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飞跃和时代的变迁,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中历史必修三提纲【精选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①起源: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被称为“图画文字”;后来符号化,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子已形成完整体系。②演变脉络: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③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魏晋进入自觉阶段)。
①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魏晋钟繇和王羲之;唐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
②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
③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徵明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远古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等,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4、魏晋: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的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5、隋唐: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等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都是精品。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出现①中国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③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④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曲。
2、京剧的形成①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③经过徽汉艺人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长处,形成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3、京剧的传播①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②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4、其他剧种:清朝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等。
一、自然哲学。泰勒斯(公元前7世纪)。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认识社会。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
1、背景。(1)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3)此前已经开始具有的自主意识和精神的觉醒。
2、代表: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演说能力的基础。
3、评价。积极: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基本内涵;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4、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三、认识人自身。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人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提倡“知德合一”。影响(1)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创立了逻辑学,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一、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2、隋唐:“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和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1)内容:①“理”是世界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历史地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陆九渊是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王阳明(王守仁)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三、评价: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统治,压抑、扼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宋明理学的特点。哲学化;以道德为哲学核心;佛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