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考,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在试卷中的分值很大,为了提供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分享了马陵之战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西行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译文: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一直奔大梁。魏国的大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国的军队已经越过了魏国西境。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跑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受到失败,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日落之前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多可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万名擅长射箭的弓手,埋伏在道路两旁,事先与那些弩手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非常混乱,彼此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便用剑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延伸阅读
文言文翻译方法
(1)直译为主―对应性
对文句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2)意译为辅―灵活性
文言文中带修辞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都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4.文言文具体的翻译方法很多,也很活,通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有下面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
(1)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政区名、典章制度、器物名,以及度量衡单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天,临川王安石记。
(2)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生变化,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今异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通假字: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
(3)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