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优秀5篇)

导语: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下面是整理的校本课程(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9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

一、课程名称:童话之约

二、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丰富、充实、深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而童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方珍宝,它最贴近儿童的心理。孩子们喜欢神奇秀丽、幻想丰富的童话世界,未来需要有完美心灵和创造才能的人才。童话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能够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都能够透过与其相对应的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发展童话这一美学命题,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为此,我们将着力培养学生爱读童话,会读童话,会讲童话,会编童话,会评童话,能在童话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强阅读与生活的感悟潜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选取了《童话之约》这一校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学生透过畅游“童话世界”,感受童话世界的魅力,获得思想与精神的陶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透过本校本课程,探索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基本方法,构建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课内外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童话阅读体系。

3、积累超多的童话故事

四、课程主题资料:

1、简介童话起源和发展历史

童话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时代,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还根据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件演绎出了许多带有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童话为主,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受到欢迎。能够这样讲,这些民间童话便是现代童话的起源。

2、西方童话

上学期主要带领学生系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本学期以格林童话为主,带领学生继续阅读童话,了解外国童话世界。

五、课程实施策略

1、课程要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切忌过多讲解。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带给相关的阅读资料和材料,给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阅读是一种负担,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切忌批评指责。

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取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资料和教学过程。

5、阅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目的阅读。

六、课程评价

童话阅读务必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价。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因此主要透过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生生(或师生)相互观察评价;过程激励评价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把童话之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七、教学安排

周次

教学资料

备注

1、温习安徒生童话,了解格林童话

2、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异同

3、阅读童话《小红帽》

4、表演《小红帽》

5、阅读童话《灰姑娘》

6、讲童话《灰姑娘》

7、阅读童话《白雪公主》

8、画童话《白雪公主》

9、阅读童话《青蛙王子》

10、讲童话,编童话

11、阅读童话《睡美人》

12、讲童话,编童话

13、阅读童话《糖果屋》

14、讲童话,画童话

15、阅读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

16、阅读童话《野狼和七只小羊》

17、阅读童话《勇敢的小裁缝》

18、阅读童话《穿靴子的猫》

19、成果汇总、交流、展示,表彰优秀学生

校本课程 篇2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2005jqp

——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校提出的“继续保持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在全县的领先地位,初步凸显学校的艺术特色”。我们致力于建构适应学校特点、适合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

二、设置依据

1、我校以“环境一流、管理一流、校风一流、质量一流”为办学目标,以“自立自强、和谐奋进”为特色,以“立德、崇学、砺志、有为”为校训,让每一个三中人都具有开阔的胸怀与视野、全面的素质与富有个性发展的特长。真正体现了作为学校主人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哲学上的认同。

2、学生需求的评估:我校经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我校学生的需要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高雅的气质、独特的个性、全面的素质。我们做过相关的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学校开设艺术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3、评估学校的课程资源。我校是新建学校,占地4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0多平方米,共投入约2500多万元,校内绿树成阴,明亮广阔,两个广场坐落有致,为我校校园环境的艺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校计算机室,语言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功能室为开展艺术校本课程提供了完善设备。宽带网的建成和使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了信息源。校内闭路电视、演播室为学生开展艺术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设备。

三、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的、主动的、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丰富和发展学校办学的内涵,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让个体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均衡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公民素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有较强适应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实行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一)具体目标:

1、学生发面:

(1)通过校本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发展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校本教育,努力培养其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间。

(3)通过校本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教师方面: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

(2)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学校方面: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2)培养各类有个性的特长生;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需要与实效相整合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课程开发规律,又要讲求课程实施效益。

2.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同时还应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实现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综合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选择、创新的权利。

3、自主与自愿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对内容形式进行调整,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课程结构与内容

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是与课堂学科教学课程并存的重要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校本教育必须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1、课程结构设置

开设的选修的科目有12门,在分类上一般有如下几种:

(1)、兴趣特长辅导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的兴趣爱好,发展其特长。文学社、书法、绘画等。

(2)、学科辅导类。各学科课外辅导 提优、补差

(3)、课外延伸类。专题讲座,使学生学有所长。 《古代诗歌赏析》 《古代散文阅读》《英语语法讲座》

(4)、学术讲座类。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培养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世界热点问题追踪》 《科普讲座》

2、课时安排

每周一节课,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3、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打破年龄界限和班级次序,按兴趣进行分组改革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学习状况选择不同的项目,让学生学有所得、各展所长。

七、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强对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对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等功能室的建设,开发好校本课程案例,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八、课程实施步骤与技术流程

1、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目标;

2、建构本校校本课程的框架设想;

3、形成学校校本课程方案;

4、组织实施课程方案:

(1)、师资的培养:观看校本录象,开设学习讲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

(2)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①教导处对各类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讨论评估,确定开设的科目和开设的时间,并安排指导老师。

②组织好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或课程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并由教导处审核备案。

③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该课程的特点,制定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制作教学用具,达到资源优化和共享。

④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要求积极参与市级、县级的课程研究。

⑤组织好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如一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元旦文艺演出、元旦书画作品展等活动。记录好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名单、先进事迹、荣誉称号等等。

九、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

1、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

通过建设育人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通过构建学校的文化特色、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通过构建各种保障制度,使学生在高雅的教育中充分地、有个性地发展。

2、构建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 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评价以学生评教、学校检查教案、学生作业 等方式进行。

(2)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的方法有检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

3、完善校本课程的资源支持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校本课程案例集等等,为今后的课程开展提供有利的应用和借鉴作用。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3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好处: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校园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校园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校园、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校园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校园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校园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务必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资料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校园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校园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校园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群众配合的事业,校园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校园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校园教育的“共同体”,成为校园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构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取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带给多样化、可供选取的资料,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校园、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用心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透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潜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资料、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校园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状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取,监督学生上课的状况由冯校长负责。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状况。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资料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简单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与交往。让学生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合作交流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二、总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各具民族特色的竹竿舞,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在熟练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的跳法和敲竹竿的节奏的基础上,能创编出本年级特色的跳法,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下肢力量、弹跳力、耐力等素质,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视频、音乐让孩子感受竹竿舞的魅力及节奏特点、动作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

三、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尤其不受场地限制,通过开发和利用竹子作为体育器材和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

四、学情分析

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各年级的学生均能较好的完成本年级竹竿舞的跳法,无论是对竹竿舞的起源还是基本跳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学期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实践,不仅完成上学期的创编跳法,更要鼓励孩子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编、自创、自演、自导新颖的竹竿舞跳法,达到动与美的完美结合。

五、预期效果

1、学生能打出最基本的节奏,并在竹竿上进行基本步的跳跃,并能在跳跃的过程中,熟练的唱歌;

2、学生可以在四杆中熟练的进行各种跳法的练习,还能加上各种不同的上肢动作。

六、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为每周二的下午体艺2+1,进度安排如下:

1、竹竿舞的文化特色及影响。(2课时)

2、多样的竹竿舞的节奏及跳法。(2课时)

3、根据节奏创编肢体动作。(2课时)

4、创编多副杆的花样跳法。(2课时)

5、快乐实践。(2课时)

6、自我评价。(1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教学重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一些节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节气对农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