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三)诵读,思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五)教师小结。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目的要求:
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方法。
难点:
理解文章主旨(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分析)
教学方法:
说读法
课前准备:
录放机及《隆中对》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你们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吗?)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与诸葛亮有关的一个故事。(空城计、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三顾茅庐)请讲述故事的梗概。(公元199年,刘备起兵徐州攻打曹操而败,依附袁绍,不久袁绍在官渡一战中又败给了曹军,刘备去荆州投奔刘表却被疑忌,走投无路之际,刘备竭力搜求人才,为建功立业作准备。207年经徐庶介绍,刘备去请隐居在隆中草舍的诸葛亮出来运筹划策,去了三次才见到。)人称皇叔的刘备居然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可见刘备是诚心诚意的,因此这个成语今天的意义就是: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从另一方面看,诸葛亮有非凡的才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故事密切关联的自读课文《隆中对》。
二、作家作品、解题、学法
本文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著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隆中,山名,在现在湖北襄樊。对,回答、应对。
今天我们运用说读法学习这篇课文。说读,即运用说话方法将读文章的结果说出来。将从两个方面说出读课文的话:说理解的话;说发现的话。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
拿起笔做二件事:听清读音给生字注音,听清句中停顿并标记。
四、自读一
1、同学们是否认真听了朗读录音,下面我来检查——请同学来读。
分组读:叙述性的话、徐庶、刘备、诸葛亮共四组。
用心读,理解各段内�
2、说理解的话。
(1)每段所写的内容。
①不同的人对诸葛亮评价不同。
②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③刘备屈尊拜访诸葛亮并申其志,求教于诸葛亮。
④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制定目标和策略。
⑤刘备非常欣赏诸葛亮。
⑥张飞等人对此的反应及刘备的劝解。
(2)本文是《诸葛亮传》的节选,读完文章后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卧龙)
(3)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一词来写的?请说说你的理解。(既正面描写,又侧面烘托。)
正面写了哪些内容?(自比管仲、乐毅;隆中对策)
侧面写了哪些内容?(时人莫之许也,惟崔、徐谓为信然;徐庶推荐的话;先主凡三往,乃见;先主曰:“善!”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人不悦)
(4)哪一段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说出你的理解。
(第四段。这一段是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描写了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策略。从中看出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发展前景作了天才的预见。)
(5)说说对这段话第四段的。理解。
A、层次。三层:分析曹不可争、孙不可图的形势;指出占据荆益二州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归纳策略要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
B、策划的最终目标。霸业成,汉室兴。
C、为达目标提出的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D、提出战略方针的依据:先论占据荆州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后论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五、自读二
1、自由默读,思考文中的词句上的特点。
2、说发现的话。(词、句上的发现)(发现哪个词是通假字?发现哪个词的古义和今义不同?发现哪个词的意义有多种?发现哪个词用法较灵活?发现哪句词序倒装?发现哪句省略了词?等等)
六、小结
(这节课既整体感知了课文,又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有收获吗?)
文章既从正面描写,又从侧面烘托,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七、作业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三国演义》全书,以“我看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八、反思
初三学生对文言词汇积累有一定数量,加上课后注释,学生应能阅读此自读课文,所以这节课不搞词词落实。
一般文言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主体地位必然被剥夺。本文是自读课文,我认为应还主体地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谈阅读结果,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
2、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3.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4.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背景介绍
公元207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断句。
2、学生自由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3、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4、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5、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四、理清结构
第一段(1段)隆中对前,诸葛亮的远大抱负。
第二段(2段)徐庶举荐的过程。
第三段(3——5段)隆中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第四段(6段)刘备“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朗读,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由诸葛亮足智多谋导入
二、有关内容介绍(4分钟)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刘备当年三次到此请诸葛亮出山。
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陈寿,史学家《三国志》
4、明确学习任务
三、正音与朗读(30分钟)
1、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陇亩lǒngmǔ父fǔ颍yǐng庶shù
屯tún卧wò枉wǎng
窃qiè度duó信shēn
胜shēng抑yì挟xié塞sài沃wò殷yīn戎róng将jiǎng荆jīng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重点字词(10分钟)
1、见课文注解,补充于下:
将军岂愿见之乎岂,可。
然操遂能克绍遂,竟然。
2、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
君与俱来省略句
3、练习二
度,估计。遂,于是、就。
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就,接近。枉,委屈。顾,看望。
箪,用竹筐装着。壶,用水壶盛着水酒。(名词作动词)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任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检查朗读
二、理清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4、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讨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运用
明确: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
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练习一
1、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与外交: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
夺取荆益、联吴灭曹、统一全国(必要性→可行性)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创意说明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
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时,老师应适时点拨。隆中对前,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为文章的蓄势内容;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 ;隆中对后,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习,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四、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平抱负勾画出来。
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五、虚拟对话,思接千载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 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思考: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志》中的《隆中对》作为蓝本,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罗贯中的小说,看看小说和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