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精选3篇)
近日,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员刘华教授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座,经过刘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指南》的最终形成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的珍惜,更是我们幼儿教师们的“指路明灯”。通过学习《指南》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也感受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聆听了刘教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后,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总结了以下体会:
《指南》是一本师幼家长共用的“指路明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平等,帮助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的准备。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细致的专业参考,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也为幼儿园家长理清儿童成长的基本参照,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指导并约束成人教育行为,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备认识,并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是儿童幸福成长的福音——《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刘教授的讲解中,我们还观看了视频——“老师如何组织晨间谈话”。晨谈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个过渡性较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能帮助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所以“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首要问题是避免“跑题”现象。谈话往往有中心话题,参与谈话者在这个范围内交流,这是谈话的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三岁以后的幼儿,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社会性语言逐步增加,但是他们仍然需要通过学习来摆脱谈话“天马行空”的状况。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我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作为一位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在很多方面教育理论是结合不到实践中去的,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也让我体会到,这份职业它所存在的特殊性,不会向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要做好,想要教育好孩子那么简单。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究。
今天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它是国家教育部所出台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把幼儿的学习分为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通过对《指南》解读的学习,我明白从“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目标的解析、案例的描述、给我们进行了细致地解读,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
学习让我意识到,现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还远远不够,有些方面还要不断的进行改正,要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也向孩子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回归幼儿的经验,给予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我们要真正做到这些,才会有利孩子的成长,也会这些也是一小部分,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有根据《指南》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发展,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
《指南》向我们提倡的是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贯彻《指南》,在实际工作中多思考、多反思,努力提升自己,创新自己,调整自己,陪每一位孩子一起成长,那是我所要追求的快乐。因为孩子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
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在这片美丽的净土上,我们种下的是爱的种子,那么,我的收获必将是真诚的爱的回报。既然已选择了这份职业,那么,就会热爱这份工作,真诚的对待每一颗种子,陪伴他们!
这次的教研活动“咖啡语茶”为我们解读了指南里面语言领域,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语言,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语言,语言就像人体中的水分一样不可丢失。但是当年龄段较小的幼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来就很弱这就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那作为一个教师,要如何引导幼儿如何创造幼儿语言环境呢?
一、要创造日常生活中的宽松的语言环境
我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集体活动中教师提供的语言是不能够满足幼儿的语言发展的需要的,但是我发现当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儿就自己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时候,在一个区域中一起玩的幼儿之间的交流会明显的增多,比如:“我搭了一价架飞机。”“你这个怎么搭的呢?你教教我吧!”等等,所以我就觉得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敬请的绽放自我。
二、采用游戏的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很多时候,幼儿都会有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但是因为他的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发展,所以心中想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来。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说点名时间,叫道名字的幼儿可以说一下你喜欢的水果呀,玩具啊或者你双休日去哪里玩了?
三、利用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语言的兴趣
创设主题墙和走廊的环境,如:1加1考察团,我们将一些照片放在主题墙上,每当我们换一批照片,就会有幼儿主动的上前看,并会和同伴交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这是谁谁谁”“谁谁谁在干什么”等等的语句出现。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讲述,这样的化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会有大量的提高。
四、师幼交往,幼幼交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过渡环节与幼儿进行交流,选择幼儿有兴趣的话题,幼幼交流可以是同年龄段的也可以是跨年龄段的,中班的找小班的做好朋友,小弟弟小妹妹有困难了大哥哥和姐姐可以帮助解决,平时的时候也可以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他们会觉得十分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