界。以期自己的苦难不在出现在别人的身上。
反观现阶段的孩子,苦难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简单而遥远的名词罢了,他们完全没有过忍受饥饿的历史。没有忍受过寒冷的考验,故而并不理解温暖的含义,想象不到苦楚的可怕。
这些孩子从小都在蜜罐里泡大的。全家人宝贝家中这一个“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看似并不缺少温情。然而真正的温情是什么?我认为是陪伴,是精神上的引领,是真正的理解和爱。就像《童年》中的外祖母,在阿廖沙最需要关怀与温暖的时候给予他的一样。然而现在的孩子有多少父母的爱是以爱为名的压迫和留守。在物质生活极为富足的今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却是前所未有的脆弱和孤独,承受不注一点打击。学生有一点压力就跳楼、喝药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更别说独生子女状态下自私、懦弱、虚伪等问题了。
是时候有一些反思了,即便我们的生活条件极为富足没办法创设阿廖沙那样的贫苦环境。但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和舍得让孩子去体验一下困苦的生活还是有必要的。过分的呵护,甚至溺爱会使孩子越来越脆弱。经受不住生活中任何的不如意。让孩子在必要的磨砺中成长,让孩子体悟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的艰难。感受一下贫困地区孩子生活条件的艰辛,精神生活的富足,能够更好地加强孩子的心理建设。培养孩子的悲悯情怀。
同时在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孩子精神世界的富足。万不可为了孩子名义上的未来只顾赚钱,而忽略了现在对孩子的陪伴。或者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不从根本上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一味的命令和压迫。他需要的是真正的温情。陪伴是最好的告白。身教永远大于言传。家长用心的陪伴,良好的自己修养会使孩子体会到父母最温暖的爱。
语文教材上要求学生必读的名著中包含这一本,本想再次拜读以便为学生讲解。读过后却在学生家庭教育上有了一点新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期在日后与学生家长共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校合作,砥砺前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故事里,天保走的车路,他想:“祖父答应了,孙女必不可不从”,目的虽是好的,其过程未免有失浪漫。他是船总顺顺的大儿子,身上有着承担起家族事业的压力,不在感情上花费过多时日,或也情有可原。天保是豪情的,走不通车路,也想过再走马路。天保先弟弟一步走了车路,为了公平,就让弟弟傩送先走
马路。只是弟弟喉咙一开,他便知道了结果。于是他才指着傩送泄气的对祖父说:“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
天保是急切的,他让杨马兵上门问过许多次,祖父和顺顺也都满意这门亲事。只是翠翠,她在躲在逃避。祖父第一次问她时,她有些张皇无措,但是她“把空豆菜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第二次问及翠翠,翠翠“仍然心儿忡忡的跳着,把头低下不作理会,只顾用手去掐葱”,葱被掐完竟也不知。翠翠有些眼红,心里想哭但又找不出哭的理由。她面对祖父的追问只有沉默,不止是躲避吧,她应该是怀有等待的,她等待着傩送。
傩送虽然与翠翠接触不多,但是俨然有了某种默契。不然傩送在月夜唱歌,翠翠怎会“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象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她说自己不知道把这草给了谁去,但在她心里总有那个模糊的身影的。听了祖父“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求婚,你将怎么说?”的笑话后,坐在石头上沉默,“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谁为翠翠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她便永久的听下去。但翠翠只听到了那一晚的歌唱,接下来的三个月夜,翠翠有意的晚睡,仔细地听,却再也没听到那个让她在梦里摘虎耳草的声音。翠翠心里是失落的,祖父的“笑话”告诉她,天保车路不通,便要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来打动她。翠翠的失落并非来自于感动了天保的誓言却没有看到他的实践,而在于她没有看到她所在意的那个人的实际行动。强烈的对比之下,形成的反差让翠翠失落。
祖父也是紧张的,在他的心里早预备了天保作他的孙女婿,可是说好的三年零六个月的歌声,却只听到了一晚,老人的难免作些想象。等了几天之后,祖父按捺不住瞒着翠翠进城询问天保。“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祖父涎皮的老脸挂不住失落。天保的方刚血气展露无遗,但谁又能加以指摘?对祖父的没好气,意气用事的去闯滩,在此时此景发生都是合乎情理的。悲剧慢慢的拉开序幕,天保的意外死亡让情节弥漫着压抑。顺顺多少是心有芥蒂的,如若不是因为翠翠,天保或许不会死。对于翠翠来说,傩送离家出走,她的幸福在这里遗失,又会在哪里拾起。祖父落了个里外不是人,在雷雨夜怀着遗憾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