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5篇】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 篇1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

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

(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

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8月出现挤兑抢购风潮,迫使中央银行于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之后一直到1998年基本保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二)下调阶段(1998年3月—2003年9月)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形势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由通货膨胀风险变为通货紧缩风险,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3月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1999年,我国的GDP增幅滑落到7.1%,经济仍然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因此央行在11月21日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以刺激经济增长。从1998年到1999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3% 下降到6%,下降的幅度很大,之后一直到2003年9月保持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三)平稳上升阶段(2003年9月—2008年9月)2003年,扩张性的政策造成了我国投资过热,宏观经济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物价上涨迅速等不利情况。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从2003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法定存准备金率提高1 个百分点,由6%调高至7%。2004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再次呈现快速增长,部分银行贷款扩张明显。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2005年投资增速仍在比较高位运行,我国继续采取适当收紧政策。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总体向好,但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压力,因此央行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7.5%调整至9%。2007年出现了GDP增速与CPI涨幅双双创下近十余年最高记录,经济不平衡凸显。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过快,双顺差迫使外汇储备不断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流动性明显过剩,央行在一年中共进行了10次调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年初的9%上调到年底的14.5%。2008年,CPI指数飞涨,GDP增长速度已达到9.4%,因此在2008年年初到6月25日之间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17.5%,创了历史的新高。调控之频繁、调控力度之大都是罕见的。

(四)小幅回调阶段(2008年9月—2010年1月)2008年9月,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向社会注入流动性,增大货币供应量,避免危机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所回调。2008年9月25日,央行宣布,除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在原来17.5%的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之后,我国央行再次宣布从2008年l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26日央行又第三次宣布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从2008年12月5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下调1个百分点,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下调2个百分点。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决定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0.5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总体宏观经济形势良好,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稳定。

(五)不断上调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1月)2010年,国内经济形势较金融危机时已有很大的好转,但依旧面临很多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房价飞涨等,迫切需要尽早收缩流动性。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2008年12月25日央行下调准备金率以来首次上调。2010年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至16.5%。此后,为了防范通胀,央行连续十一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近21.5%的历史高位。

(六)小幅下调阶段(2011年12月至今)2011年底开始,由于外汇占款趋减、CPI下行趋势确立、PMI疲以及工业增加值继续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以来的首次下调。下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为21%,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2012年2月24日和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维持在款准备金率维持在16.5%

20%,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

二、近年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一)流动性过剩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是与我国所面临的流动性环境密切相关的。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环境的一大特点,近年来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地向银行体系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这些都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而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

1、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导致货币供应量激增

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外汇占款大幅度上升,在现行汇率管理制度下,央行必须无限度地承担外汇资金的回购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 大并增长迅速,成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外汇流入我国的主渠道就是贸易顺差。此外,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国外资金

竞相流入我国,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造成大量外汇流入过快,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多。增加了本外币政策协调的难度,严重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2、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过剩

近年来我国新增的贷款增长地非常快,投资需求膨胀,助长了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央行有必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银行风险,进而降低金融风险。信贷高速增长反映出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贷款盈利的商业行为,同时也表明企业的贷款需求非常旺盛,但是超量的资金贷放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如导致楼价持续走高、物价上扬、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等,尤其是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这些都迫使央行连续提高准备金率以控制贷款,减少货币供应量。

(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投资增长过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投资过快增长的推动下,社会需求快速增长,而社会供给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二者的相互作用,势必加剧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增加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压力。此外,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有可能出现投资回报递减,即投资的效率下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投资。近年来,由于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鼓励设备投资的增值税转型等多项政策,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投资。但在保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自主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的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持,而投资效率过低就意味着信贷回收的前景堪忧。如果这些投资不能收回,容易引发金融系统风险。所以,央行有必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平抑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

(三)通货膨胀压力过大

近年来我国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信贷规模激增,货币供应 量大幅增加,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因此,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来收缩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在不提高利率,不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基础上,通过回收基础货币和降低货币乘数,快速有效紧缩市场流动性,降低潜在通胀压力,稳定经济增长。因此,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必然选择。

央行近年历次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影响 篇2

央行近年历次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影响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对股市影响

受加息影响,沪深两市股指纷纷大幅低开,随后指数在银行、保险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2010年10月20日 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股等权重股带领下快速冲高并逐步翻红,上证综指重新回到3000点上方。午盘指数冲高回落,上证综指围绕3000点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003.95点,上涨0.07%;深证成指报收于13130.0点,上涨1.23%。两市合计成交4508亿元,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明显放大。

受上调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沪指大幅低开49点,盘中一度逼近2010年5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2800点,两市下跌个股近7成,盘面上,医药板块逆势上扬,黄金、智能电网和通信类股逆势小幅走高。地产板块重挫近4.6%,其中万科大跌4.49%。银行中板块跌幅近2%,期货类股抛压沉重,西藏、IT等板块弱于大势。

A股市场小幅增高,开盘后股指快速上攻。银行、地产股集体飙涨。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2010年2月12日

午后开盘,两市一直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大盘波澜不惊,但是个股却暗潮汹涌。区域板块全线爆发,新疆、西藏、海南、天津板块强者恒强,板块平均涨幅均超过了2%。两市个股普涨,仅百余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放大。

受存款准备金今日起上调影响,两市早盘低开,银行、券商等金融不上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2010年1月18日

板块全线走低。午后市场继续维持早盘的震荡蓄势态势,地产股有所活跃;受消息面刺激,世博概念、迪斯尼板块等题材股也因利好刺激纷纷走强。临近尾盘两市双双翻红,然后展开窄幅震荡盘整态势,沪指再度站上10日线。

不上调。

2008年12月22日 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 23日早盘两市呈现平稳开盘后单边走低格局,个股普遍下跌,上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证指数下破所有均线系统,特别是跌破1950点多空分水岭,午后大盘跌势有所减缓,维持低位弱势整理态势,但个股活跃度依然未见提升,临近收盘,沪指再次跌破1900关口。

两市股指大幅高开,三率齐降的利好一步将股指带上2000点,但 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

随着中石化、工行、神华等权重股逐步回落,对股指有所拖累,大盘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2008年11月27日

再度出现几波回落走势,并跌破10日均线支撑,部分个股在经过上利率。

午调整后有向上突破迹象,两市成交量再超千亿。

早盘A股受到降息的影响高开,随后围绕周三的收盘点位反复震 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

荡。午后,受港股的急涨影响,中国平安等金融股,安徽马钢等钢铁股等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2008年10月29日

品种出现大幅涨升行情,指数急速拉高,最高至1788点,但飚升后明显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出现买盘不足的趋势,在此影响下,A股尾盘冲高回落。

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10月9日,早盘沪深股市双双高开,但指数并未高走,反而继续出现小幅下跌的局面,此后多空围绕平盘位置展开争夺,沪指表现略强, 午后随着金融股的震荡回落,大盘重新出现翻绿走势,下跌家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数逐渐增多,但普遍跌幅不大,临近收盘沪深两市股指突然跳水,沪指失守2100点。

9月16日,大盘上午有所企稳后,下午跌势蔓延, 银行股大面积跌停,拖累上证综指再度跌穿2000点,沪指在一轮跳水中再创盘中新低,最低跌至1974.39点。盘中个股受压明显,仅部分地产股、军工从2008年9月2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

股、通信股等有所拉抬。而金融股、煤炭股、食品股等居跌幅前列。权重股表现偏弱,部分制约了指数。 2008年10月8日

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8年9月15日2008年6月7日 从6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10日A股市场一改近期小幅阴跌常态而大幅跳空低走,双双创

出本轮调整以来的盘中最大跌幅。沪指开盘报3202.11点,跌257.34从6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点,跌幅7.73%,深成指开盘报11212.84点,跌968.07点,跌幅8.25%。

从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5月12日

2008年4月16日 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5月13日沪指开盘报3515.71点,跌66.74点,成交金额1250.9亿,358只个股上涨,499只个股下跌;深成指开盘报12727.76点,跌91.87点,成交金额655.2亿,281只个股上涨,389只个股下跌。 4月17日沪指略微低开,深指小幅高开。沪指开盘报3286.41点,下跌68.86点;深成指开盘报12104.31点,下跌400.20点,成交金额285亿, 658只个股下跌,54只个股上涨。

3月19日沪深大盘双双高开,沪综指开报3746.05点,上涨77.15点;深成指开盘报12767.97点,上涨278.95点,两市共有1196家上涨,297家持平,169家下跌,两市共成交9.2亿,较昨日增长近一倍。

1月17日沪深大盘继续低开,沪综指开报5235.91点,下跌54.7点;深成指开盘报18173.99点,下跌178点,两市共有181家上涨,291家持平,1183家下跌,两市共成交14亿,较昨日增四成。

12月21日两市小幅低开,沪综指开盘报5017.19点,下跌26.34点,深成指开盘报16542.93点,下跌82.48点,沪市上涨165家,下跌587家,深市上涨101家,下跌447家。

9月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成交额1687.52亿。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成交额882.45亿。 8月22日,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5月21日 开盘:3902.35低开127.91 报收4072.22 涨幅1.04%。 3月19日,开盘:2864.26 报收3014.442 涨幅2.87%。

加息利空使原本可能再度出现的“黑色星期一”变成了“红色星期一”,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上涨0.20%。

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 2008年3月18日 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1月16日 从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19日 2007年3月18日 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2006年0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使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ā贷款利率均上调0.27%。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 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 1993年5月15日 这次加息,使得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 篇3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早源于19世纪中期美国纽约的安全基金,是银行同业为防止出现流动性危机而设立的民间的自救措施。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即美国中央银行)建立后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后来被其他国家效法。就其本源来讲,它首先是一项银行监管手段,后来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逐步被用作调节货币乘数乃至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我国自1984年开始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作为平衡中央银行信贷收支的手段,中央银行通过高存款准备金率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再以贷款方式分配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准备金分为两个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账户和备付金账户。1989年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3%(加备付金率则达20%左右)。1998年3月改革,两个账户合而为一,统称存款准备金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统一缴存。同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降低至8%,1999年又进一步降至6%。即商业银行每日营业终了其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不得低于核定存款的6%,存款按旬考核,并恢复了准备金存款原有的支付、清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3年8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 2003年9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 7%,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暂时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变。2004年3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宣布自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由7%提高到7.5%。为支持农业贷款发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38家银行实行8%的差别准备金率。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西方国家的通行做法有两方面大的差异,一是西方国家一般对不同流动性的存款实行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如,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高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所以,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高于定期和储蓄存款的,这主要是因为最初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过度放贷而出现流动性不足。我国则没有按照商业银行存款的类别来实施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是不管活期定期还是储蓄存款,统一于一个准备金率。第二方面的不同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一般不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商业银行往往把法定准备金要??资金用于贷款或投资,现在由于法定准备要求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动用这笔资金,而且商业银行获得这笔资金是要支付利息的,所以这项税收的额度相当于商业银行运用这笔法定准备金投资所获的收益(机会成本),加上它的利息成本。我国则实行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的制度。下面是近年来准备金存款利率变动的情

况(不完全)2:

1998年3月21日,中央银行将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到 5.22%,同时规定同业存款利率不得高于准备金存款利率。2003年12月 21日,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89%下调到1.62%,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维持 1.89%不变。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滞后制约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从1993年提出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年正式开始推行。经过十年的努力,名义上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下面来回顾一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进程: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1,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在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同时,推出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贷

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积极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 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

确定。

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具体调整的城市或地区,可由商业银行法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各地房

地产价格涨幅自行确定,不搞一刀切。

从以上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措施来看,我国至少在名义上已经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渐进改革模式决定了任何单兵突进的改革都是不可能彻底的。就利率市场化改革而言,也是如此。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利率市场

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包括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货币利率决定理论、可贷资金理论等,以及金融发展金融深化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让市场机制来决定利率水平,即资本(货币)的供求决定了利率水平。因此,理论上讲,利率水平下可以无限趋近于零,上可以趋近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正常的利率水平总是在这一区间内波动。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也指出,利率介于零和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在我国,利率水平既不是介于零和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也不是在零和投资的预期回报率之间,而是在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这是因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放的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制度人为地抬高了整个社会利率水平的底部,从而使得所谓的市场化利率实际上仍然遭到扭曲。具体来讲,如果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没有利息收入,由于这笔资金商业银行必须支付成本,因此,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必须很有效率。例如,商业银行吸收存款100元,利率为5%,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设为10元(含超额准备),则银行可用资金为90元,这90元资金的预期收益必须大于5元银行才不会亏本。银行的盈利压力增大,资金运用多样化、短期化可能性就产生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一旦银行有了短期闲置资金,银行会想方设法把资金短期拆放出去。而另一方面,由于准备金不足银行将受到中央银行处罚,所以如果发现准备金不足银行将努力从市场融入资金,于是就有了同业拆借市场的供求和资金交易。由此形成的利率水平一般能够反映资金供求双方的真是状况,即为

市场化利率。

在我国实行准备金存款付息制度下,银行的盈利压力不是很大。以 1998年为例,商业银行吸收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成本为不足5.22%(该年利率调整了三次,3月21日为5.22%,7月1日调为4.77%,12月7日再调为3.78%),而它存放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可以获得5.22%的利率,这样它即使不发放贷款,而把全部资金都存放在中央银行,仍然会有盈利,从而在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惜贷行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即使到今天,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仍维持1.89%水平。虽然商业银行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央行支付给它的利息来维持它的利息支出了,但是,由于它存放在央行的资金仍有利息收入,因此,一旦它有了闲置资金,它的首要选择就是存到央行,只有等到资金的需求方(银行同业或者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所提供的利率远高于央行提供的利率时,商业银行才有动力把资金贷放出去(毕竟存放央行的资金是无风险的,而贷给企业甚至拆放给同业都是有风险的)。从而尽管我国早在1996年就已经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但可想而知,这样的同业拆借利率显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利率,这样的利率的下限不再是零,而是央行支付的利率。所以,笔者认为,准备金存款付息制度扭曲了市场利率,导致利率市场化改革无法彻底。

相关的政策建议

1、尽快取消准备金存款付息制度。2006年底我国将向外资银行完全开放,中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对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利息支出一方面已经成为央行的一大负担,另一方面,如果仅对中资银行支付利息,则有变相补贴之嫌,如果同时也对外资银行支付利息,造成国有资产拱手与人。因此,无论是从这个角度,还是从从利率市场化角度来讲,都应尽快取消准备金存款付息制度。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超额和法定准备金两步走,首先取消超额准备金的利息,然后取消法定准备金的利息。

2、向西方成熟市场国家学习,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包括对不同流动性的存款要求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等。从文章我们可以看到, 1998年以后我国频繁运用准备金政策,这与标准的教科书原理相悖。众所周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首先影响货币乘数,然后再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因此,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将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变动,容易对经济造成不良后果。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今后不宜再频繁使用准备金政策。此外,1990年代以后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新发展也值得我们关注,比如美国取消了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要求,只对活期存款要求。而加拿大等国则实行零准备制度等。

我国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问题 篇4

我国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问题

近年来,我国央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在2006年到2008年,短短两年之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达十八次之多。2006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房价持续攀升,股票市场高位震荡,银行储蓄负利率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增加了金融、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从有关部门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可以看出,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有向明显通货膨胀发展的危险。

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多重因素,但货币政策没有能有效阻击泛滥的流动性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央行在今年多次推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等以紧缩为特色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投资偏快的势头一直未能有效扭转,这些政策所能发挥的作用很快被消化掉,按央行的说法,紧缩性政策的效果“被完全中和掉了”。

因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的从紧力度,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是基于对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经济形势的精确分析所作出的准确决策。面对依然过度活跃的流动性和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已经开始毫不迟疑地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货币政策从紧的方针,大幅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以来,为了抑制通胀和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缓解当前货币市场资金偏紧的状况。我国把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调整为大型金融机构与小型金融机构分别制定

这样调整不仅反映了央行对通胀形势的担忧,同时也显示人民银行仍坚定地忠实于紧缩流动性管理。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回收流动性为标,抑制通胀才是本。未来央行还将继续采用数量型货币工具的组合来达到调控目标,并且调控的方法会出现一些创新的形式要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的传染性风险,防止经济结构不合理产生的风险,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机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货币政策诸多政策目标之间是有矛盾的,需要有所平衡、有所取舍。中国的货币政策当前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反通货膨胀。加强流动性管理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归根结底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抑制通胀。在当前流动性压力不减的背景下,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体现。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相比,我国选择更多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有明显的优点,这是因为存款准备金政策相比调整利率、开放市场操作具有明显的优点:

(1)存款准备金率作用速度快而有力;

(2)作用呈中性,即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产生相同的影响;

(3)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4)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调节货币供给的最简单的办法。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在中国在通胀时期会被经常使用,可以很显著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但是,准备金率的频繁变动,也会使商业银行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

最近,我国又连续上调了法定准备金率,随着房产价格的飚升,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从而产生银行信贷过高的不良现象。而法定准备金率的调高抑制了我国 目前宏观经济过热的趋势,并很好地治理了流动过剩的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却也初见成效。 综上所述,法定准备金率的确是抑制经济过热、货币流动性过大的有效政策,相信它一定会在这个通货膨胀初见端倪的金融市场上发挥更大的调控效用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 篇5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

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在面临国内外不同经济形势时,多次以其为重要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整。本文介绍历史上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多次有代表性的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机器政策效应。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 通货膨胀 刺激经济

一、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

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

为让人民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以行使调整社会信用结构的职能,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按存款种类核定了工农中3 个国家专业银行的一般存款缴存比例,实行差别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造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资金自求不能平衡的问题。

二、1985年至1997年 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这是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第一次调整。1987 年,为了集中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2 个百分点。1988 年,由于价格的全面放开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于是央行又进一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这次调整起到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自此以后,考虑到调整准备金的影响较大且剧烈,同时准备金率已经较高,直到1997 年未再作调整。

三、1998年至2003年 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进而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到了1998年,为了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硬着陆”,同时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增强金融机构资金自求平衡能力,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改革。

改革的结果之一是调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为8%;1999年前后,国内又出现了经济发展疲软及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99年央行又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调整至6%。

98和99年的两次下调的主要目的都在于放宽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两次准备金率下调直接使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得以增加,当时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紧张的状况得以缓解;而企业也因为银行信贷增加得以实现资金周转的渠道。通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我国货币乘数上升,货币供应量实现了一定的增长,1998 年广义货币(M2)增长了15.34%,而1999 年M2 也增长了14.7%,实现了预定的调控目标。尽管两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用资金大大增加,但是M2的增长率却是在减小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生了银行“惜贷”的现象。因为当时我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需求较少;加上当时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较多,为保证贷款质量,许多银行不愿进行贷款投放。而且由于我国准备金账户是指付利息的,因此,在准备金率下调以后,许多银行仍然将资金以超额准备的形式储存在央行。由于银行大面积“惜贷”的出现,也导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没有实现其应有的效果。

四、2003年至2008年 管理人民币汇率上升,稳定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03 年以来,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下,国外投机性资金大量涌入国内。截至2004 年12 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了6099 亿美元,而2003年1 月的数据为3044.6 亿美元。其中有大量的国际游资就是在“赌”人民币升值,或是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行情的上涨。由于中国施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汇率是浮而不动。所以外汇的持续流入就意味着基础货币要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增长。随着银行信贷规模的不断增长,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很容易引起资本市场的过热或是泡沫经济。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央行进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调整。

2003年以来,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资金的大量涌入现象出现。因此,央行必须进行外汇公开市场业务,以国债及央行票据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基础货币投入,以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与此同时,央行持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收货币,稳定货币供应量,避免流动性过剩。

2003 年9 月的准备金率调整,冻结了约1500 亿的超额准备。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最终影响的市场资金规模在6500~7000 亿元之间。2004 年4月0.5%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也一次性冻结了1100亿元的资金。但同时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也十分强劲,达到1.82 万亿元,其中央行票据发行达到1.45 万亿元之巨。因此从两者的相对量上来看,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效果不能算是“猛药”。

2006年7月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活跃,国际贸易持续保持巨额顺差,使得我国再次面临因货币供应量过多以及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央行在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的短短两年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8次,表明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严重。

五、2008年9月——2009年 应对次贷危机,刺激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形势持续恶化。与此同时,国内通胀大幅度回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 年6 月份的16%迅速下降到2008 年12 月份的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由6 月份的8.8%迅速下降到12 月份的- 1.1%,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速由6 月份的17.2%下降到12 月份的- 2.8%,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速也由2008 年第二季度未的10.4%下降到第四季度未的9%。面对经济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央行于08年9月至12月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由控制通货膨胀转至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5%,较2007年高出0.8%。至2009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增长32.4%;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8万亿元,增长11.8%。

2008年的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的保证了货币信贷扩张的趋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同时配合巨量的财政支出计划,使中国经济迅速回升,08、09两年GDP增长率分别为9%和8.7%。从2009 年第三季度起, 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了一定的回升。

六、2010年1月——今 抑制通胀,持续收紧流动性,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通胀压力,央行于2010年1月起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截至2011年4月21日,央行已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次,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的历史最高点。然而如此频繁的上调和存款准备金率和同时进行的加息,并没有有效抑制住通胀的发生。CPI在2011年3月达到5.4%,甚至超出里普遍的预期。可见通胀的压力仍然十分的巨大。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几乎已经到达了可调节的顶点。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会对银行业的运转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业不能正常进行常规业务。

此次通胀之所以如此难以控制,原因有三:

一、巨量的国际热钱涌入中国,而央行为了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以对冲外汇。2011年3月,M2已经达到75.8万亿,接近GDP的1.9倍。同时,中国外汇突破3万亿美元。如此巨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带来的是巨大的流动性过剩。仅依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不可能有效缓解通胀压力的。

二、美国不断放宽的货币政策。当美国开动印钞机时,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的“浮而不动”,中国也只有同样投放货币。当下盛行的所谓输入型通胀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元贬值影响的。试想人民币与美元采取完全浮动汇率,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势必会小很多。

三、过低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低效率的副产品就是通胀。当钱被花在生产力低下的活动上,就不会有产品或服务来吸收资金。因此,就变成了通胀。信贷配给使得情况更加恶化。在公共部门继续浪费金钱,加剧通胀的同时,效率较高的中小企业却正被饿死。中国的整体效率水平可能正在下降。根本问题在于两个,一个是生产力水平的问题,一个是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力水平低,资本投资回报率必然低;而将资本配置在那些生产力水平很低的企业,则会进一步降低资本投资回报率。

参考文献:

1、黄诗城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评析》

2、张秉福《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效果及改革建议》

3、雷红霞《次贷危机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分析》

4、谢国忠《阻击滞胀》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