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怎样练声(合集3篇)

儿童声乐怎样练声(精选3篇)

儿童声乐怎样练声 篇1

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儿童声乐怎样练声 篇2

一、师、童共鸣与声区的比较和练习

成人歌唱发声分为三个声区:胸声区(低声区)以胸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适量的口咽腔共鸣,声音要求柔和低沉、浑厚;混声区(中声区)以口咽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头腔、鼻腔、胸腔共鸣,声音要求圆润流畅自然;头声区(高声区)以头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口咽腔、鼻腔和小量胸腔共鸣,声音要求高亢明亮,有金属般光泽。

共鸣是以泛音共鸣为主。三个腔体的灵活调节使音色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所以需用适合于各声区的发声来唱歌,故在成人的歌唱中有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之说。

一般歌唱采用混合共鸣也叫混声,男声从低音到高音基本是真声。只不过加入共振成为混声。女声混声是采用假声带放在真声的位置上唱或说,这就是女声的混声。共鸣以字为点,周边共振(鸣)。取最佳音色点,以不撑字为好,美声与以民族唱法共鸣点基本一样,都在颧骨后,声音像镜头一样聚焦成点“高位安放”或“脑后摘音”。

另外还要注意唱高音时面罩要呈现打哈欠状态(一半为好),如练习:正在打哈欠时,有人在叫你,而你回答的很清楚,又正在打哈欠,这就是打开喉咙练习的最佳状态。舌中央凹陷成沟,口咽腔空间大,面罩全开。此外,唱高音加气不加讲话的力度,不撑字。以吹笛子状态为例,笑肌一抬,本能地就减少胸腔共鸣。而以口咽腔、鼻腔和头腔共噜为主。

另外在歌唱发声训练中还要把握高音低唱(叹着唱,气不吊),低音高唱(发生位置始终高挂的意思)的原则,使声线、音色优美统一。

幼儿的共鸣器官与成人相同,也分为低、中、高三个声区,但由于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特点所致,儿童的唱法可以归类为两种,即胸声唱法和头声唱法,这两种唱法各有其优势和弊病。

由于声带的构造决定了由低音一直向上唱到一定的音高时,如果不加以调节、无改变地用唱低音的状态来唱高音,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唱不出来,二是喊叫。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换声区痕迹。

用胸声唱法唱高音很费劲,并过度使用声带,这是胸声唱法的不足之处,不利于儿童嗓音的保健。但它的中、低声区却结实宽厚有力。用头声唱法高音轻松自如,没有换声痕迹,歌声纯净优美,儿童不会过分地使用自己那纤细的声带,所以是儿童嗓音保健最好的歌唱方法,但中低声区的充实感稍差,需经过训练方可基本与胸声唱法相当。

因此儿童歌唱教学的出发点不仅是唱什么歌,而且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唱歌、练声教材的选用,都是为了使儿童能正确地歌唱发声为目的的。因此在儿童的歌唱发声训练中,教师不宜给他们讲歌唱发声的共鸣位置,不易理解也容易造成思维混乱,要用幼儿易于接受的形象化语言或只选择能够获得口咽腔、鼻腔、头腔共鸣的练声曲和歌曲,再借助于歌唱时咬字吐字的口型变化和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下进行练习。

儿童声乐怎样练声 篇3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运用单项练习来进行声乐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声乐技巧。例:歌唱呼吸练习、放松喉部练习,咬字吐字练习、歌唱时面部自然放松练习以及歌唱时的表现能力练习等,分别进行单项练习,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时也能记住和保持住歌唱的正确状态,并在大脑中确定正确的信息记忆,在歌唱时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协调配合,保留住儿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声区上达到声音统一、位置统一的目的。

呼吸练习: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开口就唱,把声音全部挤压在喉咙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更体会不到。如何运用气息呢?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回忆感受一下 引导学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楼梯或跑步后,气喘吁吁时的样子,模仿的基本像时,问他:现在你能说出身体的感受吗?你的腰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能边表演边发出声音吗?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时,同样使用上这些感觉吗?你的声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儿童能把这些感受记得非常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声乐的目的。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需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语言拼音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语言夸张的创造),而形成的歌唱语言的拼音规律。在儿童歌曲中,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歌曲,即欢快的和抒情的。在表现欢快歌曲时,要把声母和韵母作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位互相拼合,在这样咬字吐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把快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如:《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歌中“有这么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这个歌曲特点就是“快”,如何唱得既能跟上节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声母咬的要准确、快速,声母咬完之后,马上与韵母迅速结合,立刻唱出每个字的韵母。在交代韵母的运腔过程中,无论是单韵母的拖腔,还是复韵母的拼合运腔,以及字尾的归韵、收声,唇、齿、舌、牙、喉、腭的配合动作都要非常轻巧、灵活、敏捷,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归韵、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快速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表现抒情类的歌曲时,如在《大海的故事》这首歌曲中: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把韵头、韵腹、韵尾要交代得非常清楚,这就要在拖腔过程中,不急于归韵,过早的归韵就会出现沉重的鼻音,当在快唱完这个字的韵尾处时,再快速归韵,这样有利于歌唱声音的连贯和感情的充分表达,从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打开喉部练习: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喉部打开时,有的学生并不知道“喉”在哪里,只能疑惑地摸着自己的脖子。如何进行喉部打开并放松呢?可以给他们讲个生活小常识,例:当你口中含着水想说话时,你的喉咙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会很好奇的试一试、想一想,然后你告诉他,这就是喉部放松的感觉。

面部自然放松练习:在歌唱时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现象,同样会影响歌唱的声音及形象。一般来说,当面部保持微笑状态时,面部器官便会处在比较理想的位置,微笑时,笑肌被抬了起来。当笑肌随着微笑抬起后,口腔内部的硬颚和软腭也会同时抬起,喉咙在这种状态下也就自然打开,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歌唱状态。学唱过程中,特别是初学期,要经常对着镜子练习,检查是否有面部紧张状态,同时分辨声音是否松弛、歌唱器官是否协调,当出现不正常的状态时,要及时加以纠正,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就很难改掉,这样会直接影响学习歌唱的进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