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xx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增进“邻里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活动目的:
丰富社区居民节日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营造平安、和谐节日氛围,共建美丽、人文、品质、和谐的xx社区。
三、活动地点、时间:
地点;xxx
时间:xxx
四、人员、单位:
针对人群:小区居民
主办单位:xxx社区
协办单位:x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五、活动流程:
1、到达活动地点,上午9:30活动准时开始。
2、与老年人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
3、歌唱活动开始。
4、合影留念。
六、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人员入场退场安全问题,防止因混乱造成摔倒引起摔伤;
2、注意观察现场人员身体状况,以免出现突发情况;
3、所有参与人员含工作人员均须提前入场并完成体温测量,戴口罩。
七、安全预案:
由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组成应急小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组长: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活动统筹和全场协调工作)
2、组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体成员在应急组长的带领下,全面负责体温测量、服务开展、现场接待、巡场以及影像资料、文字记录存档等工作。
八、档案要求:
1、项目活动方案;
2、活动档案资料完善:包括活动签到表、活动简报、活动照片以及其他所涉及的工作印证材料等。
根据xx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关于开展第四届邻里节活动方案的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邻里关系、营造团结、互助、文明、祥和的浓厚氛围,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在辖区内广泛开展邻居节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断强化社区居民“建文明社区、创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的意识。使邻里之间通过邻里节达到相识、相知、相助,做到以和为贵、以德为邻、与邻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温馨,让居民更文明”的目标。
二、活动主题与目的
以“邻里和,邻里乐”为主题,通过“邻里节”活动,引导居民树立“四心”意识,即:对公益事业和社区建设要热心、对邻居交往要有诚心、对邻居的困难要关心、对弱势群体要有爱心,以此增强本届“邻居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0日——20xx年5月20日
四、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深入调查研究,征集金点子
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愿望,根据邻里之间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从平凡的小事抓起,通过开展居民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贴近群众、注重实效、解决问题。利用社区新闻发布会这一载体,广泛征集金点子,真正把邻里节办成居民自己的节日。
六、邻里节期间主要活动
1、利用“邻里聊吧”,召集居民会议,为群众提供讨论和解决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场所和时间。向居民发出《公开信》。广泛征集金点子。
2、打造“邻里互助”活动品牌,为社区居民开展互帮互助树立样板,使助困和解困等各得其所,搭建邻里之间相识、相知、相助的平台。签订帮扶对子,评选帮扶之星10名。
3、举办两场文艺汇演,社区干部与居民专场、评剧专场。
4、举办《居民文明公约》签字仪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团结、友爱和文明意识。
七、活动要求
1、调查民意,广泛发动,确保活动开展贴近实际
2、精选载体,营造氛围,架起邻里交往连心桥梁
3、顺应民愿,充实活动,唤醒邻里和睦浓浓真情
4、弘扬美德,推崇互助,点燃邻里关爱融融火焰
总之,希望通过开展邻里节,实现居民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目的,进一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成团结、友善、互助、和睦的新风尚,现决定在社区举办一系列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间的关系彼此之间多了一份陌生,少了一份交流,社区举办联谊活动,旨在营造一个快乐、和谐、文明、欢心的大家庭氛围,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不再那么隔阂,见面多一句问候,说话多一张笑脸,平时多一点交流,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大家共同努力。
二、组织机构
活动由社区牵头、社区群团组织实施,成立社区活动领导小组。
三、活动内容
围绕微笑、友善、互助、快乐、和谐为主题,结合家庭、邻里实际,开展具有社区特色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活动。
1、开展跳绳和呼啦圈比赛,营造邻里健身氛围。
2、组织庆六一社区联谊文艺演出。
3、邻里互助关爱老年人活动。
4、邻里互助、清除卫生死角。
四、活动要求
1、报名方式:由驻社区单位负责人组织工作,楼栋长负责联络居民住户,使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2、参与形式:以小区单位、楼栋、家庭、邻里为单位组队参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人员不分男女,不限年龄。
3、评奖方法:整个活动请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每项活动评出一等奖一名,所有参赛者都可获得一份纪念品。
本次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为主,化繁为简不安排形式类的活动内容。主要让业主体验包粽子,进行包粽子比赛感受节日的乐趣。同时社区、物业与居民相聚一堂,吃粽子过佳节拉家常,拉近邻里关系,温暖隆府好生活。
一、活动地点:
江元隆府(东门内侧)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日25日(上午9:00-11:00)
三、活动目的:
为迎接“端午”佳节的到来,以活跃居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以弘扬传统佳节,渗透民族文化为宗旨,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欢度佳节的气氛,共度端午佳节。
四、活动主办方:
瑞丰社区、江元物业公司
五、活动方式:
本次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为主,化繁为简不安排形式类的活动内容。主要让业主体验包粽子,进行包粽子比赛感受节日的乐趣。同时社区、物业与居民相聚一堂,吃粽子过佳节拉家常,拉近邻里关系,温暖隆府好生活。
六、活动流程:
1、业主应邀到场参加
2、工作人员引导进行包粽子体验,包粽子环节穿插在整个活动期间。只要有业主到场,都可以体验包粽子,感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快乐。(准备食材包完为止),包好的粽子归本人所有,业主可自行带回家。
3、进行包粽子比赛:9:30-9:40:第一轮包粽子比赛,并颁发礼品9:50-10:00:第二轮包粽子比赛,并颁发礼品10:10-10:20:第三轮包粽子比赛,并颁发礼品。
备注:包粽子比赛时间和次数,可根据现场人流而定。
4、10:30-10:50,诗朗诵:《端午节的这一天》、《端午情》
诗朗诵由两名业主代表进行现场朗诵,提供朗诵内容,提前联系确定好人员。
5、10:30:比赛同时,安排给到场的业主分发熟粽子。(分发粽子现场按照2个/人,活动结束后没发完的放置在东门口持续进行发放。)吃粽子:现场有提前预备好的熟粽子,可在活动期间分发给到场的业主品尝。现场包的包,吃的吃。
6、11:00-11:40:由物业代表和社区代表到居民空巢、独居老人家中进行慰问。(物业提前摸底排查,预先确定好慰问的业主,共计选择5户。)
7、合影,活动结束!
七、包粽子比赛规则:
每位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包粽子,以粽子质量、数量、外观为标准,多者为胜,游戏为五轮,每轮5个人参与,评出一等奖1名,其余获得参与奖。(只要参与人人有奖:一等奖洗衣液;参与奖洗手液)
八、物料准备:
1、活动背景搭建6*3米,桌子4张、椅子12把,社区可拉条幅
包粽子准备食材:糯米 斤,粽叶 片、红枣 斤,葡葡干 斤,袋装熟豆沙 份,大盆子3个(放糯米),勺 6个,粽子线 条、筷子 双
2、现场分发吃粽子环节:采购1000个熟粽子。
3、装粽子用塑料袋300个,湿纸巾2包
4、一等奖奖品5份,参与奖12份。
为了有效利用端午节传统节日这个契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形成社区邻里互助、团结向上、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福安社区将于6月15日举办“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包粽子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两个活动环节,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5日(周五上午9:30-11:00)
二、活动地点
社区广场
三、报名要求
(一)包粽子比赛
1、 报名方式
户籍或居住在本辖区居民均可参赛,以楼幢为单位,居民自行组合参赛,每3人为一组,共20小组,报完为止。
2、 比赛规则
(1)包的粽子形状不限,以不露馅不撒漏、包扎严密、大小均匀、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
(2)在30分钟内,以“数量、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如两组选手同时包扎完成,取粽子外形美观、结实、大小均匀的为胜。
(3)比赛评判组将由10名居民和5名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居民评判组人员将在活动当天现场随机抽选。
3、 奖项设置
比赛设团体一、二、三等奖各一个,参与奖若干。
(二)经典诵读比赛
1、 报名方式
户籍或居住在本辖区16周岁以下青少年均可参赛,采取个人报名参赛的方式。
2、 比赛规则
朗诵作品以端午节为主题,题材包括古体诗词、新体诗、散文诗,形式为单人脱稿诵读,需自行准备背景音乐。
3、 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参与奖若干。
请于6月5日前携带家庭户口本或暂住证前往福安社区居委会一楼大厅文体窗口处登记。
联系人:郭xx 联系电话:xx
盛夏之时,酷暑高温,许多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成了家人担心的问题。为了关爱老年人,营造文明健康的居住环境,天鹅花园居委会及志愿者开展“关爱老年人,炎夏送清凉”邻里互助活动。制定本活动计划。
一、活动主题
“关爱老年人,炎夏送清凉”邻里互助活动
二、活动目的
居委会在传递清凉的同时,也可以让社区中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过拨打居委会的电话获得及时的服务。
三、活动计划
20xx年7月29日,社区开展“关爱老年人,炎夏送清凉”邻里互助活动。
四、参加人员
社区志愿者
社区工作人员
辖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