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最新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
【中图分类号】C913.14【文献标志码】A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1]。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多数是男性青壮年,处于性活跃年龄,由于配偶长期不在身边,容易发生高危,是艾滋病的主要易感人群之一[2-4]。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将影响整个社会艾滋病防控效果[5-7]。本次对2011年~2013年贵阳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特征及HIV、梅毒、丙肝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贵阳市2011年至2013年哨点监测1203名建筑工地农民工。其中2011年402人,2012年401人,2013年400人。
1.2方法
2011年至2013年对不同建筑工地农民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国家哨点流动人群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安全套使用情况,HIV和梅毒、丙肝检测情况。督导员核对所有问卷完整性、签字并保存问卷。
1.3统计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对象正确回答8个基本知识问题中的6题及以上的人数/调查对象数)×100%。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社会人口学特征
2011年至2013年所调查1203名男性建筑农民工一般特征以本省户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在本地居住时间大于6个月者为主。不同特征知晓率分析:年龄在20~39岁段知晓率较高,P=0.000;婚姻状况以未婚人群知晓率较高,P=0.008;外省户籍者知晓率48.7%,高于本省户籍者知晓率37.3%,P=0.000;居住时间大于6个月者知晓率43.8%高于居住时间小于6个月者知晓率36.3%,P=0.01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70.0%,高于初中以下文化知晓率34.5%,P=0.000。见表1。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贵阳市2011年至2013年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主要以本省户籍、青壮年、已婚者为主;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在本地居住时间大于6个月;3年间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29.1%、42.1%、52.5%,虽然知晓率逐年升高,P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与暗娼及临时性伴的较为活跃,2013年与暗娼及临时性伴发生比例高于2011年和2012年。随着社会开放,这些商业性可及性提高了,农民工性观念也发生变化,对婚外也不避讳,而且调查对象大多处于性活跃年龄,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容易发生高危。安全套使用方面,调查对象与暗娼及临时性伴最近一年安全套使用频率和最近一次使用情况在2013年都较2011年和2012年有所提高,但总体使用比例较低。调查中得知农民工经常光顾的是一些低档场所暗娼及站街暗娼,这些暗娼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感染率较高[13,14],加上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容易造成疾病传播。表3显示调查对象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时大部分人从不使用安全套,认为与自己配偶/固定性伴没必要使用安全套。当问及如果在外面找小姐不用安全套可能会把疾病传染给配偶时,他们大多数回答“没想这么多”、“不知道”,因此艾滋病知晓率高低直接影响安全套使用情况,对知识了解越多安全套使用率越高,努力提高我市农民工知晓率是今后工作重点。本次调查对象中有过男男同性的2011年1例、2013年1例,发生率较低,但2例均从未使用安全套。目前男男同性感染率较高,呈上升趋势,在男性建筑农民工中要引起重视,加强该方面宣传教育。
2011年至2013年调查对象梅毒感染率10人(2.5%)、3人(0.7%)、4人(1.0%),HCV感染率1人(0.2%)、2人(0.5%)、1人(0.3%),两者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HIV只有2011年发现1人阳性,本省户籍、汉族、48岁,本地居住时间小于6个月,初中文化,最近1年及最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时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与暗娼有史,也从不使用安全套,无临时性伴史及男男同性史。总体上我市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梅毒及HIV感染率比其它地区高[15],由于他们流动性大,活跃,安全套使用率和艾滋病知晓率不高,容易造成疾病传播及家庭内感染,因此要加强对男性建筑农民工的宣传、干预及监测力度,这对控制艾滋病传播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农全兴,林新勤。南宁市外来建筑农民工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中国性科学,2013,22(6):58-60.
[2]陆焯平,朱作金。流动人口AIDS知识与态度现状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2):99-101.
[3]汤后林,吕繁。桥梁人群在艾滋病性病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2):192-194.
[4]吴俊青,王端平,周颖,等。流动人口艾滋病传播与流行危险因素文献分析综述。人口与发展,2008,14(5):105-108.
[5]胡乃宝,隋虹。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现况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282-284.
[6]陈刚,吕军。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5,26(8):14-19.
[7]Sheng L, Cao WK. HIV/AIDS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in China. China Med J,2008,121(13):1230-1236.
[8]吕柯,胡翼飞,熊燃,等。我国13个省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2):157-159.
[9]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EB/OL].(2006-02-27)[2012-04-20].
[10]吴纪民,王伟,白广义,等。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调查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4):283-285.
[11]田翠翠,王华东,李辉,等。安徽省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35-38.
[12]刘洁,张阳,何钦成。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19-1021.
[13]李东民,袁飞,胡绍源,等。不同场所暗娼高危行为和HIV/STI感染状况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3):210-213.
[14]宋红,,王宏,等。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0):1897-189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花木社区辖区内6所中学的二年级学生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个班级,共505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3部分。
1.2.2 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对研究对象实施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讲座内容包含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态度的正确认知等。
1.2.3 效果评价 研究对象在听取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前自行完成问卷调查,3个月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再次向研究对象发放相同问卷,实施干预效果评估。各知识点干预前后比较采用知晓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总体情况干预前后比较采用总得分,总得分共有9个题目,答对1题得1分,满分为9分。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EpiData 3.2软件录入整理,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干预前后率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干预前后知识得分比较,经Agostino D检验为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505人,年龄为12~18岁,平均年龄14.7岁,性别比为1.17∶1。初中生325人(64.36%),其中男生171人,女生154人;高中生180人(35.64%),其中男生101人,女生79人。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总得分为中位数为7分,P25为7分,P75为8分,干预后总得分为中位数为8分,P25为7分,P75为9分。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U=156547.5,P
2.3 艾滋病的相关态度
问卷设置5个艾滋病相关态度答题,以同意、不同意、不知道3种答复代表学生认知态度。经卡方检验,条目“与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发现朋友隐瞒艾滋病情后可继续交往”、“在中学生课程中增设艾滋病知识”,干预前后认知态度构成比有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学生防艾知识来源
问卷显示,多数学生从家人、同学、朋友、老师、报纸与书本、互联网、医生等多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以互联网、老师、报纸与书本为主,分别是262人(51.88%)、244人(48.31%)、236人(46.73%)。选择医生途径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学生有160人(31.68%)。
3 论
干预前调查问卷显示,中学生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全面。学生对“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的答对率较低;而愿意“与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一起吃饭”的学生分别为80.40%、68.51%。可见,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掌握不准确,不能真正认识到艾滋病传播的本质是感染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体液交换。这与黄天德[2]文献表述类似。当前学校已涉及艾滋病防治教育[2],但属于临时突击任务居多,无法达到经常、系统、连续教育的程度。许多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实质不清楚,加剧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和对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3],也是造成“恐艾”现状的原因。
调查发现,学生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较多,以互联网、老师、报纸书籍等为主,但从专业医生处获得相对较少,仅为31.68%。可见,学生在艾滋病防治知识上出现不完整性,认知程度不一,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误解,这表明学校正面的系统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4]。提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要以科学为指导才能提高实际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健康教育只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散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设定宣传栏等方式完成,必须针对目标人群的需求,内容和形式要适合目标人群的文化和生活环境[5]。
数据显示,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态度有明显提高及改善,如“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感染了艾滋病能治好”等核心知识点的知晓率分别从干预前的71.29%、80%、62.18%提升至93.86%、87.72%、73.27%。“与艾滋病握手、拥抱”、“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与艾滋病人继续做朋友”、“课程中增设艾滋病知识”等相关态度的同意率分别从干预前的80.40%、68.51%、80.40%、88.91%提升至91.09%、84.55%、89.90%、95.45%。学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学习和掌握,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可把了解的知识告诉他人,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6]。
在专业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下,同意在中学生课程中开展艾滋病知识课程学生比例从88.91%上升至95.45%。学生对学校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持肯定态度,说明了学生群体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是存在的[7]。近十几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救助儿童会等国际组织合作,借鉴国外成功的青少年教育经验,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1]。我们探索学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动机制,推广专业医务人员和学校老师相互交叉授课模式,从而形成“内容互补,形式多样,渠道规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艾滋病,不惧怕艾滋病,避免或改变不良(高危)行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方寄惠。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6):437-439.
[2]黄天德,谢琳娜,杜虹玲,等。某县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204-206.
[3]张学锋,吴汉奇,潘池梅,等。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10-2911.
[4]程淑群,王悦琳。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41-4642.
[5]董艳。浅谈艾滋病防制的健康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288.
[6]王旭东。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制知识宣传模式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244-245.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开展科学、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高中生、棉纺厂女工、建筑工人三组人群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放380份问卷,收回有效答卷370份,其中,高中生答卷的及格率为89.44%,建筑工人的及格率为57.29%,职业之间有显著的差异,x2=37.63,P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健康教育;关怀救助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64-02为了解我县居民对艾防知识的认知程度,阳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工作人员于2011年12月1日艾滋病宣传日走进校园、建筑工地、工厂,对不同人群进行了艾防知识问卷调查。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三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一组为高中学生180名,二组为建筑工人100名,三组为棉纺厂女工100名。
1.2方法:调查采取问卷方式,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高危行为、预防措施及对HIV感染者的态度等,共15道题。问卷不记名,只需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调查员10分钟内收回问卷,随后工作人员对被调查者进行了艾防知识的讲解。2.结果
调查380人,收回有效问卷370份,15道题答对10道为及格,经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不同职业人群对艾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高中生最高,女工其次,建筑工人最低,职业之间有显著的差异,x2=37.63,P
2.2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的知晓情况不同,“艾滋病会传染吗”的正确率最高;“蚊虫叮咬、咳嗽等会传播艾滋病吗”的正确率最低,具体数据,(见表2)。
2.3对HIV病人/感染者的态度上,“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肯定回答为86.74%;“你愿意给HIV感染者提供关怀与救助吗”肯定回答为29.56%,具体数据,(见表3)。
表1不同职业人群艾防知识及格率比较
职业调查人数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及格率(%)高中生1801611989.44棉纺厂女工94722276.60建筑工人96554157.29合计3702888277.84表2艾滋病相关知识不同问题的知晓率
序号问题正确回答正确率(%)1、艾滋病会传染吗33089.192、输入带有HIV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32387.303、感染HIV的妇女生的小孩有可能的艾滋病吗28577.034、一个看似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吗22661.085、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吗20655.68表3对待HIV感染者的相关态度
序号问题正确回答正确率(%)1、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86.7413.262、如果有同事感染艾滋病,愿意继续与之共事吗42.3557.653、你能接受和HIV感染者共餐吗38.7661.244、你愿意给HIV感染者提供关怀与救助吗29.5670.443.讨论
3.1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其中高中生及格率最高,因为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人员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进校园”活动,高中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接受宣传教育的机会多。建筑工人的及格率最低,他们多是外地农民工,流动性大,生活条件差,文化程度低,接受宣传教育的机会少。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建筑工人的年龄大多在25-45岁间,处于性活跃期,易发生高危行为,个人防护意识差,易引起艾滋病的传播。所以,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指导农民工避免危险,提高他们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遏制和预防艾滋病在农民工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防治知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1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动人口目前已成为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1-2]。因此,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成为预防艾滋病的关键[3-4]。本文通过对本辖区内320名流动人口相关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健康干预,旨在提高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促进其健康行为。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2009~2011年间本辖区内的320名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工厂、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商城、及娱乐场所。
1.2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相关防范知识调查》问卷,对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常见症状、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预防措施等。通过调查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以及相关的健康干预后再进行上述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320名流动人口中,男性193人,女性127人,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4.8岁,其中文盲154人(48.1%),初中及以下文化105人(32.8%),高中文化57人(17.8%),中专及以上4人(1.3%)。
2.2 干预效果:干预前320名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2.8%,干预后总知晓率为98.9%,干预后与干预前的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人数的不断增长,携带艾滋病毒的流动人口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给艾滋病毒的蔓延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艾滋病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重视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不高,总知晓率仅为72.8%,缺乏对艾滋病充分的认识。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艾滋病防治知识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公众对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所了解。但多数人并不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条例法规,不知道如何确诊艾滋病以及在何种机构做相关的检查。
影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文化水平偏低,本次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接受能力较差,对艾滋病的传播和危害缺乏足够重视,防范意识淡薄,知识的获取多为被动获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流动人口工作压力大,且多属于社会的底层,容易受到社会歧视,从而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良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晓率有明显上升。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干预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健康干预方案,将健康干预的重点放到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中,加大对其的宣传教育力度,促进该人群的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应多种多样,如:开设展板、张贴海报、发放免费宣传册、定期讲座等形式,将艾滋病防治的信息尤其是国家的相关条例传达给公众,以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调查应答率。健康干预工作应以社区为基础,加大对流动人口健康行为的监管和干预力度,定期进行社区调查,消除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通过健康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艾滋病防范意识,促进自身的健康行为,对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红梅, 陈丽青, 张铁军, 等。 上海市闵行区外来育龄妇女艾滋病知信行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12): 78-80.
[2]朱惠娟, 苏运叶。 中山市北部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J]. 护理学报, 2012, 19(2): 21-2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方法;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法制管理、监督监测、医疗救治及免费咨询服务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深入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努力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机制。
(二)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全民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宣传,使全民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达到90%以上。
(三)高危行为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达到50%以上。
(四)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专业人员上岗培训率达100%。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艾滋病防治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作为实践“*”重要思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以及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明确艾滋病防治工作职责,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区政府统一领导本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金山区公共卫生联席会议艾滋病防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艾滋病防治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定期对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区公共卫生联席会议报告,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
各镇(街道)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落实有关政策,解决突出问题。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建设健康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构建和谐社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区环境。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做好本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小组协调下,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要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开展自查、抽查和监督检查,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小组报告。
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好对目标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做好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怀以及其它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一般人群与重点人群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和科普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和办法,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消除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区卫生局要制定全区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培训和知识宣传计划,编印、发放宣传资料,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列入“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之中,要结合健康城区创建,向广大市民提供科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并为有关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技术支撑。
区委宣传部负责制定艾滋病防治宣传报道计划,监督和检查有关媒体对艾滋病宣传报道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新闻单位要将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列入宣传重点,金山电台、电视台要保证有一定时段播放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广告,金山报等报刊杂志要保证有一定版面刊登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广告或专题文章。
区教育局要把预防艾滋病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在本区中、小学进行适时、适度地预防艾滋病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区人口计生委要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将艾滋病防治纳入日常宣传和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社区居民中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部门所属的监管场所要对干警和管理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预防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管理人员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同,要对被羁押嫌疑人以及被收教对象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区农委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在农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工作。积极配合卫生等有关部门编写、印发适合农村地区的宣传材料。
区卫生局、商旅委、公安分局、司法局、工商分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宾馆、酒店、发廊、美容美发沐浴等服务场所的艾滋病防治的日常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
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社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群众工作系统和工作网络的优势,在不同人群中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依法加强监管,落实干预措施
区卫生局和血站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血液管理,坚持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提高无偿献血率。血站必须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检测,检测呈阳性的,严禁使用,以杜绝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区卫生局要依法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和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经常性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对社会办医、个体医疗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
医疗机构要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节约、安全地使用血液资源,严格执行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临床用血,提高成分用血比例,推广和倡导自身输血。同时,要加强血库管理,建立严格的血库管理工作制度,要将临床用血安全的有关指标列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的内容。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做好介入性诊断、治疗器械和实验室用具消毒工作。要严格执行《上海市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毁形、消毒和回收工作,防止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要做好治疗艾滋病药品、生物制品、血液制品、诊断试剂、生物材料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查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等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制造行为。
区公安分局要加大对吸毒贩毒、、非法采供血行为的查处力度,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宾馆饭店、咖啡馆、酒吧茶座、歌舞娱乐、美容美发、桑拿浴室、按摩足浴、游泳场(馆)等公共场所相关人员的行为干预工作。
区人口计生委和区卫生局要利用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预防保健三级网络,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策略,在镇(街道)、社区、娱乐场所等地设立安全套自动售货机。
区卫生局、区妇联和区人口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在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产后保健及婴儿保健的基础上,建立综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检测、治疗及关怀服务体系,探索符合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模式,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各医疗卫生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对医疗卫生人员和有关职业暴露人员进行培训,对有关职业易感环节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医疗卫生人员及有关职业暴露人员因不规范操作、管理不善而感染艾滋病。要实行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发生职业暴露后,必须迅速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四)加强疫情监测,规范疫情报告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艾滋病疫情的监测,开展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力求准确掌握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区卫生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全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基线调查,开展主动监测,对监管场所内的吸毒、、人员和性病患者实施HIV检测;卫生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配置自愿咨询检测点,实施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各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要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现工作。
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上报本辖区艾滋病疫情。对于隐瞒、缓报、谎报疫情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病人和感染者管理,落实减免政策
根据卫生部《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的通知》(卫疾控发[*]164号文件)要求,采取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行轻症病人分散随诊、上门服务,重症病人入住定点医院治疗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实施对感染者和病人咨询、医学访视、就医指导、医疗服务和家庭护理等工作,医疗机构负责做好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医学随访工作。属被拘留、劳改、劳教和羁押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应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实行相对集中管理。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四免一关怀”(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阻断母婴传播、艾滋孤儿免费上学,关怀救助艾滋病家庭)政策,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实施社会关爱,消除歧视和社会恐慌,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对恶意传播艾滋病的感染者或病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防治能力
要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推动性病门诊规范化建设和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改善防治工作条件,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区卫生局作为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导意识,积极为政府当好助手和参谋,加强队伍建设,把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热爱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充实到防治队伍中来,积极开展培养、培训工作,在全区建立起一支集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检验检测和临床医护为一体的专业防治队伍,切实提高我区在艾滋病预防控制、检验检测和医疗救治等方面的能力。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关系改革开放与稳定大局。为切实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安临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办公室主任、综合股长为成员的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部署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为认真领会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意义,教育和要求干部职工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有序开展此项工作,安临局充分利用每星期二、五学习日,认真学习《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列》、《××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清楚的认识。从以前“艾滋病距离我们遥远”的认识转变到“艾滋病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艾滋病十分可怕”转变为“艾滋病其实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观念上来。从而主动的加入艾滋病防治宣传热流,以已为范,形成懂艾滋病知识、宣传艾滋病知识、预防艾滋病的联动机制。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是以宣传防治艾滋病为主渠道,采取学习、黑板报等方式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宣传艾滋病知识;二是建立局机关综合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艾滋病的传染;三是落实责任制,对照《××县2009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的要求,认真查找不足,力求达到工作责任目标的要求;四是加强与防艾办的联系,及时传达和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五是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由卫生局、禁毒委员会提供相关材料,分别在威远镇、永平镇等地发放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展出了艾滋病宣传图片等宣传材料,进行了有关禁毒防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知识问答;六是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布置,积极配合参加卫生部门和防艾办组织到各乡(镇)的防治艾滋病督查、检查活动。
半年来,安监局防治艾滋病工作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防治艾滋病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局机关工作经费紧张而且人手不足,没有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导致宣传、防治等工作无法拓展进行;其次是关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材料少,使得学习和宣传的内容不够丰富。
四、下半年防艾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领导,认真把此项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