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你是不是曾被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困扰?生活的迷茫、职场的紧张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美丽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有哲理的小故事【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雪夜,山道,驾车,是一桩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事情。
所有的车都保持着一定距离,不紧不慢地走着。
那天是除夕。开车的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车上坐着一位退役交警,多少年风雨路上处理多少起事故,使得他对路况、紧急避险、驾车人心理等等很有研究。
忽然后面出现了一辆面包车,紧紧咬住尾巴,不时地想超上来。
交警说:别让!
于是司机继续不紧不慢地开在中间。可那辆车似乎不肯甘休,在后面忽左忽右地试图突破。
司机觉得这样挺危险,想找机会避让一下算了。交警很职业地从后视镜里察看面包车的车牌:是外省牌照。
我的同事也在车上,一时同情心大发:说不定是赶回家过年的车,归心似箭,让吧让吧。
可此时积雪已深,超车真的很危险,经验丰富的司机减速,慢慢地靠边。
交警摇下车窗,想对面包车打个招呼,让司机适当减速。谁知那车“嗖”地一下掠过去,根本没有机会。
能见度低,一会儿就看不见面包车了。
司机和我的同事似乎都松了口气,只有交警忧心忡忡,自言自语:不该让啊,不该让,要出问题的。
同事后来对我说起当时情形:听交警这样念叨,我的心也猛地往下沉了,暗暗祈祷着一路平安一路平安……谁知他真的料事如神,大概又开出10多公里,前面不动了。
我提着相机冲进去,有七八辆车撞在了一起,面包车已经横过来了,对,就是那辆面包车。听说有伤亡。
总以为,行车礼让总是不错的,没想到在特定情况下,让他等于害他。
但如果不让,自己的车也就一直处于危险之中。行车,有时就像生活一样矛盾重重。
一群体型庞大的牦牛在荒野里寻找青草。几只狼突然出现在不远处。领头的牦牛发现危险,迅速做出反应,带领牛群奔跑起来。狼也随着牛群奔跑,寸步不离。终于,有一头体弱的牦牛掉队了。狼将它包围住,不停地进攻。牦牛与之拼杀,由于年迈体衰,寡不敌众,半小时后倒在地上。
一只蝎子在沙漠中缓缓前行。它突然看见前面有动静,几只獴在向它靠近。蝎子快速掉头,拼命逃跑。獴紧追不舍,不一会就赶上。还没等蝎子反应过来,几只獴分工协作,咬头的咬头,咬身子的咬身子,蝎子成了獴的盘中餐。
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法则,谁也改变不了。但很快,两个不同的故事发生在以上四种动物之间。
一群牦牛在荒野寻找青草,突然几只狼出现在不远处。一头牦牛发现了,抬头看了一眼,其余的牦牛也纷纷抬头向狼望去。所有的牦牛继续站在原地,丝毫没有逃离的意思。狼在牛群边虎视眈眈地转悠了好一阵,没有下手的机会,无奈地走开。
一只蝎子在沙漠中缓缓爬行,突然与几只獴狭路相逢。獴小心翼翼地靠近。蝎子趴在那儿,翘起尾巴,似乎做好战斗准备。獴见状,纷纷后退了几步。蝎子仍一动不动的待在原地,既不逃跑,也没反攻。对峙几分钟后,獴只好走开,去别处寻找好对付的猎物。
其实,狼未必是牦牛的天敌,獴也未必是蝎子的天敌。牦牛和蝎子前后两种不同的命运说明,天敌是“制造”出来的,逃跑成了牦牛和蝎子的致命错误。置之不理的牦牛和敢于面对的蝎子,不但保全了性命,还吓跑了对手。
遇到挫折和困难,即便一时没想到对策和解决的办法,也不能退缩,应当积极勇敢地(哪怕硬着头皮)面对,因为逃避有时就意味着自我毁灭。
小男孩的隔壁刚刚搬来一个新邻居。男主人发现以前的车道不是很平,便又重新用水泥抹了一遍。这天,小男孩放学回来后,在门口踢球玩,他一用力,球被踢到隔壁邻居家门前的草坪上。他赶忙跑过去准备捡回来接着踢。可是在经过邻居的车道时,他没注意就踩了上去,等他停下来时平整漂亮的水泥地上已经留下了两个清楚的脚印。小男孩很害怕,他朝四周看了看,没有人,抱起球便溜回家。
他把鞋上沾的水泥洗干净了后出来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他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他想来想去决定把这事告诉邻居伯伯。
他敲开邻居的门:“很对不起,刚才我不小心踩到您的水泥车道上了。”邻居和小男孩一起来到现场。看到小男孩留在车道上的脚印后,邻居伯伯并没有生气。他拍拍小男孩的肩膀说:“你做的很好。幸亏你现在告诉我,还来得及修补。如果你不告诉我的话,要是等到水泥干了,那你的两个小脚印就得一直留在上面了!”
哲理:当我们犯下错误时,及时地发现并纠正,依然会得到正确的结果。没有人会计较你的过去,只要你现在做的是正确的。2.经典哲理故事简短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
这一年大旱,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他的家里人却说,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说: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
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
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他内心对我是非常不满的。什么事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立刻就借绐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儿忙呢?而他还自以为我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个锤子!我受够了。
于是他迅速跑过去,按响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声“早安”,这个人就冲着他喊道:“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做学徒的时候,才华深藏未露。当时,他的老师是个很有名望的画家,年老多病,作画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一天,他要达·芬奇替他画一幅未完的作品,年轻的达·芬奇只是一个学徒,他十分崇敬老师的为人和作品,他根本不敢接受老师的任务。他缺乏自信,更害怕把老师的作品毁了。可是,这位老画家不管达·芬奇怎么说,一定要让他画。
最后,达·芬奇战战兢兢地拿起了画笔。很快,他进入了人画两忘的境地,内心的艺术感受喷薄而出。画完成后,老画家来画室评鉴他的画,当他看到达·芬奇的作品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把年轻的达·芬奇抱住:"有了你,我从此不用作画了。"
从此以后,达·芬奇找回了自信,他的才情得到了限度地发挥,终成一代大师。
达·芬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时候并不了解自己。在一项充懑挑战的工作面前,大多数人会觉得自己不配,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去完成。这样我们就会永远活在自己设置的阴影里。其实,尝试可以使我们发现生命中优秀的潜能。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潜藏着许多自己也不知道的能量,如果不去尝试,这些能量永远也没有机会大放异彩。只要我们勇敢地向前走一步,那些像火山一样炙热的才情也许就会喷薄出来。世上许多美好的东西最初有时只是一次不经意的尝试。
所有失败都陷于半途而废的泥潭,而所有成功的人几乎都从倦怠的泥潭中突围出来。世上没有等来的伯乐,的伯乐往往是你自己。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小故事4: 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有一座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主持和7个弟子知道;弟子们都很有悟性,老主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
老主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怪罪。”弟子们都摇头。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主持又说:“只要承认,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老主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舒了口气,干干净净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老主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老主持又问:“那为何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主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