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这次为您整理了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论文关键词:医学职业教育;“双证”并重制;就业市场;需求
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是指学生在校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学历证书,根据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和自身特长,参加国家有关考试,获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
1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必要性
1.1是贯彻国家教育法规和政策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共职业教育工作。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央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原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对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等七部委在江苏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些都为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保证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实施“双证”并重制的要求。
1.2是任避医学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学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对优质生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同时,今后的学生基本都是自费上学,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学校,毕业后也是自主择业,如何在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除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调整相应专业外,还必须面向社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上进行改革,把培养计划与职业证书要求相结合,用职业证书的要求推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考核接轨,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畅销品”,以此吸引优质生源、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同时,实施“双证”并重制,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明确规定90个行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在就业压力下,学校通过职业资格鉴定先期对在校生进行引导,不失为规范技能、促进就业的有益之举脚。
1.3是住避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实施“双证”并重制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证书已不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时的唯一凭证,还需通过考核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通行无阻嘞。一些条件较好的医学职业学校积极准备“升本”或对口升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文化课的补习,另一方面取消实践环节,这种学历化办学倾向造成很多毕业生因缺乏实践经验和过硬技能而无法就业。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讲究“适用”和“效益”,要求应聘者综合职业能力强、上岗快、不需培训就能独立从事某一职业岗位工作。为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实施“双证”并重制,让毕业生除有学历证书外,还有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医学职业学校推行职业资格鉴定,旨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提升择业竞争力、缩短岗位适应期,使学生感到教学和社会现实是紧密结合的,从而明显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面临的困难
2.1思想观念陈旧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没有把获得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学生来说可有可无。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成为当今社会的适用型人才。医学生应把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的毕业目标,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2.2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双证”并重制
实施“双证”并重制必须有相应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作保证,在课程设置中尤其要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目前,医学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不仅实验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且时间安排也达不到要求,同时指导检查力度不够,实效性差。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未列人教学计划,通常是以赛代训,缺乏广泛性。学校的考试、考核仍以笔试为主,未能突出实践技能的操作性。
2.3观行教材与“双证”并重制要求有一定差距
医学职业学校要推行“双证”并重制,必须使用与职业资格考核相配套的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但现行教材仍偏重于理论讲授,内容陈旧,且与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不吻合,给学生职业资格考试与技能鉴定造成困难。
2.4实验设花和实践基地建社与“双证”并重制的要求不符
要使学生在校就能完成上岗前的独立操作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校需要有充足的、较为先进的实验设施;同时,还要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但从目前的状况看,一方面因医学职业学校经费有限,校内实验设施在数量和先进程度上难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相关医院因怕学生实习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因而很难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2.5欠缺符合“双证”并重制教学要求的师资
医学生就业竞争除受所学专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制约外,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校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取决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要让医学生掌握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建设一支适应“双证”并重制教学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健。目前,我国医学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理论型、教学型教师多,而技能型、实践型教师少的现状。许多青年教师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工作,专业理论强但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从专业技术岗位或实践操作岗位引进的师资数置较少。
3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应采取的措施
3.1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前提。教育观念的更新主要包括:在教育目的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育时间上,从短期的一次性教育向长期的终身教育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社会实际需求向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转变;在教学形式上,从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向师生双向传输、双向互动、双边教学转变等。努力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依据国家医学职业标准,结合学校的特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要求,确定医学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的具体办法。“双证”并重制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地区的技能等级培训由起步阶段初、中级的3个工种逐步扩大到以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为主的10-12个职业岗位,从而加大了培训的技术含量、提高了适应要求。先后开设了护理员初、中、高级;口腔修复工初、中、高级;美容师初、中、高级;中医按摩师初、中、高级;营养师等职业等级考试,一些学校的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90%。有效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3.2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双证”并重制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教学改革的成败。首先是课程设置的改革。实施“双证”并重制,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作保证,既要适应医学生专业理论能力的形成,又要符合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尤其要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即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等,不但要体现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而且要与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相吻合。我地区已将“双证”并重制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组织评估、检查培养的实际成效。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兼顾我国国情,实现国际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强调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在教材的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利用学校内外部的力量,编写适合“双证”并重制教育特点的教材。再次是考核方式的改革。除要求学生参加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考试外,还要求学生参加医学专业技术的等级考核,并以选修课的形式,给予相应学分。最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从改革考试方式着手,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题型要从以死记硬背型为主转变为以理解型和应用型为主,理论考试占60%,题型以病例分析为主;实践技能考试占40%,突出动手能力和达标训练。教学方式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精讲多练。教学形式应从只注重单向传输转变为单向传输和双向反射、双向互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双边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构筑多样化的教育平台,运用社会教育资源,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教材与案例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理论型、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3.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馥,使避“双证”并重制的实施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上偏重理论性的讲解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和保险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作为一门投资类的课程,很多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由于课时紧张,大多数教师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往往更加偏重于理论的讲解。但该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如著名的K线理论、缺口理论、波浪理论等,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纯理论的讲解,对于没有参加过股票实战的学生而言,难以深刻地理解其内涵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践安排不足,纯理论的讲解,晦涩难以理解,且不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二)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证券市场涌现出很多创新的内容,例如:股指期货的推出,B股向国内投资者开放、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新三板的不断扩容、熔断机制推出的失败等等。而现有的教材中很多相关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甚至有些数据都是几年前的,新的理论知识及案例不能及时在教材中体现。的确,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找到一本与时俱进的合适学生的教材,还是有些难度的。
(三)实验室建设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实训室配套设施不完善,实训软件更新不及时等现象。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上,实训教学中教师不能利用最新的软件演示大盘和个股的行情,这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很多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甚至有些老师从未实盘股票、基金交易操作过,那么,纯理论的课堂讲授,枯燥死板,缺乏吸引力。
三、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不断完善教材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老师应该选择案例相对丰富以及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现阶段证券市场发生的相关事件,丰富案例教学,以此来弥补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缺陷。同时,也可以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补充编写自编教材。更新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丰富近年来发生的相关案例。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报考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学生通过考证,会更加努力学习该门课程,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和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模块化教学,突出重点和难点,增强学生考证的信心。
其次,引入案例教学。选择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枯燥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证券市场动态、以及近期社会经济新闻热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在应用型高校的《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平时,还可以采用专题形式,给学生介绍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大师的投资经历、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跟着自我兴趣的引导,掌握价值投资的基本思想和内在逻辑。学生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相应硬件和软件支持。学院应该重视实验室建设,及时完善和补充实验设施,购买和更新相应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学校的实训室机房,最好能够让学生一人一机的进行证券投资模拟操作,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操作环境,让学生熟悉证券投资的整个流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省级乃至部级别的证券模拟炒股大赛,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获奖的学生也能够激发其他同学更加努力的学习该门课程的知识。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担任《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的相关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任课教师本人最好在证券市场上参与过股票、基金或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投资实践。这样才能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学院应该组织《证券投资学》任课教师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进行短期的进修学习,增强业务能力。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以及提高证券交易的实盘操作经验。才能更好地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水平。
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聘请专业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对于《证券投资学》中股票技术分析的相关章节,可以聘请证券公司的相关专业人士讲授。而期货的章节,则可以聘请期货公司的专家来讲授。专业人士丰富的实战经验,一定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鼓励讲授《证券投资学》的老师去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例如: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理财分析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等证券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任课教师,学院适当提高其课时津贴,并且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待。
四、结论
证券投资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性课程,它是金融学、保险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也可以作为其他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对证券投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证券投资的相关技巧,提高证券投资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注重与现实市场相结合,采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证券投资相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训课的学时和学分比重,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全国性的证券模拟大赛。我院学生最近两年也在全国金融模拟大赛中屡创佳绩,也激发了很多同学在证券投资学的实训课程中参加模拟实盘训练的热情,促使学生平时注重操盘能力的锻炼,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争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露。《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經济研究导刊,2012.5.
[2]杨泽云。浅析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J].东方企业文化。2013(08).
[3]李慧。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研究[J].漯河技术学院学报。2014(07).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特色专业 建设 改革
一、确定特色专业建设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是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在会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根据我院会计专业的特点,确定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培养为载体,以服务社会、兼顾交通为办学宗旨,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将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训和专业技能证书培训作为教学改革重点,以此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带动专业建设与调整,实施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力争在特色专业建设期内,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比较系统的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能够熟悉和掌握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业务范围,独立完成大中型企业基础会计岗位的账务处理、中小型企业手工账务处理、中小型企业财务软件的使用,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财务信息和具有一定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现代人才需要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教育。本着我院服务社会、兼顾交通的办学宗旨,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的走访和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等各种调查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信息需求,并召开专家座谈会,对现有会计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制订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岗+证+单”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把遵守财经法规、维护财经纪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德育为先,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有用之才。其次,应加强理论学习,这是智育的基础。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要坚持以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积极促进学生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再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岗”:岗位
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与会计工作岗位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岗位的划分要求,明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根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对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要求,制定会计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计划,要求学生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通过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距离,培养适用于基层一线的财会人才。
在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学院主要建立了三个会计工作岗位群: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群、中小型企业财务岗位群和交通工程、运输、物流等交通运输行业会计岗位群。在进行岗位实训时,利用校内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会计岗位群。根据会计职业技能特点,将会计和财务专业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会计岗位的技能知识,制定会计岗位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流程。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和大中型企业以及交通行业聘请具有丰富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财务专家、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和会计能手担任会计岗位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以模拟实训的方式熟悉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会计岗位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训操作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进一步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院将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交通工程、运输物流等企事业单位,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到会计一线岗位,通过从事会计的实际工作来完成岗位的工作任务。
(三)“证”:证书
设置课证合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将证书培训融于课堂理论教学中,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认证相结合。我国已逐渐实行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不仅是衡量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通行证。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我院改革了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将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证书培训方面,将证书分成三个证书组:财会职业资格证书组、财会技能证书组和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组。财会职业资格证书组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职务资格证书等;财会技能证书组包括珠算等级证书、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电脑传票证书、点钞与反***技术证书等;相关行业证书组包括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等。在特色专业建设期内,学生取得证书的合格率不断提高。
(四)“单”:订单
根据社会和交通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推行订单培养模式,我院会计专业的订单培养主要包括交通订单和企业订单两个平台。在专业建设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既熟悉会计业务、又懂得交通知识;既有会计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又有交通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将学生培养成为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交通行业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三、课程建设改革
(一)修订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整合课程体系
为适应“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高职教育建设的要求,在制定特色专业教学计划时,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主要侧重于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将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划分为公共必修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核心课、职业技能训练课、职业技术拓展课和公共选修课六大类,把职业资格与技能考试课程嵌入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使实践教学学时占全部教学学时比重超过50%。
(二)加强课程基础建设,完善教学基本文件
根据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对各门课程提出了具体建设要求,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的编写和PPT课件的制作。同时,积极与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合作,编写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大纲和教学规范文件,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
特色专业建设期内,学院建立了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同时积极与安徽交通投资集团、安徽迅捷物流公司、安徽国强会计师事务所和安徽安联信达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课程教、学、做的一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教材建设改革
(一)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开发专业特色教材
面对高职院校对教材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教材与立体化教材建设。学院将教师教材编写与科研考核相挂钩,鼓励教师积极编写专业新教材。同时,改革教材建设模式,在教材自编与引进相结合的模式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训精品教材。特色专业建设期间,学院会计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了《财务管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学》、《税法》、《财务会计》等多门会计专业教材。其中由我院会计专业教师担任主编的《财务管理》被确定为安徽省高职高专“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我院会计专业教师参编的《成本会计学》被确定为高职高专“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二)规范教材选用工作程序
在教材选用方面,坚持优先选用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贴进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类优秀教材,重点选用部级和省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教材选用程序上,首先由专业任课教师预选教材,交由专业教研室讨论通过,再由学院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力争建成一只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合理、高学历与高技能相结合的“双高能力”教学团队。一是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学院尽力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组建专业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团队,发挥专业带头人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层次。三是积极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学院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参加各种专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好坏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方法好坏的标准,不仅仅看教学大纲编写是否规范,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板书是否合理,讲授是否清楚,而更看重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特色专业建设期,学院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在于,改变目前的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试点和推广诸如情境教学法、创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利用校园局域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会计系列实训教学软件、企业模拟经营沙盘、ERP软件等教学软件用于辅助教学。重点推广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大力开发精品课程。同时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广泛采用开卷考试、现场操作考试、面试口试等考试形式,特别是大力推广上机考试,充分体现无纸、高效、客观和公正的特点。
七、建立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为保障会计特色专业建设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学院建立起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一是建立校外专家评价与反馈机制,聘请校外专家对会计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论证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二是建立学院教学督导组评价与反馈机制,学院教学督导组检查教师现场授课情况,通过听课以后与师生的交流,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三是建立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给授课教师评价打分,收集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建议,来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四是建立教师自评与互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自评与互评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是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与学生的就业单位建立联系,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反馈,来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Z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