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及事迹精选5篇

2022年的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这次为您整理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及事迹精选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篇1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当指育人,授业当指教书。(从授业这个词语来看,古人比我们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更贴近生活)解惑当兼而有之。

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本应是所有的学生对知识都如饥似渴,老师除了教他们怎样学好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帮忙他们规划未来的蓝图,设计人生的辉煌方案。教者就是解他们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惑。教的同时也是育。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距离的,而且这距离还很让人为难,甚至悲哀。这源于由社会纠结多个方面而构成的复杂原因,最终作用于学者(相对于教者而言,即学习的人)和教者两个方面。

先说学者,就目前我们所应对和以前应对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不能算是理想中的如饥似渴者,这就给教增加了难度,使育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且,这育也是外因,是后天的,是苍白无力的。只要是应对现实敢于说真话,真心关注教育教师学生而不是一味强调教师没有教好学生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如果只是一味归咎于教者,学生知识潜力有问题,是老师没有教好;学生厌学不学,是教师没有育好。那教师无话可说,因为当今教育理念已经十分理想,教师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师无话可说,缄口不语,就会把教书育人做好了吗不见得,他满腹怨言,满腹委屈,能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工作做到吗所以,真心关心教育、爱护学生的专家和领导就应把教育意识层面的理念、社会舆论、法规政策等,制定得不要太理想化,稍稍降低接近现实一点。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物质生活优裕得让学生只明白享受却不明白创造,只明白快乐和顺利不明白困难和挫折,退化到十分脆弱的地步,稍微不慎就会身体骨折甚至心理骨折,更有少数甚者生命骨折;文化生活贫乏得却只有电脑和手机,不明白雷锋、焦裕禄、毛泽东是什么东东。应对如此孺子,教师努力育之教之、教之育之。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想尽千方百计,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一会在前召唤引导,一会在后鼓励鞭策。你的召唤引导久而久之会让他迟钝麻木,你的鞭策也不能太轻或太重,太轻他毫无感觉乐彼不疲;太重就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嫌疑。轻者受到家长领导的责问,重者走向法庭的被告席。这鞭策只好不轻不重,况且这轻重的标准不好把握,因为标准完全在于学生那敏感而又脆弱的承受潜力,在能理解与不能理解之间就是教师所要研究掌握的教育艺术。

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生涯中,度过了宝贵的学生时代,熬成了家长。成了家长后忽然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反过来逼迫学生好好学习。如此循环,代代相传。人们啊,学生啊,为什么只有在付出几十年的代价之后才明白呢为什么前人以几十年的生命为代价体验到的深刻教训,我们不能汲取呢难道只有自己也和前代一样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之后才明白老师和家长说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吗这是谁的杯具呢

再说教者。一个教师首先就应是一个学者,是一个博学者。花费自己所能花费的时间、精力,投入自己所能投入的情感、智慧,努力学好文化精髓,并且有自己个性的心得和感受,准备传授给学生。并且还要终身学习,以汲取不断更新的知识。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光大起来的。教师就是这继承、光大、传递人类优秀文化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的灵魂,为世界为人类打造一缕缕阳光。然后,教师还就应是个博爱者。教师具有真挚而且广泛的爱心,不仅仅仅是出于对学生身心的呵护,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因为教育家已经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儿童。从这个角度说,学生无论在行为、心理、学识等哪个方面出点问题,都就应是教师的爱心不够甚至是没有认真负责所导致的。所以,教师要有发自内心的深厚的广博的爱心,而且这爱心要有教室将要倒塌时最后救自己儿子的无私,还要像阳光一样照遍每一个角落。再者,教师还就应是一个艺术家,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把教书当作工作,而是当作自己所钟爱的艺术(首先,你要爱艺术)。最后教师是一个圣人,因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塑造健康的心灵,有了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这本应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说神圣是因为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用心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应试教育的原因,修正灵魂、打造阳光的神圣使命枯萎,甚至退化萎缩。变得现实、浅近、低俗了,变成为考上高一级学府而教,这本是教育的副产品,却成为的主产品。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提出的忠告: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留意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这位高明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恶化的预言如此真切而又细腻!我最后把学生教育到他老人家担心的地步。但是,社会(尤其是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评价教师是这个标准吗是看我的学生血液里有没有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吗这当然是软件,无法量化,无法把握。最终淡化、退化成一些堂而皇之、人人具备、可有可无的政治条件。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及事迹 篇2

孙正聿

孙正聿,男,汉族,1946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教授。从教40年来,他坚持“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树立了“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师德师风,用个人奖金为青年教师设立教育教学改革奖励基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专业人才。他提出了“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推进了当代中国哲学观念变革,引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他的著作《哲学通论》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科学普及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康绍忠

康绍忠,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坚守在农业科学教学一线,组织全国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创建了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创新“四融合”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他创建了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体系和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建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促进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他长期坚持帮扶西北旱区边远农村教育,资助建设7所希望小学。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

李粉霞

李粉霞,女,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她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连续四届参加数控技能大赛,取得全省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她潜心教学,重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思政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打造有趣、易懂、接地气的课堂。她因材施教,建立“传、帮、带、练”四级培优机制,探索出“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她注重团队建设,构建“帮、练、赛、聘”的教师培养模式,创建工作室,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开发实训项目服务企业。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杨士莪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扎根水声学科教育72年,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他带领团队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把水声学作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带领学生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

周美琴

周美琴,女,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35年的特教生涯中,她肩负着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她坚持走“医教结合”的道路,贯彻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教育理念,构建以脑瘫孩子教育为特色,适合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她积极探索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之路,鼓励教师学习新一代多媒体软件与技术,开发各类教学课件,打造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知识学习与康复训练的数字化、信息化课堂,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曾获全国特教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杨瑞清

杨瑞清,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他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始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两次拒绝进城,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他创建教育基地,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模式。他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杨明生

杨明生,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他从教38年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虽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在教学一线,践行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https://m.jingyou.net/ 担当。他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和育人导向,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探索多种育人实践,强化德育实践效果。他坚持教育科研、改革兴校,大力推进以备课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马丹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她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自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始终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创建了一支充满藏文化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带领学生走上全国舞台。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郭晓芳

郭晓芳,女,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她作为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讲授新时代“云端”思政课,从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她的创新课堂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万,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亿,形成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品牌。曾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张先庚

张先庚,女,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她坚守教学一线32年,带领团队培养大批卫生健康人才,带领学校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她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组建了以毕业生为主的健康服务志愿队,打造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健康扶贫典范,助力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建了130人的疫情防控志愿队,守护了当地居民生命健康。曾获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安文军

安文军,男,裕固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他扎根牧区教育30年,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耐心和智慧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他以学生为本,从学情出发制定学习策略,大力倡导情景化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知行合一。他爱生如子,在班主任工作中细致入微,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在管理中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倡导快乐教育,推进少年宫活动,开设书画、手工制作、花样跳绳、足球等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乡镇骨干教师、甘肃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孙怡

孙怡,女,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教师。22年从教生涯,她扎根学前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坚持不断学习、探索提升,用爱心、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每名幼儿。挂职支教期间,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将一所新建幼儿园办成了教学设施完备、教学理念先进、办园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她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学校、进课堂,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教育力量。曾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照亮未来的擎灯人——记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篇3

教师是一种理想,承载千百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对教育的渴望。

教师是一种力量,积蓄着一代代华夏儿女追逐理想实现价值的拼搏。

教师是一种光荣,饱含着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与感激。

2022年,有12位教师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他们是教师群体的代表,高举着理想的明灯,照亮你我,更照亮民族的未来。

教育之灯,照亮上学路

“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华。”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的日记里,写着陶行知的这句话。接着他写道:“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

时间回到1981年,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主动请缨,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

“你傻呀!”亲戚朋友劝告杨瑞清。但他意志坚定,来到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五里小学,眼前只见“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

同是农村出身的杨瑞清深知他们不笨,而是学习条件差。有学生在家干活不来上课,杨瑞清每天放学后就到学生家里一边帮忙,一边教课。

很快,“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的事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很感动,自愿集资帮助五里小学异地新建。

为了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杨瑞清开设行知实验班,践行“赏识教育”;创建行知基地,开发学农活动课程;带领教师开发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

41年坚守,“傻瓜”将一所村小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现代化教育集团,走出乡村教育的“逆袭”路。

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也在乡间行走了30年。

面对叛逆学生,他悉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发扬;他和家长一起干农活,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在学生面前,他又是给他们熬热奶茶的亲人……

安文军创办乡村少年宫,足球社团等10多个社团让西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有七彩的梦想。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之源。

这句话用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身上,再合适不过。35年来,周美琴将特殊儿童紧紧牵在身边,抱在怀里,哪怕挨了巴掌拳头,她也与孩子心贴着心。

她有大爱,她更有魄力。“特教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周美琴为集听障、智障、脑瘫孩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勾画宏伟蓝图——走“医教结合”的道路。

她引进十几位专职治疗师对学生“一对一”训练,在学校配备全国一流的康复条件,创新授课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历时十年探索的《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课题捧回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南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孙怡传递爱,也传递着爱的能力。

作为学前教育骨干力量,孙怡响应号召,奔赴南疆挂职支教。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孙怡利用放假时间组织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园本培训;为了实现“家园共育”,孙怡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

信仰之灯,照亮人生路

3年来,“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让湖南省广大中小学生由“追明星”转为“追名师”,由“追网红”转为“追网课”。

这堂课的总班主任是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创办新型网络思政大课“我是接班人”。当时已是长沙市十大魅力教师、有着丰富网络教学经验的郭晓芳被选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

但这堂课没有既定教材,郭晓芳请来袁隆平、钟南山、杨长风、杨孟飞等名师大家,授课内容天文地理、经济社会无所不包。这背后,是郭晓芳一头扎进书海里,涉猎各学科知识;是她跋山涉水的真诚,打动每一位受邀嘉宾。

“没想到思政课这么好看!”“我要努力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郭晓芳的课辐射全国,1000余万名学生收看,累计学习人次超过12亿,燃起无数信仰之炬。

在青藏高原上,有一位“擦星星”的好教师。

2016年8月,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首批“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中的一员,进藏支教。3年期满后,她申请继续留藏工作。

当地的孩子能歌善舞,为了让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看到更广阔的天地,马丹创建了西藏首支“舞蹈啦啦操”队。顶烈日、战寒风,她带着这群孩子练基本功,跳民族舞。2018年7月,这支队伍代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摘得桂冠。

而这份成绩远比不上学生的变化。“老师,原来高铁这么快啊!”“老师,飞机可以飞得好高啊!”每个孩子的眼睛都在发光。

马丹以自己为火种,点燃雪域高原的希望之星。

“不要迷茫和失望,这里将是你梦想启航的地方。”每年新生入学,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都为学生定下“以技立身”的志向。

李粉霞带领团队,寻求校企合作之路,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实境化、企业化、生产化的校内实训工厂;形成“社团传、导师帮、师傅带、大赛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毕业生中获全国技术能手27人、全国冠军1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人,学生们因职业教育展现人生光彩。

有的信仰,闪耀在无垠的学海。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用哲学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有理讲理”是孙正聿的教育理念。然而为了“有”和“讲”,他行走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道路。

“想到一个问题,因为要睡觉就不想了吗?写一篇文章,因为要放暑假,你就不写了吗?”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苦读”和“笨想”成就了艺术般的哲思,让更多的人愿意推开哲学之门。

他著作等身,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他提出了“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推进了当代中国哲学观念变革,引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他树立了“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师德师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专业人才,持续影响着当代中国哲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

民族之灯,照亮复兴路

这里有旱,这里流汗。

怀抱“荒漠变绿洲”的心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一干就是30多年。

甘肃石羊河流域印满了康绍忠的脚印。他在这里建立实验站,与团队一起研究主要农作物和防风固沙植物耗水规律,在全流域推广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汗水化作“奇迹”——石羊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位明显回升,民勤县青土湖再现“碧波荡漾、野鸭成群、水草丰美”的景象。

康绍忠心里装着群众,想着将来,创建15所农民田间节水学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入村入户宣传节水节肥技术,举办培训班,开展农技科普服务……在大西北浇灌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希望。

汪洋大海,是他的战场。

上世纪50年代,杨士莪从苏联学成回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

“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就是最大的爱国。”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杨士莪深知水声学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他们师生是驰骋于此的“国家队”。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他带领团队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希望我们的后浪,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杨士莪许下90岁生日愿望。

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是他们不改的初心。

深山里,高原上,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授张先庚带来健康的宝藏。她首创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1134”模式改革,组建了以学院毕业生为主的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聚焦农牧民健康问题,走村入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宣教、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等健康服务。

如今,这种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全面助推乡村健康振兴战略。

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是老百姓最质朴的愿望。

38年里,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杨明生数次拒绝发达地区的高薪聘请,长期坚守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我必须坚守在家乡,这关乎我是背着钱袋子还是情感包袱过完后半生的问题。”

他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将德育放在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最重要位置;他是教育科研的引领者,发表的600余篇论文记录着他对教育的思考;他是教育改革的实干家,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果园、植物园、生态园,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师生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

在杨明生的带领下,曾经生源外流严重的霍邱一中成为当地的金招牌。学生回流了,家长回乡了,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命力。

他们的足迹,是教育强国最生动的注脚。

他们的心血,是民族复兴最赤诚的底气。

师者擎灯,我们看见伟大祖国光明的未来。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的事迹 篇4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窦桂梅

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个贫困县3800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273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346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节电视直播课。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

他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 “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

他扎根乡村教育20年,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做农村娃身边最亲的人,走进留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深入研究农村课堂,形成了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发表多篇教学感悟,2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成为年轻的省级教坛新星。他每年进行公开课讲座10多场,有效带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他积极响应号召,远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教育脱贫作出了贡献。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

她坚守会计专业教学一线27年,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把职业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学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3+4”中职本科贯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她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指导学生3次创造点钞世界纪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豫

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他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 ,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3-6]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7]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8]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9]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0]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 ;2020年8月11日,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11] ;9月4日,钟南山入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12] 。

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海南大学教授张云阁

张云阁,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负责人,日本杏林大学访问学者,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海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指导专家。

自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第一线。先后给本科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等课程。

先后主持教育部教学改革方法择优推广计划、海南省社科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各类课题18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编、参编著作、教材7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学习与探索》、《理论探讨》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50多篇。

先后荣获教育部2013年度(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3名);2013年黑龙江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3名);2013年度海南大学(首届)“最受欢迎研究生导师”;2011年海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度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2014年度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等荣誉称号。

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

从事特教24年以来,她秉持“适性而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潜心育人。在聋生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她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多元表达等方式_沟通障碍,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带领团队建设“听障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听障学生手工艺”“残障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送教上门”等系列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动承担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

她钟爱幼教事业,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接送学生过河,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她率先冲进教室,采取先避后撤措施,在17秒内让32名孩子安全撤离教室,1分钟内完成全部躲避和撤离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大灾面前安然无恙。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幼儿教师形象。

曾获贵州省教学科研论文奖、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

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 ,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2] 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3] 。

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系十七大代表。

2018年9月,荣获最美乡村教师 [4]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5] 。2020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6] 。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丁海燕

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30余年,任教期间,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为学生辅导、补课。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吃送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余深入到学生和群众中,利用家访等时机,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长期义务照料村上的两名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师者风范,诠释立德树人。

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心得体会通用范文 篇5

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又一个问题一直在脑海盘旋,那就是我们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教好书,育好人。这也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去学习、领悟、践行。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我们作为教师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胜法宝,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这更是我们实现我们在校目标的制胜法宝。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

第一,努力提高教学能力。纵观历史,教育界耳熟能详的前辈,如蔡元培,叶嘉莹,潘鼎坤,章竹君等。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教诲自己的学生,他们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楷模。我常想,也许我一辈子也不能取得像他们那样辉煌的成绩,但我可以像他们一样,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不断前行!

第二,传播科学知识。只有在知识上,思想上有了开放进取的态度,才能不被愚昧的、落后的思想所局限。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社会也不断在进步,所以我们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理念,向社会传播科学,传播正能量,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使命。我们要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扶去那社会的糟粕,还学生一份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三,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是爱之核心。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充分尊重学生感情,但请老师们切记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原则性。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说的,明白学生做的。教师对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循序渐进,抓反复,反复抓,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的扶持,学生就会向我们期待的方向成长。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敢于托付。在对待学生,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亲其师,信其道,然后进行引导,要让学生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作为党员教师的我们更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主动担当,牢记使命。

常怀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爱的过程,教师有爱,学生才有爱。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才是有爱的教师;拼搏进取、积极奋进的学生才是有爱的学生;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爱护每一个生命,育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成为最棒的。教育是有力量的,只有给孩子们更多更好的知识,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教师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个体的命运,也会影响我们国家民族复兴。

教育有了新的使命,教师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