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为您整理了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案(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能正确找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难点】正确找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求职情境,多媒体出示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表,提问:这个公司员工的收入水平怎样?
预设学生计算出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
追问平均工资能否作为这个公司工资水平的代表。
预设学生根据绝大多数员工达不到平均工资得出平均工资不具有代表性。
教师说明本节课学习其他统计指标。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多媒体出示经理、职工C、职工D对工资的描述,提问:你能试着说明他们是如何看待工资的吗?
针对问题,组织前后桌四人一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教师明确:月平均工资2700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700元,说明公司每月将支付工资总计2700×9=24300元;职员C的工资19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它为中位数;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8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它为众数。
提问:哪个数据描述该公司员工收入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明确此情境中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具代表性。
追问:为什么收入的平均数比中位数高得多?观察数据明确平均数受到被极端值拉高。
(三)课堂练习
出示一组数据,请学生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选择合适的数据描述集中趋势。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学好本节课,也将为本章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本节内容在中考命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2003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6题.2000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9题,1997年河南中考选择题3题,1996年河南中考填空题9题。“2000一高英才杯”选择题3题。
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②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C、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2.教学难点:
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求法。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
二、教法设计
问题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①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另两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和中位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并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中位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3.思想教育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4.经验目标:在已有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统计量知识的基础上,对比认识中位数并了解中位数的优点。
教学重点:
中位数的意义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中位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中位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特点的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在比较中引出问题。
1、情景创设:
师: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老师今天也带来了有关平均数的一组数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班参赛选手的总体成绩好呢?
师:如果96分及96以上学生获奖,你判断一下,哪个班的获奖人数多一些吗?
生:从平均数可以推断:一班同学获奖人数可能要多一些。
师:同意这种观点的同学举手。(几乎没有同学有异议)
[设计意图: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是学生的已有知识。
2、出示完整统计表:
生回答。
3、出示二班参加数学比赛学生成绩统计表
师提问:这组数据中出现了一个过小的数,因而导致我们在判断获奖人数多少时,造成偏差。平均成绩90.5,在这儿还能不能够反应出这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不能代表它的一般水平?
生:这组数据中只有2个数据是低于平均成绩的,5个数据都高于平均成绩,平均成绩根本就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了。
师:这里的平均成绩还能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生:不能。
师:由于这组数据中出现个别严重偏低的数据,导致平均成绩受到影响,变得比较低,平均成绩已经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那么用什么数来代表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4、引出中位数。
二、认识中位数
1、认识中位数的特点。
师:老师板书“中位”,提问:按照你们的理解能说说什么是中位数吗? 生回答(中间位置的数)。
师:刚才这组数据我们已经排好顺序了,如果没有排好顺序,中位数还是位于最中间吗?
生:不一定。
师:也就是先要把这组数据?
生: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师: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最中间位置的数,顾名思义,我们就叫做中位数。
2、与平均数比较认识中位数的优点
师:为什么用中位数代表二班成绩的一般水平比平均数更合适?
生:在这组数据中,由于个别数据偏低,影响了平均数,平均数已经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师:中位数有没有受到这些偏小数据的影响?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中位数不会受到偏小数据的影响。会不会受到偏大数据的影响呢?
生:也不会。
师:正因为中位数有这个优点,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所以有时用它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出示: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此,有时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三、求中位数
1、师:这样的数(中位数)你会找吗?你能找出下列各组数据的中位数吗?
出示课件
(1) 34、30、28、24、24、19、17
(2)14、19、19、26、28
(3)10、15、4、13、5
学生汇报(1)(2)
结果:24、19,简单说明理由。当汇报第三组结果时,有两种答案,引出矛盾冲突。(突破先排序)
师:通过以上找中位数的活动,我们在找中位数时,首先要干什么?
生: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要先把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师:然后再做什么?
生: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
师: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先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
2、 师:观察以下两组数据,你还能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
出示: 23、21、17、14、13、15、16、18、19、20
(1)先找学生试着找,讨论后汇报。
师:通过这两组找中位数的活动,你对中位数的认识有哪些增加?
(2)师总结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例5:出示 五年级(2)班7名男生的跳远成绩如下表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把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师:观察这组数据你会求他们的中位数吗?(会)首先我们要先(把这组数据排序)。
我们可以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课件出示)
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9)。(字的颜色改变)
师:这组数的平均数是多少?请同学明借助计算器快速算一算。
生:平均数是2.96。
(2)用哪一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师:2.96能代表这个组的一般水平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比它高的只有2个,比它低的却有5个,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师:用哪一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生:应选择中位数,比它大的和比它小的都有3个数据,处于正中间,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为合适。
(3)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的一般水平有什么优点?
生:它不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4)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中位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可以结合二班比赛成绩来说明。
生:当这组数据中出现偏大偏小的数据,平均数已经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此时选择用中位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5)如果2.89 m及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师:根据你对中位数的认识,说一说从“五年级二班7名男生跳远成绩的中位数是2.89米”中你能知道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生1:跳2.89米的同学是第四名,有三名同学比他跳得远,有三名同学比他跳得近。
生2:还有可能有人和他跳得一样远。
师追问:现在知道这组的杨东的成绩2.94 m,张鹏的成绩大约是第几名?
生:第三名
(6)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 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师:说说你是怎样求的?(2.89+2.90)÷2=5.79÷2=2.895
生:首先按顺序排序,最中间的是2.89和2.90,所以中位数是(2.895)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中位数有了怎样的认识?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1、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2、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首先应复习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将这三者进行比较,纳三者的各自特点,以保证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不致盲目乱用。可以通过具体问题来进行比较:
以下是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另外要注意: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四、例习题的分析:
例题6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
例题6中的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上,这样学生就不难回答了。
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
教材P146例6的意图:
①、这是在学习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之后涉及到这四个环节的一个例题,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它交待了该如何完整的进行这几个过程,为该怎样综合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一个标准范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复习。
②、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此例题的一个主要意图是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③、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④、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2)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1)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70、100、60、80、70、90、50、80、70、90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15、10、14、19、17、16、14、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
a、能说出123456的众数吗?
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
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略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按大小顺序排列
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略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平均数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挖掘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求中位数和众数并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统计能力,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乐于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来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解释其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
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设想:
首先创设小明找工作时遇到问题的情境,通过对平均数的分析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寻找中位数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学会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通过调查学生的体重、年龄、鞋号,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中位数和众数意义的理解,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1、师:老师想了解你们长大以后都想做什么呢?
生:军人。
师:多远大的志向啊!共和国的卫士。
生:教师。
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你们的理想,一定要从小做起加倍努力呀!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刚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你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公司的实力。
生:关注公司的工作环境。
生:我比较关注我的工资是多少?
师:是啊,工资的确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条件,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朋友张明在求职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师出示课件,指名读招聘启事。
师:从招聘启事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家公司要招聘员工。
生:我还知道这家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
师:对啊,平均工资2000元,小明一看比较符合他的要求,于是就兴冲冲地来到了招聘处,经理对他进行了全面考核后对他说:根据你应聘的岗位我们给你的工资是1400元。(出示课件。)
师:如果你是小明,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想?
生:招聘启事上不是说平均工资是2000元吗?为什么给我的工资却是1400元?
生:这是一家骗人的公司,明明是2000元的基本工资,为什么只给我这些呢?
师:小明也有这些疑问,经理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这时他拿出该公司员工月工资表。
师:大家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生: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
生:我发现老板没有骗人,因为这些员工的工资有高有低,平均工资的确是2000元。
师:老板没有骗人,可是大多数员工的工资又都在2000元以下?那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生:因为两个经理的工资特别高,所以使得员工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都低。
生:因为经理的工资高,所以把平均值拉高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由于平均数2000受到较大数据的影响,已经不能合理地反映这家公司工作人员工资一般水平了。
二、揭示问题,自主探究新知
1、中位数。
师:再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你认为应该是哪个数据更能表示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我认为是1800元,因为它和2000元比较接近。
生:我们组认为应该是1500元,因为它在9个数据的最中间。
生:我认为是1300元,因为去掉经理和副经理的工资,它在这组数据的中间。
师:现在大家意见不统一,比较一下这3个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更合理呢?可以在小组中再讨论一下,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我认为应该是1500元,因为它在工资表的最中间的位置。
生:我们也认为是1500元,因为它在中间更能表示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我们也认为是1500元,因为它不高也不低,能代表一般水平。
师:通过第一次的交流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让我们达成了共识,现在大家都认为1500元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观察1500在这组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中间位置。
师:(板书:中间)那它前面有几个比它大的数据?(4个)后面有几个比它小的数据。(4个)它处于9个数据的最中间的位置。
师:那我们看这9个数据是怎么排列的啊?
生:从大到小。(板书:大小)
师:(手势)这样呢?(从小到大)
师:我们把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就叫做中位数。(板书:中位数)
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中位数的理解越来越全面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出示中位数概念并指名读。)
师:你认为中位数和平均数哪一个更能表现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中位数。
师:那么作为商店经理为什么要在招聘启事中打出平均数呢?
生:是因为在这里平均数比中位数要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
师:看来啊,这是商家的一种策略。我们分析一组数据时,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往往关注点就不同,所以才会选择不同的统计量来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
师:我的朋友小明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的加入使工资表发生了变化,那现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1500。
生:1400。
生:这组数据最中间是1500和1400,中位数就应该是它俩中间的数。
生:我认为它俩中间的数就是它们两个的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口算一下应该是多少?(电脑出示求法。)
师:对照这两组数据中位数的求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不但会分析问题,还能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看来中位数只和数据的位置和排列有关系。
2、众数。
师:其实生活中中位数的应用很多,老师想调查一下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好不好?
师:你们发现老师在写这些数据时,是怎么写的?
生: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的。
师:观察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它表示什么?你的体重和这组数据对照,处于什么水平?
生:中位数是80,它表示这一组同学的体重一般是80斤。
生:我的体重是62斤,和这组同学比较我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生:我的体重是96斤,和他们比较我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师:有和这几个同学的体重一样的吗?
生:我的体重是80斤。
生:我的体重也是80斤。
师:我们观察现在的这组数据,除了能找出中位数以外,你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出示数据:62768083978080)
生:我发现有3个同学的体重是一样的,是80斤。
师:说明80出现的次数最多。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师:具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就叫众数。(板书:众数)
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
生:我认为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多的数。
师:(电脑出示众数概念并指名读)我们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生:80。
师:说明在调查的这几个同学中,体重是80斤的最多。看来众数只和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系。
师:王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今年多大了?(10、11、12。)10岁的举手我们看一下,11岁的举手,那12岁的呢?你们说咱班十几岁的同学最多?(11)那么11就是我们班同学年龄(众数)
3、新课小结。
师:通过我们共同研究不仅对平均数有了新的认识,还结识了两位新朋友:中位数和众数。(板书)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它们3个统计量都有什么特点?
生:平均数和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生:中位数是一组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
生: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众数。
生:我知道了当一组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而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其实统计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三、联系生活,突出现实意义
师:老师还想做一个现场小调查。你们都知道自己穿多大号码的鞋吗?现在分别统计一下男女同学的鞋号。(生分男、女生组开始统计,记录员进行整理)
师:我们来观察这两张统计表,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穿37号鞋的同学最多,穿40号鞋的最少。
师:如果你是一家儿童鞋店的经理,针对这两组数据提供的信息,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生:多进37号的鞋,因为穿它的人多。
生:我想再多进一些38号的鞋,因为随着学生长大脚也会变大。
生:少进一些34号、40号的鞋,因为穿这些号的人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会分析数据,还能根据数据进行决策呢,看来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四、全课小结
师:其实数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到生活中去寻找吧!
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师生在共同研讨、交流、互动中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并且体会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不同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有冲突才有探究,有认知才会建构。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使之成为学生重新建构认知的良好契机。在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发现过程中,体会到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背景。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新知的整合与建构,而且把探索求知、发现新知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
(二)有合作才有交流,有补充才愈完善。
在本节课中,无论从概念的得出、问题的解决、还是决策的制定,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同桌交流体现了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被整个群体共享,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以上几点是本节课把握比较成功的地方,但仍然存在着遗憾和不足:例如众数的学习虽然很自然很容易,但认识比较浅显,如果能再充分地利用这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有1、2个或可能没有,那样学生对众数的认识会更全面。中位数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不是很多,如何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总之,整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争论,在争论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
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
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8分。全班共32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2个62分,1个30分,1个25分。
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4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
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五的成绩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5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
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点拨,学生合作解决,全班交流)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
上述问题中,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
(1)月平均工资20xx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0xx元,但只有正副经理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高,是他两人的工资把平均工资“拉”高了。
(2)职员C的工资是12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1200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1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1100元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纳起:用中位数1200元或众数1100元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些,因为平均数20xx元受到了极端值的影响。
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师指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让学生用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回头望,解释引例中小英的数学成绩的问题。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B.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答案:A
2.20xx—20xx赛季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本213页)
3.(1)你前所调查的50名男同学所穿运动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式运动鞋?
第四环节:堂小结(5分钟,学生思考问题,回顾)
内容: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哪些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特征:
1.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它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是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本习题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