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剧本最新7篇

以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7篇《晏子使楚》剧本,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1

一、关注小学生的思维特质,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段,对强制性作业容易厌烦,这也是导致传统语文教学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新课程的实施,摆脱了知识结构教学的传统语文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给教师的作业设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摆脱传统的作业本、练习册或者背诵作业的模式,设计出学生更喜欢的作业,比如说将作业改为引导学生排练课本剧等。小学生对事物有比较强烈的模仿需求和欲望,因此课本剧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本剧的排练中学会对人物的分析、描写的运用以及人物刻画和故事叙述的方法。例如,在《晏子使楚》一课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课本剧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作业。《晏子使楚》课本中的人物有晏子、楚王、城门卫兵、武士、礼仪大臣五个。教师在布置课本剧作业时,先和学生一起梳理内容,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按照角色配成“小剧组”,要求在课下自主进行排练。当第二天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时候,教师会惊奇地发现,即便是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务。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师生可以在表演完后对课本剧展开点评,设立“最佳剧组”“最佳演员”“最佳动作”“最佳语言”等一系列奖项并进行评选表彰。学生通过演课本剧,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分析能力,实现了对思维的拓展。

二、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投入学习的动力,教师设计布置的作业应该充满新意,形式新颖独特,内容与学生和生活紧密联系,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表演形式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把文章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再配上合理的想象,加入适当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最后让学生自己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员奖、最佳合作奖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感受各种乐趣。通过这种表演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展现自己,发扬个性,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开拓,提升整体素质。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作业的灵活性、趣味性,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完成课后作业,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关注层次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1)作业量的分层

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进行作业量的分层,设计不同等级的作业形式。如A类作业是基础型练习,内容浅显易懂;B类作业比较难,侧重于综合运用。学习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A类作业,以便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A类基础上选做B类作业,以开阔视野,提高水平。

(2)作业难易程度的分层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2

逶迤 磅礴 毡子 攀谈 骨碌 蜷缩 点缀 呜咽 澎湃 藩篱 t望

矗立 咀嚼 焦灼 愠怒 蔫巴 拽住 苦涩 泥泞 懵懂 绵亘 延袤

猝然 愕然 蓦地 哽咽 疲惫 翩翩 篝火 蹊跷 玛瑙 殷勤 募集

嫣红 宛转 诧异 懊悔 宁可 钥匙 祈祷 眷恋 遨游 萌发 诬蔑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用兵如神: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千锤百炼:比喻对诗文进行多次修改润色,精益求精;也比喻久经艰苦的斗争和考验。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得意门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泛指学生。

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己方的权益、观点等。

壁垒森严: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镜花水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伦比,类比、匹敌。

三、积累下列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表疑问,什么)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开玩笑)

2.词类活用

(1)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2)齐人固善盗乎(形容词用作动词,善于,擅长)

3.古今异义

(1)齐之习辞者也 古:熟练 今:学习

(2)何坐?曰:坐盗 古:犯罪 今:坐下

(3)晏子避席 古:离开 今:回避

(4)其实味不同 古:它们的果实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5)寡人反取病焉 古:辱 今:疾病

4.一词多义

(1)习齐之习辞者也 (熟练)学而时习之 (复习)

(2)为为其来也 (介词,相当于“于”) 生于淮北则为枳(动词,变为,成为)何为者也(动词,做,干)

(3)使晏子将使楚 (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让)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者也”表判断)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吾欲辱之,何以也(即“吾欲辱之,以何也”)

②何坐(即“坐何”)

③吏二缚一人诣王(即“二吏缚一人诣王”,古汉语中数词一般放在名词后面,不用量词)

④缚者曷为者也(即“缚者为曷者也”)

(3)固定句式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耶”为固定句式)

四、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

1.《老山界》,作者陆定一,长征时任《红星报》主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等职务。

2.《草》,作者王愿坚,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山东诸城人。代表作品有剧本《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短篇小说《七根火柴》曾被选入初中教材。

3.《〈长征〉节选》,电视文学剧本,作者王朝柱,当代作家。

4.《枣核》,作者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作品收录在《萧乾全集》中。

5.《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东西》。

6.《始终眷恋着祖国》,作者刘敬智,《光明日报》高级记者。钱学森,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7.《春望》,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8.《泊秦淮》,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放翁词》。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3

做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感觉是幸福的。每天和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清新与快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笔者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策略。

1 小组合作,激发学习热情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之间的竞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唯恐自己掉队。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学生对下药的过程不太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女同学对这个情节不太清楚,心存疑惑,因为对《水浒传》了解的少。笔者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把下药的过程解决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各小组积极地投入进去,有的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的有刘唐、白胜、吴用、杨志几个重点人物,还有两桶酒。学生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有的组长当起了导演,让学生演示课本的情景,有当刘唐的,有当吴用的,有当杨志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灿烂的笑容。然后分组展示各小组的劳动成果。你组唱罢我登台,把自己组最精彩的一面展现出来,博得了阵阵的掌声。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2 运用课前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前的几分钟里,讲一段关于课本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隆中对》一课时,课前讲一讲《徐庶回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不是艰难的历程,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陌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文言语言;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讲一段关于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感受晏子的机智、幽默,学生对唐雎出使秦国的故事产生了兴趣,急于探个究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精彩故事,学生走入了文本;在讲《智取生辰纲》一课时,讲一段关于杨志失陷花石纲和怒杀泼皮牛二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凝神静听,时而哈哈大笑,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小故事打开课本的一扇窗,感受清新的空气。

3 让语文活动彰显生命活力

语文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生活中去。学习完第一单元诗歌后,笔者让各小组准备诗歌朗诵会,正好是教师节,所以主题定为对老师的赞美。各小组积极准备,认真准备材料。在朗诵会上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师生融合在一起,彼此感动着。当时有一个学生读的作品是《老师,你的位置在哪里》,听完后,笔者感受颇深,说:老师的位置在同学们的心里,老师的位置是学生给予的,只有我们彼此理解尊重,才能感受到幸福的课堂。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课本剧,课本剧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走入文本,触摸鲜活的人物形象。每次的课本剧表演,学生们都会兴趣高涨,各小组摩拳擦掌,准备一决高下。

在学习《范进中举》时,学生演示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真是形象逼真,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笑得都流出眼泪来了。还有胡屠户打范进的窘态,让人哭笑不得。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演示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的片段,人物形象历历在目,把吴用等人的智慧演绎的淋漓尽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演示了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见于勒的精彩片段,把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揭示地生动形象,菲利普遇事的恐慌心态,克拉丽丝遇事的沉着冷静,让人深思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爱国诗歌朗诵,来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学生们热情高涨,朗诵的时候,声音洪亮,情感饱满,展现当代学生良好风貌。

语文活动让生命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4名言警句显斗志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4

1美读文本,融情入境,激发想象

特级教师张田若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美读,将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美读能使学生犹如进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这一段,是一幅充满春天的花色、花香、花甜味的春景图。通过反复诵读,引发学生的自我想象,伴随着春的浪漫随想,学生将那生机盎然的春色映在了心中。

2品味关键词,触动情感,培养想象

文本的研读要特别注重关键性词语的品味,因为选入教材的文本往往有不少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的品味和研读,可触动学生情感,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可开拓一片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比如《舍身炸碉堡》一文可引领学生品味

(1)“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

(2)他托起炸药包时“昂首挺胸”,脸“钢铸一般”,“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用尽力气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两句话,让学生品味在其崇高外表的内在有着一颗怎样的心灵和崇高精神境界。

通过舍身炸碉堡这一壮举,触动学生学习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崇高品质这样的情感,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美,从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3挖掘“空白”,添枝加叶,发挥想象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行文简洁、文章节奏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使文章的展开过程中形成的断裂处。而这些断裂处往往留有广阔的想象余地。许多课文都有类似的空白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挥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对省略和跳跃的情节进行挖掘和补充,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如我在上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被袋里装的是什么》一文时,针对文本中的两处“留白”引导学生添枝加叶,进行深入挖掘,起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一是当孩子们盼回了日思夜想的爸爸,爸爸从前线背回的沉甸甸的被袋里竟然是信时,我首先用课件形式出示了三封信,开启学生的思路,然后启发学生自由想象母亲在这么多信中还可能会写些什么……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对“信”这一特殊的物件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信,充满着母亲对父亲的思念与牵挂;信,写满了母亲对父亲的担忧与叮嘱;信,寄托着母亲对父亲深深的祈祷和祝福……二是想象爸爸会在怎样的情景下读这些信。教师创设了几种不同的情境,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契机,架设了桥梁。

4把握细节,态势模拟,品味想象

态势语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姿态、动作、表情、手势等,传递正确的思想、要求及有关的信息。态势语言虽是无声语言,却能直接表情达意,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达到加强有声语言的效果。如我在鲁迅小说《少年闰土》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胯下逃走了。”这里所用的动词“扭”有什么好处?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辩的:

师:“扭”与“转”意思相近,我们常用“扭转”一词。但是,在这里能否换用“转”字?

生:(思考品味)好像不能……

师:(用手势和姿态表示“扭”与“转”的区别。)……

生:(恍然大悟)“扭”能表现转身的灵活和身体的小巧,而“转”字则不能。

在这里,态势语言转换成了可视的画面、造型,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为学生品味“扭”这个动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师设置的良好思辩氛围得到了张扬。

5编写剧本,再现文本,丰富想象

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编写剧本,调动学生已有的存储表象,丰富学生想象,再现文本核心内容。编写剧本,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想象欲望;表演剧本,极大地品尝到了想象的乐趣。

如我在教《晏子使楚》时,运用改编文本为剧本、运用表演再现剧情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演热情,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教后,有个学生在自己的周记中写到:“上星期我们自编自演《晏子使楚》,我非常高兴地出演了这个人物,我觉得自己就是晏子,我也通过这堂课知道了晏子的聪明机智、不卑不亢,更看到了他语言中的逻辑力量!……”剧本片段摘抄如下:

(楚王与晏子正用膳,忽见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走过。)

楚王(忙问):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得意洋洋地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楚国大臣也都得意地笑起来。)

大臣甲(小声地):这回姓晏的脸要丢尽了。

大臣乙(细声地):就是就是,看他怎么办。

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这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我原来想取笑大夫的,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6改写情节,融会贯通,融合想象

改写是对原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某种改动,写出与原文基本一致或完全不同内容的练习方式。学生在理解课文原有情节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想象,揣摩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情况,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文章。如我引导学生改写《狐狸和乌鸦》情节:

师:学完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所以上了狐狸的当。现在,乌鸦吸取了教训,变聪明了,它怎样把狐狸嘴里的肉夺回来呢?

生1:狐狸叼起肉,刚想钻到洞里去,忽然,乌鸦飞到狐狸头上,用尖硬的嘴巴啄狐狸的头。狐狸痛得直叫,嘴巴一张,肉就掉在地上。乌鸦连忙把肉叼住,拍拍翅膀,又飞到树上。

生2:狐狸叼起肉,刚想钻到洞里去。突然,乌鸦真的唱起歌来,多么好听的歌声!狐狸忍不住走回来。乌鸦唱完歌,问道:“再唱一首好不好?”“好!”狐狸张嘴一说,肉就掉到了地上。乌鸦马上把肉叼走了。

……

7狗尾续貂 ,开拓思维 ,驰骋想象

有些课文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我们可引导学生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想象驰骋在广阔的文学大花园中。

如《晏子使楚》结尾是这样一句: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为此我引导学生说:“楚王这次甘心失败了吗?”“晏子在以后的大使生涯中会不会再遇见类似的事?也能维护国家和自己的尊严吗?”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续写,如“楚王没有难住晏子,心中再生一计……”等。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动

素质教育要求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变换方式,通过各种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动起来,挖掘他们无穷的潜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死板无趣的课堂,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动起来,你会发现孩子们有无尽的潜力等待老师去帮他们挖掘。

例如,分析《晏子使楚》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我让学生自导自演了一幕课本剧。晏子由班上巧言善辩的张同学扮演,楚王由一向不服输的李同学扮演,还有很多同学主动扮演大臣、旁白等。面对“楚王”的百般侮辱,“晏子”不卑不亢,应对自如,旁白恰到好处的“煽风点火”,让楚王和宴子之间的唇枪舌剑不断升级,现场气氛紧张、搞笑。

大臣:(一脸傲慢,说话拿腔作调)来人可是齐国使臣?

晏子:(彬彬有礼)正是。

大臣:(上下打量晏子)齐国使臣要想进城只能从此门通过(手指旁边用课桌代替的五尺高的洞)。

晏子:(看了一眼五尺高的洞,轻捻胡须,微微一笑)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能从狗洞进去。

旁白:无奈之下,楚王只得让晏子走正门进入,此时楚王在与晏子的交锋中已经输了一局,接下来他将如何扳回这一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晏子:挺胸抬头,迈着自信的大步走进城门。

…………

整个表演过程,学生们从表情到动作都能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拿捏准确,语言也做了加工,幽默搞笑又不偏离主题,俨然一部穿越剧。表演结束,台下的同学还要给每个演员打分,对每个人的表演进行评说。如此下来,同学们对整篇课文及课文中的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及表演能力,最主要是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课下揣摩人物性格,研究人物动作,精练人物语言,真正能够做到学中乐、乐中学。

二、让学生唱起来,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写作讲的是真情实感,没有感情的东西写出来也没有人爱看,也不可能得高分,而现在学生的作文恰恰缺的就是这一点,空洞、枯燥,没有灵魂。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激发内心的情感,写出带有灵魂的好文章,我多次使用这样一个妙招,屡试屡成功。

例如,作文课《父母的爱》。显而易见,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写出父亲或者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父母的爱是每时每刻都在,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能感受出来吗?他们能意识到吗?已经慢慢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是把父母的爱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正不知该如何摆脱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知父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我觉得应该先让他们接受一次深刻的情感教育,然后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感投入写作当中去,这样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才是有灵魂的好文章。我用一首谭晶的《我的父亲和母亲》作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学生们看着屏幕,听着歌曲,“养我长大不容易,历尽万苦和千辛,好饭拨进我的碗,好衣穿在我的身,眼花了背驼了,白发又添几根根……一生操持这个家,一心都为儿女们,盼我成材眼望穿,教我做人操碎心,我长大他变老,老来又送我离家门”,听着听着大家跟着一起唱起来,有的同学眼中还充满了泪花。一首深情的歌曲,充满爱的温暖,顿时让年少的学生,深深浅浅地找回了父母爱的点滴,心中有想说的东西,水到渠成,这时就不愁学生没什么可写了。

三、让学生画起来,展现他们想象的魅力

语文课学生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老师不断地在讲,学生一味地在听。即使教师的口才再好也总有让学生感到厌烦的时候,学生爱参与,喜欢热闹,教师要在把握好课堂整体节奏的情况下,放手让他们在参与中学,在学中参与。

例如,《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大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给学生安排一项任务,让他们动动画笔,把老舍笔下的大草原画下来。为了不遗漏草原上任何一处美景,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反复阅读课文,了解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有的还添加了自己的想象,虽然画功参差不齐,但是内容都很丰富。老舍是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神往,孩子们是用稚嫩的小手,五颜六色的画笔勾勒出草原的缤纷世界,同样引人入胜。这个活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

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在发生着微妙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各种活动融入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邸雅洁。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J].学周刊,2011(27).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6

表演者:

晏子----

楚王----

武士----

齐王----

大臣----

撰稿人:五年级罗珍华

第一场

开幕:(春秋时期,齐国)

齐王:晏子,本王想派你去访问楚国,楚国现在很强大,你争取让楚国和我们结成盟国。

晏子:是的,大王,我一定不负你的重托。(跪地)(楚国大殿,一大臣来报)

大臣:报告大王,齐国将派晏子来访问我国。

楚王:哼,小小齐国胆敢访问我泱泱大国,看我怎么羞辱使者。(众大臣哈哈大笑,然后在一起窃窃私语)

第二场(楚国城门,两武士手持长刀站岗,大臣等候晏子。城门紧闭。)

晏子:(走上前去)见过大人。

大臣:使者,这边请。(手指“狗洞”)

晏子:(朝着大臣,不紧不慢地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大臣退,与楚王窃窃私语。)

大臣:(来到晏子面前)使者,请。(手指城门,武士开门)

第三场(楚国大殿)

晏子:(抱手,行跪拜礼)见过楚王。

楚王:(冷笑)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为难地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不屑地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陪笑)今晚我设宴招待使者。(众人下)

第四场

(楚国大殿,众人坐在酒桌旁)(大家说说笑笑)(两个武士押着一个犯人,从堂下走过)

楚王:站住,(武士停)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犯人反抗,一武士将其制服,让其跪下。另一武士跪地回话。)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朝着晏子,笑嘻嘻地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大臣得意地大笑)

晏子:(面不改色)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赔笑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晏子:(拱手)哪里?其实,敝国想与贵国结成盟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笑)好,那我们两国就此结成盟国吧,从此一同对付敌人吧。

课本剧晏子使楚 篇7

关键词:语文特点;高效课堂;熏陶感染;实践应用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概述。

一、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熏陶感染的特点,要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1.美的熏陶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其熏陶感染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美,要确保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最终,为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跟随着作者的笔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图,随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相关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美的熏陶。

2.情感的感染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项已被纳入了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之中,是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好语文教学,要搭建平台,促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思考的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为什么作者说这堂普通的语文课令人难忘?②文本中多次提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试着解答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发挥语文实践应用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实践特点的重要性,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1.交流能力的提高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交流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要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与人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走进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将文本改编成了课本剧,引导学生按照下面的对话情境进行表演。片段如下:

场景一:楚王:听说齐王派来的使者,叫什么“晏子”,身材矮小。

大臣:是的,陛下。

楚王:哈哈,吩咐下去,在城门口开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洞门进入。

场景二:侍从:请……(指着洞口让晏子进)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晏子看看洞口,思虑着说)

……

引导学生按照这个场景去表达,并在自主阅读文本后揣摩晏子和楚王的性格特点和说话语调。这样的情境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通过情境的表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进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也是重点,更是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那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改善作文教学呢?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在笔者看来,除了多练习之后就是要学会观察、学会积累。所谓观察就是看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从他们身上找到写作的素材,进而,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打好基础。所谓的积累就是积累写作技巧、方法的应用特点,积累一些优秀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等,目的就是要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教学质量,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的过程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