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他从小活泼好动。
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当时,谁也没有看见。
姑妈见了,问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小列宁怕说出实话,会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妈的责备,所以也跟着大家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亲看着他的表情,已经猜到了花瓶是他打碎的。了。为了让他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妈妈装出相信他的样子,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
三个月后,妈妈寻找机会,给列宁讲了各种各样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启发儿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萌发出羞愧感。
从那以后,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列宁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妈。姑妈家的那个花瓶其实是我打碎的……”
听着孩子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她一定会原谅你的。”
听了妈妈的劝说,列宁马上起床,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几天后,阿尼亚姑妈给小列宁寄来了回信,不仅原谅了他,还称赞他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原谅后,十分高兴。他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谴责。”妈妈看着儿子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