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毕业散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前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顶岗实习一般含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就实习组织形式而言,实习可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指由教师带队以整班或整专业为团队到同一个企业单位驻点实习,或者由教师带队以多个专业的混合学生为团队到同一个企业单位驻点实习;分散实习指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接受实习,或由教师根据学生意愿将本班或本专业学生分派到多个合作企业、事业单位接受实习。目前,多数院校的专业实习采用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形式进行,毕业实习则采用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的形式进行。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两种形式的毕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进一步认识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全体毕业生。发放问卷38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98份,有效回收率87%。
3.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从学生、家长和企业三方角度设计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对顶岗实习的正面评价,评价指标共12个,问卷答案A表示集中实习、B表示分散实习、C表示无所谓集中或分散实习,学生作答后经过分类统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中每种答案所占的百分比,以此分析毕业顶岗实习效果。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结果统计
以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无所谓三种类型分别统计12个评价指标的各自比率,统计结果见图1。
2.结果分析
(1)总体分析
在12个评价指标中,分散实习得到的正面评价比例超过集中实习的有9个指标,比例超过50%以上有7个;集中实习得到的正面评价比例超过分散实习的有3个指标,比例超过50%只有1个。
(2)个体异常结果分析
在“可以得到学校指导教师更多的指导”上,有49.1%学生认为集中实习可以得到,有41.6%学生认为分散实习也可以得到,但认为集中实习得到教师更多指导的评价多出7.5个百分点。
在“更有利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上,48.1%学生认为集中实习可以做到,39.7%学生认为分散实习也可以做到,但认为集中实习更有利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多出8.4个百分点。
在“人身安全更有保障”上,有62.9%学生认为集中实习可以得到,只有27.7%学生认为分散实习也可以得到,认为集中实习得到人身安全保障的评价多出39.2个百分点,优势明显。
在“家长更加满意”上,有39.9%学生认为集中实习可以得到,有43.3%学生认为分散实习也可以得到,认为分散实习得到家长满意的评价只多出3.4个百分点。
在“企业更加欢迎”上,有38.4%学生认为集中实习可以得到,有46.8%学生认为分散实习也可以得到,认为分散实习得到家长满意的评价多出8.4个百分点。
3.结论
分散实习得到的正面评价比集中实习高。可见,从感性认识来说,学生还是更喜欢分散实习;从理性认识来说,学生在分散实习中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支持。集中实习得到的正面评价比分散实习低,但其优势不容忽视,学生认为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导,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四、讨论与建议
1.关于企业
对学校而言,企业分签约型企业和待签约型企业。签约型企业指校企双方为了共同利益而签约合作的单位;待签约型企业指校企双方为了共同利益而为临时约定合作的单位,其极有可能成为签约型企业。签约型企业还可以分为签约型深度合作企业和签约型一般合作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一般可以实现“四个合作”—— 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常常以“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厂中校”等形式显现,这类合作企业的校企双方职责明晰,无需担心顶岗实习问题。签约型一般合作企业多数只能接纳学生参观、调研、走访和零星顶岗实习,这类合作企业的校企双方职责尽管明晰,但企业考虑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在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待签约型企业就是学生、教师临时找到的顶岗实习点,或者此专业准备发展合作的企业,它们多数存在劳动力长期紧缺或季节性紧缺,有些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数量虽然很大,但给学生安排的工作却与专业、岗位不对口,或技术含量低。当然,有些待签约企业是很有潜力。因此,选好合作企业是实习的关键。
2.关于集中与分散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巩固专业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指学校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取分段集中或分散等形式,到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上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种教学活动。从问卷结果可知,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分散实习的,不管集中还是分散,对学校而言,关键的是学生实习的单位是不是合作企业,合作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成败的保证,也许非合作企业有时比合作企业优越,但毕竟是少数。在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唯“集中”,也不能唯“分散”,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企业和学生自愿需求,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选择“集中”或“分散”方式进行实习。
3.关于管理
(1)职责要分明
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高效运行,管理人员要到位。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指导教师(含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主任、二级学院领导、学校职能部门领导(教学部门、学工部门),关键人员是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学校指导教师也可能是班主任,有条件的话,最好既是指导教师也是班主任,这样也方便管理。各种人员之间的职责要清楚,避免管理真空、缺位或重叠现象。专业主任一般负责实习地点的联系与确认,分配与协调工作,以及实习工作评价与总结等;专业指导教师负责教学答疑和学习评价等;企业师傅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实习生考勤等;辅导员主要负责在实习期间学生思想的疏通、安全意识教育等。
集中实习的学校指导教师可采取“全程式指导”,分散实习的学校指导教师可采用“巡回式指导”。“巡回式指导 ”每周一般不得少于1次,实地探访每月不得少于2次。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每月巡回检查和监督1次,向实习单位了解实习生的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指导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沟通平台。实习前可以建立QQ群、微信朋友圈,或收集各个学生的手机号和电子邮件,方便实习中交流和指导。对分散实习来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沟通平台,指导工作就会变得有效轻松。
(2)安排要有序
毕业顶岗实习既然是课,就应该有标准或大纲,也应该有实施计划或大纲,还得提前找地点,安排指导教师,要点如下:
一是制定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如辅导员、指导教师、专业主任、二级学院领导等方具体职责。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指导可以指导一个集中实习地点,30-50人较为合适;或者指导分散实习整班建制学生或10个实习单位或30-50人。
三是准备好各种教学材料,如分散实习学生的 “学生自主联系实习申请表”、“实习联系函”和“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协议”,集中实习学生的 “实习协议书”,实习日志等。
四是联系实习点与签订实习协议,这是很关键的,就像安排教室上课,哪些企业要人?要多少?有无薪酬?干什么活?有无保险?有无周末?食宿如何?能否实行定期轮岗制?专业主任和指导教师都需确认。
五是实习动员。一般由专业主任负责组织动员工作,主要告诉学生实习企业基本情况、实习协议相关内容、实习点安排等。
六是处理好交叉教学问题,指导分散实习的教师一般又在校内给别的班级上课,指导学生实习又可能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处理它们的关系,就无法保证两者的质量,结果就会丢此时彼。
(3)三方评价要有据
第一,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一般来说,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自我评定、指导教师评、企业评定定构成,即所谓三方评价。三方评价的比例没有统一标准,笔者认为,三方评价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评价比例应该最高,1∶2∶7或1∶3∶6比较合适。对分散实习来说,指导教师评定依据应该从学生考勤、实习日记或周记、实习总结、企业评价和巡回指导记录等方面考虑。在具体制订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指标时,尽量做到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相对应的分值比例,还可以通过增加权重和引入二级指标,突出顶岗实习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
第二,指导教师工作评价。要做好实习过程管理,就必须考核教导教师的工作水平,而且其结果要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受到尊重和监督。指导教师工作评价也应由三方构成,即企业评价、院系评价、学生评价。三方评价的比例也没有统一标准,笔者认为,三方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评价比例应该最高,1∶2∶7或1∶3∶6比较合适。
4.关于保障
实习保障主要是基地、制度、资金的保障。校外实习基地首先要有量,有了充足的实习基地才能保证学生实习专业对口;也要考虑校外实习基地的布局合理性,一般来说,市外基地多市外基地少,远近适中为好。实习制度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而不是个别文件,从人才培养方案、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实习教学与评价、毕业资格审查等环节制定相关文件,这样才能保证实习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应当安排专项实习经费,经费一般用于师生往返交通费补助等,目前实习经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是年学费的3~5%。有的经费是不能少的,如工伤保险和人身安全意外险。从学生问卷可知,学生对人身安全十分关注。
5.关于实习薪酬
企业部门实习大多有薪酬的,事业单位实习如政府和学校几乎无薪酬。薪酬问题是最敏感的,不管分散实习还是集中实习,与企业谈论学生实习薪酬时,一定要公开、透明,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需清楚实习协议内容,避免被误解“吃回扣”和真吃回扣的现象。
五、结束语
毕业顶岗实习是技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技能、素质提升的必由之路。学校要精心设计实习各个环节,尽可能提供最优质服务,多大困难也不能放任自由;学生须要认真对待实习,要有诚恳的学习态度,不能有势利观,更不能玩躲猫猫;企业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不能唯利是图,仅把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
毕业实习是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实习教学管理规定》(院教 [XX]2 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就业是民生之本原则,实行实习就业一体化,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实习人员
参加本次毕业实习的 XX 届本科毕业生共 1778 人,专科毕业生 761 人,合计 2539 人。
三、实习方式及时间安排
1 、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办法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一种实习方式。选择分散实习的学生,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选择集中实习的学生,由学院联系实习单位。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必须服从学院统一的编组安排。
2 、分散实习起止时间: XX 年 2 月 20 日 —— 4 月 13 日 ,为期 8 周。集中实习起止时间为 XX 年 1 月 8 日 —— 4 月 13 日 。 XX 年 4 月 15 日 返校。
四、实习安排
(一)准备阶段( XX 年 12 月 12 日— XX 年 2 月 19 日)
1 、确定实习单位: XX 年 12 月 23 日 之前,选择分散实习的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由辅导员组织填写分散实习统计表,由辅导员交商学院办公室。 XX 年 12 月 29 日 之前,确定集中实习的地点并完成集中实习的学生编组及指导教师分配。
2 、布置实习任务: XX 年 12 月 29 日 之前,各系召开毕业实习动员会, 向学生介绍本次实习目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 、指导教师见面: XX 年 2 月 19 日 之前,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给所指导的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二)实习阶段( XX 年 2 月 20 日—— 4 月 13 日)
1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及实习单位的安排,主动积极地完成实习单位交付的各项实习任务。
2 、周小结: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周必须写一份小结,实习结束后交实习指导教师,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周小结必须结合实习的实际情况,汇报本周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3 、实习报告:学生必须在实习结束时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在实习单位实习的实际情况撰写。实习报告不少于 3000 字。实习结束后交给指导教师。
4 、实习鉴定: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填写好《毕业实习鉴定表》,并要请实习单位领导或实习指导者在《毕业实习鉴定表》上签署意见及鉴定,并加盖实习单位的公章后带回。
(三)成绩评定阶段( XX 年 2 月 20 日—— 4 月 13 日)
1 、实习汇报: XX 年 4 月 16 日 — 4 月 20 日 由各专业方向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汇报。
2 、成绩评定: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必须上交周小结 8 份、实习报告和毕业实习鉴定表。成绩评定标准:出勤 20% ,周小结 20% ,实习报告 20% ,实习鉴定表 20% ,实习汇报 20% 。指导教师做好学生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4 月 25 日 前以系为单位上报学院办公室。各系按 15% 的比例上报优秀实习生。毕业实习环节合格者获得 8 学分。毕业实习不能免修。
五、实习要求
1 、指导教师负责给学生布置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到实习点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作好考核工作,对分散实习的同学应通过邮件及电话进行联系检查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情况汇报,并负责收交周小结、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评定实习成绩。
2 、辅导员负责通知学生各项事宜,处理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好学生离校、返校登记工作,协助指导教师管理学生。
3 、学生的实习地点和单位确定以后,必须保持稳定。集中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准以任何理由调换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的同学确有需要可以更换一次实习单位并及时向学院报告备案。
4 、开始实习后,应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汇报实习情况。
5 、不准占用实习时间进行与实习内容无关的活动。
6 、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周小结、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
六、注意事项
1 、实习学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特别要注意为实习单位保守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各种机密。
2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或特殊情况,请及时向辅导员和指导教师汇报。
关键词: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组织管理 考核
大力推行顶岗实习,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力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的重要任务。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专业对口单位进行上岗操作实习,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提高了学生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根据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文件精神,要在2010年初全国会计人员近1 000万的基础上,到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加40%,这是近几年会计专业稳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会计系2012届毕业生395人,2012级新生已达974人。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别是高职商科学院每届学生都在几百人的规模。由于会计专业的顶岗实多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一次仅能满足2至5名学生实习,进行集中实习比较困难,所以分散型实习是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分散型实习通常是由学校推荐到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或者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联系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一个班级的学生会分散在多座城市的多个用人单位实习,使顶岗实习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都相当的困难。
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必须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且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会计专业分散型实习实施情况看,三方在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分散型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学生方面
1.实习模式不适合学生。目前会计系的实习基地安排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接受20名实习生,可这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只适合优秀生,其本质还是针对于少数学生的实习模式。
2.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突出。由于许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会计专业不对口,或工作过于简单枯燥,如文员、收银员,觉得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而主动离职;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和企业的严格管理,不得不被动离职。
3.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望过高。大多数企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岗位都是辅助岗位,工作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学生到岗后往往会产生落差,出现中途离岗,收银、仓管这些岗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般也不接受。另外,工资和住宿等待遇方面往往也期望值过高。
(二)学校方面
1.“双师素质”和有经验的教师缺乏。由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中,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年轻化,很多教师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单位分散,不便于管理。由于学生实际人数和生源等因素,实习生分布在全省各市,有的还在外省,这对学生的追踪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难。加上校内指导教师人数相对较少,还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实习质量难以监控。
(三)企业方面
1.企业参与意识不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逐利思想使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多在中小企业实习,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辅导实习生力不从心,使实习效果参差不齐。
2.存在学校与企业脱节问题。分散实习是学生个人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校企缺乏必要的沟通,企业缺乏对学生的真正管理和监督。
三、创新和规范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统筹及规划这一教学环节时要严抓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时间段的实习任务安排、落实、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价。
(一)顶岗实习前
1. 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和实习岗前培训。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了解实习目的、任务等。进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守“讲信用、守诺言、诚实可信”的道德准则。挑选有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讲授实际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业务,如:新建企业的建账方法;老公司重新建账的方法;红字凭证的运用及营改增等新知识等。
2.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可聘请知名公司相关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实习、就业指明前景及奋斗方向。通过顶岗实习动员校内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的进一步讲解和实习前培训及讲座,使分散实习的学生不再孤单、困惑和迷茫。让学生不仅带着任务和目的,还带着自信去实习,增强实习的效果。
3.完善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与规定。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规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实习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总体安排》、《会计系顶岗实习流程图》、《会计系毕业生毕业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等制度和规定,针对分散型实习的学生制定了《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申请表》和《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要求分散型实习学生承诺在实习期间服从管理、不违反有关规定,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二)顶岗实习期间
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加强同分散型实习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实习期间,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每个指导教师都按实习小组建立QQ群,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飞信、QQ群等与每位实习生联系。实习小组QQ群为师生提供了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平台,包括学生提交实习周报、阶段性任务的布置、提交和反馈、疑难问题的交互讨论及解答等。既保证了指导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思想动态,又保证了信息及时送达和对分散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管理。
2. 加强实习过程工作的检查落实和督促。系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要定期检查校内指导教师工作进展情况,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做到每周至少与被指导的每位学生联系一次以上,每个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系一次;及时各种信息,协调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程跟踪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确保分散型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布置、落实到位、有序进行。
3.实行“双导师制”,明确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的责任。针对会计专业分散性实习特点,实习单位要保证为每个实习学生配有企业指导教师。其职责是: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好日常考核及实习鉴定,经常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到毕业生实习单位进行巡查和指导。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虽然是分散型的,但我们也要到相对集中的实习单位去实地巡查,在直接深入了解实习生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实习学生。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企业需求,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5.分解实习阶段,实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实习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过程考核机制,形成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阶段性考评体系。将整个实习过程分准备阶段(10分)、实习阶段(60分)和总结阶段(30分)分别考核,使学生从参加顶岗实习动员会开始就进入角色和考核。
(三)顶岗实习后期
1.建立校企双考核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考核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实习,从而不断提高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我们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双导师”的考核指标和重点加以区别,以达到全面考核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目的。
2. 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标准,重视过程考核。将考核评价分为6个组成部分:实习准备、信息填报与联络10%(这部分由实习小组学生组长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打分),实习周报15%,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40%,实习报告15%,实结1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10%;总评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考核不及格者,下一年重修合格后方准予毕业。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提交的实习成果主要有:实习周报、选题报告、实习报告(加盖公章)和实结。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生表现写评语、填考核登记表(加盖公章)。
3. 创新答辩方式。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的要求,毕业实习报告(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级的要进行答辩。我系毕业答辩采取网上答辩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灵活方便――教师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安排答辩时间,又经济实惠――不用组织大量教师参加答辩,也免去了学生往返学校的费用和住宿等问题。为了证实答辩的真实、可靠性,保证质量,我系特制定了《会计系201×届毕业生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并要求附网上答辩纪实。
4.表彰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按照院系的有关文件,每个班级按照人数的10%至15%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同学,分别授予了“就业精英”、“创业先锋”和“深造尖兵”的称号。同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专升本报告会,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大一和大二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会上对顶岗实习和毕业作业获得优秀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品。希望通过他们就业、创业和专升本经验的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指点迷津,明确未来目标,找准人生定位。
5.总结及存档。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按要求上交电子版的学生实习周报、纸质版及电子版实习报告(含初稿)、实结、获得优秀成绩的优秀实习报告答辩记录表,确保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真实性。此后,由实习指导小组完成实习报告、总结等毕业作业的终审工作,退回指导不符合要求的毕业作业,完成毕业作业的所有资料的归档工作,落实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
(注:本文系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及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8)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Z]. 2010.
2.王亮。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研究[J].消费导刊,2012,(10).
3.吴从慧。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系统化管理[J].商业会计,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