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社戏》教案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平桥人淳朴真挚的感情。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并疏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小组互动探究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二)作者简介,检查字词
(三)感知课文,互动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情节。
小说的主要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课文第11,12自然段。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
集体交流
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入手,写得有味,有色,有声,更有情。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夜晚美景,烘托了“我”看社戏途中愉快的心情。写行船之快,衬托了“我”急于想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2、自选探究
1、读——读喜爱的语段。
2、说——说探究的内容。
3、问——问不懂的问题。
4、帮——帮助解决疑难。
5、选——选探究优胜者。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
集体交流
教师强调:“偷豆”的是与非?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1、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戏也。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教学目的: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
2、学习用简洁的的语言概括表述并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3、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4、感受民间风俗的无穷乐趣
课前预习:
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欣赏多彩的戏剧舞台(投影):百姓看戏;孩子们看戏
2、回顾生活我们看戏。(跳蹯神)
37人组成的队伍,圆场一圈,东西南北中五神五将一一亮相,浓眉、大眼、高鼻、阔嘴、方脸,既威武又凶猛;接着,队形不断变化,先是两将挥动大刀对舞;接着是中神带着一名大将居中,东西南北四神带领各自的大将站于四角,拿着彩球、大刀,原地手舞足蹈,又有十六只马灯跳跃飞奔,不断穿插其间。此时,一旁的乐队,把小锣小鼓,大锣大鼓越敲越急,扣人心弦,伴随而来的是唢呐声声,高昂激越。而五神五将跳跃越烈,穿插越快,对舞越猛,令人目不暇接。一派欢乐景象!
3、比较导入。
4、走近作者。
二、感知内容,寻找话题
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感知内容,寻找话题。
组织交流评价,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与文章条理。(投影归纳)
1、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盼看戏
2、看社戏
(1)看戏前的波折
(2)月夜航船—前往看戏
(3)看社戏—船头看戏
(4)月夜归航—偷吃“罗汉豆”
3、回忆平桥村生活—看戏、吃豆
三、探究话题:
1、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生活的乐土?
2、为什么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平生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
3、你在生活中有同样的感受吗?(或者“一次愉快的旅行”或者“难忘的探亲故事”?)
(方法:自主研读—合作探究—交流感悟——评价)
四、感悟发现:
甲
1、在小村里,一家的客,也就是公共的客。
2、阿发:直起身来说偷我们的吧,我们大得多。
3、我说:“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我也要送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
乙
1、“哈,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呢!”一种尖利的怪声使我愕然了,只见她显出鄙夷的神色,“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2、“迅哥儿,你阔了!你现在出门大轿,三房姨太太。吓!什么都瞒不过我。”我闭着嘴,无话可说,只见她愤愤地回转身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选自《故乡》
五、比较归纳
平桥村的老老少少——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无私,厚道善良。
平桥村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
六、乡情觅风:
走进生活、交流家乡的民风及自己难忘的美好生活回忆
七、品味、欣赏、拾珠
读自己喜爱的话,说自己美好的感受,欣赏最美好的画面。
八、课后学习:
你也曾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吧,能否写下来让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板书设计:
双喜:聪明能干
戏人阿发:憨厚淳朴
好六一公公:朴实善良
月夜行船
豆景船头看戏
午夜归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运用。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
(2)点拨与探究结合法。指导学生品析关键语句,理解作品主题,鼓励自主质疑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之情。
(2)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老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
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记忆长河中一段永不褪色的难忘体验,无论它是温馨,还是灰暗,人生经历的书本总是诱人流连追思。我们今天学习的小说《社戏》便是鲁迅先生在流离颠沛中点燃的童年记忆。
二、检查预习
1、作者及背景: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都收在《鲁迅全集》里。《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中篇小说《阿Q正传》也是较有影响的作品,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此外还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等。背景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很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2、积累生字词、读准字音。
归省()行家()惮()絮叨()怠慢()撺掇()凫水()潺()歌吹()蕴藻()家眷()皎洁()漂渺()纠葛()三、欣赏社戏的图片资料,解题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朗读思考:文章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件?学生小组讨论。
五、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赏析精彩片段,积累名句,品味美词。
1、在课文第11节中,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2、具体分析以下句子及其作用。
(1)写起伏的连山如兽脊;
(2)写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
(3)写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
3、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地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地好戏了(其实最令我难忘的是什么?)
5、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教师组织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适时点拨: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讨论,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六、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2)当外祖母担心时,双喜大声说打包票;理由有三: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的原因——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头,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3)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
(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是一位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七、课堂积累知识拓展
1、读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
2、评人物,简笔式速写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用“我喜欢文中的XX(人物),因为他(他们)……(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八、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了劳动人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布置作业:
练习一,练习二。
十、板书设计:
社戏鲁迅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
第二课时
一、再述乐事,导入看戏。
(生活乐事的叙述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看戏部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默读看戏,梳理过程。
(一)默读第二部分看社戏的全过程。并思考: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讨论明确: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语文美,在探究中发现语文的思想美,在诵读中体验语文的情感美。)
1、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讨论明确: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2、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讨论明确:“自失”是指“我”听得出神,忘了自己。这是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缘故。
3、“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讨论明确:“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欲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板书:误认 心急生误 两误曲折 更现心急)。
4、“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讨论明确:“我”望到“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空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深被吸引,无限欢喜,更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5、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好看。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6、既然戏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赞成回去了。课文中月夜归航这一部分写得也非常精采。但为什么没有写沿途所见的景物呢?
讨论明确:因为前面第11节已着重写了两岸景物,所以这节略了这部分内容。
7、夜深了,人乏船慢,兴致将尽,在小说将要结束之际,偷豆一事又把情节推向了高潮。为什么说“偷”?“偷”谁的豆?
讨论明确: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来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伙伴享用;“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些话足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8、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明确:(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四、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1、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讨论归纳:
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4、至于“深夜归航”的描写又怎样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讨论明确: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还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让学生在品读赏析中体会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五、总结存储,归纳特色。
1、总结存储:这是一段优美清丽的自然环境描写,它写出了农村夜景的清新,写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与景有机的交融在一起。
2、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特色: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情于景,才能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具体地说:
1、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2、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六、片断仿写,体验拓展。
1、找出描写山、戏台、航船的比喻句,并加以进一步体会体会。
2、按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仿写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致。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
2.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了解背景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道中落以后,他更了解了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3.知识链接
社,旧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戏,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归省(xǐng) 不惮(dàn) 行辈(háng bèi)
棹(zhào)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絮叨(xù dāo) 潺潺(chán chán)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漂渺(piāo miǎo)
纠葛(jiū gé) 渔父(fǔ) 蕴藻(wēn zǎo)
5.解释词语。
絮叨: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宽慰:宽解安慰,使解除烦恼、苦恼或忧虑。
怠慢:待客态度冷淡而考虑不周。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委实:实在。
朦胧: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
依稀:模模糊糊。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扫兴:正在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层次。
明确: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因此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看戏前(第一至四自然段)——看戏中(第五至三十自然段)——看戏后(第三十一至四十自然段)。
7.依据小说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本文记述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明确:乐土。
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明确: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古书;③可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3.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
明确:去赵庄看戏。
4.读第五至九自然段,找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用四个字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高兴——兴高采烈;主要内容:戏前波折。
5.细读第十至三十自然段,这一部分写看戏中的情景,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将这部分分为三个层次,试各用四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
明确: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
(二)合作探究
1.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4自然段的开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做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2.本文依据事件的主次有详有略地叙事。主线是看社戏,围绕这条主线,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每件事对塑造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各不相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起止段 事件 详略 人物(性格)
1~2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略写 “我”、小朋友
3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略写 “我”、小朋友
4~9 看社戏前的波折 详写 “我”、母亲、外祖母、少年们
10~13 夜航看社戏途中 详写 “我”和小伙伴们(农家子弟聪明能干)
14~21 在赵庄看戏 详写 “我”和小伙伴们
22~30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详写 “我”、小伙伴们、母亲
31~40 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 “我”、双喜、六一公公(淳朴善良、好客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三)品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廖序东曾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指出,“有些词语除了它们的基本意义外,还具有褒奖或贬斥的感情”。
1.一般来说,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赞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比如《社戏》中的这两句话:
(1)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孩子们盼望着“好戏在后头”,但老旦唱得迟迟不肯结束,孩子们“破口”而“骂”,这里的贬义词直接表达了对老旦的厌恶之情。)
(2)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喝采”一词,渔父对孩子们的褒奖赞扬之情溢于言表,是很明显的褒义词。)
2.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人心灵的主观投射。不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原有的感情色彩会发生变化,有时褒词贬用,有时贬词褒用,非常有趣。如:
(1)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非常得体巧妙地表现了小伙伴的淳朴可爱,含有褒义。)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得意”常与“扬扬”“忘形”等构成“得意扬扬”和“得意忘形”等贬义词,但在这里却看不出一点贬义,相反却表达了褒义的效果。)
(四)少年形象分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的形象应该是会“飞鸣”“会跳跃”的。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童年伙伴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农民孩子所具有的性格和美德。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呢?
1.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情趣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也应该是清新活泼的。文中双喜的语言亦极富鲜明个性。他说服大人让迅哥儿去看社戏:“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快人快语,机智而又热情。船回到平桥时,双喜在船头上就大声地说:“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既写出了他的能干、老练,又把孩子的那种“自喜”“自得”的心理表现了出来。
2.人物动作——生动灵活。文中的一群孩子,都来自于农村自由广阔的天地,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表现出淳朴、能干的特点。如船出平桥一“点”一“磕”,委实是一个个“弄潮的好手”,灵活而又老练。回转船头时,“拔篙”“点退”“架橹”,摇起船来连老渔父都喝彩,进一步表现出水乡少年是干练的弄潮好手,以及他们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性格。
3.人物心理——细腻真切。人物心理描写对于塑造典型形象非常重要,作者在塑造少年形象时,写出了他们在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文中刻画偷罗汉豆的心态最是细致。先是偷阿发家的,又怕偷多了挨阿发娘骂,于是又偷六一公公的,也怕六一公公骂,便又想出对付的办法,孩子们聪明能干而又狡黠顽皮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几段简洁的语言、心理刻画很富有生活情趣,切合艺术的真实性。
4.人物环境——贴切有效。在去看社戏的路上,“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富有诗意的“月色”,“宛转,悠扬”的笛声,以及宛若仙境的戏台,都很好地烘托出孩子们要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向船尾跑去的“连山”则烘托出他们渴望很快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回家的路上依然写景烘托,前后呼应,更显奇妙。比如写因为厌倦老旦唱而回转时,却又“回望”,写戏台如仙山楼阁,横笛婉转悠扬,真切地反映出孩子们虽然离去,却又十分留恋的心理状态。
四、课外拓展
根据你对《社戏》的解读,用一句话来评价《社戏》:
《社戏》是一幅( )的风情画;
《社戏》是一曲( )的人物赞歌;
《社戏》是一首( )的童年抒情诗;
《社戏》是一个饱经生活沧桑的人回忆童年生活所讲的一个美丽的童话;是看倦了都市尘嚣的都市人回归( )、向往( )生活的动人心曲……
答案:五彩斑斓;深沉诚挚;热情洋溢;自然;自由美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概括能力。解答概括能力的题目,主要是通读文章内容知晓文章大意,再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贴切的词语进行概括。解答此题,先要分析出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围绕社戏,从盼看社戏、去看社戏和怀念社戏三个部分,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并能够将那些栩栩如生的情景印记在脑海中,并从中截取一个个画面,这样能准确地概括出画面了。解答此题时,可以从文章段落文字中找出画面、人物等,再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