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上得较顺手,所以为第二课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伊始,我就单刀直入,“本文是为了写什么的?”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贺龙的智谋。”“那我们继续读文,看看是不是写贺龙怎样安排士兵,又怎样做埋伏的?杜文,知道在那个段落中吗?”“第二自然段”“好,读一读,找到并给大家读一读”是几秒钟过去了,几只小手举起来,“老师,我发现写贺龙的内容就只有两行。”读文,又找了一位同学,也读了这两行,“文中写贺龙的智谋就这两行,请同学们想想,对比一下。”“贺龙下命令丢掉草帽,和绕过一座山观察了地形,下达了命令,有什么好的?好在哪儿?为什么?”学生们在进行了对比中,了解贺龙同志对地形的分析,才能够设身处地地进行体会到他的机智和果断。完成了句的目标还不够,对于词汇的理解,使学生们对于白匪军的劣行及对红军战士的纪律的严明,同时产生了鄙视和崇敬之情,体会到白匪军的满足一己之利的私心,和红军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明。从对比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词汇的目标完成了之后,对于人物的特点,作者是怎样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学生们抓住了“神机妙算”,可一问到贺龙的“神”体现在哪儿?学生又有些哑然了。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有形的东西,理解上还是很到位的,但只要转变了角度,就有些不知所措了,看来对于学生的训练还要从多角度去入手,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学生们所需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们有所得;这样的课堂才会落实教者更多的教学思想,从而达到更多的教育的目的。
陈忠云老师参赛的《草帽计》一课,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依标扣本,以生为本,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习的状况,努力实践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是一节优质的语文课。
一、 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正如崔峦老师指出的“语文”叫什么?语文姓“语”名“文”,不要忘记了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陈老师的这节课在学习课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通过读,让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思维能力);在课题质疑,初读解疑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了文章的体裁,是一篇叙事的文章(章法渗透),这些都是宏观上的学习训练;在切入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中,通过默读文章,用“贺龙看到______,想到_____”的句式说话,理解词语“面面相觑”,以及抓贺龙同志的动作、神态的词句,进行词句和细节描写的训练;同时,指导学生在理解红军战士对贺龙同志命令扔下草帽的做法不理解的表现后,用疑问的语气连读四个“有的”,训练了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以及全课中采用的默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开心地读等方式,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对比学习红军的“扔草帽”,白军的“抢草帽”的场景中,训练了文章写作的表达方式,即对比的写法。这样将读与写紧密地毫无痕迹地结合了起来,真妙。这些都是从微观上进行的指导训练,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在这些学习训练中巧妙地体现了人文性 ——通过学习字词句篇,通过听说读的训练,体会出了贺龙神机妙算的人物特点,体会出了红军战士对贺龙同志作法的疑惑情感到计谋成功后的喜悦欢快心情的转变,深刻感受了贺龙同志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进而完成了阅读教学披文得意的过程和缘意学文的过程。
所以说,这是一节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的课,是一节突出小学语文基础性,实践性的课,是对落实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人文,轻语文现象的回归,它“留住了语文的根”,“坚守了语文的本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谈了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三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人格健全,和谐发展。
陈老师的这一节课,自始至终,面向全体学生,从平心静气地听乐曲《十送红军》,对长征知识的介绍,对课题的质疑、解疑,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汇报等都面向全体,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整堂课学生发言面较广,发言人次超过了60%。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爱和有兴趣,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在这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思、议、说,有力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了文章的字词句篇方面的知识,训练了他们的各种语文能力,基本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也就是说教师指导学生的有效参与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基本训练,达成了在过程中学习语文,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陈老师还通过披文得意,挖掘出了贺龙同志神机妙算的特点和贺龙同志斗争经验丰富、军事才能卓越的品质,促使了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方法、人文感染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说,这一课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节落实素质教育的课。
三、突出了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陈老师在这节课中,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如读课文,有两次让学生采用你喜欢的读书方法读,[第一次学生齐读,读后,老师有效生成:你们可能认为齐读就是你最喜欢的方式,你们的读法使听课的老师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因听课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教人教版教材的)。第二次让学生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学生就有轻声读的,有默读的,有互读的,老师又机智地提示一下,照应了第一次齐读的情景];又如讨论问题,采用了前后桌同学互说互讲合作学习的方式;又如开课伊始,针对课题,进行质疑,陈老师提出了你想了解草帽计的什么?学生重点提出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贺龙要用草帽计?2、贺龙是怎样用草帽计的?3、草帽计的结果是什么?然后陈老师让学生阅读文本,自己解答。这里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特征: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内容自己钻研,学习结果自己获得。以及在对比阅读后,在课末的追问:贺龙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里等,都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
所以说,这一节课还是优化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一节课。
此外,陈老师虽然年轻,但基本功不错,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板书规范,很值得青年教师学习。
总之,这是一节优质课。它基本上达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和要落实的理念,将理念与实践基本上和谐统一了。
但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这里有两点与陈老师商榷。
1、教学环节还可简化
陈老师预设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七个步骤,它们分别是:(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三)切入重点,交流感悟;(四)突出重点,比较阅读;(五)深入理解,提升感悟;(六)总结全文,畅谈收获;(七)迁移课外,拓展学习。这七个环节操作性强,可学可做,非常朴实。如果将这七环节简化成崔峦老师讲的精读课文的四环节结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话。这样环节更少,设计的问题就会更精,对学习课文的统领作用就会更大,学生探究的空间就会更广。
2、朗读指导还可加强
这篇文章故事情节生动,对事情过程刻画得生动形象,人物神态、动作传神,是指导朗读的好材料。如贺龙同志沉着冷静设计草帽计的情景、白军得意忘形抢草帽的愚蠢场景和敌机烂炸,相互残杀的情景等,都可让学生进一步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草帽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智谋”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贺龙利用草帽设下计谋,迷惑敌军,不费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赞扬了贺龙同志的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聪明才智。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
草帽对红军战士来说,一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二是隐蔽在山林里不易被敌军发现。但当红军面临天上敌机轰炸,地面白军追击的局面,前面又是一片空旷平坦的山场时,草帽除了遮挡骄阳以外,派不上其它的用场。贺龙同志观察地形后,随机应变,命令全体指战员摘下草帽丢在路边。而红军战士“一切行动听指挥”扔下草帽,与白军的无组织、无纪律,一窝蜂似的抢草帽的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支军队不同的智慧和纪律是草帽计得以顺利施行的关键,当时正值“骄阳似火,酷热难熬”,所以贺龙同志料定敌人一定会戴上红军丢掉的草帽。因此可以认为酷热的天气是确保草帽计成功的重要因素。贺龙同志早已运筹帷幄、胸有成竹,当他看到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时,“哈哈一笑”,“马上命令部队迅速转移”。
文章故事情节生动,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如:“举世闻名、汗流浃背、镇定自若、摇头摆尾、骄阳似火、面面相觑、莫名其妙、人困马乏、喜从天降、得意忘形、丢盔弃甲、眉开眼笑、喜出望外、血肉横飞叫苦连天、神机妙算”等,这些成语从人物的动作、神情等方面加以描写,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其中“人困马乏”“得意忘形”“血肉横飞”“叫苦连天”等词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必须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别找出此六要素,然后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贺龙,更要让学生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把聪明才智用在正地方。
教学要求:
l、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英勇作战巧计破敌的情况,学习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
2、默读课文,在理解第三、四节意思,理清层次的基础上,详细复述这两节。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隐蔽、踪影、举世闻名、人困马乏、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0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贺龙同志巧计破敌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静,足智多谋的品格。
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详细复述课文片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呢?(长征)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帽计”就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
2. 出示课题:《草帽计》,师点出“计”,组词:计划、计算、计谋、计策
问:什么叫“草帽计”?(利用草帽设计的计谋。)
3. 你知道这个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吗?(贺龙)你对贺龙了解多少?
简介贺龙: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4.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回答问题。
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2. 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正音。回答问题。
三、整体进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觉得贺龙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了“草帽计”怎么样,请你用直线划出来,并读好它。
3.出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
师点出“神”,请同学查字典解释“神”。(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4.课文中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呢?请同学分别从——
(板书:贺龙、红军、敌机、白军)这几个角度来考虑。
在书上找找圈圈划划,分小组讨论。
交流:
贺龙:
★贺龙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随手扔掉。
(“仔细观察地形”看出贺龙的指挥才能,从他作出的命令看出他胸有成竹。)
★贺龙笑了笑,指挥部队迅速转移。
(“笑了笑”一词传神地写出当时贺龙同志对自己的巧计有充分的把握。
红军:
★红军战士虽然都戴着画有红五星的草帽,还是热得汗流浃背。
(为下文贺龙实施“草帽计”作了铺垫。)
★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服从命令,把草帽丢在路边。
(一是红军训练有素,服从命令。二是对自己的指挥员绝对得信任,按照命令去做定会胜利。)
敌机:
★走着,走着,忽然敌机来了。
(“忽然”一词写出敌机盯得很紧,来去无常,形势对红军非常不利。)
★敌机飞了好几圈,没有发现红军的踪影,便飞走了。
(说明红军隐蔽得好,这是一支具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素质良好的军队。)
★敌机发现了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部队,立刻呼啸着俯冲下来,一阵狂轰滥炸,把白军炸得死的死,伤的伤,叫苦连天。
(敌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中计。)
白军:
★不一会儿,侦察员跑来报告:“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
(“一个团”说明敌人兵力之多。“赶上来了”说明敌人来的速度之快。这给正在行军的红军带来威胁,眼看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贺龙同志指挥若定,充分看出他的坚毅果断。)
★他们已晒得人困马乏,发现路边有草帽,自然满心欢喜,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捡起草帽往头上戴。
(敌人是怎么中“草帽计”的?地面上的白军不知是计,戴上了红军的草帽,空中的敌人以为发现了红军的队伍狂轰滥炸。)
四、熟读课文,写段练习:
贺龙看到,心想:( );
又看到( ),心想:( );
还看到( ),心想:( );
于是,他命令战士们( ),果然。
战士们看到( ),个个拍手称好,有的说:,有的说;“( )”,还有的说:“( )。”
五。板书设计:
草帽计
天气 炎夏 神
地形 平坦的山坳机
红军 汗流浃背 扔 妙
白军 人困马乏 抢 算
六、作业
1. 抄词并家默写;
2. 熟读课文。
3.思考:在这危险时刻,贺龙同志想到了用“草帽计”使白军互相残杀,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贺龙在革命战争时期,用智谋指挥部队,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的胜利的故事。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英勇作战巧计破敌的情况,学习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默读课文,在理解第三、四节意思,理清层次的基础上,详细复述这两节。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隐蔽、踪影、凌乱、举世闻名、人困马乏、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0个。
教学重点:
理解贺龙同志巧计破敌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静,足智多谋的品格。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详细复述课文片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构想: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理解贺龙同志巧计破敌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静,足智多谋的品格。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帽记”就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
2.出示课题:《草帽计》,师点出“计”,组词:计划、计算、计谋、计策。问:什么叫“草帽计”?(利用草帽设计的计谋。)
3.你知道这个草帽记是谁想出来的吗?(贺龙)你对贺龙了解多少?交流资料
简介贺龙: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在长征中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中遭*致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回答问题。
2.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正音。回答问题。
三、整体进入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觉得“草帽计”这个计策怎么样?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了“草帽计”怎么样,请你用直线划出来,并读好它。
3.出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 师点出“神”,请同学查字典解释“神”。(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4.课文中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贺龙的“草帽记”真神呢?请同学分别从——贺龙、红军、敌机、白军这几个角度来考虑。在书上找找圈圈划划,分小组讨论。
5、交流:
1)贺龙:
★贺龙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随手扔掉。(“仔细观察地形”看出贺龙的指挥才能,从他作出的命令看出他胸有成竹。)
★贺龙笑了笑,指挥部队迅速转移。(“笑了笑”一词传神地写出当时贺龙同志对自己的巧计有充分的把握。
2)红军:
★红军战士虽然都戴着画有红五星的草帽,还是热得汗流浃背。(为下文贺龙实施“草帽计”作了铺垫。)
★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服从命令,把草帽丢在路边。(一是红军训练有素,服从命令。二是对自己的指挥员绝对得信任,按照命令去做定会胜利。)
★顿时,红军的草帽凌乱地扔了一地。(“凌乱”的反义词是什么?整齐。“凌乱”一词写出当时红军战士对贺龙的命令执行得很好。诱敌:让敌人以为是红军逃跑时扔下的。)
3)敌机:
★走着,走着,忽然敌机来了。(“忽然”一词写出敌机盯得很紧,来去无常,形势对红军非常不利。)
★敌机飞了好几圈,没有发现红军的踪影,便飞走了。(说明红军隐蔽得好,这是一支具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素质良好的军队。)
★敌机发现了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部队,立刻呼啸着俯冲下来,一阵狂轰滥炸,把白军炸得死的死,伤的伤,叫苦连天。(敌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中计。)
4)白军:
★不一会儿,侦察员跑来报告:“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一个团”说明敌人兵力之多。“赶上来了”说明敌人来的速度之快。这给正在行军的红军带来威胁,眼看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贺龙同志指挥若定,充分看出他的坚毅果断。)
★他们已晒得人困马乏,发现路边有草帽,自然满心欢喜,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捡起草帽往头上戴。
6、敌人是怎么中“草帽计”的?
地面上的白军不知是计,戴上了红军的草帽,空中的敌人以为发现了红军的队伍狂轰滥炸。)
四、熟读课文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把故事叙述给家长听听
板书设计:
草帽计
丢草帽 捡草帽
戴草帽 炸草帽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和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节读文;
2.简要地说说“草帽计”神在哪儿?
二、学习课文
(一)复述课文
1.复述课文的方法
首先,我们就要熟读课文
第二步,就要来归纳要点
第三步,复述课文
2.各自准备,同桌互相复述,指名复述。
3.小结:刚才我们用了“熟读课文、归纳要点、复述”这三步法来详细复述课文。
(二)自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说说那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同位交流,集体交流
三、总结并朗读全文
1.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长征正是依靠中国*正确的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聪明才智,以及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它将成为人类历坚定无畏的丰碑,它永远是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地球上的红飘带。
2.让我们齐读课文,再一次地体会贺龙“草帽记”的神妙之处。
作业设计:
摘抄课文中的成语
板书设计:
草帽计
复述课文的方法
首先,熟读课文
第二步,归纳要点
第三步,复述课文
《草帽计》教学反思
开学至今,感觉上得最满意的一节课是《草帽计》。也许是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智谋,孩子们很喜欢一些智谋故事;也许是我在课堂上的几点颇有新意的设计给教学带来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在这节课上,有几个点子我是颇满意的:1、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一开开始,我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而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鼓励把心中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在这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我只是组织者。课堂上我同时安排了“如果这时你是一名红军战士你回怎样想?”“红军战士听到胜利的消息后,会对贺龙说什么呢?” 两次思维训练,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2、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第二次默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找出故事的六要素,理清文路,找准学路。分别找出“贺龙设计”和“白军中计”的自然段,选准重点(实施草帽计的经过),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并用尽量少的文字复述草帽计。强调习惯的培养与巩固,自觉主动地搜集、交流资料。边读,边想,边作批注。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贺龙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3、适时点拨,拓展学生思维。我知道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应当是引导者,适时的点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积极思考。当学生在了解了我军情况之后,我引导学生揣摩贺龙当时的思考,当时是这样点拨的:“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理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 ),心想( )。’的句式说一说。”在学完课文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说说“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这些地方的点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当然这节课有些地方也是设计欠妥的,如:学生质疑后,有些问题自己可以解决的,而我往往不相信学生,把问题分析得过细,甚至把问题重复又重复,导致浪费时间;有时过分强调问题答案的统一性,导致答案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的答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时间安排不充足,导致学生不够深入地读课文。以上的不足之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避免。
《草帽计》课后反思
9.22日谈校长来到学校听了我上的《草帽计》一课,课后谈校长高屋建瓴,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认为我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准备比较充分,课堂上能够关注每一名学生,并对他们在进行了必要的朗读指导。能够让学生进行批注,并结合批注的内容进行汇报。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我的不足:课堂上理念落实的不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小,把学生牵的过紧,不敢放手。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单一,要丰富评价的方式及语言。
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我收获了很多,也令我茅塞顿开。要想上好一堂课,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文章主题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办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我在备课时过多的考虑的是怎样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所以就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一堂课就这样问下来,显得凌乱不堪,其实课文内容本身并不难懂,我设计的这些问题就显得有些太肤浅了。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就像老师们所说的那样,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可以说《草帽计》的文眼就在于课文最后的一个词“神机妙算”,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贺龙的神机妙算来写的,如果我能抓住这条主线,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分析课文,既容易把握课文主旨,又能节省时间,还能培养学生能力。
真的希望以后老师们能多多帮助我,使我能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生活。
《草帽计》教学反思
周六的教研活动我执教了《草帽计》一课。自我感觉设计的思路清晰,但是一节课下来觉得素然无味,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很轻松的感觉,老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无趣,简直糟糕透了。
一、认为成功之处
1、《草帽计》是一篇思维严密的课文,通过学习贺龙同志巧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导课后,我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从结尾入手,引起悬念,激发兴趣。整堂课围绕“神机妙算”这个词语,抓住“草帽计”得以成功,“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以点带面。
2、在这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请问题脉络;使学生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门路,在议中得到共同提高。进一步感受到贺龙的料事如神、神机妙算。
3、课内外知识结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电教媒体充分为教学服务。
二、不足之处
1、自己感觉对教材钻研不透彻,准备不充分。
2、对于草帽计的起因我没有很好的指导学生理解,致使草帽计“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学生理解的不到位,看来设计欠合理,教师的“导演”水平欠佳。
3、在课件的文字编辑中格式不规范,每段开头没空格。
4、教学中我提的问题过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少。学生与文本对话机会少。
5、交流资料中,对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没有鼓励搜集。“谋“的读音没有做到及时纠正。
……
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感觉自己有点落伍了,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充电”来完善自己。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我国历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
3、图文结合,简单介绍背景。
师:同学们,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同志率领一支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草帽计》。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导入新课;由学生讲述关于计谋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图文并茂地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请同学们小声、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做好记录。
2、集体正音:
面面相觑 汗流浃背 隐蔽侦查 狂轰滥炸 狼狈
人困马乏 称赞 率领
3、抓住六要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音,扫清阅读的障碍;通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抓住重点,自读自悟。
1、贺龙设计
师:要读懂贺龙用计的过程,首先要弄清贺龙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1)、默读课文,思考:贺龙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2)小组内讨论。
(3)、用“贺龙看到_________ ,心想_________ 。”的句式汇报学习情况。
(4)、听到丢草帽的命令,战士们什么表现?怎样做的?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5)、师小结: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上下夹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找出答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敌人中计
师:敌人真的会像贺龙预计的那样中计吗?
(1)、请带着下面的问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幻灯出示以下问题:
敌军发现草帽后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
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反馈:敌军发现草帽后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反馈阅读情况:喜从天降得意忘形
师: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读——评议——齐读)
(3)、反馈: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学生反馈,老师帮助学生梳理:
①天热:人困马乏眼冒金花
②纪律松散:一窝蜂似的
③飞机驾驶员急于立功的心理;
(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
(4)、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学生反馈:血肉横飞叫苦连天
讽刺了白军的丑态的成语有:
人困马乏 血肉横飞 眼冒金花 得意忘形 叫苦连天
(5)、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
(6)、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抓住主线教学,让学生思路清晰。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积累成语。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总结概述,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的过程。(先自己说一说,再小组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
3、资料袋:幻灯出示历“金蝉脱壳计”的典故。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巩固识字,积累成语。
1、学习生字。(分析字形——识记字形——组词——说句)
2、积累成语。
(设计意图: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整理复习笔记。
3、查找关于智谋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起因 红军长征 白军追击
戴草帽 汗流浃背 临危不乱
经过 扔草帽 莫名其妙
草帽计 抢草帽 得意忘形 料事如神
炸草帽 叫苦连天
结果 拍手称快 神机妙算
教材分析
《草帽计》是“智谋”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述的是贺龙在革命战争时期,用智谋指挥部队,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全文运用了很多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如:查阅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写自学笔记;课堂上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后能够认真修改、整理、完善自学笔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计作业,弥补不足,巩固提高。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文本,进入到文本的语言中去,进入到文本深处。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走进文本情境,获取真实感受。通过对比阅读,解决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神机妙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通过比较红军扔草帽和白军抢草帽的场面,体会红军战士虽然面对贺龙的命令莫名其妙,仍然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的严明军纪和敌人面对红军扔掉的草帽,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通过比较红军扔草帽前后的想法,感受贺龙同志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因素。
3.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过程。
4.找出文中的成语感悟、积累,增加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计划用3~4课时)
一、导入教学,就题质疑
1.由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从课外积累引入,将课堂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实行“大语文阅读”策略。]
2.质疑激趣: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是谁使用了草帽计?为什么要用草帽计?他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他的计谋成功了吗?)
[从题目入手质疑,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明确了阅读的目的。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整体感知,了解梗概
1.通过课前准备,你们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介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长征、贺龙、蒋介石等相关资料。
[通过介绍、交流相关资料,为学好课文做好铺垫。]
2.请大家把课文快速读一遍,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边读、边找、边画) 然后与同学交流。
3.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自言自语说,组织好语言;再与同桌交流,互相学习;最后指名发言,受到启发,修改、完善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中,注意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向同伴学习,从而以人之长补己之不足。]
三、切入重点,自读自悟
1.切入重点: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全文的重点应该在哪部分?(事情的经过。)大家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贺龙巧用“草帽计”的经过?
[鲁迅先生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解读课文需要根据文章体裁特点,集中精力,突破阅读重点。]
2.要读懂用计的过程,首先要弄清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1)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贺龙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2)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抓住重点词语归纳概括。
(3)交流:
贺龙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后,请大家细读2~4自然段,欣赏草帽计的经过。
(1)送你一把“金钥匙”,它会启迪你的思维,请认真读读,掌握阅读方法。(学生看“金钥匙”)
(2)根据“金钥匙”阅读提示边读边作批注。
(3)划出文中的成语,用心体会。(本文运用了很多成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填空等活动进行感悟、积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课后指导学生将本课成语和学生平时积累的成语进行组合,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接龙、成语故事会、成语大串联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抓住重点词语(最好是成语)设计板书,理清写作思路。
(5)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四、交流分享,提升感悟
1.场面比较:
(1)你觉得那个场面描写得好?请谈谈你的理由,读出你的感受。
(2)请大家边听边想像画面,记住印象深刻的镜头。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说一说。
[读中有境,读中悟情。读书不仅是手段,同时还是目的,更是一种过程,成了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活动。]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读、想像、评价。
(4)说说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5)以讽刺的口吻读出白军的丑态。
2.想法比较:
(1)你们现在就是红军战士,正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这天,天气酷热,虽然戴着草帽,仍然汗流浃背,可就在大家炎热难熬的时候却接到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你怎么想?
(2)感悟,读出疑惑的语气。
(3)战斗胜利了,你又怎么想?你会对贺龙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将自己的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
(4)贺龙神机妙算,“神”体现在哪儿?“妙”又表现在何处?
3.讨论交流:草帽计为什么会成功?白军为什么会中计?引导学生弄清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因素。
4.感情朗读。
五、总结概述,提炼主题
1.再读课文,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过程。(先自言自语,再同桌交流。)
2.指名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贺龙的草帽计。
3.学生练笔:将自己概述的草帽计写下来。
六、整理复习,提高运用。
1.熟读课文,根据课堂学习,认真修改、整理、完善自学笔记,做好整理复习笔记。
2.写课后反思。(学生主要分析自学中的问题,发现、记录其他同学好的学习方法、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写通过本课学习自己最大的收获或自己的出色表现。)
3.自己设计、完成作业。(学生认为有特色的作业设计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与同学商量。)
七、迁移课外,拓展学习
1.请你给贺龙同志写封信,表达你的敬意;或以诗歌的形式赞颂贺龙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在班内表演,再现文章描写的情境,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容,积累语言。
3.推荐阅读:看得出大家非常敬佩贺龙。是啊,他的一生十分神奇曲折,实践丰富,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中国元帅贺龙》,想必大家一定感兴趣。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历史资料,向人们讲述了他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腥风血雨的斗争中走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他在各个阶段的丰功伟绩。
[开拓学生阅读视界,全面了解贺龙这一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草帽计
贺龙 —— 神机妙算
前: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猜不透 听指挥
红军 扔草帽
后:拍手称快 称赞贺龙 神机妙算
白军 抢草帽 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眉开眼笑
血肉横飞 叫苦连天
评析:
本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把握阅读特点,教给阅读方法。从课题入手质疑,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明确阅读目的。整体把握,快速阅读,找出找准故事发生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读课文,捕捉重点;切入重点,自读自悟。
以读促学,以读代讲。初读:整体感知,了解梗概;细读:切入重点,自读自悟;精读:读书入境,读中悟情。
2.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找出故事的六要素,理清文路,找准学路;找出写贺龙巧用草帽计的几个自然段,选中重点(故事发生的经过),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并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贺龙的草帽计。
划出文中成语,用心体会。
抓住重点词语,自己设计板书,理解写作思路,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加深理解。
3.强调习惯的培养与巩固。自觉、主动搜集、交流资料。边读边作批注,设计作业。坚持写自学笔记、整理复习笔记。自主阅读,主动交流,善于积累,勤于学习。在阅读中学习“金钥匙”,使用“金钥匙”,掌握“金钥匙”:看“金钥匙”提示——用“金钥匙”质疑——以“金钥匙”解疑。读(质疑),思(解疑),悟(释疑)。
教学目标:
1、以草帽为线索,理解课文内容,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到他的聪明才智与高尚品质。
2、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贺龙计谋成功的原因。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研读课文内容,体会贺龙计谋的巧妙与成功的原因。
2、引导学生有情感读文同时,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了贺龙带领的红军队伍,他们处境怎样啊?能说具体点吗?
二、寻找线索:
1、课文以草帽为题,课文中一定要不少提到或描写草帽的地方,请把相应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并想一想从中你明白或体会到什么呢?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补充勾画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三、学习“扔草帽”部份。
1、请同学们按课文的顺序汇报你找到有关提到或描写草帽的句子。
2、生汇报1:
“那时,正是炎夏,……仍然热得汗流浃背。”
a、这是在说那支队伍怎样草帽呢?(红军扔草帽,板书)
b、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天气酷热)你从哪些词能知道呢?(炎夏、天气酷热、枯焦、汗流浃背……)我们能从你的读感受到天气的炎热吗?请生有感情地读这句。
c、你从这样炎热的天气,你的头脑里呈现是怎样的画面呢?(红军、尽可能提到白军)
3、导读:
红军啊,就这样汗流浃背地走着,走着……。贺龙同志一看,……。敌机飞了一圈,……。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
a、这正是红军队伍什么的具体描写呢?能摆脱白军的追赶吗?
4、生汇报2: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预计1:生汇报“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就问:这是战士们在什么情况下想的呢?生说:是贺龙命令扔掉草帽时说的。哪一句是在写贺龙下令扔草帽呢?预计2:生汇报“贺龙同志一声令下,……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就问这是红军在怎样草帽呢?板书扔草帽。这时草帽已经扔在地上了,可是哪句具体写贺龙下令扔草帽呢?)
a、这句在写红军怎么样草帽了?(扔草帽,板书)
b、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呢?(我希望学生能从两个方面谈谈:1、从地型说,是山场;2、从“仔细观察”说贺龙细心观察和善于动脑筋。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就改从c开始)
c、贺龙是在什么地方命令战士扔草帽的呢?(山场)山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山场这儿扔,不在别处扔呢?难道是别有用意吗?如果有是什么呢?(容易被追赶的白军和白军的空军发现)
d、你认为从“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中的“仔细观察”体会到什么呢?
5、导读:
可以现在正是……,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
a、如果你是一名红军战士,你会怎样想呢?
b、是啊,你们听,战士们怎样想的: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
c、我们每个战士都是极不情愿,但……。贺龙同志一声令下,……。这中你体会到什么呢?(红军战士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6、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上有敌机,后有冲兵,贺龙同志还能笑,你认为他在笑什么呢?
7、就冲着贺龙同志的笑,我们知道他让战士们扔草帽实际上是在怎样这个计谋啊?(设计)能成功吗?敌军能中他们计吗?
四、学习“抢草帽”部分
1、接下来哪里又提到草帽了呢?
2、生汇报:
“白军都没有草帽,……一窝蜂似的往前抢草帽”。
a、这句是在写谁怎样草帽呢?(白军抢草帽,板书)
b、你从句中明白了什么呢?(白军很热,很疲惫)你从哪些词知道的呢?你们说这样一群人困马乏、眼冒金花的白军心里会想什么呢?(能有草帽或遮阴处)他们白日梦成真了,顿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的)白军没有纪律。我们的红军怎样啊!这是明显的对比,似乎给我们一个预示:没有纪律的队伍能打胜仗吗?
c、导读:
白军官见到红军把草帽扔得遍地都是,……,认为……。这支白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背着枪追赶红军去了。
刚才贺龙扔草帽时也笑,现在白军抢了草帽也笑,你认为白军又会是笑什么呢?
如果你知道他们自己正在往圈套里钻,这种笑是一个(愚蠢的笑、麻痹大意的笑)
五、学习“炸草帽”部分
1、课文的4自然段,哪里又提到草帽呢?
2、生汇报:
“这一回,……顿时喜出望外。”
a、是谁又发现了草帽呢?(白军的空军)“喜出望外”怎样讲呢?又是什么让他们这样高兴呢?他们的心情怎样啊?(很急切)
b、可以地面这群戴着草帽的队伍怎样啊?可以敌机的驾驶员不这样认为,他们急于立功,于是,……。这是在什么草帽呀?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啊?再来痛快地读读这句,读出白军的惨不忍睹吧。
3、白军从抢草帽到炸草帽,这正是中了贺龙的计谋啊。
4、刚才叫你们扔草帽时,你们怎样想?现在看到这样一场景,你心里想说什么呢?
六、升华主题
1、我们的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哪你认为这个草帽计妙在哪里呢?(不费一枪一弹,敌人自相残杀,为红军长征扫清了障碍)
2、这真是个巧妙的计谋,你认为贺龙的这个草帽计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天气、地形、人心)
3、贺龙不愧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你想怎样夸一夸我们的这位元帅呢?能在文中找到具体点吗?
4、《草帽计》这篇课文结束了,那么这个贺龙这个草帽计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5、要成为一个智慧的人,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多读书,结合这篇课文我建议大家去读读《三十六计》吧!那里有更多计谋的故事呢?
板书:
红军 戴 设
草帽计 扔 神机妙算
白军 抢 中 (知天地,识人心)
炸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我国历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
3、图文结合,简单介绍背景。
师:同学们,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同志率领一支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草帽计》。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导入新课;由学生讲述关于计谋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图文并茂地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请同学们小声、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做好记录。
2、集体正音:
面面相觑 汗流浃背 隐蔽侦查 狂轰滥炸 狼狈
人困马乏 称赞 率领
3、抓住六要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音,扫清阅读的障碍;通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抓住重点,自读自悟。
1、贺龙设计
师:要读懂贺龙用计的过程,首先要弄清贺龙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1)、默读课文,思考:贺龙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2)小组内讨论。
(3)、用“贺龙看到_________ ,心想_________ 。”的句式汇报学习情况。
(4)、听到丢草帽的命令,战士们什么表现?怎样做的?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5)、师小结: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上下夹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找出答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敌人中计
师:敌人真的会像贺龙预计的那样中计吗?
(1)、请带着下面的问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幻灯出示以下问题:
敌军发现草帽后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
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反馈:敌军发现草帽后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反馈阅读情况:喜从天降得意忘形
师: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读——评议——齐读)
(3)、反馈: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学生反馈,老师帮助学生梳理:
①天热:人困马乏眼冒金花
②纪律松散:一窝蜂似的
③飞机驾驶员急于立功的心理;
(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
(4)、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学生反馈:血肉横飞叫苦连天
讽刺了白军的丑态的成语有:
人困马乏 血肉横飞 眼冒金花 得意忘形 叫苦连天
(5)、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
(6)、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抓住主线教学,让学生思路清晰。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积累成语。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总结概述,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的过程。(先自己说一说,再小组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
3、资料袋:幻灯出示历“金蝉脱壳计”的典故。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巩固识字,积累成语。
1、学习生字。(分析字形——识记字形——组词——说句)
2、积累成语。
(设计意图: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整理复习笔记。
3、查找关于智谋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起因 红军长征 白军追击
戴草帽 汗流浃背 临危不乱
经过 扔草帽 莫名其妙
草帽计 抢草帽 得意忘形 料事如神
炸草帽 叫苦连天
结果 拍手称快 神机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