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最新7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最新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活动目标: 篇1

1.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

2.能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

3.乐于与人分享快乐。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课前准备: 篇2

快乐小调查,并准备汇报展示。

把全班分为行业组、家庭组、商业组进行社会调查。行业组调查警察、医生、司机、农民、老师等各个不同行业的人;家庭组调查几个不同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孩子等不同家庭成员;商业组调查市场上买服装的、水果的、蔬菜的、零食的、杂货的等不同的商人。调查后小组成员讨论汇报方式。

活动主题四 快乐其实很简单 篇3

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

活动重点: 篇4

能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5

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活动主题一:我们共同进步

我的伙伴个个棒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 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重点:

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难点:

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卡片若干,学生优点调查表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想一想,议一议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吗?

2、读一读,说一说

读读课文中海燕和英子的故事,烁烁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

英子发现了海燕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等优点,明白了: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

3、小结,引出主题

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

二、 化主题,指导行为

1、 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游戏方法:

(1)选一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安先后顺序传花,鼓声婷花未传出的同学站到讲台,再请被赞美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老师击鼓,鼓声停花未传出的同学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多照顾平时优点不明显的学生)

2、互相交流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的是和伙伴朝夕相处,有的是短期相处,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你会主动而真诚地赞美对方吗?

三、 总结全文,进行延伸

1、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共同进步。

2、建议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登记表,随时记录伙伴的长处和优点,并选择不同的赞扬方式告诉对方,注意赞扬后对方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

3、向学生展示优点调查表,并告诉他们,老师也会把你们的优点、长处记录下来。

时间 姓名 优点、长处 赞扬方式 对方感受 赞美后自己的心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伙伴个个棒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6

一、课标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2、教材的特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例:第二单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不是标语口号式的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伟大祖国辽阔的国土、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大江大河,以地图学习作为中介,从祖国的空间分布方面产生比较具体的表象,这样学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而决非空泛的了。

特别提示: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地图学习,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留有充分的教学空间)

例:第二单元中对祖国行政区的学习,教科书以《中国政区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又以制作表格、朗读歌谣和开展拼图游戏等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空间十分宽阔,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很活泼。

(5)教材引导教师自主引发教学思考(提倡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社会认识水平。)

二、本册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困难与解决

1、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有的是学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们间接可以触摸到的生活。由于间接生活与学生有距离,教学中的困难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

(1)帮助学生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来感悟

(2)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2、运用形象思维拉动抽象思维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知有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

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可以利用地图作为形象认知的中介,帮助学生接受抽象认知的内容。例如,《我们生息的国土》主题教学就要尽量利用地图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三、检测与评价

1、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必须明确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作出终结性评定,或对儿童进行比较或分等。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重视的是诊断与调节的功能、强化与教育的功能。

2、评价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综合性评价。

3、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除了采取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述、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方法,也可以采用测查、检测的方法获取反馈信息。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7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我们的民主生活”和“我爱祖国山和水”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对祖国山河了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