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美丽的编辑为大家收集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7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学校总务处重要职责是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行财产保管责任制,建立财产分类帐和总帐。
2、凡是购进或调进资产、仪器、音体美器材等都记入固定资产清册,建立借用制度和赔偿制度,每学年末总务处根据财产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核对调整。
3、注意检查维修、延长财产使用期限。总务部门要有高度责任心,对学校财产应一清二楚,对损坏事故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损坏财产应及时组织维修,以提高使用效率。
4、学校财产、物品实行分级管理、教室内财产由班主任管理,办公室财产由各办公室负责人管理,少先队财产由大队辅导员管理,图书、教具、体育、音乐、美术、劳技室、实验室、实验仪器室、计算机、语音室、总控室、电教室、多媒体、档案室、教师资料室、仪器和日常物品由学校确定人员专人负责管理。
5、做好财产交接手续,开学初,各任科教师清点所接财产新旧和数量情况后保管使用,学期结束后,各任科教师交回相关财产,各室财产清点后上报总务处备案。
6、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爱护公物教育,同时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广播、黑板报等进行检查评比,大力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爱护公物的`行为,加强学生爱护学校财物的责任感、提高爱护公共财物的自觉性。做到平时有人保管,坏了有人报告,毁了有人赔偿,丢了有人查找。
7、身教胜过言教,教师首先要作学生表率。
(1)、离校要关好门、窗、电灯、吊扇。
(2)、各室物品不要任意搬运。
(3)、节约用水用电,提倡“节约为荣,浪费为耻。”风格。
8、校产管理小组要定期对各部门财产使用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附一:财产赔偿制度。
1、教师在失职情况下,损坏遗失物品。根据新旧质量酌情赔偿。
2、学生在违纪情况下,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3、公物被窃应弄清责任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赔偿。
附二:财产领、借制度。
一、学校公物由总务处统一管理,任何人一律不得私自拿用。
二、教职工因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需暂借用学校财物,须办借领手续。
1、领用消耗办公品,必须向保管员办理登记手续。
2、借用教学用具、仪器、挂图、参考资料向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为提高利用率,用后必须及时归还。管理员对还物品要检查验收,如有损坏必须查明原因,酌情处理。
3、因参加各项活动需要服装、物品等,必须三天前与保管员联系(除特殊情况外)以便准备所需物品。
4、学校各类校产一般不借校外,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备有书面借据报总务处批准,并收取一定的押金,方可借用。
一、总则
为加强公司各项信息安全管理,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系统。
二 、计算机管理要求
1 .信息技术管理员负责管理公司的所有计算机。各部门应将计算机负责人名单上报给信息技术管理员,由信息技术管理员填写计算机IP地址分配表进行归档管理。
如有变更,电脑负责人应在一周内向信息技术管理员申请备案。
2.公司的所有计算机应由各部门指定的专门人员使用。每台计算机的用户应被指定为计算机的负责人。如果其他人要求使用计算机(不包括信息技术管理员),应获得计算机负责人的同意。严禁让外人使用工作计算机。由问题引起的所有责任应由计算机负责人承担。
3.未经信息技术管理员批准,任何人不得拆卸或更换计算机设备。
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向信息技术管理员报告。it管理员应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如因个人原因,电脑负责人将受到处罚。
4.日常维护内容a .计算机表面应保持清洁b .计算机硬盘应定期清理,以保持清洁度、完整性;
c .工作后不使用时,应关闭主机电源。
5.计算机的IP地址和密码由IT管理员分配给每个部门,未经授权不得更改。
计算机系统的特殊数据(软件磁盘、系统磁盘、驱动磁盘)应由专人保管,不得带出公司或由个人随意存放。
6.未经许可,不得以非工作原因将公司分发的计算机带走或借给他人。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应得到相应的赔偿。禁止计算机用户格式化硬盘。
7.计算机内部呼叫A .信息技术管理员负责根据需要呼叫公司内的计算机,并根据需要组织计算机的迁移或交换。
该计算机在公司内部调用。信息技术管理员应记录通话内容。通话记录单经副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提交给信息技术管理员备案。
8.计算机报废A.计算机报废,由用户部门提出,信息技术管理员根据计算机使用、升级情况,组织鉴定,同意报废处理,报部门经理批准,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到财务部办理报废手续。
B.废弃的计算机残留物将由信息技术管理员回收,并由组织人员一次性处理。
C.计算机报废条件1)主要部件严重损坏,无升级和维护价值;
2)修理或改造成本超过或接近相同效率值的设备。
三、环境管理
1.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应防尘、防潮、抗干扰和安全接地。
2.保持计算机周围的环境尽可能干净,不要在计算机周围放置影响使用或清洁的'物品。
3.服务器机房应干净、整洁、物品应摆放整齐;不称职的维修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四、软件管理和保护
1.职责A .负责软件开发、购买和存储的IT管理员、安装、维护、删除和管理。
负责计算机的人负责软件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2.使用管理A.计算机系统软件要求信息技术管理员统一安装正版视窗专业版、办公通用办公软件安装正版办公专业版软件包、正版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制图软件安装正版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版、防病毒软件安装安全防病毒软件包、邮件软件安装闪电邮件以及自行开发的各种正版和便携式应用程序。
未经允许,禁止下载或安装软件。如果需要在工作中安装或删除软件,应向信息技术管理员提交申请。检验后符合要求的软件应由信息技术管理员安装或删除,或在信息技术管理员的监督下安装或删除。
C.计算机负责人应管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软件的用户名、作业号、密码。
如果你改变了工作岗位,你应该通知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成员改变相关权限。
不要盗用他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计算机,或更改、销毁他人的文件和资料,并做好局域网上共享文件夹的密码保护工作。
D.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备份业务相关软件(刻录光盘)的应用数据,防止因机器故障或误删造成文件丢失。
E.如果在使用计算机软件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或错误代码,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报告给信息技术管理员进行处理。
3.升级、保护A.如果操作系统、软件需要更新和版本升级,信息技术管理员将负责升级和安装、购买等。
B.U盘、软盘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杀毒软件扫描和消毒,没有病毒后再使用。
C.信息技术管理员协助计算机负责人检测和清除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要求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
五、硬件维护
1 .要求一个。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计算机或相关计算机设备的维护。
B.拆卸计算机时,硬件维护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C.维护硬件的人员必须在操作完成后或准备离开时恢复拆卸的设备。
D.对于关键计算机设备,应提供必要的电源切断、继电保护电源。
E .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人员每月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一次日常维护。
2.维护A.计算机使用、清洁和维护工作,计算机负责人; B .信息技术管理员必须经常检查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网络管理
A.禁止浏览或登录反动、色情、邪教和其他未知的非法网站、浏览非法信息和使用电子邮件收发有关上述内容的邮件;不要通过互联网或光盘下载、安装和传播病毒和黑客程序。
B.未经许可,禁止将公司的受控文件和数据上传至网络并复制和传输。
七 、维护流程
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向公司的信息技术管理员报告,填写公司的计算机维护记录表;信息技术管理员负责维护。
八、奖罚措施
电脑设备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因此,信息技术管理员将把计算机管理纳入所有计算机负责人的绩效评估范围,并严格执行。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1.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当事人及其直接领导进行处罚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由上级部门领导处理。
A.未经授权安装和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包括游戏、电影,每个软件罚款50元。
B.如果电脑有密码功能但不使用,每次罚款10元。
C.如果下班后电脑没有退出系统或关闭显示器,每次罚款10元。
D.擅自使用他人电脑或外设,造成不良影响的,每次罚款50元。
E.浏览、登录反动、色情、邪教、传播非法邮件等未知非法网站,每次罚款100元。
F.未经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许可或批准,擅自更改计算机的IP地址,每次罚款10元。
G.如果存在受控文件和数据的副本,并且故意删除共享数据软件和计算机数据,将根据损失情况进行处罚。
2.如果发现由于非法操作、储存不当和未经授权的安装造成硬件损坏或丢失、使用硬件和电气设备,责任人应赔偿硬件价值的所有费用。
九、附件
1.这个系统是公司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求每一个计算机经理都遵守这个系统。
2.信息技术管理员负责汇编和修订该系统。
3.本制度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准备/日期信息技术管理员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第四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XXX公司I 、信息安全指南确保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有效实施安全管理,积极防范风险,改进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持续提高客户满意度。
1.安全管理制度要求
1.1总则:为了切实有效的保证公司信息安全,提高信息系统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特制定交互式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设定管理部门及专业管理人员对公司整体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以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1.1.1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应包括:
a)安全岗位管理制度;
b)系统操作权限管理;
c)安全培训制度;
d)用户管理制度;
e)新服务、新功能安全评估;
f)用户投诉举报处理;
g)信息发布审核、合法资质查验和公共信息巡查;
h)个人电子信息安全保护;
i)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
j)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行政审批文件。
1.1.2安全管理制度应经过管理层批准,并向所有员工宣贯
2.机构要求
2.1法律责任
2.1.1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应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2.1.2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从事的信息服务有行政许可的应取得相应许可。 3.人员安全管理
3.1安全岗位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岗位管理制度,明确主办人、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岗位管理制度应包括保密管理。
3.2关键岗位人员
3.2.1关键岗位人员任用之前的背景核查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对应的业务要求来执行,包括:1.个人身份核查:2.个人履历的核查:
3.学历、学位、专业资质证明:
4.从事关键岗位所必须的能力
3.2.2应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3.3安全培训
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包括:
1.上岗前的培训;
2.安全制度及其修订后的培训;
3.法律、法规的发展保持同步的继续培训。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
a)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b)关键岗位人员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c)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的人员变动应通报公安机关。 3.4人员离岗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
a)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b)关键岗位人员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c)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的人员变动应通报公安机关。
4.访问控制管理
4.1访问管理制度
建立包括物理的和逻辑的系统访问权限管理制度。
4.2权限分配
按以下原则根据人员职责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
a)角色分离,如访问请求、访问授权、访问管理;
b )满足工作需要的最小权限;
c)未经明确允许,则一律禁止。
4.3特殊权限限制和控制特殊访问权限的分配和使用:
a)标识出每个系统或程序的特殊权限;
b)按照“按需使用”、“一事一议”的原则分配特殊权限;
c)记录特殊权限的授权与使用过程;
d)特殊访问权限的分配需要管理层的批准。
注:特殊权限是系统超级用户、数据库管理等系统管理权限。
4.4权限的检查
定期对访问权限进行检查,对特殊访问权限的授权情况应在更频繁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如发现不恰当的权限设置,应及时予以调整。
5网络与主机系统的安全
5.1 网络与主机系统的安全
应维护使用的网络与主机系统的安全,包括:
a)实施计算机病毒等恶意代码的预防、检测和系统被破坏后的恢复措施;
b)实施7×24h网络入侵行为的预防、检测与响应措施;
c)适用时,对重要文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具备文件完整性受到破坏后的恢复措施;
d)对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相关的风险。注:系统脆弱性评估包括采用安全扫描、渗透测试等多种方式。
5.2备份5.2.1
应建立备份策略,有足够的备份设施,确保必要的信息和软件在灾难或介质故障时可以恢复。
5.2.2 网络基础服务(登录、消息发布等)应具备容灾能力。
5.3安全审计
5.3.1应记录用户活动、异常情况、故障和安全事件的日志。
5.3.2审计日志内容应包括:
a)用户注册相关信息,包括:
1)用户唯一标识;
2)用户名称及修改记录;
3)身份信息,如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
4 )注册时间、IP地址及端口号;
5)电子邮箱地址和于机号码;
6 )用户备注信息;7 )用户其他信息。
b )群组、频道相关信息,包括:
1)创建时间、创建人、创建人IP地址及端口号;
2 )删除时间、删除人、删除人IP地址及端口号;
3 )群组组织结构;
4 )群组成员列表。
c)用户登录信息,包括:
1)用户唯一标识;2 )登录时间;3 )退出时间;4 ) IP地址及端口号。
d )用户信息发布日志,包括:1)用户唯一标识;2 )信息标识;3)信息发布时间;4 ) IP地址及端口号;5 )信息标题或摘要,包括图片摘要 。
e)用户行为,包括:1 )进出群组或频道;2 )修改、删除所发信息;3 )上传、下载文件。
5.3.3应确保审计日志内容的可溯源性,即可追溯到真实的用户ID、网络地址和协议。电子邮件、短信息、网络电话、即时消息、网络聊天等网络消息服务提供者应能防范伪造、隐匿发送者真实标记的消息的措施;涉及地址转换技术的服务,如移动上网、网络代理、内容分发等应审计转换前后的地址与端口信息;涉及短网址服务的,应审计原始URL与短UR L之间的映射关系。
5.3.4应保护审计日志,保证无法单独中断审计进程,防止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日志。
5.3.5应能够根据公安机关要求留存具备指定信息访问日志的留存功能。
审计日志保存周期
a )应永久保留用户注册信息、好友列表及历史变更记录,永久记录聊天室(频道、群组)注册信息、成员列表以及历史变更记录;
b)系统维护日志信息保存12个月以上;
c)应留存用户日志信息12个月以上;
d )对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保存6个月以上;
e)已下线的系统的日志保存周期也应符合以上规定。
6应用安全
6.1用户管理
6.1.1向用户宣传法律法规,应在用户注册时,与用户签订服务协议,告知相关权利义务及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6.1.2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包括:
a )用户实名登记真实身份信息,并对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有效核验,有校核验方法可追溯到用户登记的真实身份,如:1)身份证与姓名实名验证服务:2)有效的银行卡:3)合法、有效的数字证书:4)已确认真实身份的网络服务的注册用户:5)经电信运营商接入实名认证的用户。(如某网站采用已经实名认证的第三方账号登陆,可认为该网站的用户已进行有效核验。)
b )应对用户注册的账号、头像和备注等信息进行审核,禁止使用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内容:
c )建立用户黑名单制度,对网站自行发现以及公安机关通报的多次、大量发送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用户纳应入黑名单管理。
6.1.3当用户利用互联网从事的服务需要行政许可时,应查验其合法资质,查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a )核对行政许可文件:b )通过行政许可主管部门的公开信息: c )通过行政许可主管部门的验证电话、验证平台。
6.2违法有害信息防范和处置
6.2.1公司采取管理与技术措施,及时发现和停止违法有害信息发布。
6.2.2公司采用人工或自动化方式,对发布的信息逐条审核。
采取技术措施过滤违法有害信息,包括且不限于:a )基于关键词的文字信息屏蔽过滤;b)基于样本数据特征值的文件屏蔽过滤;c)基于URL的屏蔽过滤。
6.2.3应采取技术措施对违法有害信息的来源实施控制,防止继续传播。
注:违法有害信息来源控制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禁特定帐号、禁止新建帐号、禁止分享、禁止留言及回复、控制特定发布来源、控制特定地区或指定IP帐号登陆、禁止客户端推送、切断与第三方应用的互联互通等。
6.2.4公司建立7*24h信息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置违法有害信息。
6.2.5建立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异常情况报告、安全提示和案件调差配合制度,包括:
a)对发现的违法有害信息,立即停止发布传输,保留相关证据(包括用户注册信息、用户登录信息、用户发布信息等记录),并向属地公安机关报告
b)对于煽动非法聚集、策划恐怖活动、扬言实施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等重要情况或重大紧急事件立即向属地公安机关报告,同时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6.2.6与公安机关建立7*24h违法有害信息快速处置工作机制,有明确URL的单条违法有害信息和特定文本、图片、视频、链接等信息的源头及分享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应能再5min之内删除,相关的屏蔽过滤措施应在10min内生效。 6.3破坏性程序防范
6.3.1实施破坏性程序的发现和停止发布措施、并保留发现的破坏性程序的相关证据。
6.3.2对软件下载服务提供者(包括应用软件商店),检查用户发布的软件是否是计算机病毒等恶意代码。
7个人电子信息保护
7.1.1制定明确、清楚的个人电子信息处置规则,并且在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在用户注册时,在与用户签订服务协议中明示收集与使用个人电子信息的目的、范围与方式。
7.1.2湖南凯美医疗网站仅收集为实现正当商业目的和提供网络服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收集个人电子信息时,取得用户的明确授权同意;公司在姜个人电子信息交给第三方处理时,处理方符合本制度标准的要求,并取得用户明确授权同意;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7.1.3公司在修改个人电子信息处理时,应告知用户,并取得其同意。
7.2技术措施
公司建立覆盖个人电子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的安全保护制度和技术措施,防止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损毁、丢失,包括:
a )采用加密方式保存用户密码等重要信息
b )审计内部员工对涉及个人电子信息的所有操作,并对审计进行分析,预防内部员工故意泄露
c )审计个人电子信息上载、存储或传输,作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查询依据
d )建立程序来控制对涉及个人电子信息的系统和服务的访问权的分配。这些程序涵盖用户访问生存周期内的各个阶段,从新用户初始注册到不再需要访问信息系统和服务的用户的最终撤销
e )系统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覆盖个人电子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窃取信息,降低个人电子信息泄露的风险
7.3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处理
a)当发现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时间后,应:
b )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信息继续泄露
c )24小时内告知用户,根据用户初始注册信息重新激活账户,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立即告属地公安机关
8安全事件管理
8.1安全时间管理制度
8.1.1建立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确保快速有效和有序地响应安全事件。
8.1.2安全事件包括违法有害信息、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异常情况及突发公共事件。
8.2应急预案
制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向属地公安机关宝贝,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8.3突发公共事件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应建立相应处置机制,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投入相应的人力与技术措施开展处置工作:
a)I级:应投入安全管理等部门80%甚至全部人力开展处置工作;
b)II级:应投入安全管理等部门50% -80%的人力开展处置工作;
c)III级:应投入安全管理等部门30%-50%的人力开展处置工作;
d)IV级:应投入安全管理等部门30%的人力开展处置工作。
8.4技术接口
公司网站所设技术接口为公安机关提供的符合国家及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的技术接口,能确保实时,有效地提供相关证据。
第一、完成学校下达的课程和重大活动音像制作任务。
第二、负责双向视频和资源制作授课的录制及其它音视频的录制、转换工作。
第三、负责录音带、录像带教学资源复制工作。
第四、负责制定录像课、学校新闻电视片及相关录像、录音节目质量标准和认证工作。
第五、为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负责学校课件制作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负责学校电视接收和有关节目的压缩、转换及合成工作。
第八、负责学校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日常维护。
第九、配合其他科室完成相应的`软件调试和使用。
第十、配合其他科室完成田稻网站平台结构设计、功能更新和日常维护工作。
第十一、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一、公司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1、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活动时,必须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我们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加强信息安全教育。
2、电脑由公司统一配置和定位,未经许可,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盗用和交换、出借和移动电脑。
3、计算机硬件及附件应列出并上报行政部,网络信息管理员在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负责添加。
4、计算机操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1)计算机应按照正常程序打开、并关闭。如果电脑因非法操作而无法正常使用,维修费用由部门承担。
(2)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删除应在公司管理员的许可下进行。未经授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计算机硬盘上添加或删除数据程序。
(3)电脑操作人员应每周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每月对系统进行补丁安装。
(4)不允许随意使用外来的u盘。如果真的有必要,应该先进行病毒监测。
(5)禁止在工作时间在电脑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听音乐等。
5、不允许任何人使用网络制作、复制、咨询和传播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谋杀、恐怖、教唆犯罪内容
6、应尽快通知信息技术管理员及时解决计算机故障,不允许擅自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进行操作。
7、电脑操作人员应爱护电脑,注意保持电脑清洁卫生。他们不能离开办公室,除非他们正确地完全切断电源。
8、对疏忽或操作错误影响了工作但可以通过努力恢复的操作员进行批评和教育;经营者故意违反上述规定,造成工作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经济处罚。
9、为了文件安全,不要将重要文件保存在系统的活动分区中,如磁盘C 、我的文档、桌面等。请将您的重要文件存储在硬盘的其他非活动分区中(例如,D、E、F)。
(保存前使用防病毒软件检查是否没有病毒警告)。
并定期清理我的相关文件目录,及时删除一些过期的、无用的文件,以免占用硬盘空间。
10、所有计算机都必须有登录密码。通常,不要使用默认管理员作为登录用户名。密码必须自己保存。严禁告诉他人。计算机名不能与登录名一致。通常,不要使用包含个人、单位相关信息的名称。
11、请参阅《信息技术最终用户安全手册》了解其他管理方法
二、网络系统维护
1、系统管理员每周定期检查托管网络服务器,并检查公司局域网的内部服务器,如财务服务器。
2、网管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和网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并采取积极措施。
对于当时未解决的'问题或重要问题,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处理方案、处理结果、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3、定期备份服务器数据。
4、维护服务器,监控外部访问和外部访问,并及时处理任何安全问题。
5、为服务器制定防病毒措施,及时下载最新的防病毒疫苗,防止服务器被病毒侵害。
三、用户账户申请/取消
1、新员工(或租借者)需要使用电脑向部门主管申请。批准后,网络部门负责分配计算机、和用户名和密码,以便登录公司网络。
如需使用财务软件,需向财务主管提出申请,网络管理部人员负责软件客户端的安装和调试。
2、离职时,员工应以书面形式记录计算机名、IP地址、用户名、登录密码、平台软件信息,网络经理将记录进行登记备案。
只有当网络管理员备份了存储在辞职人员的计算机中的公司信息时,存储在辞职人员的公司服务器中的所有信息才能被删除。
IV、数据备份管理服务器数据备份,数据库应自动实时备份,手动备份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逻辑备份的验证应在备份服务器中进行,验证后的逻辑备份应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中。
所有部门均负责个人电脑的备份,并可申请在可移动硬盘、信息光盘等存储介质上进行安全备份。
第四条计算机/计算机维护
1、如果计算机出现重大故障,必须填写计算机修复列表并提交给信息技术管理员进行修复。
2 、信息技术管理员归档电脑维修清单,方便查询每台电脑的使用情况。
必须外出修理的,必须报主管领导审批。
需采购的零部件应按照采购管理流程执行。
第五条公司信息系统管理(暂行)
1、新建中大金融系统服务器(以下简称服务器),临时放置在金融室办公室,现有金融室办公室已达到视频监控、防盗、温控等条件。
当重建独立机房的条件成熟时,将采用安全管理。
2、对于服务器数据(包括财务软件系统),管理员将每月定期备份数据库一次,并将服务器设置为每周自动备份数据库两次。财务部门应安排远程备份数据存储在远程位置。
3、系统后台数据只能由服务器系统管理员维护。如果需要外援,手术必须由管理员陪同。不允许其他终端用户设置进入数据管理后台的权限。
4、最终用户的开通和变更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相关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包括用户权限变更、账号密码变更、终端软件更新。
5、当服务器需要更改时,管理员应制作详细的更改记录。
例如,程序变更、紧急变更、配置/参数变更、基础设施变更、数据库修改等。
6、计划在每月25日检查和管理公司的服务器账号。
7、相关记录表如下:8、a、**信息中心机房巡视记录表9、b、**信息中心用户账户登记表10、c、数据库备份记录表1 1、d、外来人员工作记录e、最终用户系统变更申请第6条违规操作赔偿标准
1、如果非法经营者未造成任何经济损失,当事人和责任人应赔偿损失的工作时间50-100元。
2、如果非法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除赔偿费用外,另一方和责任人应赔偿100元的工作损失。
第六条补充规定
1、本制度由信息管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如果系统有问题,系统会在运行中进行修改和发布。
一、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 、计算机设备管理体系1.使用计算机的部门应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严禁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危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当本单位非技术人员对本单位设备进行维护时、系统、维护,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全过程。计算机设备在送去修理之前必须得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批准。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如计算机设备使用、启动、关机。任何人不得用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接口。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应及时向计算机责任部门报告。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处理或从其他单位找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操作。
二 、操作员安全管理系统
(1) .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种业务操作应用系统的代码、数据访问的分级控制。
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是根据不同应用系统和工作职责的要求设置的。
(2) .系统管理操作代码设置和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由管理层授权。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种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通用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故障恢复的管理和维护等。
3、系统管理员必须获得其上级对业务系统数据整理的授权、故障恢复和其他操作;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的操作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责任人)应及时取消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3) .通用操作代码设置和管理
1、一般操作代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种应用系统的。操作要求生成,并根据每次操作的用户代码进行设置。
2、经营者不得将他人代码用于经营活动。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取消他的代码,并及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三、密码和权限管理系统
1.密码设置应该具有安全性、保密性,并且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签。
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以及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
密码分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录系统时设置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
密码设置不应是容易猜到的数字和字符串,如名称、生日,重复、序列、常规数字;
2.密码应定期修改,修改间隔不超过一个月。如果发现或怀疑密码丢失或泄露,应立即修改,并将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等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寄存器中。
3. server 、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应由运营机构负责人指定的专门人员(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密码设置人员应将密码放入密码信封内,贴上个人姓名徽章或在接缝处签名,然后提交密码管理人员备案登记。
特殊情况下,需要封存的密码必须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并由密码用户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后,密码必须立即更改并密封,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由至少两个人一起设置、以供保管和使用。
5.相关密码授权员工调离岗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必须指定专人接管,并立即修改或删除密码。同时,应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进行登记。
四、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1.存储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有清晰的标识。
备份数据必须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并明确落实不同地方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2.重视重要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储、运输安全和安保管理确保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3.任何非应用业务数据的使用和存储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转移、转移、放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逐步批准,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在数据恢复之前,必须备份原始环境中的数据,以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
在数据恢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数据恢复手册,如有问题,技术部门应提供现场技术支持。
数据恢复后,必须执行验证、确认,以确保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数据清理前必须备份数据,清理操作必须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才能进行。
所有以前清理之前的备份数据应根据备份政策定期或永久保存,并应随时可用。
数据清理的实施应避免高峰营业时间,并避免影响在线业务运营。
6.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展期计划。根据展期计划和查询使用方法,展期应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以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应通过有效查询、使用方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传输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
7.当公司非技术人员对公司设备进行维护时、系统、维护,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全过程。
计算机设备必须经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送去维修。
在发送维修之前,应备份、删除和注册设备存储介质中的应用软件、数据和其他管理相关信息。
对于修复后的设备,设备维护人员应检查并接受设备、病毒的检测和登记。
8.管理)●(部门应对报废设备中存储的程序、数据进行备份和清理,并妥善处理报废的无用数据和介质,防止泄漏。
9.运行维护部应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控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10.未经相关部门许可,商业计算机不允许安装其他软件、不允许使用来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五、机房管理系统
1.进入主机房时应至少有两人在场,并应登记”机房门禁管理登记簿”,记录门禁时间、人员和操作内容。
2 .信息技术部门人员必须获得领导的许可才能进入机房,其他人员必须获得信息技术部门领导的许可并由相关人员陪同。
值班人员必须如实记录访客名单、进出机房时间、来访内容等。
原则上,非信息技术部门人员不得进入中心操作系统。
特殊情况下需要操作时,应经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在相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操作内容应由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记录并签字,以备日后参考。
3.保持机房整洁。各种机械设备应按维修计划定期维修,保持清洁明亮。
4.员工进入机房时必须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拖鞋。
5.禁止在机房吸烟、吃饭、接待访客、聊天等。
不允许任何与业务相关的活动。
严禁将液体和食物带入机房,严禁携带与机房无关的物品,尤其是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品。
6.严禁机房工作人员违章操作,严禁未经许可将外来软件带入机房使用。
7.通电时,严禁拆卸和移动计算机等设备和部件。
8.定期检查机房内的消防设备。
9.不允许在计算机房内随意丢弃存款介质和相关机密业务数据。丢弃的存款介质和商业机密资料应及时销毁(碎纸),不得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严禁私自出借或取出机房内的设备、存储介质、数据、工具。
10.主机设备主要包括用于业务运营的服务器和电脑。
在机房内,应保持恒温、恒湿、电压稳定,并做好静电防护和防尘工作,以保证主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服务器所在的主机应执行严格的访问控制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排除主机故障,并根据业务应用要求和操作规范,保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11.定期测试空调系统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风量、温升、湿度、洁净度、温升率等)。),并做好记录,及时解决通过实际测量发现的各种参数问题,确保房间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12.除自动电池检测外,计算机房中的不间断电源必须每年充电和放电一次或两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安全信息管理,畅通安全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现场安全生产动态,准确处理各类安全信息和资料,切实提高对安全信息的分析、统计、处理能力,更好地发挥用安全信息指导安全生产和预防安全隐患的作用,逐步建立、完善公司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的安全信息系指在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行车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生产安全隐患、设备隐患、治安事件、管理问题、职工违章违纪及其它影响安全生产的信息。
第三条安全信息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凡反馈的安全信息,必须做到件件真实、来源可靠、实事求是,具有可追踪性,杜绝虚假信息、失效信息、重复信息,保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
2、准确性原则。各类安全信息的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要做到全面、客观、准确,避免错、漏信息的发生。
3、时效性原则。安全信息的反馈要及时、快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周期提报,不得人为拖延,影响信息畅通。
第四条充分利用办公信息系统网络资源,通过信息交换中心,传真电话等方式,及时传递安全信息,逐步实现安全信息网络化管理。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要完善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对安全信息的报道、反馈、处理等环节应作出具体规定,形成安全信息工作管理的闭环。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领导职责: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超前预测、超前防范,及时处置安全生产重要信息,组织解决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公司安委会等监督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通报有关单位、主管部门和贵州铁路实业集团公司,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突发安全生产重大事件,审核或直接向贵州铁路实业集团公司(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或通报发生的安全重要信息。
分管领导:负责监督指导分管部门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督促分管部门及时掌握现场安全生产动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审核分管部门日常向贵州铁路实业集团公司(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或通报安全重要信息;按规定参加分管部门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对分管部门安全信息进行分析,查找倾向性、关键性问题,指导分管部门制订整改措施,掌握整改措施实施进度,督促危及安全的倾向性、关键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整改。
第七条安委会职责:公司安委会是公司安全信息管理的监督部门。负责公司安全信息的收集、统计、综合分析,跟踪处理领导督办的信息,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安全情况及重要信息,按规定向集团公司安监部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送、反馈安全信息,按规定对公司各部门安全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八条部门职责:公司各部门是安全信息的主体单位,负责本单位安全信息的收集,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向公司安委会报送、反映、通报安全生产信息。
第九条信息主要来源:
1、安全事故信息;
2、领导干部监督检查信息;
3、公司安委会监督检查信息;
4、公司各部门检查发现、反馈的信息;
5、上级通报的信息;
6、其他信息(群众举报,新闻媒体等)。
第十条信息分类:安全信息分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和其他安全信息
事故信息包括:行车安全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火灾、爆炸、中毒、治安、交通事故信息。
其他安全信息包括: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的重大隐患;未构成事故,但对于行车安全有影响,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信息;特种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正常使用,运输不畅,装卸车多,卸车困难;公司布置的安全工作重点落实情况;安全监督检查情况;上级通报的信息;各种安全报表资料;明确要求上报的材料(活动安排工作小结,整改结果等)和其它有关影响安全生产的信息。其中:事故信息为重要信息。
第十一条事故信息传递要求
1、行车安全事故信息
凡施工装卸作业、调车作业、轨道车辆故障中断行车的信息,货场部发生或收到后,要认真做好记录,立即报告公司安委会,公司安委会在事发12小时内将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概况、初步影响范围、事故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报集团公司安监部,详细情况24小时内书面上报。
2、人身伤亡事故信息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区域内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不论原因、责任、伤亡人员归属情况是否属于工伤事故,相关部门都应认真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公司安委会,安委会电话速报集团公司安全部、人力资源部和党群工作部(工会)。
3、特种设备事故信息
发生严重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有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或有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货场部立即报告公司安委会,公司安委会立即报告集团公司安全部、质量技术部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并同时报告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4、火灾、爆炸、中毒、治安、交通事故信息
1)火灾、爆炸一般以上事故,治安事件、交通(涉及人员轻伤)、中毒事故,公司安委会事发2小时内电话报集团公司安监部。
2)发生较大治安事件、交通安全事故(重伤及以上严重事故苗子和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的交通事故),公司安委会电话速报集团公司安监部,并于2日内书面上报。
3)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火灾大事故、重大治安事件、重大交通事故及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含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特种设备事故,公司安委会电话速报集团公司安监部并于20小时之内书面上报。
4)发现或收到事故信息,除立即报告主管上级部门外,应向驻站民警通报和报案。
第十二条其它信息传递要求
1、发生或收到未构成安全事故,但对行车安全有影响,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信息,公司安委会要认真做好记录,必要时,应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并在公司交班会上通报。
2、集团公司布置的安全重点落实情况、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安全通报信息,公司安委会在规定时间内反馈;上报信息处理情况。
3、集团公司明确要求上报的材料(活动安排、工作小结、
整改结果等),公司安委会必须按规定时期上报。
第三章综合分析处理
第十三条信息的综合分析
1、公司安委会定期对本系统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照等级管理和时效管理要求,纳入本系统安全问题库。
2、公司安委会结合公司的安全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和上级通报的信息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3、公司安委会每月定期对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月度安全分析报告(纪要)。
4、公司把安全生产信息纳入日交班、周大交班等会议及时进行分析。
第十四条信息处理
1、公司各部要充分利用安全信息的预测功能、许价功能、导向功能,把信息作为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运用信息正确指导安全工作。
2、对安全信息做到三不放过的原则:不弄清责任不放过;不分析管理原因不放过;不制定措施不放过。
3、针对安全信息反映的倾向性问题采取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强化控制等多种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对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司各部门反馈的安全信息及时调查、处理、反馈。
5、建立安全问题库,从信息的收集、分析到处理形成动态的闭环管理,保证安全信息畅通和有效利用,对上级通报、反馈的安全信息,公司各部要按要求及时上报调查处理及整改结果。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公司安委会是公司安全生产信息中心,任何部门、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安全生产信息进行隐瞒、迟报、越级上报,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未按规定上报的信息分为漏报、迟报、错报。凡未上报视为漏报;凡超过规定时限上报,视为迟报;不符合完整、准确、质量要求者,视为错报。
第十六条公司安委会对各部门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并将抽查检查情况纳入季度考核、奖惩。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的考核,由公司安委会按公司安全管理考核办法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委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