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个案分析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大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案例背景:
游戏时间到了,小朋友将自己的插牌插到自己喜欢的区域中,怡怡慢吞吞地来到插牌区取出自己的牌子,慢吞吞地走向自己位置所在的区域,很短的距离,怡怡却走了较长的时间,走一步停一停。终于到达目的地,可她却手拿插牌站着不动,只是看着其他小朋友在玩益智区的玩具。于是,我示意她快点将牌子插好,她这才慢吞吞地将牌子插好,之后又是站着不动,同伴叫她到柜子里拿自己喜欢的材料来玩,她就去选了个拼图拼了起来,期间她没有和同伴说过一句话。
案例分析和采取的措施: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幼儿由于性格原因在园表现也各不相同,对于性格内向的怡怡来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她学会简单的交往技能,慢慢地学会和同伴交往,让她体验到交往的快乐。
角色游戏开始了,只见选择美容院的小朋友们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美容院”,可是,她们来到“美容院”的第一件事不是分配角色,而是抢“理发用具”。只见刘影与刘雨婷正在为抢一把“理发剪刀”而大打出手,其他的小朋友也正把自己抢到的“理发用具”抱在胸前,身怕被别人抢走了。然后就自己在那儿玩起来,完全忘记了平时老师教大家应该怎样玩美容院的游戏。
【分析】
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刚初见成效,我就着重增强了孩子的角色意识。当孩子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时,我会以游戏的口吻经常提醒。由于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因此我只能从支持者和参谋者的角度来促进游戏,在指导时,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我会经常参与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
【指导策略】
我想起了邱学青博士的“游戏介入法”。于是,我就走进“美容院”,摸摸头发说:“我的头发又长又脏,要理一理了,可以帮我理理发吗?”于是,张雨欣首先站起来,边在我的头上倒“洗发水”,边说:“我来帮你洗头吧”。我趁机又说:“原来你们店里张雨欣是洗头的,那谁是理发师呢?”刘影赶紧在一旁说:“是我。”于是我又问:“那刘雨婷你是做什么的?”刘雨婷说:“我也是理发师。”“那为什么我走进你们店时你们都在玩自己手里的理发用具,而不在帮别人理发呢?”我充满疑惑的地问。于是等我洗完头发,刘影就忙着来帮我理发。而刘雨婷也帮旁边的小朋友理起发来。
案例背景:
李xx今天同往常一样吃完了中餐自己收拾餐具和桌面。他先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给值日生检查,再送到盥洗室,漱口、擦嘴,然后把自己的桌子残渣收拾好,擦干净。我看到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那么的熟练,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我的心里很是为他骄傲,及时用快门留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案例分析:
几周的培养以后,李xx的进步较大,事事都与小伙伴为榜样,努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的表现与其他孩子没有差别。事实说明,每个孩子都的潜力都很大,只要用心培养,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教育策略:
我在班级有针对性的对李xx进行多方面培养。譬如,日常生活活动鼓励他自己动手,特别是穿衣服,利用午休起床的时间不厌其烦反复地教;进餐时耐心地提醒他细嚼慢咽,保持桌面的整洁,手把手地指导他学习擦桌子。并将这些珍贵的画面用手机及时地拍下照片和视频。一方面用于存档进行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将这些照片和视频给他的家长观看,使他们能够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及其成果,以便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他的家长看到以后,非常感动,认同了老师的教育方法,也愿意积极予以配合。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已经和班上大多数的小朋友混得很熟了,很高兴这群小家伙们都蛮喜欢我的,整天叽叽喳喳的围在我的身边,让我讲故事的,来告状的……我也努力地试着去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内心世界,希望自己能更好地溶于这个小集体中,给与他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小洁是班上的一个小女孩,说实话,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她给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上课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或者是自己玩手帕,几乎不会抬起头来认真听讲。所以在课上我有时会点到她名字,提醒她安静一点,能认真听讲,她总是呆呆地看着我。几次之后,她似乎是不太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了,可还是喜欢低着头玩手帕,或是啃自己的手指甲,在顾及到她的自尊心后,便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点她名了。
有一次下午,全班一起在玩角色游戏,我分配好了每个幼儿的角色并在玩之前强调了很多遍,请每个幼儿记住自己要玩的角色,游戏便开始了,每个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在游戏中,大家忙忙碌碌的,只有小洁搬着一张小椅子,跟在我的身后,我便问她:你怎么不去玩啊?她不说话,只是看着我,我又问:是不是不记得自己要去哪边的角色游戏玩了?她还是不肯开口。然后我很耐心地一遍遍地问她问题,她却总是闭紧了嘴巴,半个字都不肯吐出来,当时我真的很火,毕竟她只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大班小孩,最后我说,那今天你就扮演自游人吧,下次一定要记住老师给你分配的角色哦,她还是一动不动地杵在那儿,是我表达地不清还是……这下弄得我自己都很迷惑了,最后,我决定让她去建筑吧玩积木,这回她听懂,搬上了小椅子,跑去搭积木了,之后我便开始一直都很关注她,想找出原因帮她,我想要解决这问题,首现要融入她的生活,在平时玩游戏时,比如角色游戏,我会扮演顾客去她的店里,她不排斥我的参与,却又不是那么热情,我便慢慢地引导她,旁边的小男孩看到了,也会来帮她,我想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毕竟幼儿之间更加容易交流,我也会让班上一些活泼的孩子去和她交朋友,和她玩游戏,可是她似乎还是不太愿意和我安排去的小朋友说话,有时,我会请她上来当小老师,她还是不说话,坐在椅子上,其他小朋友都热情高涨地争当小老师。
虽然现在问题还没解决,但我相信在不久之后,通过我的观察和不懈的努力,能将这座“小冰山”慢慢融化的。
分析:
1.小洁可能自尊心很强,在受到老师批评后觉得很反感。
2.比较孤僻,不太愿意同别的小孩,老师交谈。
措施:
继续对她进行观察,找到她平时接触最多的朋友,从她的朋友下手,去了解她,让她的朋友去用幼儿的方法来引导她,同时,与小洁的家家长进行交流,相互配合。
现象描述:赫帅的人如其名的小男孩,身上散发出一种韩国小生的魅力,每天都是被妈妈打扮的酷酷的来幼儿园,然后很腼腆的跟老师打招呼,就是他这种帅气与腼腆吸引了隔壁班的好几个老师,都十分的喜欢他,可就是这个男孩子,让他爸爸着实头疼,因为出生于东北的爸爸总觉得儿子不像个男子汉,事实也是这样,这个小男孩特别怕运动,一运动就跟老师说好累之类的话,要不就是接着和旁边小朋友说会儿话的机会趁机休息。因为这样没少挨他爸爸的骂。
最近班上做高跷活动的教研,第一次投放高跷时,小朋友们都很好奇,纷纷拿起高跷跃跃欲试,赫也不例外,他研究了一下就自言自语的说:“这个是高跷吧!”我忙说:“是啊,赫你来试试怎么玩咯?”赫笑着应允了,一会功夫,赫就踩上了高跷,蹒跚的走着,那种认真又紧张的样子俨然一个刚学步的孩子,他一边慢慢地走一边说:“这个还有点难,一不小心就会摔跤。”我想趁热打铁让他喜欢上高跷这个运动项目,就说:“你走的真好,要注意保持平衡哦!”
他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句。开始了如履薄冰的行走。
分析与思考:
这个孩子长的特别帅,妈妈是小学教师,特别注意穿着打扮,儿子也被他打扮的很入时,但不适合运动的衣服偏多,小赫平时在家中多半是有对他疼爱有加的外公外婆照顾,具备了独生子女的一些通病,对于运动也不是很喜欢,有时候摔一跤会担心弄脏了衣服,有时运动量大一点会嫌好累,在其他活动中也表现出扭扭捏捏的样子,他爸爸因为这个原因没少跟他发脾气,可效果不是很好。
策略: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得到家庭的配合,俗话说在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了教育中的70%,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取得家里的配合,首先我从赫特别在意他的衣服上着手,我和他妈妈沟通,觉得不要把崔崔打扮的特别与众不同,穿一些适合运动的衣服,同时告诉他运动的重要性,如果不爱运动,那以后就不穿那么好看的衣服了,其次,在班上多观察赫,特别是在户外活动中,多引导赫参加活动,多请他帮忙拿器械,做老师的好帮手,同时在孩子面前及时表扬赫的进步。
效果:
进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赫进步了,在户外活动时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在参加运动项目时,也不会跟以前那样总是说好累了,每天早上来的也早了,有时还会主动说帮老师拿东西呢,他的爸爸的脸上也出现了难得的笑容了!
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上,我们一直倡导的是赏识教育,孩子的年龄小、自我约束的能力差,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赏识,肯定和指出正确的目标。
今天下午,我和贺老师尝试用一唱一和的方式不断赏识幼儿,效果很是不错。上课前,我微笑地对贺老师说:“贺老师,我要和你说一个小秘密。”
“什么秘密?”
“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一岁了,你看,他们现在都能自己管自己啦,上课时,不用老师看就会大眼睛看老师;就会大声唱歌,还会举手不插话呢!”
“真的?”
“不信你看吧!”
“好!”上课时,我时不时地说一句:“看某某会自己管自己了,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师,某某声音真好听,贺老师,你看他们长大了吧?”
“真的呢!”——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地教,孩子轻松地学,而且是主动的。
大班的孩子荣誉感、自豪感,适当地给他们带上个“高帽子”,就会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即使是没有做到的幼儿,听到你的“高帽”,也会马上照办,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赏识孩子远比批评孩子的效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