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如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1

1、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

3、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1、熟练诵读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培养想象力是学习重点。

2、把握行为思路,理解鸢飞戾天两句的深意是导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活动概要:

指导诵读,读对读顺----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互助学习,理解文意----学习提问,理清思路----自由朗读,感受语言----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一。了解作者,诵读全文

过程及要求:激兴入课----教师范读----明示目标----学生对照课下注解给生字注音----教师提示其它生字的读音(由学生提出)----齐读。 (矫正读法)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快速默看课文,思考回答两个问题

①本文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

②所写之景属于哪个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

2、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三。互助学习,理解文意

1、分四人小组边读边疏通文意

2、检查解疑

小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正。

四。思路探讨,感受语言

l、依次探讨以下问题

(若前整体感知②未完成,则先从此切入)

(1)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先探讨此问)

(2)第一段总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 清碧与湍急矛盾吗?为什么?)

(4)本文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

(5)第三段分写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6)你怎样理解鸢飞两句?

2、自由朗读,感受语言。

五。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独立思考后,创新复述:

1、教师示范复述第一段。

2、学生分四组分别重点准备复述二、三段的部分内容。

3、学生复述、教师点评。

六。归纳小结、结束学习

(教 师 帮 助 活 动)

----激兴导入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比如,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给友人写书信就很讲究----他们往往通过对某事的叙述或某景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志趣或者是对友人的规箴、互勉之意。不信?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一一《与朱元思书》。(板书文题,简介作者)

----指导诵读,读对读顺:范读时注意停顿、语感,读出层次,读出画面;齐读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不要求划一。

----用小黑出示问题

----问①不难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即可。(若需要,可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第一段内容)

板书奇山异水

----问②可能会出现争论。若如此,可暂置讨论,提示待后理解 (以激发深入学习),自然过度到下一学习环节。

----说明:将课文内容分成四份(第三段分两份),指明各组重点理解的部分。

----要求:结合下注,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小组发言完毕,其它组同学自由补充,教师时适引导评价(学生的理解意对句顺即可)。

----析读结合。

----通过上面的理解,学生会明白本文所写为秋景。

----由秋景过度到本文写景顺序的探讨,以引起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及行文思路的探讨。

----通过探讨,让学生明白:本文写景的基本格局是先总后分;并明确先分写异水,再分写奇山。

----(以下问题用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快速自由作答,提倡争论)。

----快速讨论(2)(6)题,教师引导、点拨;析读结合。形成板书(参考):

清碧(缓慢处)

山 湍急(急流处)

异 水、鸟、蟑、猿 (听觉)

水 挺拔高峻 人----- 息心忘返

(视觉) 树------茂密 感悟

总写 分述

----对鸢飞句的理解要灵活,同时以此句的理解为契机,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志趣。

----要求: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师示范要求:进入角色,感情投入;吟咏描绘,生动情切;用语丰富,追求意境。

----学生自荐复述,要求学生给优秀复述者以掌声鼓励。

----结课语: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这段优美的写景小品文,你可曾记得这是约1500年前的古人给好友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哟,作者如实写来,不事雕凿,音韵和谐,结构严谨,不仅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含蓄地表达出多种深意,你不妨以后在给与自己同龄的亲朋好友写信时也试试!

《与朱元思书》 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句。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本文的写景文字,赏析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难词、句,掌握写景文字内容。

教学难点:

1.对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祖国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黄金周时,若想乘船赏山水之景,你准备去哪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还有一个好去处,山水景色也很美。

(用投影仪,投影出:

这个去处就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现在让我们随着吴均到那里去游览一番。

(板书作者,课题)

二、 释题:

学生解释:“与……书”是什么意思?

教师补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体的原因。(语言要简洁)

三、 检查预习效果:

(重点查文言字词、句等内容的理解)

学生之间互动:

1. 预习时,你遇到了什么障碍?请你提出来,让我们大家来帮你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字句,由其它同学解决)

2. 一个同学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自己指名让另一个同学来回答,看是否能难住对方。

教师小结。

四、 初步感知课文:

1. 放录音,先欣赏课文。

(学生闭目聆听,初步感知、体会课文的优美写景)

2. 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个字呢?

(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教师指名回答,同时明确,且板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教师进一步提问:文中写水,体现了水什么特点?

(学生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清澈、急猛)

联系——四人一组讨论后回答:

(1)《小石潭记》是如何写水清的?

(2)《三峡》是如何写水急的?

(每组可以写在题板上,看哪一组写的准确又快)

4. 再分组讨论(仍四人一组):文中又是如何写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或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让一组中的一个代表来回答。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

树——竞上、争、直指

泉水:

鸟:

猿:

5.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作者有什么感悟?(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明确后,教师板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然后要求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 进一步感知课文:

1.(品味语言)

教师提问:你认为作者什么地方写得最好?简要说明你自己的理由。

(给学生留思考余地,然后回答,过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 设计情境(一)

(一学生扮演朱元思,一学生扮演吴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吴均的信后,来到此地,吴均作为导游,两人一同乘船,边走,边看,边介绍。

(学生准备2分钟)

(注意:学生表演时,重在表现人物在船上的神态、动作等)

4. 设计情境(二)

现在,全国兴起旅游热。“五一”或“十一”黄金周前,为了把这个大家不太熟悉而又非常美丽的景点推介出去,富春江旅游开发公司决定派一些推介员,到各地作宣传。如果你是一名推介员,该如何作宣传,才能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过去旅游呢?

(学生准备5分钟)

(让大家推荐二至三名同学到前面作宣传介绍,同时,可以播放风光片作背景)

(都介绍完之后,由大家进行评判。注意:不合格的可要被炒鱿鱼的。)

六、 总结:

祖国如此美丽,请热爱她吧!请欣赏她吧!

七、 作业:

写一篇游记,记自己的一次旅游活动。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树:负势竞上、争

奇泉水:天

好鸟:声

山蝉:音感下

猿:

异清澈独

水猛绝

教后记:

(1) 学生课前必须充分的预习课文。

(2)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本课的情境设计,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例如:(多媒体显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清·刘嗣绾)

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做古今沟通的练习。(学生互相测试)

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点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应俱全 百废俱兴 面面俱到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荒谬绝伦 聪颖绝伦 绝代佳人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 息事宁人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 过犹不及

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这时,驾舟顺流飘荡,可以随意东飘西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展伸。──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程度,鼓励在课堂上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在基本成诵的基础上,感受文章的声韵美

1、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3、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二、探究文章主旨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提示: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三、拓展探究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理解。

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泊了功名利禄之心。

四、课堂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或借助电脑,创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五、布置作业

请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提示: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设想: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

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们是这样考虑的:相对于现代文,文言文要在疏通文意、熟读甚至背诵文章的基础上去赏析,并进而达到积累优秀古诗文的目的。因此,我们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语的设计。以吟咏富春江的古诗导入,如:吴桓赞的“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韦庄钱的“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苏东坡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等。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积累优秀古诗,又能让学生对富春江的美景有初步的认识,为学习文章做好铺垫。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重点安排的是疏通文意,反复朗读,达到基本成诵的程度。这一环节我们认为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很好的理解文意,才能深入文章内部,体会文章蕴含的深情。

第二课时,在课文基本成诵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声韵美。这一环节之所以放在第二课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自己的理解上自主发挥感情,体会文章的语言韵律的美感,并借以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

其次是探究文章主旨。这是理解的升华,在此环节,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陶冶。

在备课之前,我们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读、思、品这几点上,并结合这几点设计了这一课的教案。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了要发挥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