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是元宵节作文(通用17篇),请参考!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都非常热闹,我们主要是观看放烟花。但今年与往年不一样,因为今年是龙年,我们是龙的传人,所以我们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戏。
正月十五那天,我去世纪广场,那里人山人海,有几千人,大家都围成一个圈看节目,我和我妈妈赶到时,节目已经开始。有玩龙灯的,有玩狮子的,有跳舞的等等。听说玩狮子的人是从广州请来的,要花几万元才能请来,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玩龙灯。
玩龙灯开始,这时上来一条巨大的龙,前面有一个人举着一个球,而龙就在后面追那个球。当那条长龙走到中央时,向对面的观众敬礼,拜年。那条龙又接着在空中飞腾,突然那条龙好像弹簧似的形状绕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这时观众们的尖叫声和掌声大起来,接着那条龙慢慢的盘成一圈一圈的,像一个大饼,接着又散开,最后向大家敬个礼就出场。
看完节目,亲戚们都到我家去吃午饭,桌子上摆着一碟碟美味佳肴,我们坐到桌子上。“大家吃吧。”爸爸说完,我对着一大桌让人垂涎三尺的佳肴,立刻狼吞虎的吃起来。由于盆子里的冬菇实在太滑,我夹很久才夹到,可是不小心把冬菇汁贱到爸爸的脸上,把爸爸搞成大花脸,我们全都哈哈的笑,妈妈却捂住嘴偷笑。爸爸一看,马上装出可怜相,我们笑得更厉害,爸爸拿出纸把脸上的冬菇汁擦干净。“咦,怎么有一股焦焦的味道呢?”爸爸说道。“天哪,我的汤圆。”于是,妈妈像火箭似的冲进厨房。
过一会儿,妈妈端一盆黑黑的东西出来。爸爸一看,笑着说:“你好棒呀。”黑汤圆你也做得出来。“哈哈……”这笑声奏出我家和谐乐曲。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全家人在广场看精彩的表演,还在一起吃汤圆,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真好!这快乐幸福的元宵真让人难忘呀!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人人欢腾,各家各户门前挂着大红灯笼,各种彩灯真漂亮。
小朋友在大街上玩闹,他们兴高采烈的边说边笑,一派节日的气氛,小明在放礼花,下的小红捂住了耳朵。右边那两个小朋友提着灯笼,其中一个小朋友说:“看天上的烟花多漂亮呀”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啊!多么美的一天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拥有远大的文化底蕴。元宵节,便是其中一个传统的节日。
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就会看到木桌上放着豆沙,爷爷在家门口打年糕,只见爷爷把一大团糯米放入石盆,然后拿起木槌,“砰、砰、砰”的在糯米上打了起来。爷爷那熟练的动作,使我觉得打年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站在一旁的我看的津津有味,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也想打年糕,并向爷爷恳求,刚开始爷爷怕我受伤不同意,可是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答应了,便把木锤递给了我,我伸手接过,然后摇摇晃晃的走向石盆,这才发现木槌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举不起来,于是把木锤还给爷爷,糯米在爷爷的敲击下,越来越软,一股香气弥漫在乡野上。在旁边的我看直流口水,所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打好年糕,我们把糯米放在桌上,拿一个小块,用面杖压成薄薄一片,在把豆沙放进去,搓成一个圆形,然后交给奶奶,奶奶把圆子放进锅里,等煮熟了就是美味的豆沙汤圆了。
童年的包汤圆的习俗,是我们对传统元宵的美好回忆,也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回忆……
今天,我家要包汤圆了。先把材料找好:元宵粉,水,汤圆心与盆子。
准备好后,将元宵粉倒入盆中。可我倒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元宵粉弄得满脸都是,成了一只“小花猫”,把妈妈姐姐和婆婆都逗乐了!然后倒入适当的水,再揉成面团。可我又因为水倒多了,揉得时候弄得满手都是。妈妈帮我加了面粉后,我的手才不粘了。再把揉好得面团搓成面条子,用刀切成小段搓圆,慢慢压平,放上汤圆心,一点一点地包好。提示:可千万别有那些小缝,不然的话,心子可要暴露了哦!
我包好后,总想变变新花样,就把汤圆捏成了花朵的形状;ufo的形状,。……妈妈见了后“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妈妈的笑,把婆婆和姐姐也逗笑了。
妈妈把包好的汤圆煮下锅,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
今天,我们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甜甜的!
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元宵节,早晨起床当然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笼里,毛巾盖着,铺着红纸。煮好的元宵,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舌头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节又称“花灯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看花灯,花灯的品种很多,有的就是加菲猫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红色的小鼻子,樱桃似的小嘴。一打开开关,加菲猫中的风车“呼”的一声,风车旋转起来。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间拉着小提琴的小女孩还唱着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有的就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点般的眼珠,薄纱似的飞翼,一节一节的尾巴,只要推一下开头,蜻蜓绿色的飞翼就有节奏地跳起舞来。我买了一个莲花形的灯,小巧精致的莲花,叶子上白里透红,闪着明亮的光。
亚细亚超市的门口有两条龙,龙头上戴一颗珠子,两边顶着白色的龙角,黑亮的大眼睛,锋利的牙齿,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今年就是鼠年,龙身上站着几只神气十足的老鼠,大大的耳朵,在向我们招手呢。
元宵节猜灯谜也就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走在南峰服饰广场里,到处都就是灯谜。“飘雪下雨(打一成语)”,“落花流水”,爸爸兴奋地说。“回答正确”售货员小姐说。“自小在一齐,目前少联系(打一字)”,会就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孙。
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搞笑!
今年元宵节2月17日是元宵节。这天,同学们早早的来到学校,在学校里度过欢乐的元宵节。
中午,我们举行元宵节班级主题活动。路尧和宋佳薇是主持人,为我们介绍元宵节的由来。通过他们的介绍,我知道: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接着,又有一些同学也为我们介绍元宵节的传和风俗,从他们的口中我知道:在很久以前,凶猛的野兽很多,到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在一起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传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吓得不知所措。过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放烟火。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都被烧死。”大家听都点头称赞,便去准备。到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天帝往下一瞧,看见人间一片红光,响声连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这样,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心中十分高兴。人们就这样保住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纪念这天,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我还解元宵节那天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如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等等。通过他们的介绍,我对元宵节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晚上,我和妈妈在做汤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用水把糯米粉调和,接着,搓成一个小圆球,然后,用手指在“小球”上戳一下,让“小球”上出现一个洞,再用猪油,白糖和黑芝麻做成馅儿,并装在汤圆里,最后把汤圆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我又按照这个汤圆做许多汤圆。开始下汤圆,先把水烧开,等水沸腾之后,再把汤圆放进水里,过一会儿,汤圆煮熟,我赶紧把汤圆捞起来放进嘴里使劲一咬。啊!太好吃!甜甜的味道在我嘴中回味,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我喜欢元宵节,更喜欢元宵节的温馨气氛。我希望自己对元宵节有更多解。
哇,元宵节到了,我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吃到美味的汤圆了,好开心!一到元宵节,我就与表妹去商城买了些汤圆,买汤圆的过程中,让我没有分清楚,就从口袋里掏出了16元钱买了两斤,一回到家,我就开始煮汤圆,我都迫不及待啦,我想,应该已经熟了吧,我就开始给大家吃了,在吃的过程中,奶奶跟表妹说:“怎么都是芝麻的啊?”我说,不会啊,我买了三样呢,花生的、巧克力的与芝麻的呀!怎么全部都是芝麻的啊?好奇怪呀!我吃呀吃,一直都吃的是一个口味的,吃得我恶心的,剩下了两个,我准备不吃了,可还是咬牙切齿的吞了下去,差点都吐了出来,我就把剩下的全部捞了出来,准备明天热了再吃。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我就把剩下的汤圆热了,可谁知道,都烂成那样了,我还是吃了,因为,我舍不得丢掉,这可是我第一次的成果,不想白白的浪费掉!
嫂子看见了,就对我说:“你呀你,连买汤圆都不会,还能干什么?”我就微微的笑了一下。
第一次煮汤圆,竟然让我给煮砸了。但,这也算是我的一份收获,我应该高兴差不多!
元宵节到了,到处喜气洋洋。小明家贴上了春联,春联上写着:春日春风春浩荡,鼠年龙岁龙腾飞。
晚上,天空中盛开着五彩缤纷的烟花。瞧!那两个小朋友在放鞭炮,一个小朋友在点,另一个小朋友捂着耳朵往旁边一跳。还有两个小朋友在打灯笼。一个小朋友提着弹簧灯笼,一伸一缩的,可有趣了。另一个小朋友提着红灯笼,闪闪发光,漂亮极了。
真是快乐的一个元宵节!
今天,我吃了自己亲手包的元宵。自己做的元宵味道就是不一样,放到嘴里滑嫩,细腻,非常可口。
首先倒一些糯米粉在一个容器里,然后往容器里添加半杯水,用手把糯米粉揉成一团。揉成的面团像一团雪白的棉花,摸上去软软的,感觉特别舒服。揉成的面团要醒一会,这样做成的元宵才好吃。开始包元宵了,我先把面团分成小块,搓成一个球,再把它压扁,接着用勺子往里面加想吃的馅,最后使劲儿捏,然后再搓成圆球就好了。一个,两个,三个——一会儿,盘子上都放满了元宵。
开始下元宵里,锅里的水开始冒泡里,我赶紧把元宵放进锅里,没过多久,锅里就飘出一阵阵的香味,我馋得口水直流。等它一出锅,呀,真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一连吃了十几个呢!
自己动手做的元宵味道就是不一样呀!
正月十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对啦!是元宵节。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元宵节吧!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唐朝诗人苏味道曾作诗《正月十五夜》,描写当时元宵夜的热闹场景: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那天的习俗可真不少:赏灯,猜灯谜,舞龙……说到猜灯谜,我最喜欢啦!让我们一起来玩吧!
你们喜欢“吃”吗?元宵节可少不“吃”。元宵节必须吃一种东西——汤圆。最早的汤
圆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合家幸福!
元宵节的夜晚乐趣真不少啊!你们说是不是?
今年竹北的元宵节灯会活动是在文化公园举行的,因适逢暖和的天气,人潮就显得增加许多,看起来非常的热闹,充满欢乐喜气的景致。
文化公园裡有许多不同造形种类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顏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著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公园的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著花灯、玩著仙女棒;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著轻风徐徐的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的,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色的烟火把夜空点缀的五彩繽纷,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惊叹声!
回家的路上,在翰林桥上看到天空中的烟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闪闪的变化著,真是吸引迷人,我们一家人迟迟捨不得回家,直到累,才踏上回家的归途,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以前都是年,元宵节一过,年也就走远,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
听说鲍店煤矿文化广场七点半要点放烟花,晚上七点多一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子、小弟弟和我一起走出家门。走在街上,我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辟辟啪啪地摔着摔炮,十分高兴。
七点半到,随着几声炮响,美丽的礼花腾空而起,拉开焰火晚会的序幕。之后
就有几个大的礼花拉响,漆黑的天空一下子的明亮万分,礼花在天空上炸开,仿佛一朵美丽的菊花盛开在黑暗的天空,炸完之后的火星,像是流星向我飞来;最精彩的是四五个礼花同时升空,把天空变成一个巨大的、五颜六色的花园;有的礼花炸完后,又分出许多无数的小礼花,有的小礼花还在空中四处游荡,引得许多人情不自禁的大叫起来。天空中的礼花有红的、绿的、白的、五彩缤纷,美丽夺目。
今年的礼花真是万紫千红、不同凡响,我可谓是大开眼界,今天过一个愉快的元宵节!
过了春节之后,小孩们会盼望元宵节的到来。
我们这儿过元宵节都要吃汤圆、馄饨,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吃完晚饭后,会发现田埂上,小路边,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火把,孩子们跳跃着,呼喊着,奔跑着……这也是我们这儿的风俗:在一根竹棒上捆上柴,点上火,在自家的田头甩着火把,嘴里唱着歌谣:“点点柴,大发财……”一把把火焰燃烧着,在田野里游动,像一条条火龙。大人们都会在村头,在田边看着我们玩“点点柴”,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或许在你看来,这只不过是农村野孩子玩的土把戏,可是它包含着农民对新一年收成的美好企盼,是一种别具农村特色的祝福方式。
节目,一个接一个。这不,刚从田里回到村子里,听得村中心传来锣鼓声,礼炮声。调龙灯开始了!
只见十来个身体健壮的男青年举着长龙灯,龙身通体发亮,龙珠引路,珠动龙随,龙身蜿蜒游走。这可全靠舞龙灯人的本事,瞧,他们随着锣鼓声,一招一式整齐有力,配合默契。礼花在空中绽放,五彩缤纷,争妍斗丽,整个村子火树银花!哇,好美的夜晚。深蓝色的天空五彩斑斓,礼花如彩球,似雪花,像流星雨……天空光彩夺目!
淳朴的歌谣,游荡的火把,喧天的锣鼓,舞动的龙灯,绚丽的礼花,把元宵节“闹”得一片欢腾!
今年我们学校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谜会,校园里挂满了同学们亲手做的灯笼和自己写的灯谜。
下午,老师把我们带到一楼,大喊“解散!”同学立马散了开来。有好多人啊!差点把和我一同猜灯谜的好朋友:小罗给拆散了。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的猜灯谜。
我们两个一连猜中了21个,对答案时自己以为全对,可没想到21个,错了6个,只对了15个。我很伤心,一旁的小罗说:“没事啦!还差5个而以,我们多猜几个不就可以了吗?”我想:是啊!有什么可伤心的呢?于是,我丢弃了坏心情,和小罗一起再接再厉的猜谜语。我和小罗冷静的再次走进灯谜区,拿着我们的枪(笔)和盾(笔记本)一个个的审视着灯谜,首先,我们去猜比较简单的数字灯谜。《333555》(打一成语)~三五成群,我一边想:这真是太简单了,一边告诉小罗。我们又开始猜下一个灯谜。我们想加大难度,于是,我们又去猜地各灯谜。《遍地鲜花》(打一地名)这个让我抓耳挠腮,冥思良久。小罗也想不到,说:“遍地鲜花会不会是关于季节的呀?”小罗的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在喊到时:“长春!长春!”小罗还一脸茫然地问“为什么?”我得意洋洋地说:“遍地鲜花的意思是长久遍地都有鲜花,只有长春遍地有鲜花,所以就是长春呀!”之后,我们又战无不胜的攻克了三个谜语。一对答案全对!最后我们猜对了20个。
虽然我们猜对的很少,但是感受了这次的灯谜活动,让我知道,灯谜不只是一项游戏,还是一个含义很深的传统文化。
“正月里来正月正,元宵节里闹花灯。”这是民间的俗语。确实是这样,我昨天亲眼目睹元宵节的热闹场面。进一个繁华的街道,一个直入云霄的门匾上面写着清秀的三个大字:大观园。在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像颐和园那样端庄。
一进门,两旁的花灯数不胜数,伴随着两旁的小溪、伴随着让心脏咚咚跳的大鼓声,我们找到打鼓的地方,我一看原来是踩高跷的演员在表演,我最喜欢看踩高跷,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奔向高跷队,我看着四周全都是满满的人,便跳到石狮雕塑上去,在雕塑上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演员们在演愚公移山的神话,真是活灵活现,那大山如同水桶一般,愚公头上戴着青中山帽,身上穿着黄佛教的服装,穿着绸缎裤,简直是一个老和尚。他那亲昵的微笑、和笑脸,给人一种亲切感。
武术格外热闹,那舞长矛的小选手,还有点像三国时的张飞呢。我们在这条充满古韵的街道,一直游玩到昙花都开呢!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就数正月十五“元宵节”。
到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走出家门,全家人一起来欣赏花灯、看花炮。我和爸爸妈妈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见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到处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华热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灯,更是让人们“大饱眼福”。瞧,这盏花灯的造型真特别:它像是个拱形桥洞般,在远处看,霓红灯一闪一闪得发亮,一会儿红,一会儿蓝,让人眼花缭乱。走进,看那上面盘延着的不正是四条威严无比的金龙吗?它们睁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嘴边也不觉浮出一丝微笑呢!再到洞里面看,又是别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灯光照在人们身上,变幻莫测,一会儿是弯弯曲曲的优美线条,一会儿又成多种颜色组成的花朵,这真是奇妙无比,妙不可言呀!
再看那边,一朵巨大的莲花映衬着夜幕绽放。看那莹莹宝光洒向大地,再映衬着皎洁的圆月,呀!是多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仙子呀!看它那娇嫩的花瓣层层叠叠,花骨朵在内若隐若现,一开一合的,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般惹人怜爱。可那高贵的气质却更动人三分。再看,那“塔”上的岁寒三友,亦真亦假,仿佛那松在漫雪尽下,唯它留一片青;好像那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好像那竹,青翠如它,生命如它。
烟花放起来,从一面,接着从两面,再接着从四面八方,它渲染着天空中的繁星,也渲染着人们心中的美好。
元宵之日,街上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我和爸爸漫步在蒸湘北路,只见到处挂满彩灯,五彩缤纷,耀人眼目。忽然一阵“冬冬”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两条蛟龙从远处向神龙大酒店奔腾而来。紧接着,周围的.人潮水般地向“龙”拥来。
好大的两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体壮。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随着密集的鞭炮声,有节奏的鼓点声,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几声,街道的烟花爆竹四,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竹声中为大家拜年祝福。
龙啊,你这新千年的龙,带着我们腾飞吧!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