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悟道理,听别人讲故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职场故事大道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自我优秀,是赢得注目的开始。
老精神之一:切忌自我隔离
2007年,我大学刚毕业。当初选专业时,以为会计很吃香,可大概和我抱着同样想法的人太多了,一离开校门,就面临着巨大的竞争。而像我这种成绩普通的二本院校女生,又不想改行,找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投了四个月简历之后,我才找到了工作。
第一天上班,我紧张又兴奋,认识了很多年龄相仿的新同事。在学校喜欢组织活动的我,一下来了精神,建立了一支名为“新人力量”的QQ群,把公司各部门的新人都拉了进来。下班后,大家聊聊一天的工作,彼此说说各自的心得,很快就抱团儿了中午一起吃饭,周末一起K歌。
赵姐是办公室里的老前辈,听说是老总“三顾茅庐”从国企里请出的高手。她52岁,总是沉着一张脸不苟言笑,平时我常向她请教问题,她都会耐心地讲给我听。一次,我向她请教如何给一个离职人员做工资单后,她忽然问我:“任丽,你弄的那个很多人的QQ是什么啊?”
“是QQ群,都是我们这拨儿新人。”我开玩笑地说,“您也想加入啊?”
赵姐摇了摇头说:“我是想提醒你,单位里还是不要搞拉帮结伙的事。”
我愣一下,很不高兴地回应:“什么拉帮结伙,我们就是在一起吃喝玩乐。”
赵姐嘀咕了一声:“那你好自为知吧。”说完便转头忙工作了。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代沟,老古董根本没法理解年轻人。
然而没过多久就出事了。当时,网上很多人都喜欢晒工资,我们新人群里,也玩起了这个游戏。因为公司发工资从来都是保密的,大家都非常好奇彼此工资挣了多少。可晒着晒着就出了矛盾。同岗同职的两个人,最高和最低工资竟然差出900多元。小游戏迅速升级了,认为不公平的同事,竟然直接追问到了总经理办公室。
事后,领导层发话,说我们这一拨新人非常不好管理,近二分之一的新人要被辞退。我这个新人群主,自然未能幸免。被辞退的那天,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掉眼泪。赵姐安慰我说:“我都提醒你了,你还不注意。这次就算吃一堑长一智了。年轻人,未来还长着呢。”
我忿忿不平地说:“我建一个群怎么了?大家都是新人,在一起互相打气不对吗?”
赵姐说:“你还不懂吗?你所谓的那个群和在公司结小帮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你们这拨新人不好管理,其实都因为你啊。你把新人都拉在一起,他们还怎么融进各自的部门,怎么去学习配合团队的习惯和步调?你让新人们在这个群里找到了归宿感。那他们还怎么和自己身边的同事成为一家人?任丽,你好好想想,到底是公司开除了你们,还是你带着这拨新人成了局外人?”
我被问住了。赵姐说得没错,不论我的初衷是什么,但事实就是,作为一个新人,我没有积极地融入新环境,而是率队自我隔离了。我真是后悔极了。
老精神之二:干一行爱一行
找到第二份工作,已是六个月之后了。我不得不放弃之前“专业对口”的想法,在一家垃圾环保再利用公司做经理助理。那是一家很小的私企,工资也不高。唐总经理看中的,是我懂财会知识,可以帮他审核账目。
我从心里不喜欢这个工作,把它当作一种权宜之策。为了防止我再犯错,上班前,母亲再三叮嘱我:“虽然这份工作和你的专业不对口,但你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论你做什么,只要认真对待就有成功的那一天。”我表面答应,心里却嘲笑母亲的落后。作为新时代的职场新人,我一直秉承着爱一行干一行的理念,你都不爱这个职业,如何干得好?
私企工作没有最累,只有更累,请一当十。尽管挂着助理的名头,我还要负责接待,打扫总经理办公室、写文件、打印、复印……每天一堆琐碎的事,让我厌倦至极,两个月,就攒了一肚子闷气。
一天,我在常去的社区网站发了封抱怨帖,讲述了自己工作时的种种愤懑,没想到竟引来好多回帖。大家在一起共同控诉老板的恶行恶状,一些网友还把自己在办公室偷懒的小技巧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比如放慢做事的速度,在茶水间泡茶要长,最佳的上厕所时间是24分钟……我翻着,看着,心里豁然了不少。
我立即开始用起了网上学来的各种偷懒方法。没想到真的很好用,至少让我郁闷的上班时间变得有趣了。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公司出事了,会议室丢了三台笔记本电脑。从监控录像上查出来,下午两点到三点半,会议室一直没人。小偷扮成快递员混进公司大楼,光顾了公司。
虽然在物业和警察的帮助下,三台电脑被成功追回,但我也因此丢了工作。唐总认为这是我的失职,每个人在那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合理任务,我却擅离职守。唐总大发脾气:“最近你经常不在岗位,一去就半个小时,你知道什么是敬业和责任吗?”
我被问得哑口无言。我一直天真地以为,没人会注意我偶尔的小偷懒,没想到,我的一举一动,领导都看在眼里。而那天下午的那一个小时,我躲在楼梯间跟闺密煲电话粥,探讨如何报复她那个玩劈腿上瘾的男朋友。
在离开公司那天,不服气的我像竹筒倒豆子,把心里的委屈全发泄给了唐总:“我学了四年的专业财会知识,你却把我当全能勤杂工。是你不会用人,还怪我不认真对待!”唐总看着发飙的我,无奈地笑笑说:“不喜欢这份工作就是你偷懒的理由吗?你知道我八年前是做什么的吗?收废品!你认为谁愿意干这活儿?可我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若没有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我能有今天吗?能从捡破烂做到公司总经理吗?”
我一瞬怔住了……
老精神之三:做一颗网络时代的螺丝钉
接连被辞退,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2009年,我一边找工作,一边考了中级会计证书,在一家大型电器卖场如愿以偿地做了会计。
我牢牢记住从前的教训,认真敬业,不敢有丝毫放松。可是我发现,工作中有无数问题,不是认真做事就可以解决的。我在这家电器城整整做了两年,除了工资涨了一点,没有任何升职的迹象。在主管和经理的眼里,我好像是透明人,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无视我的存在。我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
母亲看出我的闷闷不乐和倦怠,经常开导我。但她的老观点令我很生气,“难道你也要我像你一样,一辈子默默无闻?”母亲笑笑:“我是想你有颗平常心,问心无愧就好了。别太纠结升职问题,容易心术不正,心理不正常,比一辈子做个普通员工更可怕。俗话说,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放在哪里哪里亮。”
母亲的话逗得我哈哈大笑。可是笑完,反观内心,又何尝不是呢?同事王姐都50岁了,不还是一个普通会计,每天都笑口颜开的,晚上还去社区教老年人跳舞;主管虽然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但人家不但是研究生毕业,还有真才实学,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相比于别人,我有什么可嫉妒可埋怨的呢?
一点点地说服自己,渐渐地,心就宽了。笑容多了,同事间关系也融洽了。我仔细观察每个同事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和经验,常跟主管探讨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我还跟王姐学了跳舞,在元旦联欢会上一展才艺。经理开始注意到我,主管也开始把一些重要的财务工作交给我做。有了领导的肯定,我做得更加卖力。
2012年春节前,公司评选先进工作者,我有幸成为五位先进工作者中的一名。在公司年会上发表获优感言时,我拿着麦克风,忍不住想起五年前上班玩QQ群的自己,半夜混论坛的自己,躲在楼梯间煲电话粥的自己……我笑着,眼角却湿润了。我说:“虽然这个世界越来越现代,社会越来越发达,网络上到处教我们怎样赚钱,怎样玩手段。但是,有些可贵的老精神,却不该被遗忘。比如,我们都是革命的螺丝钉,放在哪里哪里亮。”
全场瞬间笑翻了,紧接着,掌声响起来。
职场故事大道理篇2
许扬跳槽时,笑着对我说:“这下广告部副主任的位置就是你的了。”我笑笑,不置可否,心里却认同了他的话。的确,工作了四年,论资历,我是广告部最老的员工;论能力,我设计的广告在全国范围得了好几次奖。现在许扬走了,广告部副主任的位置空了出来,怎么说,我也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接班人了。
可是,在我升职的路上却杀出了周向东这个程咬金,他是我们集团老总的侄子,原来是集团下面另一家广告公司的普通员工,得知许扬走了,便通过老总开了后门,顺顺当当地当上了我们广告公司的广告部副主任。
宣布他上任的那一天,我躲在洗手间狠狠地哭了一场,心里充满了委屈。广告部主任张烨看出了我的委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谈了一次话,他先是肯定了我的成绩,然后也坦承这次周向东任广告部副主任一职有黑箱操作之嫌,对我来说的确不太公平。最后他安慰我:“我会向上面再争取一个副主任名额的。”
回到办公室,看着周向东得意地坐在许扬的办公桌前,我心里的天平彻底打翻了,狠狠地想,我这就跳槽,再也不要为这个鬼地方卖命了。正好这时许扬在QQ上和我打招呼,于是我直接问他:“你们那里还缺少人手吗?我想跳槽。”
许扬很高兴,他告诉我,他所在的广告公司是新创办的,目前正处在招兵买马阶段,像我这样的熟练工他们求之不得。随后,我们不但大致谈妥了薪水福利,许扬还应承我,会帮我争取个一官半职。
许扬不断传来好消息,他说已把我的简历给老总看了,老总觉得我挺不错,还说对我以前设计的广告颇有印象。我心里的阴影开始慢慢地消散,再次看到周向东那张令人讨厌的脸,我不再躲避,而是用充满挑衅的目光迎上去,暗暗地想,反正我要辞职了,难道还怕你不成?
周向东大约听说了一些关于我的事,对我的态度并不友善,这样一来二去,我们之间虽然几乎没说过什么话,却充满了火药味。我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要跳槽的消息,甚至觉得这对周向东是一种示威,因此没多久,办公室几乎所有的同事都知道我要走的消息,几个和我素来交好的同事还过来打听,他们有没有跟着跳槽过去的可能。
就在我认为一帆风顺的时候,许扬突然告诉我,他作为新公司广告部主任,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老总的意思是,广告部副主任这个职位想让一个从英国回来的“海归派”担任。许扬安慰我说:“你的广告文案一向设计得最别致,要不你到我们这里来做文案吧。”我万般无奈,只得说,回去考虑考虑。
因为要跳槽的消息已放了出去,我实在有点被逼上梁山的感觉,所以过了几天,我答复许扬,仍然决定去他那里。但他那里传来的消息却继续不利,薪水福利比当初他承诺我的要少30%,同时除了领导阶层,其余的人都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内工资减半……然而我已没有了退路。回到办公室,不知情的同事见了我总是神秘兮兮地问:“什么时候走?”还有几个张罗着要帮我办告别派对,他们都觉得我找到了更好的出路,甚至在走廊上遇到主任张烨时,他也问我:“准备什么时候办离职手续,记得早点通知我哦,你一走,我可要重新费心找人了。”
一个星期后,我正式辞职了,送别的派对上,张烨惋惜地对我说:“我为你申请的广告部副主任的名额已经批下来了,可惜你这个人才却要走了。”我对着他扯动嘴角,想笑,却笑不出来。第二天,我开始在新的广告公司工作,薪水比以前少,任务却比以前多。但我能说什么呢?一切都是自找的。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贸然跳槽,不要把跳槽当成职场的调节剂,不要以为跳槽是职场的唯一出路。盲目跳槽,只会让你搭进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许,还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走向,甘苦自知。
职场故事大道理篇3
L是一个纠结的男人。他说,他总是会被坏情绪包围,这些情绪并不大,却如细小繁密的灰尘,弥漫在生活中,让人感觉日子都是灰色的。
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L为某客户做了份广告方案,之前,他花了很多心血。他将方案拿给客户,希望对方提出修改意见。对方很重视,专门布置了讨论会。会上,客户方一位领导先发言,不知为何,这位领导全盘否定方案,并说出某广告公司盛名在外、其实水平不过如此之类的话。领导定了调子,可想而知,接下来的讨论会就成了批判大会。
一面倒的质疑声中,L如坐针毡地呆了很久。之后,他突然爆发。他说:为这个方案,我做了很多准备……我相信它有价值。当然它也有缺点,今天来就是为了听大家意见,这样一味攻击,我不觉得对合作有帮助!
场面顿时变化,领导换了副安抚的神色,大家也开始提些建设性意见,会议顺利开展。
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天,L却不能释怀,便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咨询师注意到,他不停地在分析、批评那些客户,并说“他们如果不这么过分,我也不会发火,这真让人难受”。
咨询师尝试着去理解L话里的意思:“我听到你对客户的不满意,但我好像也听到你对自己发火的不满,是么?”“是,我不愿和人争执。可我常被别人逼得发火,事后就会后悔。”之后,L又说了若干生活中类似的事。
显然,人会纠结,是因为内心有矛盾的信念,导致矛盾的情绪在较量。对L来说,他一方面希望自己温和隐忍,做好好先生(之后证明,他特别在意这点,与童年经历有关);另一方面,感到受了侵害侮辱,他又会本能地要保护自己,会防御攻击。
咨询师帮他整理、看清内心的两种情绪——一个是内疚,一个是愤怒。并试着告诉他,情绪背后的两种信念都代表他的一部分,虽然面对同一件事,“他们”表现不同,但“他们”本质都是为了他好,不妨让“他们”商量着去处理事情。
首先,愤怒是有价值的,它帮助L认可自己的价值,保有信心,并带来解决问题、扭转局面的力量。
其次,内疚也是有价值的,它提醒L可以用更合适、更有合作精神的方式,去告诉别人自己的不满和期待。
奇妙的是,当L接纳了自己的愤怒,不批评这愤怒,他便能更好地肯定自己。当他肯定了自己,有了更多自信,面对批评时,便不会感到被伤害、被侮辱。他也会学着倾听别人的情绪——别人为何这样说?他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我能为他做什么……于是,他能更好地与对方沟通。
其实,情绪无所谓好坏,它只是身体给我们的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我们内心深处的期待、欲求、向往。它会用欢欣、轻快、沉醉等等好的感受,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色彩。它也会用愤怒、失望、焦虑等等令人不适的感受,促使人们去调整,去行动,去改变,去争取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情绪,是我们最忠实、体贴的朋友。
别害怕自己的情绪化,我们只需要冷静地看清它,接受它,关怀它,用智慧的方法宣泄和处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