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锋的演讲稿高中(推荐3篇)

关于雷锋的演讲稿高中(通用3篇)

关于雷锋的演讲稿高中 篇1

雷锋,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一个闪烁光辉的名字,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是滋润了大地的那一滴水,是照亮黑暗的那一缕阳光,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有人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在部队工作。”

雷锋不仅热心帮助素不相识的人们,还对身边的战友关怀备至。他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文化程度低的同志学习知识,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战友的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战友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的裤子因为在夜里的出车被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补好裤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他把美好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他热爱的党和人民。雷锋高尚的品格必将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远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

向雷锋同志学习!

关于雷锋的演讲稿高中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1940年,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与别人一样,都是随着一声啼哭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个时候战火纷飞,被蹂躏的祖国还在艰难地争取自由,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伟大的生命,即将永垂不朽。

童年对于雷锋来说是一段凄惨的经历,父母、哥哥的相继死去,将7岁的他置于了孤儿的行列之中。在动乱的年代,守着残酷的命运,他坚定地活了下来。

也许是由于童年的不幸经历,使他对于光明的向往纯粹而又强烈,他不断地在成长,更不断地在努力,带着曾经的苦痛与未来的向往,他留下了遍地辉煌。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无私地帮助了无数的人,将自己胸中的温暖、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播撒出去,抚慰着在战火中受伤的心灵。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给他一点优待,正值22岁的青春年华,他却因公殉职。他走了,却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穷苦了一辈子,却让世人的精神富足了几十年。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并亲自题词,于是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从此,雷锋精神传承起来。

现在,雷锋已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信义和助人为乐的代名词。而就在我们开始淡忘这种温暖的时刻,他却悄悄地走出了国门,他作为中国的一位普通的社会主义战士,以高尚的品德魅力面向日趋冰冷的世界,给这个世界以温暖,我们在为他、为我们的国家自豪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了。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的社会,人人都为了自己,谁还会学习雷锋呢?”是,如今的社会飞速发展,金钱和利益在人心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但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仁义道德就不重要了吗?当你有了困难别人冷眼旁观的时候,当你需要帮助别人视而不见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感觉?

每一年的“学雷锋日”临近、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些国家都会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整个社会也能随着春天的到来升起些许暖意,可是,人们的热情能够维持多久呢!近年来的食品安全、官场腐败及见死不救的事情接连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社会的信誉,社会诚信问题愈来愈严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勇敢地站起来吧,中华民族的子民们,让雷锋精神融到十三亿人的行动中去,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代号,而是新时代人类追求和谐的象征。不要再只守着自己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温暖,“全球气候变暖,全球人心变冷”的现象就不会出现,让雷锋精神随着中华民族跳动的血脉,永垂不朽,薪火相传!

关于雷锋的演讲稿高中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不知不觉间,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人们颂扬雷锋、怀念雷锋,也在以自己的行动学习雷锋。就在过去的20某某年,我们就看到了20年坚持义务献血、传承爱心的郭明义,以卖羊肉串为生的慈善家阿里木,孤寡老人的好闺女林秀贞,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的孟祥斌无数雷锋的传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发扬着雷锋精神,续演着“雷锋的故事”。看到他们,我们会十分欣慰:雷锋精神仍在,“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可在有的地方、有的时候,人们又会遇到一些不愉快、不舒服、难接受的事情,诸如机关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啦,一些按正规途径很容易就能办成的事情非要托关系挖门子费好大周折才能办成啦,本来无偿的服务变成有偿啦,求医看病要给医生护士塞“红包”啦,等等。就连好心好意救助他人的义举,也惟恐被人当成“驴肝肺”而心怀忐忑、不敢“滥”施。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们又觉得雷锋精神似乎离我们很远,“雷锋”跟我们很陌生。

矛盾吗?矛盾,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观念是多元的,精神操守是多元的。乐于助人、偶尔助人、不愿助人,各种层次的人并存,这就是多元化,这就是社会。过去,在“一元化”时代,凡事讲究“一刀切”,学雷锋也不例外。要学大家都学,谁也不能例外,不管自愿不自愿。在“改造世界观”的口号下,情愿的和不情愿的,都算学了雷锋、做了好事。其实,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一种素质,是长期修炼和培养的一种习惯。什么是素质?那是融化在血液里、凝结在生命中的本能。它是靠平时的培养和积累而成的。一事当前,只能这样,没有第二种选择。那边小孩从楼上往下掉了,这边还在考虑:是接还是不接?现想是来不及的,只能靠本能、靠习惯。

这种本能怎么才能形成?当然要靠个人的努力,但又不能全靠个人。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时势造英雄。雷锋的出现、雷锋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从根本上说是有赖于我们这个国度,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奋发争先、积极向上的社会大环境。雷锋首先是社会的产物,然后才能谈到个人的历史作用。学雷锋,党的组织、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冲”在前面。领导机关从制度、机制、政策的制定上,要将自己准确地定位在“为人民服务”上;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处处彰显的应当是“人民公仆”和“人民勤务员”的身份,而不是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所谓“上行下效”,上面不让雷锋“靠边”,下面就不会让雷锋“受气”。如果领导层面被“权”所困、被“利”所扰,心猿意马,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无疑是在向雷锋精神泼冷水。一个相当级别的贪官“背叛雷锋”会导致多少普通群众为学习雷锋的实践而伤感、寒心!所以,各级干部学雷锋、当雷锋,比老百姓学雷锋、当雷锋意义更重、影响更大。“上面”带头,越来越多的“雷锋”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进而蔚然成风。

不从培养素质入手,不考虑人们的接受心理,用搞运动的方式学雷锋,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一些地方,平时不倡导和鼓励人们做好事,一到每年的3月5日前后,就把人们一股脑儿地赶到养老院和一些公共场所义务劳动、学雷锋。结果闹出了养老院的老大爷一天之内被洗了若干次澡、过马路的老太太被做好事的“雷锋”们扶过了好几次马路的笑话。受助的人被搞得无所适从、啼笑皆非。好事没能办好,倒成了旁观者的笑柄。也怪不得别人讥笑。雷锋做好事从来都是为别人着想的,可这种形式主义的“学雷锋”完全把做好事当成了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沽名钓誉的手段,全然不考虑受助者的感受。这种适得其反的“学雷锋”谁会欢迎呢?但愿,别再把学雷锋搞成“一窝蜂”式的强制行动,别再把群众学雷锋“导演”成为领导者扬名立业的“政绩秀”,而是应该静下心来,在启发人们“为他人着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培养 “助人为乐”的素质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并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群众的整体素质。

素质提高了,学雷锋自然也就成了习惯。到那时,雷锋和雷锋精神将无处不在。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