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司马迁与班固著作的不同之处【2篇】

司马迁一生最高的著作就是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记传体的史书《史记》,这本著作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那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多少年?该页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比较司马迁与班固著作的不同之处【2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较司马迁与班固著作的不同之处 篇1

【摘 要】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前后辉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长期以来,马班并称,《史记》《汉书》连举,研究马班异同成了一门学问。《汉书》继《史记》而作,对《史记》有继承,有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两部书有诸多方面的异同,本文简单的从作者经历,著作两方面论述一下《史记》与《汉书》的不同点,著作又从记录的年代,体例不同,史学地位,创作宗旨,文体,内容的侧重点,对商品经济的看法,文学语言,后世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班固;司马迁;《史记》;《汉书》;不同点

一、二者身份不同,经历不同

司马迁出身于西汉时期的一个官宦人家,继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从十岁起开始学习认识古文,并向当时著名的学者孔国安,董仲舒等人学习《尚书》,《春秋》等历史典籍。他二十岁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后又跟随武帝狩猎和封禅,游历了很多地方,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北涉汶泗,将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搜集历史资料,纠正补充了文献上的疏漏,也扩大了眼界和胸襟,为《史记》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初元年因参与“李陵案”而获罪下狱,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并发奋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这一宏伟巨著。他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班固出生于一个外戚官宦人家,父亲班彪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历史学家,通晓汉代历史。班固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立志要继承父亲的志向写一部汉代史书。但其编写的过程非常曲折,刚开始几年就被人告发为“私作国史”,被捕入狱。后来被释放,在皇帝的帮助与下又重新编写《汉书》。

二、二者的著作有很大不同

(一)记录的年代,体例不同,史学地位不同

(1)《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史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地理、美学、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其体例为纪传体通史,多以人物和家族为单位展开。全书共130篇,50多万字,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2)《汉书》只记载了西汉一朝,从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被誉为“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官史所言能及”。其体例为纪传体断代史。共100篇,80余万言。是一本目录书。班固将“书”改名为“志”,将“世家”并入“传”中。全书分为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其侧重于政治,经济。

《史记》和《汉书》一个为私人著作,一个书稿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两位作家的个性嗜好不同,取材行文之间,也有很大不同。

(二)创作宗旨不同

(1)司马迁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班固的宗旨是:“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与百王”。

(三)文体不同

(1)《史记》即是史学的名著,又是文学的名著,它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属于历史性散文和哲理散文并重。它体现这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气息。

(2)《汉书》主要是记叙,附录辞赋和散文。

(四)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1)《史记》侧重于人物传记上,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具体生动的性格,形象动人的故事,错综复杂的生活画面使人物形象血肉饱满,生动鲜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司马迁坚持以真实的历史还原人物,虽然是“录实”,但并非有事必录,而是有所选择。同时,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描写刘邦的谋士张良就体现了这一点。张良平时与刘邦谈论的天下大事很多,但书中只记录那些和天下兴亡有关的大事,从而表现张良的足智多谋。

《汉书》以叙事见长,尤其10“志”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如:《食货志》叙经济制度,《地理志》叙疆域物产,《文艺志》将汉代存书作全面的梳理,对其学术源流,存失情况作了系统的概述。

(2) 司马迁在《史记》里形容吕后残虐戚夫人,以致她亲生的儿子孝惠帝指责她“此非人所为”。而班固的《高后记》则隐恶扬善,对戚夫人一事只字未提,而只在书末《外戚传》内叙及

(五)对商品经济的看法不同

司马迁用《货殖列传》宣扬自己的私利观。“夫千盛之王,万家之侯,百世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他又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并且在他看来,贫穷是耻辱。“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食,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而班固就这一思想对司马迁进行了批判,在《汉书》中的《司马迁传》里,批评他“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值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弊也。”

(六)文学语言上不同

(1)《史记》多采用当时的口语,经过锤炼加工形成书面语,简洁明了,浅易近人,有着极强的表现力的特点。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尽可能用口语的自然形态。例如《张丞相列传》写周昌的口吃。《魏其武安侯列传》引用颍川儿歌:“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对统治阶级进行讽刺和斥责。《李将军列传》引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说明李广的品格高尚。

(2)《汉书》语言受当时的辞赋,散文影响较大,有骈偶化的倾向,有工整华丽的特点。但因作者喜用古字,崇尚藻饰,使其不够通俗,过于艰深晦涩。

三、总结

《史记》与《汉书》皆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传世之作,对史学与文学甚至是全人类的文明的发展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史记》谈司马迁的史学贡献 篇2

关键词:《史记》 司马迁 史学 贡献

引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其文学之笔来塑造的历史人物,成为一种典型形象,而《史记》就是这些文学笔下历史人物故事的综合,《史记》是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开洪之作,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也不止于一部《史记》,从他的身份上可以看出,于文学方面,他是创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先驱者,是一位语言巨匠、散文大家,而从史学的角度,他所写的各个历史人物是实际存在的并不是虚构的,在一部《史记》中,他成功地将历史与文学进行结合,对历史人物进行遥想但并不出格,创作源于生活但并不偏离生活,因此,对我国的史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一、司马迁和《史记》的总体概述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F。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史记・太史公自序》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奋其气,威信故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要了解司马迁对我国史学的贡献,首先要对司马迁和其著作《史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用文学之笔构筑的历史人物,源于历史,又作用于历史。司马迁家世代都是朝廷的史官,这也对他日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幼年的司马迁一方面要放牧牛羊,另一方面受父亲的教导,天资聪颖,十岁就能背诵《尚书》《左传》《国语》《世本》等,幼年开始便对历史文明有一定的了解。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迁之父被任命为太史令,司马迁随父迁居长安,对其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青年时代的司马迁,开始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游历,漫游江南后,又渡江北上来到淮阴,并且对韩信的故里进行拜访,随后到齐鲁拜谒了孔子故居。“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之。”是司马迁在拜谒孔子故居时的感概。离开孔子故居之后又游历了其他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考察体验,为司马迁日后的《史记》写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经过多次游历,司马迁不仅观赏了祖国大好河山,更是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将心中长存的疑问也解决了,并且对个人情操有很高的陶冶。例如,在《史记》的七十列传里,司马迁对忠于江山社稷的历史人物,描绘中的敬意油然可见。比如,《屈原列传》中,楚怀王的昏庸以及当时贵族政治的腐败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司马迁谴责的主要内容,但同时又强调屈原在被流放的那些时间内,对故国仍然念念不忘,借屈原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

“农不出则乏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才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货殖列传》

司马迁对国家、对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百姓生活的牵念,加之他在游历的过程中接触到的真实故事和生活,都可以说是进行《史记》创作的素材。“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源大则饶,源少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从这些句子也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爱国爱民的精神。

《史记》记载的历史范围十分广阔,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记载的历史跨度达3000多年,司马迁凭借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知识,使得《史记》也荣登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此后人将《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班固)

班固在后汉书中如此赞扬《史记》,《史记》确实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发展都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它首创的纪传体编史记录方式更是成为后代“正史”的模板。与此同时,《史记》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更是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史记》全书包括几个大的部分,即十二本纪,主要是记录历代帝王的政绩;三十世家,主要是记录各个诸侯国以及汉代的诸个诸侯和权贵的兴亡历史;七十列传,主要是记录重要人物的历史事迹、言行举止等,主要是叙述人臣的事迹,列传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即大事年表;八书,即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这几个部分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形成时并没有固定的书名,也不是叫做《史记》,而是被称作“太史公书”或“太史公传”,也称“太史公”。“史记”最初的意思是对古代史书的一种通称,从三国时候开始,就变成了司马迁所写著作的专称。

二、司马迁《史记》的史学贡献

司马迁以其自身的文学功底,创作出举世名著《史记》,几千年来备受历代学者的推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司马迁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于一身,是后无来者的伟大学者。”历代学者大家对司马迁以及《史记》的评价,便是它对后世影响力的最好诠释。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对我国史学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史记》出现之前,我国已经有编年史《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多种历史著作,但是这些著作的影响力都不及《史记》。可以说,《史记》的出现更多地激发了学者来研究、撰写历史的激情,使得史学蔚为大观,最终从经学门类中独立出来,从这一点上来看,司马迁可以被称作是我国史学上的一个伟大奠基者。

《史记》记载的历史时间跨度为3000年,涉及时代久远,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史记》中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虽然各有渊源,但司马迁将这些体例都综合运用在一书中,使得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和配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纪传体体裁,也树立了我国史学上的一块丰碑。赵翼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诸侯,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史家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司马迁的《史记》掌握了大量的史学材料,这些史学材料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先秦典籍和当世流传的著作、档案文书以及实地的调查资料。正是因为司马迁有大量的知识累积,加之他深入到百姓中,才能使得《史记》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击之耳。於是杀使者,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数月,龙且击淮南,破布军。布欲引兵走汉,恐楚王杀之,故间行与何俱归汉。”

――《史记・黥布列传》

譬如,《史记》中对兵事的描绘,无论是对地形的描述还是对战争细节的描绘,都依赖于司马迁本身的知识累积以及阅历,也说明一个道理,即编撰史学著作,则一定要亲历其境,在现场对史事进行还原和了解,这对我国后代史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史记》被后人一致公认为“实录”,就是因为对历史的尊重。《史记》之所以上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是为了使得读者能了解历史发展的渊源,《史记》全书的篇文中,记录汉代历史的有62篇,近一半的数量,而秦代至汉代一百年的史事,也占据整部著作的一半以上,对历史渊源进行了解和掌握,也成为日后史学领域发展的优良传统之一。

“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于神运,谱谍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

――《十二诸侯年表》

《史记》中的十表最能体现司马迁著作的“通古今之变”这一思想。《十二诸侯年表》叙述的就是是周室衰败,诸侯继起,五霸盛衰的历史,也就是说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不止是要单纯地写历史及其变化,更重要的是发掘历史的深度,找到历史问题的原因以便指导后代,这一思想无疑彰显了它对后代史学发展的价值之大,也为后代的史学著作编写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史记》的各篇文章中,都贯穿了司马迁的各种先进思想,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在各个方面这些进步思想都可以作为后世进行研究和创作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据,这也是司马迁对我国史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结语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其作者司马迁凭借各种对史学资料的掌握以及深入实地进行考察的阅历,创作的这一巨著对我国史学的发展而言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史记》中反应了司马迁的思想特点,其创作不仅是为了展示历史,更是要解读历史,为后世造福,而我国史学的发展过程也受到《史记》中诸多思想观点的影响,有了更大的进步。语

参考文献

[1]贺信民。司马迁的史学贡献[J].民办教育研究,2010(04).

[2]王右磊,李建。论《史记》的“超史性”及其成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3]雷震。司马迁《史记》著述宗旨述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4]田敏。从《史记・循吏列传》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J].文学界(理论版),2011(03).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