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彩叫做红色,生成染着喜气,一种花开叫做烟花,生成绽放锦绣,一种文字叫做短信,生成带着祝福,大年节守岁,祝你岁岁平安。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除夕的故事通用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除夕,传统的年三十,中国人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在外的游子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大包小包的行李后是一张张喜悦的笑颜。
儿时的除夕总是最快乐的日子,每每这一天,总是迫不及待的穿上新衣到外面炫耀,一个农村小丫头的心思也不过如此,想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美丽。但是总是没到一个小时,衣服就弄的脏兮兮、灰头土脸的回家了。爸爸对我是哭笑不得,只得赶快换洗我的衣服,家人都说我是土匪转世,小我四岁的妹妹也总是偷偷的笑我。过了许多年依然记得那时妹妹小小的得意的样子。
十岁的除夕,一个人跑到同村的陌生阿姨家玩到很晚,中午饭的时候依然没有见到找到我的爸爸着急的跑遍了所有的亲戚家,甚至十几公里外的二姨家也去了,却始终找不到我。正巧年前不久,村里的一个老疯子走丢了一直没有回来,六岁的妹妹无邪的问妈妈,姐姐不会也像疯子那样走丢了吧。本是最开心的日子却被我的“失踪”弄的天下大乱,家人慌乱的时候却见我蹦蹦跳跳的回家了,父母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二十四岁的除夕,因为刚毕业参加工作没能回家,在云南的工地上渡过了自己在外的第一个新年,自己觉得没什么,吃年夜饭、跑到昆明去玩,然后继续工作。后来听妹妹说,除夕的`时候爸爸边看春晚边流泪,想我一个人在异地的孤寂。
二十五岁的除夕的除夕终于可以在家过了,早早的预订了回家的车票,一天天细数着回家的日子终于将要到来。
每年的除夕早上,爸爸总是早早的起床开始清扫院子,垒旺火。家乡的旺火类似于蒙古族的篝火,寓意家业兴旺、年年好运。所以年三十的晚上十二点,在迎接农历新年的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开门迎财神。传说新年的时候,财神会光顾人间,这一传统在本地保留了许多年。点燃的旺火,绚烂的烟花将整个村庄印染的别样美丽,每每这一时候家人都会转旺火,围着旺火转圈,许愿新年的祝愿。燃放完烟花后,妈妈总是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虽然不爱饺子,但是在爸妈的逼迫下总是吃上几个。因为一大锅的饺子里面,有一个是妈妈特意准备的包了硬币的饺子。家乡有个习俗叫“揣元宝”,个个饱满的饺子形似元宝,而吃到硬币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总是好运连连,虽然是一个习俗,但是爸妈总是希望我和妹妹能够吃到,保佑我们新一年里万事如意。
除夕夜守岁基本是所有中国人的习俗,但细数下来,每到夜晚就发困的我基本都没有熬到天亮,反而是妹妹年年都要熬到很晚,甚至是直接到了早晨,这一点我一直佩服到现在。
家家户户院里的红灯笼一直到亮到初七过完小年,这个习俗虽然有违于低碳环保,但也是乡情浓浓年味的象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又到了大年三十,就是通常说的除夕,那天夜晚,我小姑妈家特别热闹。一张大大的圆桌上围满了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小姑夫、大姑夫、两个姐姐和在杭州读书和工作的两个哥哥,各自说着今年欢乐的事。
一会儿,小姑妈、大姑妈和妈妈端着烧好的菜放到桌子上,我妈提议了一下,“来,大家先端起酒杯,来个大合唱,有酒的喝酒,有饮料的喝饮料,但必须是全心全意把杯中酒喝完。”大家一起站起来,共同说着“新年好”,一咕噜全把杯中酒喝完了。接着,大家都先后向我的爷爷奶奶敬酒,祝他们健康长寿。不一会,桌子上摆满了很多菜,真香啊!有油焖大虾,有炖全鸡,有大黄鱼……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炒菜,太多了,真不知道从那下手,最后我还是拿起筷子,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一只大虾给“消灭”了。
吃着吃着,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开始了”,我回头看了一下电视,原来是“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爸爸提议了一下,“大家举起杯,再祝新年欢乐,喝完酒,再吃最后一道大餐,看联欢晚会”。我那晚宿在了我爷爷家,也是我们的农村老家。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梦中感到那晚的烟火和爆竹声特别亮、特别响……
夜幕渐渐降临了,月亮冉冉升起。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中跳出了几颗小星星,它们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再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正在贪婪地观看着人们合家团圆的热闹场面。今天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街小巷,爆竹声声。
今年过除夕再我们家。傍晚时分,我们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始就餐。爸爸妈妈两位大厨还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不一会儿,一碗碗美味可口的佳肴就陆续上了桌。有西施豆腐、清蒸扁鱼、红烧龙虾……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四周张张笑脸,碰杯声、欢笑声、祝福声交织成和谐的新年交响乐。望着爷爷奶奶那高兴劲儿,我便和姐姐端着雪碧一起走到爷爷奶奶身边干杯,并异口同声地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时,全家人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爷爷奶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的伴奏下,一顿丰富的除夕晚宴结束了。
一吃完晚饭,我们几个小孩子就迫不急待地跑下楼放鞭炮去了。立刻,我们周围便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
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 。
除夕的传说故事--七郎射“夕”
传说,很早以前,出了一个妖怪,名字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儿,晚上就要去糟踏她,糟踏后还要吃了才心甘。老百姓对它很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他喂的那条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起那条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夕”平时白天不出来,太阳落了坡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夏历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守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这天晚上“夕”果然出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夏历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传说故事--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周末,我的好朋友张卉媛送给我一本《除夕的故事》,这本书讲述关于我们中国过年的故事,当时我还不知道过年是怎么来的呢?对这本书很感兴趣,我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为什么中国有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为什么要贴春联?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从前,有个叫夕的怪物,它经常伤害百姓,所以,灶王爷要去天上找神仙来帮助除掉夕。灶王爷在天上找啊找啊,正好,碰上一个叫年的小朋友,年说:“灶王爷爷爷,灶王爷爷爷,您我讲讲人间发生的事情,好吗?”灶王爷要急着办事,所以他和年说:“我要有事。”说完他就向前走。正在这时,年的师父神农出来,灶王爷连忙对神农说:“人间有难,来一个怪兽,把老百姓害苦,请您快派天神把他除掉吧。”师父说:“就让我这徒弟去吧!”那小孩刚转头要走,师父就叫住他说:“你带这个红丝绸去吧!打年的时候会用到!”他高兴谢过师父,向人间飞去。
一天,夕来,人们早早地躲进屋子里,它“砰”的一声撞开一户人家的大门,然后张开大嘴,把一桌子的鸡、鸭、鱼、鹅、肉连盘子、碗一起吃下去。这时,年来打夕,年从口袋里掏出红丝绸,甩来甩去。夕一看到红色的东西就难受,它四处乱蹿,年在天上挥舞红丝绸,到处闪着红光,夕就装死,年看到夕一动不动,真的以为夕死,高兴地喊道:“夕死,夕死!”这时,夕找到机会一下子扑上去声,年又舞起红比绸,夕一下子退回去。找来小竹筒“噼呖啪啦”几声巨响,夕被烧伤,他就喊来乡亲们一起放竹筒,一团熊熊大火在年的身上烧起来,夕被烧死,老百姓们开心极!村民们看着年手中的红绸,说:“年啊,假如我们家家都有一块红绸,那可就再也不怕怪兽!”年眨眨眼,说“好办,那就让家家都有。”说着,他将红绸向天空扔去。只见红绸一下变成千条万条,挂到家家户户的门上。
为庆祝这次胜利,人们从此就把腊月三十儿晚上叫做“除夕”。()为纪念年的功绩,就把正月初一叫“年”。不过,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不再烧竹竿,而是变成放鞭炮,门上也不再挂红绸,而是贴上红春联。这些风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几年前,我们村每年的除夕夜都会有“转庄”。舞狮的人在前,敲锣打鼓的跟在后面,一群扭秧歌的在旁边跟着跳,转遍全村每一个街道,每一条巷子,祛除灾厄,带来吉庆,并且每条街道的人都要在道旁放爆竹烟花迎接,一群人伴着烟火,看舞狮,场面异常热闹。
那天晚上天气并不算太好,我和我爸,还有一个朋友去看“转庄”。那是一条比较阴暗的街道,两边都是住户,门旁都有自家的柴火垛,方便做饭时取用像所有的人家一样,典型的农村形式。可能是因为狭管效应,风很大,我紧了紧衣服。朋友打也哆嗦说:“虽然冷了点,但一年就一次,忍忍吧”。
街道中间铺上了几条红色的小鞭炮,很长很长,而且还有人在用爆竹接,看样子想放一串。道旁每家门前都有几箱烟花,在几个墙角还有成堆的爆竹。大家都在互相拜年,互相寒暄,共同憧憬新的一年。说着的工夫,就听见远方传来锣鼓声,转庄的就要来了。
人们赶快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起来,火花日溅,在街角,转庄的也出现了。大家欣喜地看着。突然一声暴响,一个烟花打到了对面墙上,溅起的火引燃了旁边的`柴火垛,便立马着了起来。大风呼啸,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是所有的爆竹烟花被接连点燃。整条巷子,火光冲天,人群已经炸锅,这突如其来的事故使人们陷入慌乱,惊呼声,叫骂声,跑动声瞬间暴起,但仍盖不过鞭炮声,人们争先恐后地奔向巷子里的人家,也不管认识不认识人家,夺门便入。我看着火势蔓延到了那些大号的鞭炮和烟花哪里,整个巷子像一个火药桶一样,一股股热浪向我扑来,鞭炮渣子像钉子一样拍在我的身上和脸上。我也不知道我爸爸和朋友去哪了,眼前的情况还是先自保为好,面前火光冲天,后面是墙,没有退路,我暂且躲到了旁边两个玉米垛中间的夹缝中,想顺着爬到房上去。我两脚蹬着玉米垛使劲往上窜,但太滑,我没有窜上去。回头一看,火快要蔓延过来了,我无路可走,心里一阵绝望涌出,不知所措,却傻傻的一头扎进缝隙中,想做一只自欺的鸵鸟。火光夹杂着浓烟,呛得我喘不过气,连眼睛都已经睁不开,张开嘴想喊叫,但“救命”两字被浓烟生生地憋了回去,脑中一片空白。
突然,一只手一把抓住我的衣服,把我往外,“儿子,快出来,咳咳”,是爸爸!我喜出望外,看到了生的希望。但看到面前的火光和站在火中跳脚的爸爸,热浪向我扑来,我退缩了,“爸爸,我不敢”。他在火中站着,很危险,焦急地看着我,情急之下,一下把我扔了出去,我被极大的力量带出去,打了个趔趄,勉强站稳脚下已经是没有火的地方。而爸爸正在旁边空地上没命地打滚,以压灭身上的火,我看在眼里,泪水早已夺眶而出。他压灭最后的火苗后,马上过来问我是否被烧到了,他的裤和鞋已经被烧的不成样子,手上和脸上还有些许擦伤,我只不停地流眼泪,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安慰说,”哭什么,这不没事吗,别哭了。”
没办法,不想再让他担心,我在自己泪水纵横的脸上,勉强绽放了一丝笑容……
《年除夕的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夕的怪兽在祸害人间,后来有一个名叫年的少年英雄把夕给除掉了的故事。
虽然我们知道根本没有什么怪兽,但是听妈妈说以前人们还是很害怕过年。因为以前的人很穷,买不起年货。不像现在过年能穿新衣服,还能买很多好吃的,最开心的事就是还能收到很多红包呢。我们现在的生活多美好!
有一天,夕又来到村子里捣乱,它张牙舞爪地吃掉了乡亲们辛辛苦苦养殖的家畜,又把乡亲们种在地里的庄稼糟蹋了,还用它那巨大的爪子,毁坏了乡亲们居住的房屋。它口里还喷出了巨大的火焰,把村子烧的面目全非……乡亲们吓的四处逃窜。虽然乡亲们憎恨夕,但却没方法除掉它。一次在阴历的腊月,一位老人走进村子,告诉了大家除掉夕的办法:一是要有红色,由于夕害怕红色;二是要有响声,由于夕害怕非常大的响声;三是要有火,由于夕虽然能喷火,可是火焰会灼伤夕细嫩的'皮肤,使夕化为灰烬。说完,老人便不见了。
乡亲们觉得这是神灵的指点,便根据神灵指点的办法,在阴历的腊月三十这天,用红红的纸、衣服和燃烧竹子发出的响声吓跑了夕,又用一把大火把夕给彻底的赶跑了。后来大家创造了鞭炮,便用鞭炮代替燃烧竹子发出的响声来赶跑夕。所以,等到每年腊月三十夕到人间来作乱的时候,大家便穿上红色的衣服、燃放鞭炮来赶跑夕。由于这一天大家赶跑了夕,所以大家把这一天叫做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