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的发展精选8篇

有航天一线工作者,也有在校学生、艺术专业从业者以及航天爱好者。其中不乏中小学生画面色彩丰富、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本次征集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参与航天事业的热情。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航天事业的发展精选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航空航天科技

Aeronautics and aerospace of general education

Wen Xin, Zhang Wenhao, Qin Yuqi

Shenya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henyang, 110136, China

Abstract: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structure which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combining with the aerospace and aerospace general education. By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content,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aerospace and aerospace gene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ntroduction to aerospace technology” as a liberal textbook, this article given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and reform proposals about the textbook of aerospace and aerospace.

Key word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更加引起人们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关注。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先后成立航空航天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与此同时,一些普通高校,如南京财经大学,也将航空与航天(也有的学校称为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或航空航天技术博览)作为通识课。笔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和体会,并参考欧美高校开设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探究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教学内容、目的和方法等。

1 我国专业化教育模式的问题与通识教育

1.1 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20世纪80年代)和特定社会背景(生产力亟待恢复)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并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却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最优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面临的情况可能就越糟糕。

社会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旧的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出现,高校里专业调整的步伐,无法跟上社会职业更新的速度。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

1.2 通识教育起源和目的

通识教育,国外称“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4]。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6-8],当时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精细、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20世纪,通识教育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今天,欧美大学仍在不断完善其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经历五次较大的通识教育改革[7-10]。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古代。《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论衡》认为“博览古今为通人”。所以,通识教育旨在培养“通才”,它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重视培养人的情志等。

2 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的意义

航空与航天课程在我国一直是航空航天专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1,2],其目的首先是为学生未来从事航空航天及其相关领域工作培养兴趣,更主要的是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专业导论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普通高校将航空与航天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其教学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展通识教育不仅能增加大学生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航空与航天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航空航天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向往飞翔的梦想由来已久,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万户飞天的勇敢实践,表明了古老的中国人渴望飞向蓝天的美好愿望。通过航空与航天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绩,学习伟大的航天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3 鼓励大学生在困难面前勇于攀登

学生通过航空与航天课程的学习,了解航天先驱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航天开拓者的眼里,“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奋进,敢于开拓创新。

2.4 启发学生规划未来人生

航空与航天知识可以启发和拓展人们的思维,尤其是航天器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人们对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重新思索自身存在的价值的意义。飞过天的宇航员大多存在一个共识:“地球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生命仅仅是宇宙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产物。”记得有位美国宇航员说过,“昨天的梦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是明天的现实。”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很多人开始重新思索这些问题,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人类怎样存在?

3 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的教材问题与改革

3.1 教材方面的问题

航空航天技术在非专业大学生眼里,是十分神圣的,因为宇宙的奥秘神秘莫测,很多大学生对航空与航天课程比较感兴趣。作为通识课,目前我国没有一本适合通识教育的教材,大多采用“代用”教材,如《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航空航天技术》等,由此带来很多问题。

(1)专业性很强

翻开《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科书,插图不少,可是大部分是平面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设计图。对于非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内容过深,尤其是文科学生,没有工程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2)内容单调乏味

细看“代用”教材的文字内容,大多是定义和概念,枯燥乏味,对非专业学生而言,即便把这些内容熟记于心,又有何意义?另外,由于书本的空间有限,介绍性的内容往往类似于纲要。

(3)课后练习或思考题没有价值

思考题是运用大脑思考后得出答案的题目,而目前的“代用”教材章节后的思考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第一章课后思考题为例,“试述直升机的发展史,试述火箭、导弹发展史”,很多学生认为是“百度题”,学生只要灵活运用手中的工具,就可以“百度”到答案,这类题能算是思考题吗?

(4)条理性很强带来的问题

航空与航天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和领域,尽管有联系,但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不能混为一谈。目前的大部分“代用”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每章都是以飞行器设计为主线,航空器、航天器和导弹与火箭等内容相互交叉[1,2]。如不管是火箭发动机还是航空发动机,统统纳入同一章节,对于非专业学生,理解起来稍显费力。再如,《飞行器构造》这章内容中,既有航空器的构造,也有航天器的构造,根据整体教学效果分析,这种航空航天结构的相互交叉会导致概念的混淆。

另外,由于中国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加之应试教育的长期导向作用,使基础教育在单一学科教育上越来越深入,学科分化加剧,基础教育功利性越来越明显,而在人文、心灵和智慧等通识教育方面却越来越弱化。基础教育已经走向思想单一、思维狭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创造性思维的模式,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航空与航天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专业课的附庸,其重要性并不比专业课低。“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好航空与航天课程,掌握其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好地开阔思维。

3.2 教材改革的建议

对于航空与航天课程,只有拓宽知识面,全面介绍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门课的内涵。为使学生具备开拓新领域的基础,课程内容应具有前瞻性,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在反映学科前沿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航空航天技术涉及领域之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保持课程的完整性也值得探讨。作为面向非航空航天专业学生的通识课,该课程内容应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需要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由风筝飞行延伸到飞机,由早期火箭延伸到各种导弹,由嫦娥奔月延伸到阿波罗飞船,由恐龙灭绝延伸到宇宙探索,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实例中汲取航空、航天和航宇知识。国外有一本航天知识方面的书,名字起得非常好,叫“没有公式的航空航天技术”,值得我们借鉴。

以笔者在神舟飞船、卫星及空间防御领域的工作体会以及在北京、南京几所大学讲授航空与航天知识的教学经验来看,对于航空与航天的通识教育,其知识与内容应该注重“启蒙”,致力于开展大众化的教育,太过学术化反而会让人失去兴趣。教材应该具有趣味性,可以漫画的形式展开。现在已经有的《漫画线性代数》《漫画统计学》等一系列的趣味教科书,以漫画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学习到很多知识,两全其美。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课程的教科书可以参照这种形式。

4 结束语

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宏观任务、飞行过程及定性的知识方面,让学生通过对航空航天探索过程的学习,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的内涵。真正认识“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了解航空航天先驱们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辉煌的航空航天历史。而不应该过多地描述技术及其材料性能分析、机构设计、通信与仪表等工科技术的细节。特别是对于基础理论的要求,应该建立在普及教育的数理化基础上,尤其注意不要作为专业导论。希望改革后的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虎。“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07(7):78.

[2] 邢琳琳,马文来。公共选修课《航空航天概论》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57-258.

[3] Orillion M F.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and student outcomes: The case of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2009,58(1):1-18.

[4]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金娟琴,谢桂红,陈劲。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8):44-45.

[6]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63-66.

[7] 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曾开富。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布局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S1):135-143.

航天发展 篇2

全域攻防装备体系闪亮登场

在航天科工展区的大屏幕上,红蓝双方的对抗正在震撼上演,在这个虚拟战场,不用真实的一弹一炮,却能真切地模拟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矛”与“盾”的较量,攻防信息战的比拼,这就是中国航天科工的防务对抗体系仿真演示系统,在给观众更加震撼的直观感受的同时,充分展现为用户提供导弹武器装备体系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实力。

而与这个虚拟的战场相呼应的,是航天科工展出的全域攻防装备体系,它由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与雷达体系、空间应急体系、后勤保障体系等七大体系组成,每个体系中的明星产品都在此届航展上悉数亮相。

在防空体系中航天科工集中展出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全空域防空导弹武器装备:新一代中近程导弹武器系统FM-3000是区域和要地防空的主战武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FL-2000C末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使敌方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无法实施对地攻击,成为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的克星。QW-12可以同时抗8枚的红外诱饵,同时具备毁伤无人机、***等小目标的能力。作为空袭平台和弹药的全空域克星,FD-2000可以说是国土防空、区域防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等现代战争的“全能选手”。而FL-3000N舰载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可有效拦截各类亚音速和超音速反舰导弹,是海军装备的王牌武器。类似俄罗斯“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FK-100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弹炮一体设计,作战效能高,是全天候中低空、机动式、中近程末端防空武器系统。而QW-19导弹武器系统在QW-18的基础上增加了众多先进技术,其抗干扰能力更强、杀伤概率更高、探测距离更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展出的海防体系实现岸海空潜联合兵力火力信息力整体运筹,支持海防作战指挥扁平化,有效保障平时和战时国家海洋权益和领海安全。在本次航展首次亮相的超声速反舰导弹CM-302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杀手锏武器。它与印度同类导弹布拉莫斯相比,可以说,更小更快更轻更精更强。CM-708UNB“海鹰”潜射导弹武器系统在射程和发射深度得到大大提升,可以更加隐蔽地对海上大中型舰船目标和陆上近岸目标展开攻击,同时提升自身潜艇的生存能力。CM-802AKG导弹是我国新一代防区外空地导弹,挂装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歼击机、轰炸机和战斗机。C602导弹是一种新型远程反舰导弹,具有射程远,毁伤威力大的特点,可在远离海岸线的后方部署,跨障隐蔽发射,保卫国家海岸线。本届航展上,C602岸舰导弹发射车、指挥车及C602导弹首次同台展出,气势更加震撼,更具视觉冲击力。

对地打击体系包含SY400/BP-12A弹箭共架武器系统、B611MR近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SY300制导***武器系统、CM-400AKG空地导弹武器系统、CM-802AKG空地导弹武器系统、AG-300系列小型多用途空地导弹、YZ-100系列航空子母***、YZ-200系列精确制导***等,遂行对地打击任务,完成对敌指挥控制中心、防空阵地、机场及停机坪飞机、雷达站、交通枢纽、后勤补给基地等地面目标的精确、高效打击,实现“察、打、评”一体化作战。

在无人作战体系中,海鹰无人机家族的“战士”们再度展出,而首次亮相的无人机演示系统更引发了观众的争相体验。它能够向参观者展示WJ-600A/D无人机使用性能及工作流程,并能够带领用户完成无人机的起飞、飞行、侦查、打击、回收等一系列无人机相关操作,能够将无人机和挂装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生动逼真的展示给操作者。用户不仅能体验到无人机操作手在侦查、捕获、打击目标中的真实工作状态,也能体验到自身随机飞行、随导弹中靶等现实无法实现的体验。

同时,航天科工在本届航展首次展出了地波超视距、微波超视距海面监视雷达和三坐标警戒雷达等多型预警探测雷达产品,在海面监视和防空预警领域中发挥突出作用,有望成为未来国内外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新星。

“快舟”火箭开启商业航天新业态

此届航展上,航天科工展出了我国首个具有低成本、快速集成、快速入轨创新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及我国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由航天科工四院研制的“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是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化设计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栅格翼舵面等创新特点。2013年和2014年先后成功发射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首个完成星箭一体化快速应急空间飞行器发射试验的国家,具备了“太空快速响应”能力,一旦需要,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将卫星发射上天。

“快舟”火箭诞生之时,快速、灵活、经济的特点就让它与商业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传统火箭相比,“快舟”系列新型运载火箭在总体设计思想与理念上极大创新。通过科技创新,起飞质量较同类产品降低约20吨,仅此一项即可直接降低发射成本约1000万元,对打破航天发射瓶颈、支撑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2月,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注册成立,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灵活、方便、快速、经济的卫星发射服务。该公司成立仅2个月即签订了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将采用“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于2016年12月择机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星03星,同时搭载两颗立方体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

“快舟”十一号火箭是“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新成员,该火箭采用了“航天质量管理+民企经营体制”相结合的全新研发模式,特别适合作为1000千克质量卫星的低成本发射、低轨卫星系统大规模组网发射的安全可靠运载工具,计划在2017年进行首飞。

2016年9月22日,装药量45吨、推力达180t的固体火箭一级发动机地面试车获得圆满成功,成为国内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最大尺寸、最大装药、最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模式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研制能力全面具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为“快舟”十一号首飞及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发和商业化运作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微波拒止系统将成“威慑”利器

在当前国际反恐、社会防暴乃至海上国际纠纷频发的严峻形势下,采用传统手段威慑入侵或维护现场局势的做法效果有限,急需一款全新的应急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装备。

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上,一款首次亮相的新型“威慑”武器―微波主动拒止系统受到参观者的格外关注。

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制,主要利用高功率脉冲能量向目标照射并穿透常见衣物,能量作用至人体肌肤约0.4毫米处,其致热效应加热皮肤组织中的痛觉神经,几秒内即可使人感觉到强烈的炽热灼痛感,迫使个人或人群放弃原来的敌意或者逃离辐射源覆盖区。这种疼痛感与触摸灼热灯泡的痛感基本相似,但不会留下烧伤痕迹,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永久性的破坏或长期的副作用,逃离波束覆盖区外即会迅速消失。

微波主动拒止系统不是“惩治”或“致残”类致命武器,而是属于“威慑”、“驱离”类的非致命武器。该系统主要用于保护重要场所和控制区域,在陆上可机动作战,用于制暴、监狱控制、反劫持和重要目标保护,置于船舰上则可对付海盗、解决海上国际纠纷等,未来有望成为重要的社会维稳、维和、反恐及安保“威慑”利器。

航天科工珠海航展新闻发言人表示,透过这些展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和实力,更有践行“放飞神剑、收获和平”理念的扎实行动和实践。航天科工将全力打造全域攻防装备体系,引领商业航天发展业态,与各界友人共享一带一路合作机遇。

航天发展 篇3

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等国家领导人分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了发射实况。

在这个时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和北大学生交流的场景――当时,一位同学写下总理一首诗的题目《仰望星空》赠送给总理,总理则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

“天宫一号”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她承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可以说,“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中国航天精神这个“硬币”的两面。二者近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尽管,载人航天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但是“仰望星空”的价值毋庸置疑。

宇航开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括物理、材料、通信、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技术都会在这种综合性开发中得到考验和锻炼,这既是挑战,也是战略投资。不仅如此,一些看似与宇航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科,如生命医学、拓扑学、系统学、运筹学等,也因大型航天项目运作的需要,而得到实际的应用、考验和发展,这一切不仅能作用于太空,更会带动整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并直接造福于人类和社会。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而中国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航天发展 篇4

《2030年前及远期俄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以下简称“新航天战略”)明确了俄航天活动的战略目标、优先方向、基本原则、发展阶段,为制定后续发展计划、保持航天发展的连续性奠定了基础。俄罗斯希望通过大力发展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提振民众对航天事业的信心,进而带动大国地位的提升。

新航天战略的主要内容

新航天战略是指导俄罗斯未来航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凸显了俄对航天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前瞻谋划,反映了俄航天领域发展的整体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在月球研究及行星学、天体物理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②参与包括太阳系行星研究在内的国际空间研究项目;③保持国产航天设备及操控技术等方面的国际领先水平;④拥有可确保从本土独立进入太空能力的尖端航天工业;⑤在世界航天市场占据有利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新航天战略明确了未来航天活动三大优先方向:一是发展航天通信、对地观测、卫星导航等系统,以及用于基础研究的航天设备和技术;二是建造用于空间开发的载人、运输和行星着陆设备,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系统;三是实施载人探测火星的国际合作,为建造新一代的轨道站而建立科学技术储备。

此外,该战略还阐明了俄罗斯未来航天活动遵循的6项基本原则:①航天活动要与国家经济、科技潜力相适应,确保有利于新技术研发;②确保俄罗斯独立进入太空的能力,以实现航天领域的战略利益;③鼓励俄国内机构与外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互利合作原则参与国际合作;④保持国家控制和主导核心科研生产实体、关键航天技术及重大科研项目,同时鼓励商业机构利用航天活动成果提供社会服务;⑤坚持国际太空权高于国家太空权,不承认一国对空问及任何天体的要求,坚决行使自卫权并在必要时利用各种手段保持本国航天设备免受干扰和侵犯;⑥发展初期,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尽快使俄无线电子和特种材料工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恢复尖端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的航天战略中,俄罗斯将未来的航天能力发展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

能力恢复阶段(2015年前) 部署必要数量的在轨航天器;保持运载工具和载人航天领域的主导地位;借助国外先进电子元器件升级国产航天器;完成东方航天发射场一期工程建设;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

能力巩固阶段 (2016~2020年)部署可全面保障社会经济、科学、国防和国家安全需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在轨航天器;为生产尖端国产电子元器件创造条件;做好国际空间站离轨坠落的准备工作;建造新一代重型载人飞船;完成月球车发射和土壤取样等探月任务;参与在火星表面部署研究站等国际合作项目;在航天领域新兴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突破阶段(2021~2030年) 部署和维护在轨航天器群,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开发先进的近地空间航天器维护、校正和维修技术;在近空、深空、行星等天体表面建设航天设施;建造地球信息模型;拓展独立进入太空的能力,启用东方航天发射场,建设超重型运载火箭系统;开展载人登月的演示验证飞行;在国际航天技术和服务市场占据有竞争力的地位;

突破性发展阶段(2030年后) 探索全新的、目前尚未预知或出于概念阶段的航天活动;落实开发近地空间和月球的大型项目。为全面参与准备和实施载人探测火星计划的国际协作建立科学技术和工艺基础;实现定期载人登月飞行,在月球部署永久性的工作站和科学实验室;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登月系统。

新航天战略制定的背景和意图

近年来,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恢复航天强国地位,并认为发展航天有利于带动大国地位的提升。然而近期一连串的航天事故不仅暴露了俄罗斯航天工业存在的一些弊病,而且对俄罗斯的航天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新航天战略提出了俄罗斯未来航天发展目标,明确了俄航天领域未来发展的整体思想,并且把拥有安全稳定、高水平的航天工业作为发展目标之一。

谋求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

随着苏联解体,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俄罗斯航天工业由于资金问题被不断削弱,俄罗斯的世界航天地位也受到不利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俄罗斯开始致力于恢复其航天强国地位,并希望以此促进大国地位的提升。俄罗斯为航天活动提供包括财政在内的全方位的国家支持,促进新技术的研发,以满足国家安全和I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航天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俄罗斯航天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巩固俄罗斯在航天活动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航天是一个国家的威望,航天技术是国家经济竞争和安全保障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航天是世界稳定的基础。政府要把支持国有航天企业作为国家政策的重点,把恢复俄罗斯世界航天大国和军事强国的地位作为政府施政纲领的首要任务,要让航天工业更多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要创造和应用具有军民双重目的的航天系统。”

明确俄罗斯航天的未来目标

航天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协渊和发展其航天能力的顶层指南,对航天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航天战略的制定,不仅明确了未来航天发展的方向,也为制定阶段性的航天规划提供了依据。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批准的《2006~201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发展规划》已接近尾声,在下一发展阶段中制定什么样的航天规划,如何开展航天活动等问题,迫切需要~个总体上的战略文件作指导。新航天战略明确了2030年及未来俄罗斯航天发展的目标、预期成果等,以促进航天应用满足社会需求、开发包括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在内的新型航天器、积极探索太阳系行星为优先发展事项。新航天战略不仅凸显了俄对航天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前瞻谋划,反映了俄航天领域未来发展的整体思想,也是保障俄罗斯航天发展连续性的纲领性文件。

遏制航天事故频发的势头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篇5

【关键词】广播剧 精品节目 高起点 大制作 深探索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信息时代也是充斥着信息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是各种信息的极大丰富和获取的便利,而另一方面是信息的无孔不入、泛滥成灾。而有效、准确、可信的信息以及精良的文化产品又处于稀缺状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各种新媒体音频平台的发展,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传统广播在积极拥抱新媒体的同时,应该坚守自身在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信息再造工程,为用户提供精品化的内容。尤其是广播文艺节目思想精深、内容精致、制作精良的特色,将是广播长远健康发展的必需和保障。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37集广播剧《天魂》和百集广播纪实文学节目《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为例,对广播精品节目的制作进行探讨。

一、高起点,制作形成精品节目

无论强强联手,还是合作共赢,都需要选择最佳项目、最好伙伴。制作广播精品节目更是如此,需要精准地选择作品,组建最强最好的演播和制作团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制作精品节目的基础,也才能让优秀节目的出品成为可能。

盘点广播文学各类节目,从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作品的制作推出,到荣获茅盾文学奖各届作品的全国展播,再到摘取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奖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从较高的起点入手。而《天魂》和《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节目内涵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7集广播剧《天魂》以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的光辉历史为创作背景,用纪实手法描写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航天创造的导弹武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是一部记述航天人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声音档案。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节目《钱学森的航天岁月》,则是融航天知识引领、历史真实再现、新闻热点报道于一体,是为了追忆钱学森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为纪念钱学森百岁诞辰,历时三年以“抢救工程”的精神,广泛征集、整理有关史料,摘录百余万字、采访百余人,以史诗般规模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故事。题材厚重、主题宏大、制作精良是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特点。《天魂》集中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顶尖的编导资源、演播资源。在制作环节上,使用配乐300多段,整理使用各种音响500余条,其目的就是要让这部作品有一个充满声音魅力的立体化的全新呈现。而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节目《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也是汇集了部级的演播团队和制作团队,从创意到策划、从整体宏观的审美包装到细小微观的艺术处理,都始终秉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宗旨。其中1000余条的配乐和主人公钱学森的警句混响、导引题记、片花包装,以及170多条背景故事链接音乐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一丝不苟之作。

2014年,广播剧《天魂》获得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播出之后,反响强烈,广受好评,目前作品在钱学森图书馆反复播出,供参观者聆听、学习。从《天魂》到《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也开启了航天领域文学作品的系列之旅,为该领域作品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制作,以创新谋求广播新发展

发展就意味着创新,而创新就必然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否定,有所变革,有所前进,道前人所未道,作前人所未作。因而,在广播节目发展至今的道路上,我们要努力做新的探索和实践,谋求广播新发展。

所谓创新,无非是采用新的资料、使用新的方法、站在新的角度、研究新的课题,从而得出新的见解,发现新的规律。

广播剧《天魂》和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播出后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与在制作中的探索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具体分析,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新体现在节目实践中的指导与引领。如何赢得更广大的听众是每一位编辑做节目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内容丰富、形式考究、制作精良这三点的完美结合才能赢得更广大的听众。

二是创新思维贯穿制作精品节目的始终。只有抓住节目的关键,方可有惊喜出精彩,才能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由于上面提到的两部作品是写航天领域的故事,自然关联到一些不为常人知晓的陌生的专业知识、术语,即便再深邃、丰富、多彩的语言功力和魅力也无法让人持之以恒地聆听下去。解决这一难点,就要打破枯燥的概念数字、生涩的专业术语、单调的频率节奏给听觉带来的收听困扰,要调动华丽多彩又有无穷演变的音乐来包装、渲染、烘托,让受众心理时时打破一种节奏、一种频率、一种状态,而不断引发震撼与思考、欣赏与联想……

三是在音效画面的创意制作上也谋求创新。我们在策划创意伊始,就考虑到钱学森的航天事业离不开令世界惊羡的***爆炸声、宇宙间奏响东方红的乐曲声、战争中飞机大炮的轰炸声,以及油轮的汽笛声、大海的浪涛声等等,因而在制作中运用了象征意义的特殊音效,为作品的完美诠释增加了色彩。

每当谈及一门艺术的发展史时,人们总习惯把它划归几个时期来评价论证,比如说到电影艺术时,人们通常最直观地把它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来进行划分,这完全是按照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来划分的。那么中国的广播节目该如何断代呢?以广播剧为例,应该说,同样是据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来进行划分,因而广播剧艺术的发展历史,无疑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天然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有幸的是,两部作品的制作都拥有中央电台最顶尖的制作团队,两位拿过国际广播大奖的制作人担当音效和节目制作合成,为节目制作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节目总开篇浓缩了音效对整个作品的全部创意。笔者和音响师在节目开篇设计了3分钟的一系列音效、音乐和语言组合的声音画面:首先听到的是海浪声、海鸥鸣叫声、油轮的鸣笛声,推出钱学森的主旋律(以示钱学森出国),接着是电脑键盘的敲击声、火车长鸣声、飞机轰鸣声(以示航天人为钱学森百年诞辰而拼搏写作出版《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所付出的心血),再度出现油轮的鸣笛声、海浪声、爆炸声(以示钱学森回国服务于中国航天事业),接着是穿透力极强的《东方红》乐曲的旋律在宇宙间奏响,然后是发射***的倒计时,紧接着是那声震惊世界的爆炸声(以示钱学森为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人们雀跃的欢呼声,其中恢弘的交响乐一直伴随解说的语言完成整个故事的音效画面……用音效画面展现了钱学森一生最辉煌的航天岁月,这不能不说是在广播节目创新理念指导下一次全新的大制作。

三、深探索,从热爱投入到理性思考再到实践飞跃

1950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①之后,广播剧剧目题材以及制作手段日益丰富。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广播剧的战线上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热爱并执著于这项事业的人们,这也才使得广播剧事业得以不断创新、进步和发扬光大。

凡事都有长有短、有优有劣。广播剧是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手段录制而成的戏剧形式。失去视觉手段乃是广播剧的弱点,但是,只有听觉手段(语言、音乐和音响)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从中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而且,由于失去视觉手段,使广播剧在展开情节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并使幻想、梦境、回忆等等成为广播剧理想的题材。由于广播剧只有听觉手段,制作环节就显得更为重要。制作精良应该成为每一个广播剧人追求的目标。

笔者认为,制作广播精品节目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研究如何从声音艺术的源头寻求历史的智慧之光。

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宝贵的历史遗产加以整理研究,让它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在现实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我们希望每一个广播的“痴”者都能在回顾与研究过程中,找到这门年轻的听觉艺术在各种门类中属于自己明确界定的位置,使其真正得以良性地健康发展。

第二,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台,早随时代大潮开始关注广播剧的文化市场定位。艺术随着人类一起进入现代社会都与商品结下了不解之缘。各类艺术都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个性魅力在商品市场这个浩瀚的大海中自由地遨游,显示了顽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力度,它们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精神文化的商品。我们强调广播剧艺术的商品性,并不是想玷污广播剧的高雅,也并不是一味迎合,更不想使之庸俗,广播剧成为商品恰恰是建立在它强烈的审美性、欣赏性、娱乐性之沃土上的。广播剧哪一天成为商品,广播剧哪一天就得到涅。广播剧能不能成为热销产品,根本的问题是自身的质量。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寄予信心和希望。许多广播剧的有识之士,正在寻求广播剧自身生存的价值,在发展中开辟一条更广阔的生路。

第三,要评判广播节目制作者们的技术水准,无疑会有些严格的科学手段和检测标准;但要体悟广播剧制作人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却无法用科学手段和检测标准来简单地衡量。对声音艺术真谛的追求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航天事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航运保险;政策分析;航运中心;天津港。

国际航运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批准天津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各项配套措施,为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和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航运业风险高、风险损失大,各种要素的安全流转需要保险业,特别是航运保险的大力支持。

为此我局对保险公司、船东方和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进行调研,了解航运保险发展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航运保险发展质量,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一、天津发展航运保险的优势条件。

航运保险,又称“海上保险”(Maine Insurance),主要包括货运保险、船舶保险、海事责任保险等险种,通过为海上运输提供风险转移和损失均摊以及补偿,转移和分散航运业务风险,保障国际航运业稳健运行。航运保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险种,在我国乃至天津拥有悠久的历史,且具备继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天津地缘优势为航运保险提供丰富的潜在保险需求。

天津港不仅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也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和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天津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95个,2010年货物吞吐量41325万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排名第三,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列全球十一位。

天津港海向和陆向腹地辐射面较大。海向腹地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向直接腹地有天津、北京、河北、山西,2010年GDP合计52333.16亿元,占全国的13%,外贸进出口额合计4385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5%。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天津航运业务还将继续快速壮大。大量的航运业务,为天津航运保险发展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天津航运保险具有良好的历史传统,能够承载航运中心的发展要求。

天津作为港口城市,航运保险历史悠久。第二次***战争后,伴随英国商人在天津开展贸易,以航运保险为主的现代保险业已开始在天津萌生。上世纪80年代保险业复业以来,天津航运保险逐步恢复发展。截止2011年11月,天津共有财产保险总公司2家,分公司21家,保险经纪总、分公司25家。目前航运保险险种主要包括船舶险和货运险,其中包括远洋船舶保险和进出口货运险在内的国际航运保险是天津航运险的主体。 2010年天津船舶保险保费收入2.18亿元,在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八位,占全国船舶险比重4.30%;货运险保费收入1.97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二位,占全国比重2.50%;航运保险累计为船舶货物提供风险保障4096.81亿元。天津航运保险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潜力。

(三)政策支持为航运保险创新发展提供便利。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同意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四个方面的政策创新试点,这是我国目前在支持国际航运业发展中,力度最大、政策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方案。 2011年8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营业税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11年8月1日起,注册在天津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二是天津市政府和中国保监会给予政策优惠。 《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于天津市新设保险机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并对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减免优惠。《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给予保险业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天津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天津航运保险受到多项政策有力支持,业务创新及发展更加便利。

二、天津航运保险发展问题。

我国船舶保险规模不足全球市场的5%,与国际海运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而天津航运保险保费只占全国的比重3.2%,也反映发展不足的问题。调研了解到,中远天津分公司70%的船舶财产保险由国内保险公司承保;而责任保险和另外30%船舶财产险基本上都投保至国内外保赔协会。此外,大部分货运险由国外公司承保,都反映出航运保险不能适应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探究天津航运保险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险主体缺乏。

一方面,保险公司数量不足。目前总部在天津的中资财产保险总公司只有二家,还未成立保险总公司的航运事业部。航运保险保额高、风险大,特别需要再保险的支持,而再保险机构还是空白。另一方面,保险经纪不发达。在国外成熟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大部分航运保险业务都经由保险经纪居中承保。而目前天津保险经纪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匮乏,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且专门从事航运险业务的保险经纪机构还是空白,无法满足航运保险对经纪业务的需要,制约了天津航运保险发展。

(二)专业人才不足。

航运保险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从业人员提出很高要求,而天津从事航运保险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一方面,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航运保险人才总量不足。以人保股份津分为例,目前专门从事的船舶险的工作人员不足20人,既懂保险,又懂外语、航运、海商海事以及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成为航运保险业务开展的掣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于航运保险从业人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地位。航运保险承保前期投入大,人力成本高,见效慢。在现行考核机制中,大部分费用和收入直接与保费和利润挂钩,一定程度挫伤了开展航运保险的积极性,公司内部难以能形成专业人才不断实践、不断成熟的人才成长和积累机制。

(三)保险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航运保险产品有限,各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一方面,航运保险产品体系不够完善,各保险公司提供的险种雷同,物流责任险、码头操作责任险等险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船舶险的绝大部分条款都是沿用人保财险1986年的条款,距今已二十余年,保险条款早已不能适应航运业务的发展变化。

(四)服务能力薄弱。

一是目前投保人急需的风险防控还基本是空白。保险公司缺乏对船舶、货物等的装卸、运输及中转环节的风险防控手段和措施,尚不能提供减灾防损方面的专业建议和损失控制方案;二是缺乏国际服务网络。航运保险的标的是全球范围移动的巨额财产,需要全球范围的及时服务、救援和理赔勘查。天津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网络,限制了保险服务水平;三是保险公司通常是挑新船和好船来承保,使得中小船东的船舶不得不到国外保险公司投保。

(五)经营风险高。

在国际市场上,船舶险一直是亏损经营。一方面是赔付率高。相关机构数据显示,1999至2003年国际市场船舶险的赔付率在75%以上,承保风险大。2008至2010年,天津船舶险的综合赔付率最高达到98.38%,高企的赔付率水平导致高额的承保亏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是费率不断下降。由于近年来天津各保险公司竞相降价,货运险费率持续降低。 2010年,天津货运险费率已由2006年的0.11%下降至0.06%,远低于国际保险市场水平,货运险的经营风险逐步提高。

(六)信息交流闭塞。

航运保险是高风险业务,而保险公司特别需要多方面获取信息以支持保险精算。但目前获取数据信息的渠道还非常有限。一方面未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交流活动。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和相关行业之间无法共享保险、航运、贸易、海事海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我国在船舶信息共享方面缺乏相关的信息平台,导致保险公司不能及时准确了解投保船舶的风险状况,削弱了承保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

三、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的经验。

借鉴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可以帮助天津保险业提高自身实力,更好的支持和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前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其航运保险发展具有如下经验:

(一)根植于航运业务发达地区。

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大都是由航运业务发达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而来,如伦敦就曾经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为航运保险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伦敦航运保险保费收入占全球市场的20%以上。纽约、新加坡、东京和香港等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也都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二)各类机构丰富。

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不仅是各类国际航运组织集中的区域,还拥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为航运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供给和需求。以伦敦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保险市场和主要的再保险中心,伦敦拥有超过800家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3200家,保险经纪人8万余名。除保险机构外,伦敦还是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航运协会等十余家国际航运组织总部所在地,此外多个国际航运组织在伦敦设立了区域办事处。

(三)注重人才培育。

政府支持下系统的培训,为航运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香港政府对航运业的培训给予补贴和资助,并提供相关的奖励计划;新加坡政府每年为海事基金会出资,帮助学生完成航海相关学业;伦敦的大学、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提供航运业职前教育,专业机构提供职业认证,交易所、培训公司和行业协会等部门提供专门培训,共同构建了世界领先和系统专业的航运服务教育和认证培训体系。

(四)积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船东和货主可以方便得到所需各类保险产品。除了船壳险、货运险等传统产品外,还能方便的买到承运人责任险、码头责任险、海盗保险、战争保险等险种,甚至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购保险产品。另一方面投保人可以享受系统、全面、周到的各项保险服务和风险管控。投保人还可以得到保险机构针对被保船舶和货物如何少出险、出险后怎样减少损失等风险管控方案,并获取对相关人员的各项培训。而一旦出险,保险机构利用其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点,帮助被保险人及时得到勘察、理赔,以及救援服务。

(五)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鉴于航运保险对于航运中心的重要作用以及航运保险盈利困难的特性,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对航运保险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扶持航运保险发展。例如,新加坡对船舶险和相关责任险收入免征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实行2%~28%的较低的累进税率。美国各州对航运保险征收营业税率均较低,部分州还给予免征营业税优惠,而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抵扣项目和免征项目较多。

详见下表1。

四、天津发展航运保险的对策建议。

天津航运保险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国际航运保险迅速发展的可能。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快航运保险发展,为推进航运中心建设服务:

(一)聚集航运保险主体。

一方面,吸引聚集国内航运保险市场主体。争取设立航运保险专业性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鼓励支持保险总公司在天津设立航运险营运中心以及保险公司已有航运中心的分中心,发挥专业机构总部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面向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开展航运保险业务,带动天津航运保险发展。另一方面争取境外机构落户天津。争取境外保险公司、保险经纪等机构,特别是航运保险专业公司在津设立机构,聚集、带动天津航运保险业务,繁荣天津航运保险市场。同时,吸引国际再保险机构在津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天津保险公司参与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分保,带动国内航运险业务发展。

(二)加强航运保险人才的培养。

航运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航运保险人才需要具备航运、法律、保险知识和业务经验,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建议一方面建立航运保险人才专门培训机构、扩大航运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范围、与高校合作对现有航运保险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壮大航运保险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鼓励保险公司主动形成人才培养积累与业务开展良性循环机制。

(三)鼓励航运保险产品创新。

一是大力推进险种创新,发展港口责任险、从业人员意外险、海上责任险等险种,满足投保人需求;二是鼓励保险公司更新船舶保险条款,完善船舶保险责任范围,与国际市场接轨;三是建设各保险公司之间数据共享的航运保险信息平台,也可与保赔协会等机构协商,共同利用数据,以便为航运保险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提供数据支持。

(四)鼓励保险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建立航运保险风险管控机制,引导保险公司加强航运保险业务风险管控服务,为投标船只货物减灾防损提供方案、建议以及相关培训;二是协助保险公司建立全球服务网络,与保赔协会、国际航运协会等组织协调,利用其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为出险船只提供紧急救援和及时勘察理赔服务;三是创新承保服务形式,通过对物流货运环节整体承保或共保,简化程序,提高承保效率。

航天事业发展史范文 篇7

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让我们回眸中国航天事业所走过的50年征程,记住那航天史册上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寰宇中传来。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1956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刚刚7岁,百废待兴。新中国的航天史就在这一年迈出了第一步。

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10月8日,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第五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957年10月,在哈萨克的大荒原里,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送上了天。这颗直径580毫米、太空运行仅92天的小卫星,宣告着人类进入到一个空间探索的新时代,世界为之震惊。1958年5月17日,同志高瞻远瞩,在中共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掀起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高潮。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还提出了分三个步骤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寰宇中传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有人说,当初年轻的共和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大庆油田,一根就是“两弹一星”。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著名的“863”计划首次将载人航天项目列入研究计划,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开端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惊动全球的“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马上提出了前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面对世界宇航大国掀起的这场以经济、科技为重点,带动军事力量发展的新一轮竞争,中国何去何从?

1986年春天,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四位科学家在《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列入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并设法以书信的形式送给中央领导同志。3月5日,深谋远虑的邓小平同志在这封信上作了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即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熏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2),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863”计划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开辟了道路。1987年,在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在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技术基础和经济能力后,1990年5月,“863―2”专家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投资较小,风险也小,把握较大”的飞船方案,即利用我国现有的长征2E运载火箭发射一次性使用的宇宙飞船,作为突破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2010年或稍后再建成载人空间站大系统。

1992年,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并在这一年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要搞载人航天,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带动相关学科和工业发展,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及培养科技队伍,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了部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方案,1991年6月29日,“863―2”首席科学家屠善澄院士代表该领域专家委员会建议,在20世纪末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实现首次载人飞行;在2010年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自此,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逐步浮出水面:首先是在2002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并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然后在2007年前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20吨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准了《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同志明确指出,搞这个东西在政治、经济、科技上都有意义,是综合国力的标志。他还说,没有实际的东西培养不了接班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要培养接班人,使之后继有人,也是重要方面。

此次会议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上马和三步走战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此正式立项实施,这是一项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总书记指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从“神五”到“神六”,虽然看似只增加了一名航天员,却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05年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这个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与无人航天飞行相比,载人航天最大的特点是有人直接介入太空活动。科学试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试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试验无法事先设定好,试验过程中出现一些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况,需要人的直接干预。所以说,航天员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试验实现质的飞跃。

从“神五”到“神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人是载人航天的核心,人能否在空间进行多天工作和生活,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神舟六号担负了检验我国“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能力的使命。此次“多人多天”飞行的顺利完成,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天事业的发展 篇8

一、国际航天探索与中国航天发展

(一)国际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战后期

1944年美国政府邀请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曼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进行未来50年航空领域的研究规划。次年这个科学家小组就编撰出了一部名为《走向新的地平线》9卷本巨著,在这份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术应用的一些设想。

在纳粹德国覆亡之际,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抢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美、英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虽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国获得德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由洲际导弹改进的“卫星号”运载火箭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将人类航天的幻想变为了现实。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区域从此由陆地、海洋和大气层迈向了太空。同时标志着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展开。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名“莱卡”的生物狗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美国前面。

2、美苏争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从1961年开始美国重点瞄准登月工程,在经历了几年无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O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O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从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阿波罗计划历时11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4年的漫长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过太阳系边缘,实现了飞向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目标。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实现了航天运输系统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轨道间的部分往返重复使用。1986年2月20号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

(二)中国航天探索的产生与发展

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这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

1970年4月我国使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卫星的再入和回收技术。1981年9月20日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液氢/液氧低温推进技术和具有向地球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成功发射“亚洲-1号”通信卫星,从而使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1999年11月20日“神舟-1号”载人试验飞船发射和回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拥有进行载入航天技术的能力。

二、中国航天探索取得飞速发展

(一)各种应用卫星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一步是2000年我国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第二步是从2004年起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首次开始批量研制生产卫星和运载火箭,密集组网发射,到2012年年底已形成区域覆盖能力,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

第三步是于2020年前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届时要完成约3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组网任务。

(三)探月工程计划

中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目前正按计划分步实施。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四)载人航天发展

1、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

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2、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无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13项关键技术。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人。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返回,搭载模拟人,为正式定型型号。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航天员为景海鹏、刘旺、刘洋(女)。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送入太空。

3、天宫建设(即太空站建设)

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它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九、神十分别是两艘有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有人及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今年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将完成长达30天的在轨驻留,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技术和人员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挑战,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门槛。

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五)中国掌握一箭20星技术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

2008年04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2013年11月19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两天后俄罗斯打破了该记录,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此次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且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