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几种阅读方法(优秀4篇)

阅读指大脑接受外界,包括文字、图表、公式等各种信息,并通过大脑进行吸收、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思的过程。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文言文的几种阅读方法(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文言文阅读理解 篇1

王珪传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①,佐万分一。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②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日: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③。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选自《新唐书》)

注:①竭狂瞽:竭尽愚钝之力。是自谦之语。②庐江:指庐江王李瑗。③玄龄、靖、彦博、胄、征分别指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几位大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 正:正确B.伎不进,数被让 让:责备

C.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矜:怜悯D.济繁治剧,众务必举 举:办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以其善善而恶恶也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C.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陛下衿其性命,引置枢密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小题3】下列选项与伎不进,数被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何陋之有

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③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②③⑥

【小题5】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

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3分)

答:。

②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3分)

答:。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不然 / 郭君善善不能用 / 恶恶不能去 / 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 / 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 审知其非 / 所谓知恶而不去也(3分,每一处错漏0.5分,扣完为止)

【小题6】①古时天子有七个进谏规劝的大臣,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

②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正:纠正

【小题2】

试题分析:C乃: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竟 。 A、则:连词,表连接,那么/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B 以:连词,表原因,因为/介词,用。 D、其: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小题3】

试题分析:D项与所给句子都是被动句。A和C为判断句。B是倒装句。

【小题4】

试题分析:①是王珪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珪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代王珪辅政的事实。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雅正的。

【小题5】

试题分析:不然用于转折,因此后边应该断开;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句式结构一致,因此中间应该断开;今时间词,常常用于句首。参考译文: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

【小题6】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① 争,规劝,后写作诤; 谏不用被动句;句意各1分。②卿皆我腹心判断句,乃竟然,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夫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七个进谏规劝的大臣,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以诚待人,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呀?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扦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

(A)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少有盛名,时多爱慕。

后安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安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B)及帝崩,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 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⑥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⑦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注释】①裒(póu):谢裒,谢安的父亲。②桓彝:尚书吏部郎桓彝,桓温的父亲。③王东海:即王承,晋名臣。④总角:指童年时。⑤将无:相当于还是吧。⑥阼(zuò):国家。⑦趣:通促,赶快。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孙、王诸人色并遽(惊慌) B. 便唱使还(通倡,提议)

C.转见于色 (神情) D.望阶趋席(奔向)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众人即承响而回 挟天子而令诸侯

B.于是审其量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C.王之恐状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D.乃趣解兵 凡三往,乃见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2分)

②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2分)

22.两篇短文都体现了谢安怎样的品质?具体表现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D(3分) 20.A C (4分)

21.①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2分)

②桓温埋伏好兵士,设宴大请朝中百官,想趁此机会杀害谢安和王坦之。(2分)

22.淡定从容,有旷达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2分)。第一则表现在谢安面对大自然的大风大浪时,别人惊慌失措,他却神态悠闲,精神振奋,吟诵长啸。第二则表现在谢安面对政治和命运的大风大浪时(或国家个人命运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虽有性命之忧,却神色不变,潇洒吟诵,以自己的气度震慑桓温使其撤兵。(2分)(共4分,意思符合即可)

译文:

(一)谢安,字安石,是谢尚的堂弟弟。他父亲是谢裒,官至太常卿。4岁时,谢安被当时的尚书吏部郎桓彝(即桓温父)看到,引得桓大人大发赞叹:这孩子风俊神清,以后肯定不逊于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是晋一代名臣)!稍大一些,谢安更是表现出聪慧机敏,处事沉稳,气宇非凡,擅长行书。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大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都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吟诵长啸,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了。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这样看来,恐怕是该回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看到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二)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简文帝就在忧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待着简文帝临终前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于宁康元年(373)二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成。)桓温埋伏好兵士,设宴大请朝中百官,想趁此机会杀害谢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非常惊恐,问谢安: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朝的存亡,决定于我们这一次去的结果。两人一起前去赴宴, 王坦之惊恐的状态,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脸色上;谢安的宽宏大量,也在神态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台阶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阳书生那样朗诵起嵇康浩浩洪流的诗篇。桓温害怕他那种旷达的气量,便赶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谢安名望相等,通过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3

宁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②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③,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10分)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苦耕稼之劳苦:

(2)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达: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2)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4:.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2分)

小题5:.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1)以……为苦 (2)显达

小题2:(2分) (1)怎样做才能够免除这种辛苦呢?

(2)(学了)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

小题3:(2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坚持不懈的意义。

小题4:(2分)①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②勤奋刻苦(或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小题5:(2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略

文言文阅读理解 篇4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加粗词。

(1)亦不详(_________)其姓字

(2)因(_________)以为号焉

(3)期(_________)在必醉

(4)造(_________)饮辄尽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五柳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知道(2)于是,就(3)期望(4)到、往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率真自然。

(意思对即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