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800字(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您的唠叨,融入药。蕴含了淡淡情,种种关心。
天气渐渐转凉,秋天也过了一半。东莞的冬天虽不如北方冷,但也会有少许凉意。近几天都在为开幕式排练,每次训练完后脱下外套,秋风佛过脸庞,夹杂着阵阵凉意,我并没有在意。不久,我感冒了。
早晨起床,嗓子中似含了火球,正在燃烧。跑到饮水机,打了瓶热水,继续参加上午的活动……
天空被披上了一层幕布,回到家,刚和母亲您说了几句话,您就看着我说:“感冒了吗?”“没事的,只是有点不舒服。”我回答道。您皱了皱眉,我并没有在意,继续和您聊天,您转身走向餐桌开始找药。
“这能没事吗?这么不注意身体,都和你说啦,要好好照顾自己。”您打断了我的话。“声音都变了,如果一开始就吃药,肯定会好得快一点。对了,老师有药吗?”您找到了感冒药,转过来问我。“有,老师说过。”我怔了怔。“那你可以问老师拿药,以后记得哈。”您絮絮叨叨地和我讲着,一边给我泡药,不一会儿药泡好了。
“过来喝药吧。”我听了,竟有些不耐烦。走到桌前端起药,喝了一口,却立马放下了碗。“药好烫”我向您抱怨。您听了不以为意,往药里又加了些冷水。“水太多了吧?”“没事的,多喝水,感冒好得快。”说完笑了笑,您的眼睛很大,嘴巴也很大,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仔细看,发现岁月的沧桑,悄然爬上了您的脸颊,您已不再年轻。而我,在您唠叨的言语下长大。微苦的药中,总有淡淡的情,不耐烦的心情渐渐烟消云散。
您爱唠叨,自我寄宿后,您更是担心我照顾不好自己。每周五回家,您便跟我说这说那。而周日返校,您总会跟在我身后叮嘱种种。
晚上昏黄的灯光照着街道,月亮在夜空工作时,我正在梦乡中游荡时,您总会悄悄的打开门帮我盖被子。平时我从不知道。到了学校,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发现被子和我隔了一条银河,才隐隐得知我有踢被子的习惯。而每天晚上,是您起床给我盖被子。您的种种关心,有着对我默默的爱。
您的一言一行中都包含了您对我的关心,有着浓浓的情。
拈一颗素心,轻倚流年的转角,缠着衣角,略过熙攘。时光如沙似水,那人,那景犹浮现于脑海,因为,一言一行总关情。
在这车水马龙的人间,兜兜转转,又是几年。午后,毒辣的太阳普照在树的枝桠间。人间的四月天,为何这般酷热,那蝉聒躁地鸣叫,只见,奶奶还是坐在那凉椅上……
奶奶虽说与我隔了一辈,但似乎与我并没有任何的代沟。在时光的长河中寻找,是二年级那个暑假,回了老家。一下飞机,远远地望见奶奶在接机厅等着我们。“奶奶!”我直接扑到了奶奶怀里。奶奶笑了:“孙儿,这么重啦!”好久都未与奶奶见面了!我自然很开心,于是一起回了家,只见,那人,那景,那情,依旧未变,特别是那只饱经岁月沧桑的凉椅。
小时候,每天傍晚吃饭时,奶奶都会坐在那把椅子上,看看晚霞,扇着扇子,良久才去吃饭。我每次见到这凉椅时,总会有种温暖,很老很陈旧。古树的香氤氲,更是说不清的念。
那一天,好像是中秋。几个亲戚也来了,唯独我和奶奶是不爱吃月饼的,奶奶有高血糖,她在我小时候,什么都给我吃。所以,我们俩就跑到外面看月亮。我坐到那把椅子上,真还挺舒服。我叫奶奶:“奶奶,为什么天上的月亮这么圆啊,为什么中间是黑的?”奶奶再次笑了:“这还不算圆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注视着她。
鱼尾纹横纵交加,几丝银白的头发竖着,看着奶奶,我不禁心疼,奶奶真的老了吗?
并没有,毕竟,她还陪伴着我啊!望着奶奶慈祥的脸,便觉这已经是人间美好了。月明星稀,伴着蝉鸣,萤火点点,古树飘香,勾勒出最美的风景线。
由于我的学习,过几天就要离开老家,以后,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再与奶奶重逢。想到这,眼泪蹭蹭地往下掉,奶奶懂我,她一把抱住我,我又依靠着奶奶,那一晚,我永不忘。
次年中秋,我还是望着月亮,多希望能有一把凉椅在我身旁,给我依靠。家,情,正是这样,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家,更深深依恋着奶奶,老树旁的依靠,是我一生的襁褓……
暮色的消融隐约了晦朔葱茏,在这老街的古树旁回眸,透过时光的罅隙去爱你,那情,犹在,永在。
古树旁,木椅漾,清歌莫断肠。——后记
也许每一个习惯了扮演着“好学生”的孩子都有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自尊,正是因为此,对于那位面色严肃的班主任,我惧怕至极。
在某些寂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拿起我一百多分的语文卷子轻笑着说:“这分又不高。”,他在众多同学面前质问我的字为什么大不如前,他用红笔在我的作业上画上一个大大的“B”。那些样子,总化作噩梦中的魑魅魍魉,将我对于语文美好的幻想吞噬得一干二净。
又是语文课,头疼的的语文课。在老师的示意下,每个人都专注的写着作业,我也沦陷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海洋里苦思冥想。隔着厚厚的眼镜片,书本上蚂蚁般大小的方块字被无限放大。我却仍不满足,眼睛一个劲儿地往前凑,恨不得与书本来个“负距离”接触。
“头抬高点,学得满腹经纶到时候眼睛瞎了也没用。”一根食指抵住了我的额头,指腹平滑的弧度传来温暖的触感,指关节因为些许用力微微向后弯曲,我那正欲不断与书本亲近的眼睛也受到了前进的阻挡。浑厚的声音轻轻响起,带着些威严,带着些关怀。
我羞得的满脸通红,却不是因为自尊受损所带来的恼羞成怒,只是从一句简短的话语中感受到那般熟悉的温情,像妈妈在床前昏暗的灯光下的喃喃细语,像寒冬里爸爸坚实的臂膀。我不敢抬头望向老师,只是更加努力的奋笔疾书。我忽然有些惭愧,惭愧那些私下里对他不满的恶语相向。
我又想起了那些噩梦中的模样,他对于我的高分嗤之以鼻,因为他对我有更高的期望;他训斥我的字不如从前,因为他想让我做的更好;他给我的作业一个极低的评价,因为他想让我记住这次敷衍的代价……
待我的姿势调整好,老师离开了我的座位前。脚步依旧悠闲地踏过每个人身旁,双手背在身后,面色严肃。此时,他还是那个只会让我感到无穷无尽恐慌的班主任吗?
我的写字姿势依然是个顽疾,老师也常常不厌其烦地在下讲台巡视时一遍遍更正。我却不再因为那可笑的自尊对班主任心生怨恨。因为我知道,一言一行总关情。
我以前从未感到家对我是如此重要,每当我忆起家,那幅车窗凝望图就会在眼前如烟般飘渺,若隐若现。那个身影,那个动作,那句话,无不体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
我以前是个走读生,自然,对在初中时代与家分别,与父母短暂离别是很难接受的。时间回放在9月,正是我步入初中的第一天。母亲对于即将分别一事默默无言,慢慢地收拾行李,将衣服一件一件地叠好,整齐地放在行李包里。包里还有不少牛奶水果。一拎,沉得如铅一般。
母亲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我在一旁看得内心波涛汹涌,跳出舒适圈对我来说是多么困难啊!我舍不得这儿……一直到上校车之前。
在此之前,母亲叮嘱我:“记得头发一定要吹干,苹果吃前要把蜡洗掉,和舍友相处好一点……”以前很反感的话语,在此刻却怎么那么动听?那些唠叨,声声入耳,饱含母亲对我的关心。
天渐渐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几丝不舍的红云藏在天空的缝隙里。是时候上车了。
怎么流泪了?你不是向来坚强的吗?内心仿佛被什么触到了,柔软得不堪一击。我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车,坐在座位上。
窗外的家长渐渐散了,几棵树在地上画出长长的影。这时,我听见旁人在议论:“那个人是谁啊?怎么过了这么久还在那儿?”我望向窗外,定睛一看,刚憋回去的泪水又不自觉冒出来。
母亲站在树旁,眼睛急切地寻找我的身影。她看见我了,向我挥了挥手,微笑着。她的动作幅度很大,希望我能注意到她。她的手挥去了我心中不安的乌云,充满了她对我的期待与关爱。边挥手还边说了一句话,对着口型,应该是:“我等你回来。”
车开了,母亲的身影随着一旁的街道极速后移,消失在我的视野中。但那幅挥手微笑图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如时间特制的香水留下的味道一般,经久不散。
从那以后,我便知道我有一个十分爱我的母亲,回家的那天也成了最盛大的节日。母亲的一言一行,犹如原野上芬芳的花儿,好像冬日里热乎的奶茶,宛若斜阳下金色的余晖,温暖着我的心,蕴含了一个母亲对一个孩子最真切的关爱。
夕阳西下,烈日失去了刺眼的光辉,变得温暖而平静,悠闲的彩云恋恋不舍地弥留在天际,她的脸,定格在了微黄的天空下。高大的教学楼旁,我会记得,那饱含关心的一言一行。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我发现那时的自己有些变了,虽说上课还是依旧认真,但对于作业的态度却变得恶劣。回到家,我宁可去看那些枯燥无味的书,也不愿完成作业。我的心里很清楚这是不好的征兆,随着我被不安和忐忑侵袭,我就越努力地想去悬崖勒马,但那不好的念头却如同铁链一般拴着我,让我无力挣脱。
傍晚时分,伴随着放学的铃声回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我回家的脚步也逐渐变快。但我的班主任——一个喜欢穿卫衣,扎着高马尾的女老师,她叫住了我。我愣了一下,但还是快速跑到她身旁。她一只手摸了摸我的头,另一只手牵起了我的手,然后马上引入了主题:“老师发现你最近有些不太对劲,课后作业经常不能按时上交,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的话轻而缓,但当它进入我的耳朵后却变得尖锐,如同一支利箭刺进了我的心里。我哽咽了一下,用力咽了咽口水,不安地将满腔实情告诉了老师。说完后,我的鼻子一阵酸,这些一直以来藏在我心底的话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
老师听完后,微微地点了点头,她笑了笑,弯弯的嘴角牵引着几颗白白的牙齿露了出来,她张开双臂,弯下腰来抱住我,低声地在我耳畔说道:“不错,你有着克服它的心,但老师还想告诉你,这只是因为你的情绪在青春期波动比较大,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你一定不能让它过于猖狂,以至于破坏了你的学习生活哦!”
我那因呼吸急促而剧烈抖动的身体被这几句温暖的话逐渐安抚下来,我抬起头,耸耸鼻子,用那红通通的眼睛感激地看着老师。
天边的斜阳柔柔地散发着她最后的光芒,那温暖的阳光映照在老师的脸庞上,让她那棱角分明的五官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子,老师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彩霞的映衬而变得更加有神,那一刻我真觉得老师就是那温暖我的夕阳。
一句言,一个行,一个人,一份情。因为有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我才得以回归正轨,那一份份的关心与呵护,犹如傍晚的落日、彩云与飞鸟,环绕着我,陪伴着我,温暖着我。
有一种爱,是一路地扶持,是一路地牵挂,是身后静静地注视,是背后默默地放手,那是父亲的爱。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才上小学二年级的我望着大街上骑着自行车来来往往的人们,突发奇想,对您说:“您教我自行车吧!”您听后笑了:“好啊!”回到家里,您找来了我的“四轮”自行车,把旁边的两个小轮子往外拉开了一些。我好奇的问您为什么?您说这样车子不容易倒,我也不容易摔跤啊!我咧开嘴笑了。是的,平日里看似大意的您也会这么细心,为了我。
骑上车,由于没了另外两个轮子贴地地支撑,车子重心不稳,摇摇晃晃,当我颤颤巍巍地坐上了“座驾”。两脚一离地,自行车顿时向一边倒去。我吓得大叫起来,您连忙冲过来一把扶住了我,满脸的关切。其实现在想来,有那两个小轮子在,自行车是不会倒的,但您仍紧紧扶住我的车尾,我怯怯地回头望着您,您朝我温暖地一望说道:“没事,放心骑吧,后面有我。”有了您的鼓励,我胆子大了些,才大胆向前冲去。
就这样,在您耐心的教导与温柔地鼓励下,我才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因为我知道,您在身后,无论我遇到任何困难,您的手都会伸过来。
在这明朗的秋季里,我也大了,上了初二,该住宿了,记得要住宿的前一个星期,每晚回家,您都会对我说:“别住宿了,宿舍里八个人,你会睡不好的。”一会又说“以后不能天天洗大澡了”“晚上没人陪你谈心了”“作业没人帮你辅导了”,好多好多笨拙的借口,要我别住宿了。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像开玩笑的语气,我也配合地笑了。但我心里何尝未有一丝心疼,一丝苦涩?我知道,您爱我,您舍不得我,您不想让我住宿,怕我受委屈,您的心,我怎么会不知道!
很快,到了我住宿的哪一天,您却什么都没说,甚至连句:“好好照顾自己”都没有。您只是一遍又一遍问我需要什么,一遍又一遍帮我检查要带的物品。到了学校,您争着帮我提东西,见我寝室的一切都打点好了,您向我挥了挥手,转身便消失在了楼梯间。
父亲,您的爱是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是我坚实的依靠;您的爱是一棵树,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在您的庇护下,我一步一个脚印,越长越大,越走越远,您的一言一行都告诉了我什么是爱,我会把您永远记在心里——我的父亲。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永远是那么深沉,那么伟大。一句话,饱含了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及关爱;一个动作,饱含了父母对子女的呵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由爱构成的,她关系着父母和子女之间永远也分不开、切不断的“情”。
——题记
进入初中的我每天好似打仗,紧张了一天过后,最盼望的就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起吃那道全家都爱的菜——红烧鱼。
“开饭啦!”妈妈端上红烧鱼,我迫不及待地闻到了红烧鱼特有的香味,今天的鱼好像特别地香,像爸爸妈妈的爱……红烧鱼做得极精致,金黄色的鱼身上撒着翠绿的葱花,恰到好处地点缀了近乎完美的鱼。奇怪,今天的鱼头怎么格外小……
我正伸出筷子夹菜,妈妈就首先夹了一块鱼肚肉给我。鱼肚肉是整个鱼最好吃的,没有讨厌的刺。妈妈夹肉好像夹着个宝贝,生怕掉了似的放到我碗里。见状,我也夹起一块鱼肚肉放到妈妈碗里。可妈妈迟疑了一会,微微皱眉,边说边夹起那块鱼肚肉道:“你学习任务重,又长身体,这是黄花鱼,吃了对身体好!”妈妈笑起来,“我减肥,不吃鱼肚肉,鱼头才是我最爱!”话说着,鱼肚肉早已到我的碗中,妈妈望着鱼头两眼发光,夹起小小的鱼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好像多少年没吃鱼头似的。
我摇摇头,又把鱼肚肉夹到一声没吭的爸爸碗中。我万万没想到,爸爸竟然把眉头皱成了纸团,脸瞬间板了起来,用近乎严厉的口吻说:“我最讨厌吃鱼肚肉了,一点味道都没有,就你喜欢吃,鱼肚肉还没有鱼尾有味道呢!”说完,鱼肚肉又辗转到了我碗中,只见爸爸万分喜爱地夹起鱼尾,埋头吃起来。
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都不吃鱼肚肉呢,挺好吃的啊……突然,我恍然大悟,原来,爸爸妈妈不是不爱吃,只是想留给我吃!我吃着鱼,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泪水在眼眶打转……
原来,爸爸妈妈的爱一直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就会发现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中都饱含着伟大无私的爱!忘不了,那桌上转了三次的鱼肚肉;忘不了,父母背后深沉的关心;忘不了,那浓浓的鱼香……
父母的一言一行中,都蕴藏着的伟大、无私的亲情与关爱!
——后记
在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如今正大力提倡无差别教育,让他们理解正常教育,避兔由于过于“特殊”而造成二次伤害。因为身体的原因,这类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他们更渴望得到人们的尊重,不经意的只言片语,都可能严重刺伤他们的敏感的心。
曾在《育人》为这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故事里的谢教师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看似智商有点问题的凌字,而是弯下腰微笑与他交谈,这是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尊重,是教师接纳他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追求归属感和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凌宇也不例外。谢教师经过自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慢慢改变着凌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许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有可能是学生的一生一世。
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学生交往共处的过程,我们沐浴着清晨的朝阳,迎接学生的到来,致以
温馨的问候,开启崭新的一天。这一天里,我们一齐畅游知识的海洋,探索宇宙的神奇;一齐展示真我风采,锤炼坚强意志;一齐为成功呐喊欢呼,为失败鼓劲加油……夕阳的余晖中,我们相互叮嘱,带着满脸的微笑,怀着惬意的心境,挥手告别。
教育对我们来说,是遍布情感的话动。课堂上,我们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深情的眼神,竖起的拇指,微微地点头,学生心领会;课后,我们与学生一齐游戏,一齐劳动,分享喜悦,抚慰痛楚。师生之间,拒绝虚情假意,摒弃逢场作戏;师生之间,虽不是亲人,但亲情融融,也许年龄会有差距,但心灵永远相通。
爱,是我们教师永恒的名片,是我们职业铿锵的哲言。德蕾莎修女说:“我们无法在人间做大事,我们只能用大爱来做小事。”爱,是我们与学生初次相见时伸出的手,是课堂上写满温和的笑脸,是谈心时春风般的细语,是委婉而不乏严肃的批评,是重新焕发昂扬斗志的激励。
言传不如身教,万千言语也抵可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尤其是那些智力低下、成绩较差的孩子,他们的心时常被伤害,他们最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也许一束不带歧视的目光,一个表示关心的动作,便能抚慰他们脆弱的心并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改变他们的一生。
一言一行总关情,我期望我们的教是爱的互动,情的传递,心的交融,在无声处、细节处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夜深了,天色黑了下去,城市也没有喧闹声了,只是静默着,静默着。一切都好像沉沉睡去了——除了我家。
我的书桌上的台灯发着白光,加上房灯,让房间犹如白天。考差了,差得离谱。父亲看了我的试卷,紧锁眉头,一言不发,从回家到现在。我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奋笔疾书。
门外响起了脚步声。这声音干脆利索,父亲曾不止一次不满于我的行进动作,教我不要拖着脚走。是父亲来了。我的房门没关,我清楚的看见他拿着我的试卷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掏了掏抽屉,然后又拿着试卷走进我的房间。
“该睡觉了,给我一支笔。”父亲说。我被这毫不相干的两句话弄得有些蒙,但还是找了支笔,然后爬上床。我随便地扯了扯被子,我父亲注视着我的动作,然后帮我把被子扯好。他把被子拉到床边,然后再把被子折回一点,这样我就踢不开了。他又把我的外套拎起来,拍了拍,然后挂到架子上。试卷被他暂时放在一边,我脱手表时偶然一眼看去,发现那试卷上布满了铅笔的痕迹,还写着父亲独属的谁也看不懂的连笔字。我忽然知道了父亲问我要笔的原因,并庆幸我拿了圆珠笔给他。
父亲看上去依然怒火滔天,但此时,他在为我扯被子,挂外套。这行为放在平时是再平常不过的,此时却因有了前提而珍贵了起来。我想起了之前,父亲在与我闹得不愉快时,依然带我去图书馆;在作文烂得一塌糊涂时,依然鼓励我借自己想借的书;在自己忙工作时,还抽时间为我学做PPT……我再看去,父亲已经准备关灯了,在灯光下,他的头发花白。我忽然很想对他说谢谢,说对不起。父亲的一言一行都揉进了深深的爱,用它来为我筑起温暖的巢。
“晚安。明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卷子,我等下先看看。”父亲关了灯,对我说。以往也是父亲给我关灯,他也会说晚安,但这次却好像不一样了。父亲带着笔走了。我睡眠不好,迷迷糊糊睡了一两个小时就醒来,忽然听到“啪”的一声,然后是母亲说了一声什么,我只听清了“终于”两字。
我一愣,然后翻身,把自己埋进了被子里。我知道,那是关灯的声音。父亲只是在祝我晚安,而他的夜还很长,他刚用言行安慰完女儿,此刻他才结束了自己的工作。父亲的一言一行也许刚强,但总会露出一点破绽,让你察觉到爱。
十三年前早春的一个午后,一个扯着大嗓门哭的孩子横空出世了,她就是我,自诩不凡的丁某某。
小衣裤、小鞋帽早已准备好了,是和伯父的女儿即将诞生时一齐准备的.。如今,偶尔再翻看这些衣裤,细密的一针一线,依旧能感受到奶奶当时的期盼和对家族血脉的疼爱之情。
我想我是让她失望了,她一向想要一个孙子。当大儿子辜负了他的期望时,她就把全部的期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渴望是个带把儿的,为丁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听妈妈说,当奶奶第一眼看到我时就没愿意再正眼瞧我一眼,没留只字片语径直走出医院,背影写满失望和怨恨。此后,在我们母女面前,再没有过好脸色。甚至在爸妈工作很忙,无暇照料我,恳求刚退休的她带我时她都没同意,操着那口南腔北调的天津话一口回绝:要我带嘛!伢儿请人带去!随后北上天津,回老家去了。无奈,我被妈妈送到周爷爷家,在那里过了将近一年半寄人篱下的生活。
直至今日我还不明白,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她,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学识却没有能改变她“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为何封建残余仍旧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渐渐地,在妈妈的埋怨声中,我对她的不理解转变成了怨恨。
岁月神偷,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光阴的长河如一把利器将她的角棱磨平,她再也不是那个精明强悍、尖酸刻薄的北方老太了。暮年的她静静坐在藤椅里,从未皈依佛门却一向念念有词诵经不断,从晨起到日落,如一盏孤灯,清冷落寞。偶尔我去她所居住的镇医院公寓时,一见我,顿时满眼是惊喜。她会将整个房间翻来找去,翻出所有好吃的东西,看着我将它们一个个消灭得一干二净,在旁心满意足地笑着,眼里满是怜爱。她嘘长问短,从身体到学习,每个细节都询问个遍,唯恐我有丝毫的不如意。看着她过分关爱的神情,我有些不知所措,只觉得心中一向冰冷的雪山轰然倒塌,一股暖流充盈身体,温暖了整个房间。
原先,她是爱我的!此刻我才真正明白,她对我的爱,就如淙淙溪流一向静静流淌,从未间歇。一言一行总关情,渗透出对自我孙辈的心疼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