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
窗外略显阴沉的天空,静静地望向大地。我翻过《目送》的最后一页,不尽的感叹,却如鲠骨在喉,不言不语。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读了《目送》以后,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他,不再是骑在爸爸肩上的小点儿,不再是躲在自己身后的“胆小鬼”,不再是天真烂漫的爱闹笑话的活宝……一个母亲在看到子女不再依恋自己,将展翅翱翔,是怎样的欣慰,是怎样的喜悦,又是多么心酸不舍的无奈啊!而作为一个子女,看着父母步入天堂,渐行渐远的背影时,又是一番心痛与怀念。朴实的语句中涌动着一股平凡而动人的情感。
《雨儿》中,那位口齿不清、患老年痴呆的母亲和孝顺的女儿令我难忘。母亲虽然患病,却一直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儿女。不断重复的对话,不厌其烦地叙述。作者轻声的话语中,除了对待母亲的耐心外,更多的是无比的心痛和难以言喻的酸楚。辛劳一生,年迈的母亲竟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辨别。
《寂寞》一文中,让我认识了两种寂寞。一种是孤身一人时,难以言喻的孤独。另一种寂寞,或许是独自一人面对事物,却不感到孤独的修行过程。就像《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独自欣赏茫茫大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却不感到寂寞。
泪水“嗒嗒嗒”打在干净的页面上。“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是的,家庭的温馨,不是一间空房子可以给予的。对于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而言,家是有爱人温度的地方,是有孩子欢声笑语的地方。但是时光飞逝,小鸟学会飞翔,早已离去。伴侣在天空对你露出若有若无的微笑。家,未必找得到了。
兄弟情,友情,爱情,亲情融于《目送》中,酸甜苦于心头徘徊。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总会跌倒或胜利,我们或喜或悲,或苦或甜。正如书中所说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虽然在路上,总会人来,也有些人离开。就像父母,但他们会不停支持我们,鼓励我们正确的向前走,如雪中送炭,也如锦上添花。
时间如白马过隙。时间荏苒,我不禁回首,发现正如龙应台说的一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想到了我与我的母亲,从小她就对我严格,因为她总是给我布置一些看上去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我没有完成,她就会打我。用一句话囊括就是“我天不怕,地不怕,就只怕我老妈。”
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我却想起了母亲头发上沾染的丝丝霜华,这其中也有我一半不听话而长出来的吧?总会想起在每次我妈打完我以后,总会自己先消气来和我说抱歉;会想起我小学多调皮,总惹得我妈恼怒;会想起我妈总为我学习操心,对我语重心长的说一番,我却总没听进去的时候。
我明白,将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如亲爱的安德烈一般伸展出知识与思想的翅膀,驾着长风,乘着飞云,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途中,也许会有彷徨,也许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也许会被狂风暴雨折断翅膀。但,人生是一条不归路,时光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注定了再疲乏,也不能停滞步伐;再困顿,也不能丧失希望。有些时候,只能一个人流浪,一个人天涯。只是一个人。
但是我却想说,能在人生这条漫漫长河中能遇见你们,真的是我一生中莫大的幸运。若说在佛前一千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那么我愿意在佛前回眸一万次,一亿次再让我来世做你们的女儿。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还没有经历深思熟虑的锤炼。但我知道,无论有多大的风风雨雨,总有两双热切的眼睛跟随着我,他们会无言的支持我,鼓励我。他们是我一生雪中的碳,锦上的花,无论是祸是福,他们都会欣然与我共担。谢谢你们,老爸老妈!
中风后的父亲不得不承受躯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的双重折磨。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老人不复往昔戎马倥偬,横刀立马的革命英雄形象。父亲的一生所有的大起大落和悲欢离合汇聚成一首英雄迟暮的悲歌。
那丰满的皮肉被病痛榨成干瘪可怖的枯槁,不言语和情绪在咿咿呀呀的沉吟中失了最后一点声息。而那曾经笑靥如花的母亲早已在记忆的漩涡中走散,她那返老还童般着上一层童稚的神情透露着被时光抛弃的哀怨。
她常常一个人发呆,时而欢喜,时而一副悲从中来的样子;她时而失意,时而又因为忆起子女而恢复欢喜。
病痛和衰老的残酷一齐折磨着他们。
父亲和母亲竭力融入这个早已不属于他们的瞬息万变的时代,可是世界却残酷地一丝一缕地斩断着和这些老人的联系。而他们的孩子,束手无策。
当父亲经历了几起惊心的交通事故之后,女儿义无反顾地劝他远离爱车,晚年仅有的乐趣业已不复存在;挽着母亲走在熙熙攘攘的现代商城之中,满眼当下潮流,她的女儿会毫不犹豫地向她解释高跟鞋如何不适用于她,直到她滴溜溜的目光转回女儿仅仅攥着她的手。
老人们更像是上一代失落在这个世界的孤儿,妄图融入社会却又格格不入,儿女成了他们和新世界牵线搭桥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把他们和新世界隔开的挡板。
减少与世界的牵绊,避免给儿女制造麻烦是很多老人平静面对人去灯灭之宿命的唯一慰藉。
世界上的人几乎都历经这样的轮回,送走上一代人,做下一代的引路人,这也成了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使命之一。父母托举着生命的光亮却不是太阳,因为他们时时刻刻有消耗殆尽的危险。终此一生,他们所留下更最多的还是精神的永恒。
缘深缘浅,能行多远我们未可知。但是人人可以明确的是死亡终有一天会拉开两代人紧紧攥着的手。而在这种终结之后我们所赖以支撑,砥砺生命严冬的却还能来源于永恒的温存。
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有人给我讲过一个关于饼卷肉的故事。
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建筑队工人,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县城依靠粗重的体力活养活全家人。终日忙碌的父亲少有机会见到儿子。直到儿子考上了当地县城的中学,父子俩离得近了,父亲忙里偷闲也来学校探望儿子。
父亲每次前来都会带上一种叫做饼卷肉的当地小吃,薄薄的饼皮裹着细碎的牛肉,咀嚼之后满口留香。儿子每次除了期待父亲,多了一分对美食的期待。
几次看到父亲只给自己买,儿子便问:爸爸,你都不给自己买吗?
父亲告诉他,建筑队每天的午餐都是饼卷肉,他都快吃厌哩。
儿子听了后甚至有几分羡慕父亲的工作。
偶然的一次,儿子去工地找父亲,正赶上工人们吃午餐。父亲不在的空当儿,儿子拿起父亲吃剩下的半个饼卷肉咬了一口,牙齿一下被咯地生疼。他发现薄皮里包的并不是他平时吃的牛肉,而是牛筋和碎骨。
儿子问工人们怎么不买包牛肉的饼卷肉。工人们告诉他,这种牛筋和牛碎骨做成的饼卷肉不但便宜,而且耐饥,不容易被消化,一个吃下去能顶半天不饿。
儿子硬生生咽下了那个满是碎骨和牛筋的饼卷肉,五味陈杂。
也是那段关于饼卷肉的记忆砥砺着他一直奋斗,永不停息。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如龙应台所言,儿女的恩情、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亲情本不需要太多歌功颂德,一切所求无非是在来的时候坦然用爱开头,在结束的时刻划下恰到好处的原点,像所有圆满故事的结尾,既不冗长,也不拖沓。
日升日落,花开花谢,生命的脚步永不停歇。孩子长大了要远航;朋友相聚了终会散去;父母老了终将要离去;而自己,也不再是当年的青涩模样……
曾看过朱自清的《背影》,感受作者年轻狂少时不理解长辈关爱的懊悔;也读过林非的《离别》,体会那种宏大的老一代对年轻一代不舍的别离;而龙应台的《目送》,作者却用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朴实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写出对“离别”忧伤无奈的感慨,使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被震撼着、共鸣着。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蓦然回首,曾几何时,也是这样熟悉的目光在人群中伫立,目送着远航的自己,凝望着那抹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对我而言,目送总是带给我无尽的感动与点点希望。转动时间的轴轮,多少珍贵的片段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从初中开始,我便远离父母独自住校,每次背上行囊远行时,爸爸妈妈总是满怀希望的送我上车,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看着车轮慢慢滚动,目送着我渐渐远去,他们一直站着,站着,就是不愿转身离去。而我也从车窗里向他们挥手,依依不舍地看着他们,当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小、渐渐模糊、甚至消失的时候,我可以想象,他们或许还没走,但也看不见我所乘坐的汽车了吧。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大概就一天一天算着孩子再次回来的日子,而我也期待着,下次回家能远远看见那个在门口守望的目光与身影。
。时间的轮轴继续转动着,一转眼我的孩子也上学了。每当上学时,我送孩子到校门口,目送着他一个人背着大大的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看着他的身影逐渐变小,直到消失。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心里即使有万般的不舍,也只能目送到此,因为人生的很多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一次,当他一个人紧张地越过川流不息的车辆,安全到达马路对面时,然后,他回过头向我挥挥手,给我一个微笑,一股暖流瞬间在心间流淌,我也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和微笑,也许他是用这样的背影与回眸告诉我“不必追。”
而每当放学后,我也静静地伫立在校门口,守望着孩子走出校门的身影。我们是如此熟悉对方,在上千个孩子涌出校门时我总能一眼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而孩子也总能在千万声呼唤中辨别出我的声音,并准确定位,当我们的目光交汇到一起时,我们是那样的幸福。
生命,就是由这许许多多的目送和回眸编织而成,它连接着生命的序幕与尾声。有期盼的目光为你追逐,有温暖的身影为你守望,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我越来越感到,我们都在走着重复的路。我们走着父母走过的路,孩子又沿着我们的脚印一路走来。
也许现在的人都在不停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很少回头看看身后父母。但是父母却从不埋怨自己的孩子,他们理解孩子的追求,他们只会在孩子偶尔的转身中叮咛几句:有空就回来看看;他们只会静静地守候着,期待着孩子再次回家的身影。那就在他们满眼不舍的目送中,在他们望眼欲穿的守望中,回眸吧。趁我们现在眼睛还看得见,趁头还扭得回,趁熟悉的身影都还健在,匆匆人生路上,让我们多几次这样的目送与回眸吧。
时隔两年,已是大学生的我再重温这本书,已是不同的心境。
独自身在异乡,无处安放的思念汇聚成河,顺着微弱的电流流淌至家的那一头。
深夜,耳机里回响淡淡的钢琴曲,开水的水汽袅袅起舞于空气中,我将心神渐渐沉入文字里。
墨香氤氲,夜色正美。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求学生涯,我们原本天真懵懂的眼神逐渐被世尘沾染,成熟而深邃。父母额头的皱纹也恰如时光的刻痕。
青春的对立是腐朽。
离家,离开爸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再也不能尝到那些熟悉的菜的熟悉的味道,再也不会有人在我深夜学到疲乏时送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再也不会有机会抱怨那些琐碎的唠叨,再也没人陪我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评头论足。
少了那个人的身影,除了习惯,别无选择。 如此,便更加珍惜每次的通话时间,会笑颜晏晏地说着最近的趣事,偶尔撒娇卖萌发发小脾气。其实心知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一句:我好想你。
身与身的距离远了,心与心的距离却在接近。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书里说,“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便只会窸窸窣窣地低头小碎步走路。”
想起有次妈妈突然问我,“如果我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会被你嫌弃吧?”明明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我夸张地笑:“怎么可能?不会的,你放心好了。”
从不知他们是这般缺乏安全感,也不敢想有一天那双一直温柔的眼,会变得浑浊而茫然,不敢想有一天会听到一声傻傻的问:“你是谁?”。
小时候你不曾放开我的手,长大了我又怎会放开你的手。我只想牵着你在人生这条路上,走一会儿,再走一会。
远离家乡,远离舟山,似乎并不只简单地意味着再也呼吸不到质量为优的空气,不只意味着再也吃不到海鲜,而是明白彻底作别那过去的时光。
只是固执的追寻两个城市的共通点。只是总会想起曾经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每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看见一家熟悉的店、一个熟悉的牌子便高兴地说“我们那里也有”。路上偶尔会撞见一张似曾相识的脸,恍惚间想起当时明媚阳光下的笑脸。
晚自修结束回寝室的路上,想起高中时自己也曾这样走在晚自修结束回家的路上。冷冷的风环绕,整个人瑟缩在外套里。然而一抬头,却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朗朗夜空,繁星满天,眼前唯有沉沉的雾霾笼罩,如挥散不去的阴灵,模糊了视线。
终归,不是家。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总要学会长大,学着独自去面对生活里的风风雨雨。身边或许不再有无话不谈的闺蜜,不再有那个陪你嬉笑打闹无所顾忌的同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认识一批新的朋友,去拥抱这个崭新的世界。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停笔,耳机里的音乐还在缓缓流淌。这个夜晚,这些淡淡的文字,大概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不像龙应台在书中写到的那样,大多的大陆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不相信》,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留给了《目送》。
很久以前,初中的语文老师特地找来《目送》这篇文章念给大家听。不知是当初读者有意,亦或是记忆被时间拉长导致,只是现在想来,如今明明从书上看来是短短的一篇文章,当初竟读了那么久,那么久。
从那以后,我便再不愿读龙应台的文章。不是不想,是不敢。
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爱恋,冗长的怀念,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掩埋在淡淡的文字叙述中。她,不太起波澜的叙述,可听者却无法再平静。迫不及待拨开文字见了,只见这淡淡文字下的悲欣原来是如此浓烈。
我看书不求甚解,只求能够从文章中拾取一些悲喜咀嚼便足以。可是看龙应台的文章却总不知餍足。我总是禁不住地去幻想,幻想着那个母亲宛若少女在树下微笑;幻想着高大的儿子大步走到前面,回头说:“妈,你真像个孩子”;幻想着推着坐在轮椅的父亲出来散步,然后凝视父亲不知何时睡去的眉眼……幻想的龙应台的所作所见,看着她用简单的语言描写简单的琐事,却抒发出不简单的感情。每每想到这里,便不觉自己便是她,便不觉泪流满面。
有次回家路上,橘黄的灯光暖暖的照射下来,宽阔的马路上车辆渐渐稀少。我跟妈妈讲了龙应台在书中写到,和好友讨论对于母亲痴呆时,便写一些状子,让母亲安心的事情。妈妈沉默了一会说:“我将来若是这样,你也要写个状子,让我安心……想起你姥姥,你姥姥腿不好,骑一辈子三轮车、自行车,却偏偏坐不了自行车的后座,每次坐了下来,腿脚都要疼好久……”
看着妈妈细数关于姥姥的点点滴滴,我开始在心里默想:我的妈妈前几年心脏不好,近两年好些了,可却又总是头痛;我的妈妈爱化妆,我总叮嘱她让她少涂指甲油,开始她不愿,我念叨多了,也老老实实的不再涂指甲油;我的妈妈很爱美,面对镜子时时要怀念青春时的美丽,我却总说“你现在不知比以前漂亮几倍呢”……
我的妈妈在我离开是总会目送我,因为我总在不停地往前走;她离开时,我总会目送� 我们望着彼此的成长、老去,而她最终却会用背影告诉我:
“不必追。”
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龙应台的《目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平淡的语言。不同于《野火集》中她的强硬态度,而是显现了她的柔情的一面。如青草,带着清新,扑而来;似灯塔,散发光芒,照进心房。读起来如桃柳抽新,春水煮茗,有种周遭一切安好,草木葳蕤的暖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仿佛看见龙应台的笔尖有一个轻盈的舞者,舞动着春暖花开。
特别喜欢龙应台在其中描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令人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读此书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
不由想起每次放假回家时,母亲那暗自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唠叨的话语,想起父亲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身影。心灵突然就归于一种宁静,世间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以前感受不到,成年之后突然变得敏感:原来在不知不觉中,父母真的已经老了。仔细凝视父母时,会意识到,那些言谈举止中,其实都是熟悉和陌生的东西混合。那些熟悉的动作、声音、神态,让我们的记忆连接起了所有过往的日子,那里面有苦涩,也有温暖。而那些被时光添加的东西,那些蹒跚、迟缓、软弱,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认识到人生的悲剧性的本质。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
生命的老去是无法控制的事。道理我懂,但看到父母逐渐老去,我还是忍不住悲伤,希望时间长河能流淌的慢一些。直到读完《目送》,我才明白,对于生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生命的老去,让我们更应该懂得和学会,什么叫做活在当下,什么叫做爱与被爱。
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期待着孩子的成长,但同时又抗拒着孩子的成长。
看着孩子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姗姗学步,直到他慢慢长大。总是习惯牵着他的手,不舍得放开。直到第一天上学,看着他小小的背影迈入校门,纵然有万般牵挂,也只能微笑着目送他开启自己的人生。渐渐地,他越长越大,开始厌倦千叮万嘱,逐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不再把父母当成他的唯一。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千方百计的想出去闯,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想,任谁看到这样的文字,都不免在心中发出一个共鸣的震颤,包括我。
不是不“伤”,但必须要“舍”。太多的执念,太多的挽留,只会给自己带来更深的痛苦,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无法对抗生命的消散,我们只能接受。至于是选择往回看,用余生的悲痛纪念逝去,还是选择朝前走,用现在填补过去的空白,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我很讨厌分出是非对错,跟随自己的内心便好,世上哪有这么多对错之分?但之于我,我会选择带着爱与释怀与生命和解。
“他说,那指的是生命,生命不论如何辉煌跃动,都只是大地之气而已。”——题记
该是黄昏了吧?轻轻将手搭在书页上,抬头看见他的侧颜,看着他青丝中的白发,然后簌簌地落下泪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深刻地记得这段文字,我记得它的作者是一个集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身份为一体的女人——龙应台,记得这是出自她的散文集——《目送》。
目送,何为目送?我不愿将它看作词典中呆板规矩的“以目光相送”。或许,这样的动作不仅是不舍的情思,更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经历了这些,她是否会感到无奈,是否会感到悲凉?
七十三篇散文随笔,七十三个不同情景,从心中的无奈转为人生的深沉。她曾依靠的母亲像孩子一样茫然,她曾拥抱的孩子却像玫瑰一样带刺。正像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火石,青草叶上的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般不舍”从懵懂无知的童年,到顽皮淘气的少年,再到意气风发的青年,最后到孤单沉默的老年。人生,至多不过几十年光阴,可时间实在是太过于无情,夺走了那段时光,也夺走了那个无比温暖的家。
家,何为家?是放在桌上的早餐?是塞在书包里的外套?还是,无比怜爱的责骂?这个家给了我们最美好的记忆,我们曾经最留恋的地方,最后却散得只剩一个空壳,那几个追逐打闹的少年一个一个走远,留下一两个体态越来越孱弱,神志越来越不清的人,曾经温馨的地方也可以变的荒凉,只剩下压迫性的寂寞与寒冷。原来我们所留恋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而是一段时光,一段上了车就无法返程的时光。
书中的安德烈一再将背影留给母亲,倔强而沉默,而我们呢?十几岁的年华,是否都经历过安德烈的叛逆?是否都曾厌恶过母亲执意送过的伞?是否,都对他们的老去视而不见?“可是,‘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视,任何人的注视?”母亲可以在身后默默打点好一切,可当� 他们以一份简单的爱支撑起整个家,我们却一未地挥洒。十字开头的年龄可以在一味的顺从中漠不关心,等光阴逝去后越是美好的回忆越是令人老泪纵横。
或许是发觉了吧,近年来关爱老人的广告不在少数,可多少中年人以拼搏为借口而逃避亲情,这“是一种被物质撑地过饱后的漠然?还是把一切都看得理所当然的无聊?”不知你是否彻彻底底地想过,拼搏只是为了“幸福”二字,或许等真的拼搏成功时,曾经拥有的幸福早已消失殆尽。本质,终究是不可改变,而又有着一定期限的东西。
我们或许会对一切不管不顾,追求自己所谓的“青春”,最终离开他们“远走高飞”,但身后的人儿明明是不愿放手,双目含泪,却又只能是无可奈何,一遍一遍回忆朦胧却又深刻的回忆,苦涩而甜蜜。我曾也是那个执迷不悟的“热血少年”,从不在意身后紧紧追随的目光,却又只是在记住那个苍老的背影后,才追悔莫及。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身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最细小,而又最不可或缺的事物。
生命,不过是一次轮回,经历的,未经历的,终究会遇见,十字开头的年纪未必能悟出些什么,只是谨记,莫将亲情肆意挥霍,莫将背影留给亲情。
父女母子之间的缘分,是将你和他手上系了一根线,他的渐行渐远不能拉动你,却有了一丝痛楚,是牵挂,是回忆,是生的意义。
《目送》这本书讲的就是:自己目送儿子从小时候与她的亲密眷恋到长大后的疏远冷淡,目送儿子的身影渐渐走远;目送父亲因生病而离开自己。总的来说就是儿子和父亲渐渐离开了自己。
最近我在读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有一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对于14岁的我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体会龙应台“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会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间我一定也都会经历。
看着书中的故事,我突然发现,现实中的我们在与长辈的相处中忽略了很多很多。上小学时,每次上学或者出门妈妈都会目送我拐过大门,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当然我是知道妈妈在目送我,所以即便行走的方向不改,视线不改,我也会背对着妈妈伸出小手在空中摇摆说着“再见”;拐过大门即将消失的那一刻我还会侧过头用目光和妈妈说一声“再见”。那时的我从不会用冷冷的背影告诉我“不必追”。而现在每次早上去上课,要离开妈妈时总是打开大门,听见“啪”的一声算是打个招呼,然后像风一样飞走;要么跨上爸爸的车子去学习,头也不回的决绝离去。竟从没顾及背后那一双迟迟不曾离去的目光。而作者他们一家人是佝偻着瘦小的身子站在空空的大街上就这样默默地目送她心爱的儿子,而她的儿子只用那冷冷的背影告诉她三个字“不必追。”此刻的我下定决心:下次出门时,一定不时的回过头来大声的喊一句“妈妈,我走啦!”直到家楼下,看不见妈妈的身影。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一天天地老去。作为龙应台,有不舍,有留恋,有辛酸,有无奈。可是,她没有就此停步。她尝试着与爱子沟通,写下了《亲爱的安德烈》——致他的儿子;她尝试着记录,写下了《目送》;她尝试着追念,写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目送》是我在网上阅读之后决定购买的第二本书。今天,我把它完整的读完了,我知道等新书一到,我会像如获至宝一样,捧在手心,再细细的读上一遍,然后封存在记忆里。
《目送》是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我最早读到其中的一篇是在《名作欣赏》上。那篇散文就叫《目送》,很经典,作者也就以此作为更宽泛的理解,命名了整本书。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龙应台在这本散文集里,亲情占了绝大部分,而且是纯粹的母女、父女、母子和父子之间的亲情,与丈夫妻子无关。我还没有孩子,从书中没有读出多少做母亲的共鸣,但作为女儿,我从中读到了太多的愧疚和不安,总是有一种力量在叩击我的灵魂。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十年前,我外出求学,走出了那个家。那时心里充满欢喜,是急于逃离父母的视线,最好连个背影都不留下。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目送了父亲。当公交车把他从我眼前带走,看着他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的时候,我才开始失落:这是哪里?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吗?这不是家乡了,不是随便骑个车子闭着眼睛也不会转向的家乡了。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个人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我从校门口走回宿舍都要一路看好路标和楼排。但是我并不知道父亲的失落,养在身边十九年的女儿,今天和自己分别了,而且注定越走越远,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我第一次过年没回家。父亲第一次打电话说:我想你了!当我泣不成声的时候,父亲第一次用温和的口吻安慰道:暑假我去看你吧!我有十七天的公休假,带你去看海吧!这使我二十九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父爱,这种我日夜盼望的充满温情的父爱。所以之后我继续哭,哭伤了心肺,只是因为感动,而不再是感伤。我一直埋怨父亲的严肃甚至冷酷,不然我不会如此叛逆而越走越远。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父亲的失落: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虽不娇惯但也是全部的希望和寄托。是我让他们不断地目送我的背影,让他们孤独,让他们的心随着我的远去像被掏空了一般。
20xx年的那个夏天,父亲目送了他的两位至亲。奶奶在我高考前十二天去世,我于9月11号(拉登们撞五角大楼的那天)踏进了大学校门。
十年后的今天,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在我和奶奶之间奔波的身影,看到了父亲当年在希望和绝望中挣扎的样子。
父亲觉得一生都无法偿还奶奶的恩情,觉得如果用对待子女的一半对待父母心里也会安静许多。可是父亲在我们眼里的确是个孝子,我儿时记忆里永不磨灭的是他每个周末都骑自行车从城里回到乡下,经常带着我,去看他母亲还有被母亲留下的另一个女儿。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父亲也到了该当爷爷的年纪,但他始终觉得愧疚,觉得奶奶从没跟他享过一天福。我曾经想了一个特别好的道理安慰他。我说:这大概就是轮回吧。你欠父母的都给了孩子,孩子们有一天也成了父母,他们仍然还不上这份情债,只好又给了孩子。爱就是这样一辈一辈的传递,其实也是公平的。你觉得亏欠爷爷奶奶,我不也一样亏欠你和母亲?父亲没有说什么。
《目送》用细腻的笔触书写了年迈父母的孤寂,他们每天盼望子女回家,打电话抱怨孩子不会来看他们,甚至糊涂到孩子刚走就问:你怎么也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呵呵。
远处传来了父母的责问: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
我很抱歉的说:暑假我就回家。
初中时,课文里就有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起初,是怀着那份对课文的任务式心态去读,更多的,也只是对于那些生僻词而咬文嚼字地费心注释,读了一遍又一遍,不过是味同嚼蜡。可是,随着年龄的一点点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渐渐地,我似乎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朱自清与他父亲当时的影子,竟与如今我和父母之间的每一次离别都何其相似。于是,我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无言的背影,无声的爱。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龙应台老师的文字。在她的笔下,我感受到的,是类似《背影》散文似的柔情,却又不仅仅是一份亲情的温暖可以简单概括的。她的文字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整片天空,让我的青春因有了亲情的陪伴而不再叛逆,不再迷茫。
看过龙应台文章的人大概都了解,她的文字风格大多是写她遇到的人或事,取其温暖可爱处写,黑暗和阴霾与她的文字是隔绝的。你能够透过她的文字,看到生活是平稳而美好的,感情是舒缓而沉静的,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而今天,我要谈的,便是包含了七十三篇散文,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的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目送》。
龙应台于《目送》这本书里,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与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她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正如书的封面所言:“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很喜欢书中的那篇名为“你来看此花时”的代序,她说,要想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因为只有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很巧,我也喜欢走路。每当读书累了,亦或是闲暇之余,与其窝在宿舍睡觉打游戏,我更喜欢的是,出门走路。值得叹息的是,那时的我,当遇到迎面走来三三两两的人在嬉笑聊天的情景时,总有些孤独的情愫涌上心头。
那时的我啊,大概是没有明白,两个人的旅行,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啊。两个人,未必比一个人不寂寞。为看风景而进行的走路,还是一个人更好,不是吗?
人生不过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旅途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风景。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在慢下来的时光里,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份美丽,惊喜于每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可转眼现如今,社会满是喧嚣浮躁之气,在利益的诱因下,人们找到了一种记录美的快捷方式——相机。
不可否认,相机的确很便利,它可以将大自然中那一刹那的美丽定格在一张张照片里,供日后慢慢欣赏。可又如何知道,这样的美,却是失了灵魂的,这些尘封在记忆里的,终究会随着时间消散。因为啊,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不是那机器,而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悄悄地,放下手中的相机,它不过,是心的注解,眼的旁白罢了。
《目送》这本书里,最经典的那段话莫过于: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着儿子华安的离开,身为最爱他的母亲,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目送着父亲的离开,在距离炉门不过五米的地方,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每一次看似深情的目送背后,却是无法割舍的亲情与怅然若失般的留恋。
这本书里,作者的主题是生离死别。于是,在人生的大命题之下,龙应台的文字是伤感的,但这份伤感也渲染着温情的基调,并不是冷漠而生硬的。纵然以强硬的姿态插入人类的生命,她的描写也是温和的。生命的大悲凉,因她的文字,而染上了一层暖色。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实随意的文字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窝!暖暖的,“对,就是这样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却没有抒发出来的感情。从《野火集》的桀骜犀利,到《孩子你慢慢来》的慈爱温柔,到《亲爱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发丰润豁达,对生命、对亲情、对幸福的深情领悟。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
《目送》中扉页上的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女儿也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这里的“我”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年龄如你我,当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压抑许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为精彩,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消失在火焰中。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暑假期间,我的女儿就由初中生蜕变成一名高中生,我的心情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孩子去军训的一周里,作为母亲——那种思念真是无法用文字所表达清楚!每天伴着班主任最后一条微信的发出而入睡,早上睁开眼的那一刻也是先看看微信的最新更新。基本上每天手机不离手,生怕拉掉重要信息,孩子每天在进步,我每天的惦记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最后阶段中,老师让学生写下对父母所说的话时,我看到的是大气、传递正能量的话语。我知道你是故意这样写的,为了是让我放心。看到同班同学写给妈妈的话:拿好冰镇饮料,准时接我!眼泪瞬间留下来。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想撒撒娇,说出心中的实话,但是你为了让妈妈放心,才没有真情流露。军训历练了你,让你得到了成长!这是你生命中一段宝贵的财富!也是让我转换角色的一段重要经历。
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需要去南昌出差几个月,临行那天母亲坚持要去车站送送我。
傍晚的车站没什么人,我和母亲坐在候车室。“你一个人到那里要好好照顾自己,饭要按时吃,不要经常熬夜,一个人住要锁好门窗……”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着,我如捣蒜般点头应付。上车后,我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母亲在站台上与我告别,她有些吃力地挥着手臂,脸上满是担忧。火车渐渐开动,母亲的身影也渐渐模糊,我猛然站起身,贴着窗户,想再多看母亲一眼。
这一情景,让我想起了前不久读龙应台的《目送》。书里写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的文字总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仿佛是晒过阳光的那份温暖,又像是刺破帷幕的尖刀,她总能抓住最不经意的一瞬间,掀起读者阵阵感动。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父母的背影,看完《目送》我才幡然醒悟,似乎很久没有与母亲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谈谈现在的生活,也许久没有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出去散散步,()看看风景。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母亲问儿子:“等你长大了,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上班,你还会记得我吗?”儿子说:“当然啦,我永远都会记得你!”母亲笑了,“只要你有出息,过得好,就算把我忘了我也不怪你!”每每读到这,鼻子总是酸酸的,每位母亲的一生都是在为子女操心,都在目送着我们渐渐远行。
面对时间,面对背影,我们往往是无言以对,或许,人的一生,就是对生命、对亲情的目送吧!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龙应台在《目送》中已为人母的感受到当看到这一句感伤无奈却充满深情的话语时,我那颗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抚慰,决定将人生三书之三——《目送》读完,想深入了解一个母亲的感受。
初为人母,难掩喜悦,却也忧心忡忡。龙应台三十四岁才当上母亲,当看到还睁不开眼睛的宝宝,她是激动的;当他上小学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牵手,穿过街道到达学校,她是喜悦的;但当儿子才十六岁就到美国做交换生,在机场深情的拥抱住已经比她高一个头的儿子,她是不舍的;知道儿子在国外遭遇挫折时,她是担忧的……和多数母亲一样,龙应台也要经历孩子从无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过程,她也试着不与孩子产生隔阂,但代沟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再看看我们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以至于隔阂加深。又或者对孩子过度顺从、溺爱,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至于上大学时连衣服都不会洗。对待早恋问题,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谈谈,而且采取极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于孩子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导致这种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像龙应台一样细心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理解对方的。心情,也许我们不能逾越代沟,但我们能尽量减小代沟。
身为女儿,感受母爱,却也操碎了心。龙应台虽已为人母,但在她的母亲面前,她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当看到龙应台写自己的母亲时,能看到她母亲对女儿满满的爱,也看到龙应台对母亲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对,那就是我。’”每每看到这,我的内心是被触动的。每天打电话给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的母亲,讲几句话她又问“你是哪一位”,龙应台却毫不厌烦,每天如此,又有几个子女能做到这样?
现今当“啃老族”的年轻人不少,还有父母把不赡养自己的子女给给告上法庭,竟还有因为父母不给钱而把父母给刺杀的新闻。如此触目惊心,“孝”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即使不能像龙应台那样每天都关心自己的母亲,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给予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着。就像龙应台的母亲一样,她患了老年痴呆而不记得很多事,但她永远记得女儿的名字。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无条件爱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床下”这是龙应台对幸福的诠释,简简单单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们不奢求什么,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读《目送》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还有对人生深刻的理解。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细腻,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今年五月份借母亲节的机会,回家看望父母亲,给父母买了一个电烤灯和拔罐器,因为最近母亲的腿老是疼。
教母亲如何使用后,和父母聊了会家常,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必须回�
其实,几乎每次来看望父母,走的都是这么匆忙,就连坐下来陪父母吃顿饭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我知道老人心里肯定不好受,可是也身不由己。
这次望着母亲失望的眼神和准备的一桌子还没炒的菜,我的心里依然是说不出的滋味……(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父亲于5月22日因心脏病不幸离世了,那时我正在县里忙工作没能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
走出家门很远了,回头看看,母亲还伫立在路口,花白的头发被风吹的飘散在脸上,母亲一动不动就这么静静地站着注视着我,这是母亲一直以来目送我的姿势。
看不清母亲脸上的表情,可是我知道,此时母亲一定和我一样眼里含着泪水。
每次回家都是这样,尽管我总是不让她送,母亲每次也是答应不送,可是每次都是悄悄跟着出来,我装着不回头,其实是不敢回头,生怕自己的泪水让母亲看到。
这是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
翻开《目送》,一本记录龙应台生活点滴的散文。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种种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伤感和彷徨。她用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动人心弦的种种感悟。读起来,连呼吸也充满了与之共鸣的渴望。
她,拥有着不凡的骄傲和锐气,然而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心甘情愿地作出了让步。在浮华的万千世界中,她常常这样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却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辞去了文化局局长的官职,抛开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环,重归学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朴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虚浮和掌声过后,在繁华落尽之时,留下的也许只是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细腻的母爱;她的优雅知性,也使孩子拥有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理应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许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心也变得容易忧伤罢,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不知不觉间也在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我们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所以,书中的一字一句仿佛踩在我们最柔软的心房上,让人流下暖暖的泪来。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们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转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与亲爱的人相伴走完整个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顾着留意峭壁上那丛艳丽的花,等突然惊觉四下阒然无声时,却早已“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了。
目送的读后感3
世上最令人觉得悲哀的事,若要排个名次,那么送别肯定能位居前三名。无论是送亲人还是送朋友;送得远还是送得近;暂时送走还是永远再见,多少都是令人悲哀、叹息甚至掉泪的。我们送走一个人后,回来的可能是希望、可能是失望;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可能是任何东西,也可能什么都没回来。
我也经历过送别。送别我的爷爷、太爷爷(他们再也没有回来),送别我的幼儿园、小学(我还可以进去,但再也不能回去了)。我也被送别过:上学、出门(几乎天天都在进行)。反正,不论是送别还是被送,滋味都不好受。
记得我第一天来到这儿时,背着书包、提着大包小包迈进校门的那一刻,心中突然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害怕、有向往、有不舍。但我没有回头,也强忍住没去想像站在门口的妈妈此刻是什么心情,我不敢。在长一百多米的大道上,我独自一个人匆匆走着,沉重的包裹使我停下好几次,但我一直没回头,是的,我至今也不敢。夜,静悄悄的,只听见我的脚步声,平坦的砖路上只见由两侧昏黄的路灯照出的投影,随着我的步伐慢慢地移动、拉长、消失……
每周,这样的一幕都会上演,我还是忍不住想到:为什么以往妈妈天天送我去上学、上课,我也常常送她上班、出差,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不舍和难过的感觉呢?她想必也很不舍吧,看着那个以前天天被自己牵着、护着的人儿的背景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拐弯处,心里怎么踏实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只要是经历过目送或被目送的人,心里都有底——现在我们能感知到这种情绪。送别会令我们难过,但这是成熟的路上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儿——放下。
其实,目送别人渐行渐远,就是一种放下。他会用默默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无论是谁都会有不舍的时候,但是放下一个人,让他走,自己只是目送他离去,也必须学会。只要我们领悟了目送的真谛,就会发现:送别,真的很美。
读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正是这段话,触动了我心,读起这本书。
作者说她不喜欢离别,总觉得万分难过,远行也不想让人送,害怕一个转身看到落泪的双眸,也不喜欢去送人,更恐惧无奈的不舍。是否真实的文字最能打动人,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起成长的很多阶段,看着亲友的背影离去,像一幕幕电影投射在字里行间,与作者感同身受。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市里刚办起一所寄宿小学,我就被送进去读书,周末才能回家团圆,周一一早再被送回去。老师的管教很严,微笑的面孔下没有一颗慈母的心,犯些不睡午觉的错误就等同于挑战教育权威了。我不是很乖巧的孩子,却在那个阶段变得格外安静听话,每周回家成了最期盼、最快乐的事,可周一还要被送回学校,望着母亲匆忙离去的背景,我幼小的心里竟然升腾起一种怨恨,像是被无情的遗弃在孤岛中央,与自由世界冰冷的隔绝了。那时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想象不到她背过脸时的表情,直到多年后我考上大学,坐在开往异乡的火车上,隔着玻璃窗,看到站台上的母亲,努力克制的表情在车启动的`那一刻,眼里泛出泪光,而那时的我渴望挣脱父母的管束,像刚学会飞翔的鸟儿迫不及待的离开巢穴一样,欢快的摇着手臂和家乡、和父母亲人挥别,在好奇心和新鲜感的驱使下兴奋浮躁,
也就读不懂母亲的泪,读不懂她的伤心难过了。那一刻,像极了书中的儿子,我们的成长如急速奔驰的火车,用远离的背影告诉站台上的母亲:不必追。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当我经历了找工作的艰辛,体会到成年人的责任与劳累,当初以梦为马意气风发的斗志被生活修剪得支离破碎,在巨大的理想与现实落差之下,在最抗拒成长的日子里,我却悲伤的发现,父母老了,挫折还在。像书里写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是怎样的一条路,我站在乡间的土道边,等着母亲来看我。那是上班后第一次被分配到北方一个小县城的工地工作,母亲不放心,非要来看我,背了好多的行李,颠簸了两天才到达项目部。看到母亲的那一霎,我仿佛又回到小时候,站在校门边翘首期盼,等待她来接我回家。我们在乡下溜达了一天,短暂的相聚很快迎来了别离,母亲要回去了,执意独自去赶火车,只让我送到路边公交站就好,我故意拖延着踱步,挽着她的手,心里盼着车子晚一点、再晚一点到,可偏偏话没说完,车就来了,随着母亲的一声“回去吧”,车门猛地一关,突突突的开走了。我怅然若失的站在原地,望着绝尘而去的汽车消失在眼帘,母亲叮嘱的话似乎还萦绕在耳边,她用全部的爱和心血引领我通往未来的人生之路,却留给我渐行渐远的背影,告诉我“不必追”。
感谢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让我感激现在所经历的目送,都是爱的凝望,虽然掺杂着难舍与无奈,至少我们都知道归期,至少我们可以聚首,至少我们还有机会弥补亏欠的爱。希冀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
得空逛了一次书店,偶然瞥见角落里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欢的绿色,看着并不晃眼,让人感到安静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数(除)了书名以外,看见了醒目的“龙应台”三个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时候妈妈看了很多她的书,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来》,总觉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异,就很满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惬意的窝在沙发里,抚摸着书的封面,我仿佛深深的沉入了这片绿色的“树林”。在龙应台的爸爸去世的同时,她的妈妈也在渐渐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叹没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后照顾着她的妈妈。
妈妈确实已经很老了,龙应台的两个兄弟每天都陪在妈妈身边,照料她,但纵使她已然老到什么都不记得,但她仍然记得她有一个“雨儿”这应该就是母爱的力量了吧。妈妈是一个很耽溺于美的女人,曾经劳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盏枯尽了所有油的灯,但此时的她仍然要去化妆,隆鼻,文眉,纹眼线。从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为悦己者容,只为了让自己开心。我开始喜欢这位“年轻的老奶奶”。
即将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岁的华飞屡次拒绝了身为母亲的龙应台的接机,送伞各种关心。华飞的心理,每一个曾经作为孩子的人都有过,父母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关心我们,而我们总是一脸嫌弃地厌恶的推开,或者直接远远地走在前面,把他们孤独地抛在身后,而那些日渐弯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时的我们所不了解的。。
我也曾和华飞一样孩子气的认为妈妈在公众场合大惊小怪是很丢脸的事,总是对路人投来的目光很敏感,有时甚至会对妈妈的行为感到生气,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总是以冷冷的口气回应我的妈妈,而当我读到《十七岁》这一篇时,当我以母亲的角度对待这里的每一件事时,才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这句话在每一个身为父母的心中的含义,这是埋藏在他们内心极深极深处的,既有苦涩又有甜蜜之处。
而我,以及和我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们,都如华飞一样,排斥,厌恶,甚至怨恨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
莎士比亚说过,时光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也许确实是这样,当属于青春时间过去,逐渐成熟的我们沉淀下来,青春,只
合上书,也许,着(这)书面的颜色,就是青春沉淀下来的颜色。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个暑假我看了著名作家龙应台编著的散文集《目送》。它记录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单飞成长,朋友亲人的渐渐散去,兄弟姐妹们的各自生活。诠释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所忽略却又珍贵的点滴。似乎它在某一瞬间拨动了我心中的琴弦。一个14岁女孩对父母的感谢,令我深思……
原来,父母正在老去……
每次母亲、父亲用温柔的目光望着我远去的背影,我可能不以为然。但他们用最深沉的目送真挚地传达一份对渐行渐远的那个人的爱,是滚烫的泪,炽热的爱。《目送》通过时间的描写顺序,记录了华安从小到大的过程,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目送,一次又一次去爱。然而,从粘着母亲,从熙攘的人群中迫切地去寻找妈妈踪影的小华安,似乎随着华安的逝去,而变得孤傲,“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们知道,他变了。“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他消失前点的那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个羽翼还未丰满的懵懂少年,厌倦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而去想飞出紧锁的鸟笼,他的内心世界,也许那样波涛深邃,但是年迈的妈妈,已进不了他的内心世界。
蓦然发现,在后面紧跟着的爸爸妈妈,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去上学,爸爸妈妈在后面用同样的热忱与热情一直目送着我走上四楼的教室,还时不时念叨着:“放学早点回家!在学校学习要认真······”总是那么几句话,早已烦透了的你,一声不吭。而在身后的他们,声音不知不觉在岁月的蹉跎中逐渐沧桑了,而你,可能从未认真察觉吧。那次登上大舞台表演钢琴的我,总会知道,后面有无数的信心与支持,给我太多太多的鼓励。可能无知的当年的自己,无力察觉。一直目送你走上舞台,为你喝彩的他们,请你善待······
作者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她的落寞,与另一个背影有关。
课文中曾这样提到:“女儿,爸爸觉得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父亲的自责,似乎像一把锋利的刀扎在她的心上,有种隐隐约约的痛,淡淡的辛酸。但,这融入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悔恨,也略带歉意。像苦味巧克力,浓稠的味道糊在心头。甚至比天高,比海阔。但目送父亲高大且强壮的背影,慢慢地矮小了。变得更加幼稚了——————“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的裤腿,但你能做的,是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可他对你的爱仍在沸腾,在轮椅上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也许累了,只能等待时光的安排,不能再目送“我”——————消失在他的视线。而他这个样子所渴望的,是你对他深远的再次目送。只是意味着,谁和谁的缘分在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这一头,目送着他,直到消失在你的视线,而回答却是:不必追。
我深刻地明白了,父亲和子女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其实有那么复杂,也那么简单。我们不应该总是嫌弃父母的啰嗦?而是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对我们的心。而父母对于我们,也不应该总是一路相伴,应该努力大胆地放手一搏,让雏鹰尝试飞翔在蓝天的感觉,毕竟,要让我们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才会让我们有所成长,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曲折的山路只能自己走,不管路途遥远,道路泥泞,都要勇敢地向前迈出。到达终点时,你会为自己的勇敢而骄傲!
或许这本书,在诉说着自己酸甜苦辣的人生,而我们,要用心体验······
拿到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带着好奇,我首先翻开了《目送》。这本书没有什么华丽的文字修饰,却让我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与这本书同名的文章《目送》,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段文字虽不华丽,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根弦。
这篇文章围绕着“背影”展开描写。其中,有几个片段,让我读着有些心酸:龙应台望着她儿子安德烈的背影远去,但是安德烈却从未回头再望一眼龙应台。同样,在龙应台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她的父亲用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她到学校。她父亲只送到了学校侧门的窄巷旁。他很对不起龙应台,因为这车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龙应台却依然站在那里,目送着她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安德烈的一举一动,龙应台都默默地注视着,牵动着她的心。安德烈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看妈妈,而是选择把背影留给龙应台。
由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自己。
以前的我和安德烈一样。在参加夏令营时,妈妈会目送着大巴士远去,而我只顾着和新朋友聊天,不曾跟妈妈挥挥手;出去旅游时,爸爸把我和妈妈送到机场,他会目送着我们的背影远去,还会牵挂我们,而我却沉浸在旅游的兴奋中,也没有回头看看爸爸。
现在,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每天早上,在上学的必经之路,我会透过车窗,跟妈妈招招手,因为妈妈在目送着我去上学;到校时,爸爸把我送到校门口,他会目送我的背影走进学校深处,我会跟他说声再见,挥挥手。
请不要留给父母一个背影,给他们一个正脸,一个微笑,就能温暖他们的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
看了龙应台的《目送》之后,我感触颇深,书中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细微感情描绘十分真切。应该说作者用她自己的切身体会,讲述着这世间最动人的东西——亲情。由此,我想谈谈自己看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在书中写到她与儿子之间以及她与母亲之间的小故事。她发现,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有了许多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变得有思想,甚至有些叛逆。他会开始有些嫌弃自己的妈妈懂得东西太少、没见过世面,讨厌她在看见什么稀奇的东西之后就大惊小怪……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妈妈,小时候,对我而言,她就是天,她会讲一些我从来不知道的事,教我唱动听的歌曲,那时候总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博学的人。然而,我慢慢的长大,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对妈妈的依赖就少了。电话里,她开始变得沉默,总是默默的听我讲述着我看到的世界,然后,淡淡的嘱咐我,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学着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长,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的态度让我明白,不论是儿时那个懵懂的你,还是后来那个成熟的你,变的,从来都只是外在的表达方式,不变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
所以,即使现在的� 不要总是嫌弃她给你买的衣服不够时髦;不要总是抱怨她讲话啰啰嗦嗦;不要总是怪她懂得太少……要知道这么多年来都在包容你、都在爱护着你。
有些话啊,要快些讲出�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书中关于作者和她父母之间的故事更是让我动容,偶尔的一张老照片,一段逻辑不明的对话,都饱含的她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她说道,她的母亲有五个儿女,一个在大陆,四个在台湾,都有很大的成就,而母亲在年老时,患上了痴呆症,经常认不得他们,但作者总会耐心的告诉她:我是你的女儿。她的父亲患病时她在医院照顾,亲手给父亲换洗,从不嫌弃。也许,我们总是觉得时间还很多,以后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可是,中国有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
我想,也许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应该不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让他们看的我们过得很好,是经常关心他们,耐心的倾听他们讲述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你也许还未发现,当年取得某些成功时,他们也许表现的很淡然;而当你失意时,他们会在你身边告诉你:孩子,有我们在,什么都不要怕。也许,他们不会经常说我爱你,而他们的爱却从未减少。
也许,你只能在某个瞬间强烈的感受到父母的爱,让你觉得这爱不过是沙上印、风中音、光中影,殊不知,这感情,早已深入骨髓。
满上遍野茶树开花。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用简单的对话写出了在父亲生命的尽头,作者每天跟他打电话的内容。看出了作者对父亲即将逝去的不舍与心痛,还有淡淡的后悔,她觉得作为儿女,自己为父母做的太少了。我们还小,还不用面对这样痛苦的永别,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才不会在未来的某天幡然醒悟、后悔不已。
满上遍野的茶树,盛开着花,满上遍野的一片白。这是作者最后为父亲送别的画面,很唯美,也很伤感。
看完了《目送》,我将会珍爱与父母相处的每个瞬间。
封面并不出彩,但奇怪的是,这本书总在我面前滑落,我不得不一次一次从地上把它拾起来。候机时间尚有余,我翻开了这本书。“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文字,当场就挪不开脚步,眼泪哗哗地流下来。还能追什么呢?还能追回爸爸妈妈吗?甚至连他们的背影也不曾记得是什么模样。
最近总会这样,无端地就伤感起来,意识到时眼泪已流了一脸。姐姐跟我说她也是这样“也许,过了妈妈的百天就好了吧。”姐姐说。
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痊愈,有很深的无助感,特别是遇到让我纠结的事情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最记得有一次跟妈妈讲一件我不太占理的事,本以为妈妈会有什么相左的意见的,谁知道妈妈一点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毫不犹豫地站在我的一边,根本一点原则性都没有,所想的只有一点就是我的孩子不能受委屈。这才知道,世间真的只有爸爸妈妈才会这样无条件地,无原则地爱自己的孩子。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很多对爸爸,妈妈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交流,很能共鸣。尤其是在她爸爸病后,妈妈老后,那种对父母的依念与关爱。这在龙应台的作品里是比较少见的,完全不同于她以前的写作风格。都说老人会返老还童,上了年纪的老人逐渐变得像孩子一样偏执,简单,丧失独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单,害怕年轻时的创伤和阴影。每看到她和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是我的雨儿(看完才知道这是台湾方言发音,就是女儿的意思)吗”。这边应着“是的,我是你的女儿。”“雨儿你在哪里,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问。啊,我想起爸爸走后,妈妈是怎样地急切地等待着每一个周末,等待着我们回去吃饭,让她看看我们,让我们看看她。每次总要做大桌菜,囊括每个她爱的人的喜好。有时有事不能去,妈妈就好失望地在电话那端“哦,那你们忙吧。”妈妈活着时都不曾好好留意妈妈的等待,现在想到泪流满面,现在想到肝肠寸断,现在想到一切都已成烟。.。.。.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走在山路上,听到风声,看到叶飘零的样子,也会无由来地想起我再也没有可以肆意撒娇的怀抱,可以容纳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绝长大的空间,我就忍不住哭得很伤心。朋友看着我,“你哭得真难看。而且是相当难看!”
那又怎样?那又怎样呢,又怎样呢?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然而就算我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
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现在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相传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人类开始了漫长的繁衍和进化,直至二十一世纪,科技飞跃,人心却趋向复杂,迷惘,黑暗,扭曲……
本书阐述了一位母亲的人生中的一段历程,看到的是作者对时间的无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长度,不过短暂几十年,电光火石,仅是享受着自然吝啬地赐予。降世,成长,结婚,生子,入土,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怆,但一切,只能面对。太疼的伤口,你不敢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承受着压力,黑暗,你早已负荷;处在忙碌的弦上,你几近崩溃;铁铮铮的事实提醒着你,得向前看。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干事,“没事干”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时就意味着你在珍惜时间,因为你不感觉无聊。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种体现,如果学会享受,你就真正成为了时间的主人。时间的沙漏·也就不复存在。当然,也有一种世界,我们肉身触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轻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脏。任性道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人活着,必定存在着信仰,不分善恶,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苍茫的世界,很多东西过于朦胧,但你不必费力去揭开它的面纱,朦胧美也是一种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过于计较,淡然就好。有些事,心知肚明却不一定要点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却不必等,做个“醒”的沉默者以利于混沌之世。至于相信,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向往,相信会走向不相信,不相信会逐渐相信,我,会站立在中立线,不会尴尬的地界。
豪华的表面,繁嚣的喧闹,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导致步伐不稳,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蒙蔽罢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处事不惊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着,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