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的文言文优秀10篇

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中的文言文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两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2

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3

三峡

郦道元〔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绝巘一作:绝𪩘)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 篇4

第一册

一、读【论语】回答有关问题。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来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当别人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10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11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我们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观沧海】

1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互文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统领全诗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

1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明思乡之切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1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句子是(想象丰收景象)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以动写静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的词句是:七八颗天外,两三点山前。

五、【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词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六、【钱塘湖春行】中颌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颈联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七、【童趣】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的经过。作者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第三段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丛草、虫蚊、凹者。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癞虾蟆。所拔的“山”指的是: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的是:丛草。用比喻、夸张手法写蚊子的诗句是夏蚊成雷。

第二册

一、【伤仲永】

有个成语叫“江郎才尽”是说有一个叫江淹的人,少年时极有才华,但后来不注重学习,以致成年后并无过人之处。江淹的结局和仲永的结局泯然众人矣是一样的。

二、【木兰诗】

【木兰诗】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回家后,最能体现她女儿情态的句子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衍生出一个成语是“扑朔迷离”。

三、【孙权劝学】

在同学会上,阿明看到昔日表现一般的同学现在已是大有作为,不禁感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四、【口技】

“9.11”事件中,世贸大厦处于极度的混乱中,那场景真是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荒原上,夜色中,人群与狼群对峙着,有胆怯者虽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但此时也不得不竭尽全力的克制。

五、【两小儿辩日】

班里有名的“大学问”被同学一个刁钻的问题难住了,出题的同学戏谑“大学问”说:“孰为汝多知乎”?

第三册

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绘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源人祥和的生活景象。

二、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哲理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福楼拜的星期天】文人雅士交往之雅,让我们想起了【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中列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通过类比突出陋室不陋。【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周敦颐的【爱莲说】:从生长环境歌颂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中从嗅觉角度写莲花可爱之处的四个字是“香远溢清”。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只可欣赏不可抚玩,可引用【爱莲说】中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表达。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四、魏学伊的【核舟记】:深秋的傍晚,漫步江边,抬头看看对岸的青山,空中的月儿,再看看跌落的江水,想起了【核舟记】中核舟右窗所刻的名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站在雄伟的大坝前,面对奔腾不羁的江水在这里变得温柔娴静,不禁想起了【核舟记】左窗所刻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文中描写佛印神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五、【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四个字是:天下为公。

六、杜甫的【望岳】描绘登高远望的感受并富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七、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杜甫“望”到的景色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中移情入景,睹物伤怀的拟人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照应“感时,恨别”的诗句是“烽火连云月,家书抵万金”。形象表明诗人忧思沉重的句子是“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恨 ”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 搔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八、郦道元在【三峡】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文中描写三峡山多谷深的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文中引用的三峡民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用短短40个字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采用了奇妙的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来描绘月色如水。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十一、周密的【观潮】:文中写钱塘江由远而近的句子是“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海潮的句子“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中引用杨诚斋的诗概括了钱塘江海潮的特点的句子“海潮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十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心亭的美景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的句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柳宗元写雪景的诗句是“千山鸟飞决,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十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描绘舟过荆门所见景色之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四、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诗中诗人自比,并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情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十五、陆游在【游山西村】用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表现绝处逢生的惊喜和战胜困境的信心。

十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出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安逸和闲适,诗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达了作者的这种心境。诗中表达作者意愿的一句诗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十七、杜甫的【石壕吏】:诗中可以判定老妇人后来的确被抓走了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中,诗中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第四册

一、【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五柳先生传】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

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凄凄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韩愈的【马说】:

(1)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3)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在人才辈出的今天,如果我们有才华没被发觉却不懂得毛遂自荐的话,定会落得【马说】中的“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7)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0)【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前不久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五、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1)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3)当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现每一个封建王朝,无论它是兴盛还是衰落,享受荣华富贵的永远是帝王将相,而普通老百姓却受苦受难,饱尝人间辛酸,对此,我们很容易想起张养浩写的两句散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九、【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8)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10)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12)【岳阳楼记】总写岳阳楼上所看到的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父亲叮嘱刚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十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4)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9)【醉翁亭记】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十二、陶渊明的【饮酒】:

(1)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4)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十三、李白的【行路难】:

(1)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2)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

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四、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2)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十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画中有诗,言无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十六、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1)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4)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五册

一、【故乡】我们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前行,最终走向成功。就象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的那样:“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用课文中的三个4字短语概括鲁迅在【故乡】中所否定的三种人生: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二、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本文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文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取得了什么效果?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具体是(1)天下苦秦久矣(2)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4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1)鱼腹罾书(2)篝火狐鸣 【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请把文中表达这一思

想的原句写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也是道出千古壮士之心声、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名句

三、【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向安陵君提出了“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其实是一个骗局。

四、陈寿的【隆中对】: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为达到目标提出的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五、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三顾茅庐。

六、温庭筠的词【望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表达女主人公盼夫早归,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七、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八、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故的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九、李清照【武陵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浓重哀愁的句子是:“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交待季节特征的句子是:“风住尘香花已尽”。

十、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十一、白居易的【观刈麦】: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写拾麦者因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表达自己对重负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念次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十二、夏完淳的【别云间】:抒写诗人誓死抗清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第六册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鱼我所欲也】: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四、【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五、【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⑨出自本文的成语: 愚公移山

六、【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七、【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5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两汉〕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 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士们都下马迎接皇帝。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6

咏雪

刘义庆〔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二----比较阅读 篇7

初中语文古文复习之二----比较阅读

一、【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明史·宋濂传》)

【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三、【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⑴月色入户。户 ⑵盖竹柏影也。盖

⑶止午、未、申三时。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8、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四、【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今谓人曰()(3)何故()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4分)32.【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五、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①每以天下为己任: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六、【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节选)【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缞绖(cu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2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而或长烟一空()(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25.翻译句子(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2分)(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2分)

26、〖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2分)答:

27、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2分)答:

七、【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 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22、《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灸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2分)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2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或异二者之为 若得为范公党人 B、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大臣责之曰

D、若得为范公党人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5、【甲】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6、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

八、【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瑾守此三者,足以治楚亦!” 20.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有一老父衣粗衣()能谤讥于市朝()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21.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2分)

22.简略说说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乙文“君瑾守此三者,足以治楚亦!”句中“此三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分)

2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九、【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黄发垂髫()②甫行数里()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②悉如外人()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0.【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十、(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潭中直可百许头(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语段(一): 语段(二):

十一、(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③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师旷:盲人乐师。②衽:长袍。③太师:师旷。(选自《韩非子》)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臣之妻私臣(2)援琴撞之(3)面刺寡人之过(4)是非君人者之言 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D.王/之蔽甚矣

11.请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 师旷侍坐于前 B 王之蔽甚矣 皆以美于徐公 惟其言而莫之违 C 莫不私王 D 公被衽而避 莫乐为人君 人不知而不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13.上面两段文字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邹忌、齐威王、师旷、晋平公,你最欣赏谁?简要说说理由。(2分)

十二、[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④爱:吝惜,舍不得。

1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4)公遂废酒

遂:_______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1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14.[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 __(2分)

十三、【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22.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2)败绩:(3)不私:(4)恂恂:(5)立斩以徇: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24.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5.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十四、【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①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②。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③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④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⑥其脑,果腹而去。

注:①尝:曾经②而势稍不及,及:到,到达。③若将,若:好像。④待:防备。⑤飙:像疾风一样。这里指迅速。⑥盬(gǔ:)吸饮。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⑴公将鼓之: ⑵再而衰:

⑶如是者三四次: ⑷果腹而去: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⑵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17.甲文中鲁国军队抓住有利时机克敌制胜是在 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 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2分)

18.甲文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什么启发?(2分)

19、甲乙两文说明的一个共同道理是。(2分)

十五、(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木,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有惊知已于千古矣。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外(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3)固难以辞叙(4)悉以临惧相戒 17.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18、甲乙两文中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角度不同,甲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从

描写,“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是从

描写。(2分)

19、甲乙两文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中有何不同?(3分)

十六、(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二)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②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③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④有不至。(节选自《新序》)

[注]①稷:人名 ②傲:轻视。③庸:岂、又。④靡:没有。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后值倾覆()(3)亦可以止矣()(4)亦轻其士()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9.用文段

(一)中的语句填空。(2分)

(1)正如文段

(二)齐桓公所认为的那样:有才能的人往往清高而“傲爵禄”,文段

(一)中诸葛亮在表明心志时说自己:“ ”。

(2)文段

(二)画线句“桓公犹下布衣之士”中的“下”字的意思可以用文段

(一)中的语句“

”来解说。

20、从以上两个文段来看,刘备和齐桓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两个文段各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

十七、(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惧。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无案牍之劳形(2)斯是陋室(3)或陈于前(4)辄自笑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19、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请从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句主人喜欢自己的居室的句子。(2分)

20、有同学认为,如今党中央号召人民要大力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住房条件,而《陋室铝》却宣扬住陋室,这与时代精神不符,因此应把这篇文章从初中课本中去掉。对此,请你说说你的看法。(3分)

十八、【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①人恒过然后能改()②与百姓同其劳()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女忘会稽之耻邪? 10.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11.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8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9

卖油翁

欧阳修〔宋代〕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 九,但微颔之。(善射一作:尧咨善射)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教材无此句)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 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精选初中的文言文 篇10

河中石兽

纪昀〔清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

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