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个也不能少作文700字 篇1

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边看着熟悉风景,边吹着风。我们逆风行驶着,南边的风吹来把爸爸的衣服吹得鼓鼓的,像是衣服里充了满满的气体;我细长的短发也顺着风的方向吹去。总体感觉:舒适!

因昨晚下的大雨,地面还残留一滩滩的雨水;今早天空的云儿飘飘,它们却没有因昨晚的大雨而受到干扰。很快,摩托车在竹林的小路上缓缓地驶着。我看着高高绿绿的竹子,翠绿的枝叶,直挺的躯干。整片竹林,没有一棵竹子是弯曲不直。它们直挺挺的样子总会让人感觉得很高雅。

虽然我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都经过这里,但今天我总感觉缺少些什么。穿过了竹林,前面迎来的的是一条小路,路面也被昨天的雨水淋湿了。小路的右边是一排树木,虽然它们的高矮不一,但是却整齐的惊人。左边是一片半米宽的草坪,没有树木的映衬显得特别的单调。正因左右的两边都不同,有树木的那边飞来了不少鸟,有树也有鸟,这才是完整的搭配。但草坪的那一边,缺少的是草上的花,还有那蝴蝶、蜜蜂等许多的昆虫,少了这些的衬托,即使是一幅画,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完整的。还有那湿漉漉的地面,缺少的`是那灿烂太阳的照耀。

……

除了这些,我还是觉得缺少些什么。我自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脚上已穿好了旧旧的布鞋;我再看看自己的手,一本本教科书早已在袋子里睡熟了。那我到底缺少的是什么呢?摩托车不一会儿就开到了学校。我也慢慢地下了车,和爸爸说了声再见。走回了自己的教室里。

可到现在,我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缺少了些什么。

一个和我特友好女同学问到:“怎么今天不见你和你妹妹一起上学,她生病了吗?”我颤抖了一下,霎时才知道我缺少的是时常在我身边的双胞胎妹妹。

每次我们一起乘着爸爸的摩托车上学,都会吭着一些不知名的曲子,唱着我们都爱听的歌曲,歌声萦绕四周,周围的一切都见证我们的欢乐。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我缺少的是笑容和笑声。我不习惯自己一人的感觉,更不想缺少些什么。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2

前几天,我看了部经典的教育电影,是张艺谋导演于1999年拍摄的《个都不能少》。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主人公是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以其真诚质朴的表演,演绎出感人的故事,看过之后我感悟颇深。

电影的主人公魏敏芝只有13岁,小学毕业,没有上过初中,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小学做代课老师,这里地方偏僻,辍学情况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学生辍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现在只剩二十八个。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定要把学生看住,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班里有个名叫张慧科的同学,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到了陌生的城市,她遭遇了连连碰壁,吃的是剩饭,喝的是路边水龙头的自来水。晚上,要么睡在路边,要么睡在拥挤的车站里。她写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却又写错了,听说电视上找人快,又在电视台等了天半,每个人经过都问声“你是台长吗?”她不辞辛苦、风餐露宿地想尽切办法把他给找回来,只为坚守“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及作为名老师的责任。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并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得到了大量的粉笔和文具。

严格来说,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尽管她不懂教学,但“责任”——这个教师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却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朴实无华也最完美的体现。她可以为找回学生而义无反顾,可以像珍惜生命样珍惜粉笔,她将切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她的质朴和执着让人感动。

并且,令我感动的还有水泉小学原来的老师高老师。在半年没有发工资,没有钱买粉笔,把仅有资源耗尽的情况下也对二十多个学生不离不弃;即使面对母亲病危在床不得不赶回家探望的情况下,他仍对学生放心不下,叮嘱魏敏芝好好看管学生,“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付出五十块作为魏敏芝的代课酬劳。高老师工作态度之认真,对学生就学的坚持,对山区教育的不离不弃,令我动容。其中,在学习委员张明献的日记里,写着高老师有多珍惜有限的物资,再小的粉笔头,高老师都舍不得扔掉这段更让我感动。日记内容大约是:我记得有次,我把个已经拿不住的粉笔头丢到墙角,高老师又把它捡回来,他用两根手指的指甲捏住,在黑板上又多写了个字,最后的笔是高老师用大拇指抹上去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大,我告诉自己,要向里面的主人公魏敏芝老师学习,学习她坚定的信念及作为名老师神圣的责任感,不断锻炼自己,以后争取成为名好老师!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3

《个也不能少》中主人公魏毓芝教师与学生张慧科之间矛盾的发生、发展、结局,几乎是影片的全部资料,而影片的主旨也随着这矛盾的变化逐步表现出来了。

作为个教师,魏毓芝有自身的缺点,然而作为个人却有着这些缺点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闪光点。我们很容易想到不能成为个合格的纯粹意义上的人,而能成为名合格的教师,反之,则是贴合逻辑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种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条道走到黑的精神。这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难道不是更具指导意义吗?对于那些在生活工作中对事业三心二意、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来讲,不是极具规劝意义吗?

影片中“全班二十八个人,个也不能少”的语言和实际行动很好地体现了主人公坚强不屈的性格。因为把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去实现自己的信念的精神总是让人佩服且感动的,试想在现实生活中用这样诚实和顽强的态度对待实际困难的又有几人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物质礼貌的急剧膨胀反到成为了许多精神空虚者最美丽的藉口。他们以此为由游戏人生、思想腐化、生活糜烂,却有着动人的哲言:今朝在酒今朝醉,明日有人送上来,吃喝嫖赌样样会,不枉人间走回。看看,多么潇洒,多么豁达,在挥霍浪费上头心比金坚、势不回头、大义凛然得让人心碎,比革命时期为人类共同梦想奋斗而被捕就义前的烈士们还要慷慨得多。孰不知只会享受不会创造的头脑总是让人感觉十分悲哀的,而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切利益之上者,当属悲哀之中尤其悲哀者。

片中魏毓芝那被夕阳拉长的身影和电视台大门口声接声的“你是台长吗?”的询问声,是何等震颤人心,那是对所有观众心底的理性呼唤——不管前面的困难,只认准了理当如此。只是那么个简单的理由:个也不能少。关于这点我觉得仅有个字能够概括:犟!犟得让人拍案叫绝,犟得叫人心服口服,更犟得使人心为之震,久难忘怀。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4

每个孩子的成长里程中都应该有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的春天。而在这个春天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个春天有足够的甘露为他们浇灌知识与快乐!这是我在2013年6月6日看了电影《个都不能少》时最深的体会。

其中印象最深的个场景是孩子们在操场上升旗的情景。孩子们升旗或敬礼的动作对于成人而言或许过于夸张,可以说让在场观看这部电影的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但是,影片中的孩子们自己却是很满足,很骄傲。其实,在我们的笑声过后,我们或许还应该思考:现在的我们是否还会、还能像天真烂漫的孩子样,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真正认认真真地去做件事?我们是否还会为手中哪怕只有两罐汽水,但只要人能有口而高兴得手舞足蹈?

也许,这两个问号是轻飘飘的,它很快就会在黎明时分连同夜的最后黑暗起消融。我们已不再是孩子,也就不会再以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世界上的切。但是,不是孩子的我们还是可以在孩子的春天里用心呵护他们,用心珍爱他们的天真、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任性、保护他们的权利……

影片中的魏敏芝,当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承担了照顾其他孩子的重担。她总是喜欢坐在那个破旧的屋檐下,在同学们的怨恨声、吵闹声中安静地注视着沉默的空间里闪闪浮动的光粒子,边坚定地守护着自己责任,边力图确定“心”的坐标:自己到底是为挣得那50元钱,还是真正地爱上了这份差事。她说:“班里个都不能少。”正因为这个对自己的承诺,她可以为了个同学像风样飞速追着汽车直跑,直跑,不在乎摔倒的疼痛感在自己的全身疯窜;她可以为了个同学毅然决然在没钱坐车而被撵下客车,抛弃在马路上时坚持靠双腿,步,步向城里走去。

夕阳将她的身影拉扯得很长很长,长得像条不断在蓝天中延伸的霞。她到了广播站,贴了自己所写的寻人启示;她去了电视台,在大门口个人个人地问“您是不是台长?”;她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她睡在昏黄的路灯下……身旁的寻人启示页又页被晚风翻开,四处散去,最后在黎明中被清洁工人扫走……

有时,我们会和魏敏芝样,做事没有目的,只因种责任。就像村上春树在《奇鸟行状录》中写的“我们可以从这里离开,却不能从这里逃离,有的东西哪怕你远走天涯也是无法从中逃离的。”守信、责任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逃离不了的。个人的人生归根结底只能是那个人自己的人生,谁都不可能代替谁负起责任。

祝愿现实中的。“魏敏芝”能更多点,让孩子明媚的春天持续得更久点、再久点,让春天里的他们快乐多点、再多点……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5

这是部令我至今难忘的电影,我真想不到有那样穷的地方,有那样穷的学校,有那样爱学生的老师,更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个调皮的学生因为被老师所感动而认真学习。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不禁流下了热泪,那儿有个穷的学校,学校有个老师,他母亲生重病而在床上无法起来,并去看望母亲,老师去找代课老师,却没个人帮他,最后,找了个小学没有毕业的十三岁小女孩代课。张慧科是个调皮的孩子,因为家穷,所以把他送去城市打工。老师知道了这个消息,决定去把他找回来。但因为没钱,所以走路去找,后来发现张慧科走失了,又去报广播,都报了六次了,还没找到,她又去电视塔,当张慧科在电视上看到代课老师时,流下了泪。

当时,我也流下了泪,老师,是个好老师,虽然,只是个代课老师,个小学生,可是,少了个学生也不行,因为,她知道教好学生是她的责任,哪怕只当个月的代课老师。为了个学生,而从个很穷的地区走到个富有的城市,那多么的费力,哪天,我能去那里捐给她们万元钱,那该多好啊!

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6

在上星期的电影课上,我们看了部电影:《个都不能少》。它是著名的导演——张艺谋的作品。

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娘棉桃,不幸落入土匪刘八爷手中,病重的母亲,村里只有这个老师,棉桃逃跑的路上,个也不能少剧情被追逼无奈跳入村长从邻村找来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魏敏芝替高老师代个月的课。高老师嫌她年龄小,怕她上不了课,村长说找个人很不容易,能凑和个月就行了。个都不能少介绍水泉小学原有学生三四十人,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下28个人了,高老师临走再三嘱咐魏敏芝,定要把学生看住,个都不能少。不能没有你剧情介绍魏敏芝每天让学生抄课文,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也不例外。学生们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个都不能少故意跟她捣乱,教室里乱哄哄的,魏敏芝只是守在门口,不到时间不让学生走。十岁的张慧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个也不能少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他不得不到城里打工挣钱。个不能少电影魏敏芝牢记高老师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只身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历尽各种艰辛,遇见各式人等,个都不能少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不辱使命,将她的学生找了回来。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如果你经受不了挫折而放弃,最终就会事无成。

毅力可以改变切,让我们现在开始磨练意志,据有和魏老师样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相信毅力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虽然它很坎坷,但我们可以用毅力把坑洼的地方填平,我们要起加油努力,起走向美好的未来,胜利的曙光正在迎接我们!

一个也不能少作文800字 篇7

曾经,我们一起飞翔,飞向成功的彼岸。如今,我们虽各奔东西,但是心与记忆依旧凝固在青涩的时光里。我们向往未来,却依旧留恋过去。回忆过去,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题记

回忆过去,一个都不能少。回忆过去,我们,带着幼嫩的翅膀走在一起,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带着自己成熟的翅膀独自翱翔。我们彼此将他人拒至于千里之外,同时也关上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门。女生将公主的活泼藏于心中,男生将王子的开朗埋于心底。彼此的矜持成了当时我们唯一的性格。单一的性格和独行的孤寂,让我们深受折磨。所以,我们要改变。改变,一个都不能少。

回忆过去,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改变着自己,都在改变,一个都没落下。我们彼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大门也打开了。多彩的性格,让我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友谊想一条丝带,将我们连在一起,一个都没有落下。我们手相牵,许下一起飞翔的诺言,一个都没少。风雨中我们共同面对,有人跌倒了,我们伸出手臂将其拉起。渐渐地,我们失去了初识时矜持的羞涩,取而代之的是彼此信任与真诚。翱翔的翅膀渐已长大,足以承载飞翔的渴望。承载渴望,一个都不能少。

回忆过去,一个都不能少。时光荏苒,逝者如斯。我们还没来得及了解时光的含义,时光便悄然飞逝。或许,飞逝的是我们,并不是时光,但那又能怎样呢?我们终究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一个都不会少。历史的尘埃让飞翔的翅膀受创,伤痕累累。可创伤的翅膀怎能忘记一起飞翔的渴望?谁都不会忘记的。终于有一天,梦想的翅膀被推向顶峰,我们必须独自飞翔,一个都不能少。习惯了在一起的日子,开始厌恶坚强的翅膀,但却又向往蓝天的自由。所以,雏鹰们展开双翼,用你们最强大的力量载着我们共同的愿望飞翔吧!虽然,我们不能和你在一起,但却一个都不会少。

终于要飞翔了,离开这生活了三年更长时间的故土,离开曾经一起哭过,笑过的友谊。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你们每一个人的,一个都不会少。离开,我们不舍,谁都不舍。外表坚强的我们不习惯把泪挂在脸上,但离别的痛楚时时萦绕心头。雏鹰们,回头看看这片曾经的家园吧,再看看曾经手相牵的伙伴吧。

观《一个都不能少》有感 篇8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看后不禁生发感叹:“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啊!”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魏敏芝,一个年仅13岁的,小学刚毕业的。女孩子,竟然担当起代课教师一职,因为原村任高老师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他回去照料。在临走时,高老师嘱咐她:“全班有28名学生,在我回来之前,一个都不能少。”

不久,他的学生张慧科因家里欠别人一千块钱,母亲让他到城里打工去。魏敏芝知道后,决定去城里找张慧科回来。

在寻找中,她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口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郑重承诺,她忍耐着。到长途车站,用尽身上所有的钱来买纸和笔墨写寻人启示,又走进电视台,做《生活七彩桥》的嘉宾,最终通过电视媒介找回了张慧科。

魏敏芝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是什么力量在激励小小年纪的她呢?是对“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承诺的较真,是她那信守诺言的品格在支撑着她!

看罢影片,我感到很惭愧。记得在两年前的暑假里,我的朋友——芳婷约我下午两点钟去她家玩,但是我却临时改道去了表哥家,我之轻易失约与魏敏芝相较,真是羞愧难当啊。从此,我立志要成为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一个也不能少作文700字 篇9

在大千世界中,我认为只有诗词能填充我空虚的心灵,因为它可以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从记事到现在,我总与诗词相伴。

在我的生活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记得那年,我刚满五岁。妈妈在小板桌上教我背古诗。我背的第一首古诗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每每念起都会追忆童年时那幸福快乐的时光。当时,妈妈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带我去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白鹅。嘿!白白的羽毛,鲜红的鹅掌,好一只神奇的大白鹅呀!看着这些大白鹅,果然如诗中所写,当时我不禁得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嘴里不由得念出了这首古诗。妈妈看着我,喜悦的脸上若有所思。

从那时起,诗词便闯入了我的世界,成为了以后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一部分。

上小学了,在语文课上,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在诗词的世界中畅游,每次我都是最活泼,最热情的那一个。最让我崭露头角的是那一次,是在课上听老师讲李白的一首诗。诗中有一句是对影成三人,老师便向我们提问三人是哪三个人?这首诗我以前学过,妈妈还给我讲过呢!我暗暗的高兴。同学们都互相看看,然后都摇了摇头。我有些得意地举起了手,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好,你来!,老师让我回答。是天空中的明月,李白和李白的影子。老师赞扬了我,他也很惊讶,小小年纪的我居然懂这么多。

那是诗词为我赢得的第一份自豪和荣誉。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诗词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现在每天晚上,我还是要念一念诗,品一品,悟一悟,让自己那颗烦躁的心静一静,定一定神。我还幻想自己到了暮年,翻开诗词,再读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哀伤,再忆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一人一书,一诗词,岁月静好,只因诗词的相伴。

诗词带我领略世界,伴我成长,它还要一直陪我走下去。

在我的成长旅途中,诗词不能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