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5篇】

《传习录》的精髓在于将心和理合二为一了,他说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传习录》读书笔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习录》读后感 篇1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传习录》读书笔记 篇2

读《传习录》,看到王阳明论孝。“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忍不住拍案。

以前读不懂,现在明白了些道理,再来读,嗳!简直痛快。

想起一事。

曾经和某君聊天,他对成家立业之后仍需父母不时接济一事耿耿于怀。“愧对父母,让他们失望了。”他内心有深深的自责和恼火。我试图劝慰:“父母的心原本是为了你过得更好一点而已。”某君反问:“若是你的父母觉得你生活有困难,给你接济,你怎么想?”我不假思索:“那是因为父母爱我呀!”父母爱我,他们所做的都是他们愿意做的事。我爱父母,所做的也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自然发出的考量。这之间,不求回报,也不需要愧疚。

所以王阳明说:“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所谓去人欲,存天理,是希望我们内心遵循的是纯粹的爱,而不是各种回报、报答、回馈,只有这样,内心才没有矛盾。内心没有矛盾,就不会在做事的时候出现一个相反的想法来消耗自身的能量。

难道不是这样吗?做一件自己内心深处反感的事情,会让人感觉疲惫不堪。而做一件身心都愿意接受的事情,则会有无尽的动力和持续的毅力。

无论是王阳明时代的孝亲,忠君,还是现在过好当下的生活,都是这个道理。

别让自己内心充满矛盾。别让自己消耗自己。

《传习录》读后感 篇3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 篇4

问题:“延平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传习录》读后感 篇5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