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体育公开课-教案【最新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弯道跑练习,使学生了解弯道跑的原理,并学会应有科学的方法解决实现生活中弯道跑的问题。
2、技能目标:通过弯道跑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技术要领,体会弯道跑的特点,发展弯道跑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并感受团结互相的价值和快乐。
教学内容
1、弯道跑
2、游戏:“十”字接力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理的倾斜角度、正确的摆臂动作、两脚的着地方法。
难点: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保持身体的平衡
序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图形与要求
一
教学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并向教师报告人数
2、向教师问好
3、整理着装
4、认真听讲
1、指定集合地点,鸣哨集合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3、检查学生着装
4、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
集合队形:
××××××××××
×××××××××××
○○○○○○○○○○○
○○○○○○○○○○○
△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二
1、趣味跑:
直道跑→螺旋跑→图形跑
2、游戏:“喊数报团”
3、徒手操
1、跟教师一起体验图形变换跑
2、共同参与游戏,安全锻炼
3、围圆圈做徒手操
1、师生共同体验图形变换跑
2、讲解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教师领操
要求:保持距离,防止运动损伤
三
一、弯道跑
1、上体:身体向圆心(左侧)方向倾斜。
2,摆臂:右臂摆动幅度、力量均大于左臂。
3、两脚的着地部位:右脚用前脚掌内侧,左脚用前脚掌外侧。
1、学生积极想象,思考问题,自主分析,自由反馈
2、体验练习,大胆探索
3、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4、探究练习,互帮互助
5、展现自我,交流竞赛
1、提问:同学们看见过摩托车赛车比赛吗?那么为什么摩托车进入弯道时会向内倾斜呢?
2、语言提示、引导练习
3、讲解、示范动作
4、巡回指导,关注差异
5、鼓励展示、及时点评
要求:1.注意安全
2、听从组长安排
3、动作正确,协调
二、游戏:“十”字接力跑
1、集中精神,认真听讲
2、小组讨论,体验、选择最佳方法进行练习
3、相互鼓励,合作共赢
1、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开展游戏
3、教师当但裁判
要求:积极参与遵守规则
四
1、放松活动
2、小结点评
3、下课
1学生随教师一起做放松操
2、自评、互评
3、师生互道再见
1、在音乐伴奏下师生放松
2、讲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宣布下课
要求:动作舒展,身体放松
场地器材:足球场、接力棒二根、录音机一台
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本人就体育课的教学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重视体育课的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放式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是把从教师哪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是把电视、影像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另外开放式的准备部分还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思维试图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
二、体育课基本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开放式的体育课模式就是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放手),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去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项目,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不能“轻视”的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游戏;欢快的集体舞;互相按摩;自我按摩;调整呼吸;意念放松;听上一段优雅的音乐,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恩赐
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 比赛在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校际拔河比赛中,因我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
四、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幼儿体育》
授课班级:12幼教班授课人:XX
授课内容:幼儿队列和体操队列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场地:操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幼儿园实用队形、口令练习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队列队形练习常用的术语、基本知识、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口令指挥队列队形练习,并能初步形成体育教师最基本的组织能力和职业技能。
3、(情感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审美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教学重点:
1、口令的训练与运用
2、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
1、队列、队形的组织
2、口令下达的准确无误教材分析:
队列队形练习是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规定的必修内容,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幼教专业学生通过队列队形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队列队形练习知识,技术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喊口令和指挥调动队伍的能力,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能组织好幼儿园体育教学和各项体育活动,并能正确运用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变换来组织好幼儿各项集体活动。
幼教班的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在幼儿园,在幼儿园无论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队列队形的组织和变化贯穿于课的各个环节,所以说它是衔接体育课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它还是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幼儿园集会等集体活动的组织保证,也是对学生进行作风培养、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学意图:
本堂课通过队列队形教学使学生养成迅速、准确、协同一致的习惯;严格执行命令,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使学生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上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良好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控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教学中口令与动作不断地变化,因此能提高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的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轮流指挥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组织指挥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加强“组合功能”。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把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增进友谊,通过比赛增进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和团队荣誉感。
教学流程如下:
集合整队→宣布课的内容→观看幻灯片了解课的内容→游戏→新课导入→知识点自学检测(课外作业检测)→口令学习→分组学习→任务演练→总结教法:讲解示范、自主练习、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
学法:讨论、情景、角色、体验、探究、展示、应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到指定地点集合;2、检查人数、服饰;3、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开始上课。(二)分组与游戏:(我们是最棒的)
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四个幼儿园团队,设有园长一名,金牌老师一名,班主任一名。
二、基本部分
(一)知识点学习:
1、队列、体操队形的讲解;
2、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术语(自学检测):
A(列:路:翼:)
B(正面、后面、间隔、距离、队形、队形宽度、队形纵深、横队、纵队、方队、基准学生、排头、排尾、伍)
3、队列队形的教学内容与练习
A(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以XX为基准,向中看----齐!向左(右)---转!)
B(原地踏步---走!齐步----走!左(右)转弯走!立定)
(二)布置任务:
口令练习(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以XX为基准,向中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步---走!齐步----走!左(右)转弯走!立定)!)
(三)分组练习组员间轮换喊口令,轮换指挥与组织
(四)任务演练园长大比拼
(五)点兵点将
三、结束部分
备注:知识点学习由教师打分,分组练习自评,园长大比拼、点兵点将由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二)布置课外作业
二列队形、一列和二列队形、步幅、步频知识点学习
(三)宣布下课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十三岁的际遇》第二教时 教学时间:20xx年9月28日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 教学地点:福泉学校七年级教室 执教老师:任玲玲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简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材料安排精当合理的写法。
2、注意文中第一人称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的特点和作用。
3、体会作者展示后来居上与众不同的个性,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1、学习课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材料安排精当合理的写法。
2、注意文中第一人称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的特点和作用。难点:
体会作者展示后来居上与众不同的个性,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田晓菲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为纪念北大九十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二、整体感知。
文章分成独立的`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局部研读。
1、学生浏览课文,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哪部分内容集中叙写了“十三岁的际遇”?
A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概括作者7岁到16岁的四个生活剪影。
7岁的 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10岁的 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
13岁的 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
16岁的 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
B指导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指定四名学生作示范,分别朗读7岁、10岁、13岁、16岁四个时段的内容。
C再选四个同学分别对四个角色朗读的同学作评价,指出其优缺点。
(2)课文写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目的是什么?
2、默读第二部分,摘录关键词句,全班交流。
北大的书 最初的感觉 后来的感悟 对学校的评价 个人的成长
北大的人 学生 师长 对学校的评价 个人的成长
肖像
品质
两年的北大生活使作者对北大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你能说说北大是如何深刻地影响著作者的成长的吗?学生研读第二部分。
提示: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
北大的书:400多万册图书开始让作者几乎感到绝望,如那个哭泣的小女孩一样感到自己的浅薄,慢慢的,作者在书的世界里心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
北大的人:北大学生的敏感、纯洁、机智与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北大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气氛。北大的老师让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师二字真正的涵义: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小结:北大委于我心的太多,这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3、勾画出第一部分、第三部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
4、文章使用了许多优美的比喻句,在课文内勾画出来,在全班交流。(课后“探究?练习”
二、三题,理解比喻句和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点拨:第一句:这是雄壮的誓言,这是自信的表现,从哪里可以看出? 点拨:第二句:风景------比喻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河---------比喻前进的道理历程(90年)
船客------比喻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子。
舵手与船工----比喻北大的导师和教师。
点拨:第三句:不系之舟-------不受环境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一种充分自信,充分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四、请学生谈谈学习完课文后的感受
同学们本文作者是个早慧的人才,13岁就上大学,读初中时就向全国出版了自己的诗集,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美文,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成才的故事中吸取什么呢?那就是自强、执著、大量的阅读、思考、渴望创造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能早日成才。
五、作业
1、反复诵读,对重点语段,要熟读成诵。
2、写一篇读后感,也可针对自己最欣赏的章节,写一段书评。
授课教师:
白春艳
所在学校:
上良学区旧集小学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六年级
教学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点和学练方法,进一步熟悉球性,发展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通过传接球练习和多种游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场地器材:
前院篮球场,篮球21个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分)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1)、绕场慢跑;
(2)、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27分)
1、双手胸前传接球:
(1)、讲解持球及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持球动作: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拇指相对呈“八”字型,持球于胸前。
传球动作:蹬地→伸臂→翻腕→拨指。接球动作:伸臂迎球、接球后引缓冲。
(2)、教师找学生示范传球练习
(3)、练习原地胸前传接球(徒手练习)
(4)、2人一组面对面传接球练习(持球练习)
(5)、团队合作传接球。
2、游戏:双手胸前传抢球。
3、“8”字传球练习(特长生,机动)
三、结束部分(5分)
1、放松练习;
2、本课小结;
3、师生再见。
活动目标:
1.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纸球的各种玩法;练习夹包跳和掷动作。
2.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意与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彩色纸球人手一个,大圆布一块,塑料筐一个,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幼儿听音乐做顶球走、绕球跳、滚球等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
2.创意玩纸球
(1)请幼儿自由探索纸球的各种玩法。
(2)教师观察幼儿活动,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
(3)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师幼一起玩一玩。
(4)引导幼儿重点练习夹包跳、投掷等动作。
3.合作玩纸球
(1)教师收起一部分球。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合作玩纸球,对不会合作玩纸球的幼儿。教师给予一些暗示和帮助。
(2)再次减少球数,师幼合作玩球。
4.游戏:炒豆豆全班幼儿每人抓住大圆布的一角,互相配合抖动圆布,让纸球在布上蹦跳弹起,感受纸球蹦跳的特点。引导幼儿注意动作的一致性。
5.活动结束集体做吹气球游戏,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推荐理由:
1.选材恰当、有趣、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整个活动轻松、愉快、有趣。首先选材非常好,纸球是一件具有很多可变性的体育器械,他的可变性可激发起幼儿很多的奇思妙想。同时它也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利用废旧报纸制作成彩色小球,非常吸引孩子。用材恰当,真正从孩子兴趣出发。
2.设置开放、自主地活动流程,促进幼儿表现欲。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动静交替。环节设计也非常用心。活动开始,选择了孩子们非常熟悉、亲切的韵律音乐,使活动过渡非常自然;同时启发幼儿想象,让幼儿探索各种各样的玩法。中间让幼儿,集体共同投球,能放开让幼儿自主探索,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能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活动结束部分,一般教师的结束语比较格式化,通常都是“好了,我们放松一下,深呼吸——放松——”,而这个活动中,老师却用了“好了,我们来吹气球”的结束语,并带领孩子们走一步吹一下气球来做整理动作,孩子们觉得很有意思,很舒服,享受到美的饿感觉。原来放松也可以这样做呀!
3.教师灵活、巧妙地教学机智,激励幼儿的表现欲。
在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让幼儿大胆、自主地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并给与相应的信息反馈。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放得开,放开让孩子玩,让孩子自主探索,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给与特别的指点,并和全班幼儿共同欣赏幼儿的新经验,活动中的随机教育,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一步步分享新经验,层层递进,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在玩中学,智力得到了提升,身体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让幼儿大胆、自主地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并给与相应的信息反馈。教师积极与他们交流情感,鼓励、微笑、竖大拇指等,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是以从上而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将指示传递给他们,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教师的智慧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一种巧妙的顺应和调整,如果我们能和孩子同欢乐,永远站在他们的高度去预设和生成教育活动,我想那样的活动才是真正让师生都能共同成长的。
自始至终,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适当的参与,使幼儿的创造得以提升、巩固。幼儿在轻松、自由中获取了成长,体验了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