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主题演讲稿800字(精选3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常言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不仅是偶然遇到,也有的是自己努力争取的。当机遇到手以后,只看你自己如何把握,如何运用。
我记忆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想要成就伟业的人,却犯了创业的大忌——“资金缺乏”。他很想成就一番事业,改变自己拮据的现状。一天,他在街道上无聊的走着,却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包裹,那包裹很规整,他拎了起来,他打开了包裹。
他眼前一亮,里面全是钱,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他当时出于人的本性,想要把包裹交到局。他认为失主一定很着急,但他犹豫了,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往外推呢?拣到了就是我的,我凭什么把它送回去呢?他带着焦急的心情回了家。夜里,他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到底该怎么办?”这句话在他的耳边缭绕。最后,他还是暂时把钱留在了自己的手里。
第二天,他衣冠整洁的去了人才市场,他有充足的信心,因为他认为他现在不只有头脑,他还有经济实力。他超长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动过那笔钱,他来到局,把他拣到的钱如数交了上去。警察说:“幸亏你没有动这钱,这钱是外地投资商的,如果你用了它,我们将立即逮捕你。”
年轻人听了这话以后,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用它。
其实,他只不过是把握住了机遇,懂得如何运用机遇,才发挥出了他自己的优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机遇就像稍纵即逝的彩虹,只有抬起沉思的头,才能欣赏到它的美丽;机遇就像散在路边的珠宝,只有弯下你的腰,才能拣得到;机遇就像后脑勺,看不到,却能摸得到。
世界上本没有幸运和不幸之分,机遇每个人都会碰到,只不过所谓幸运的人能及时的把机遇化为助自己取得成就的力量罢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把握机遇,成就自我。
机遇来临时,我们应当毫不犹豫的把握住它。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大学时代的盖茨敏锐的洞察到了软件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于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毅然选择了休学创业的道路,而结果也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他已是世界首富。
如果当初盖茨选择了继续学业,任机遇就此从眼前溜走的话,那么或许他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员工,或者运气好点,成为某公司的部门经理,但世界首富自然与他风马牛不相及。正因及时的把握机遇,才促成了他的成功,才有了他如今的辉煌的成就。
把握机遇能助你成功,而有时候,错失机会便错过了逃生的希望。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虔诚的教徒被洪水困在屋顶上,于是,他便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能保佑他逃离灾难。不久,一块浮木漂了过来,教徒继续祈祷。一会儿,一颗树干随洪水漂了过来,他只顾着低头祈祷。又一块木板漂了过来……
洪水最终还是将他淹没,将他送到上帝面前。他很愤怒的质问上帝为什么没有来救他。上帝说:“我不是给你送去了浮木吗?”教徒愣住了……
故事的悲剧结局,是因为教徒没有及时的抓住逃生的机会,他忘了那一句话,“上帝只救自救之人”。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悲剧的发生往往也包含着我们自己本身的过失。即使天上真的掉下“馅饼”,你也需要弯下腰去捡,光站着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成功把握机遇的基础是时刻做好准备。
林书豪的一鸣惊人不仅仅是把握了机遇展示自己那么简单,倘若没有他在人们视线外流下的汗水,那么即便他成功抓住了机会,也展示不出如此华丽的球技,也不会一夜成名了。
机遇就像上帝伸出的救命稻草,唯有伸手抓住他,才能助你逃离生天。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每个人耳熟能详,也都渴望得到那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一旦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就会有各种幽怨、牢骚,埋怨命运不公,抱怨幸运之神没有垂青自己。但是,我想说的是,你是否为此准备好了?你有付出过行动吗?
机会不像出租车,任你潇洒地招一招手就会停下来等你,你只能加快自己的步伐,在它到达终点之前爬上这辆机遇之车。前提是,你必须为此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抓住它。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随地的把握时机。只有你把握住了好的时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不要只停留在空想的层面,坐等机遇来临。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降临的契机,在某个正确的时间静候机遇的降临。我们要随时随地做好准备,不让机遇擦肩而过。
蚕蛹受尽磨难,但它坚持,最终破茧成蝶,成就属于自己的美丽;山泉涓涓细流,虽毫不起眼,却团结一致,最终汇入江河流向大海,展现自己的宽广伟岸;梅花在寒冬的夹缝中生长,但却坚韧无比,最终在凌寒中绽放。它们都是靠着不懈的努力,才没能让机遇与之擦肩而过,把握住了最好的时机,并取得成功。
机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不会厚此薄彼。但是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有的人顺势抓住了机遇,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有的人原地等待,一无所获,碌碌无为。两种态度,两种结果。
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把握机遇,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很长,从现在做起,决不让幸运之神与我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