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变革的火种,乘上南湖的红船,我们的党,朝向胜利彼岸进发。改善人民的生活,踏出强国的足音,我们的党,顺应时代潮流起舞。7月1日建党节,祝福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谱写新篇章。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有关七一建党节演讲稿【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七月,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七月,多么不平凡的日子
九十一年前的第一束光芒,映照着党的的舰船起航,它绕过多少暗礁险滩,它战胜多少血雨腥风,千回万转,沿着正确航线迎来今朝的彩霞满天;------啊,党,亲爱的祖国,母亲的伟大心脏。在您九十一岁生日的时候,我,要再递一份入党申请书,以表白我的向往。
想当初,第一次庄重地递上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当时激动的心情常常在眼前浮现:手儿微颤,心潮翻涌,热血沸腾…….
曾几何时,我也曾热情锐减,心事重重。也许是因为受阻于“论资排辈”?也许是因为畏惧来自身边的讥讽?但是,我心中的执着追求没有动摇,信念还是那样坚定,因为党在我心中!
我深深地懂得,一艘无舵的船,难以胜任遥远的航行,稍有风浪,便有翻沉的可能;一只怯懦的鸟,没有意志去领略长途翱翔的乐趣,稍有风雨,就会耽搁预定的行程。一个人如果动摇了美好的追求,难道不同样是此理、此情?因此,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在半坡上停留。我要用矢志不渝的追求去接受党的考验,不希冀刚刚播种,马上就收获;我要用坚忍不拔的努力去冲破“论资排辈”的雾障,让赤诚的心火溶化世俗的冻层;我要用出色的言行,再递一份入党申请书--------在党的八十九寿辰之际,决不再理睬那多半出于嫉妒的嗡嗡嘤嘤的噪声。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这个星球上,我的信仰最正大、最光明------党永远在我心中!
伉俪情深七十载,峥嵘岁月写春秋
从204国道拐进李家疃村,顺着狮子山农村党建示范区的指示牌,我们来到了李家疃村的新建居民小楼,走进了建国前老党员王培基、赵淑玲的家,两位老人虽然已经快九十岁了,但是精神状态非常好,得知我们是党员志愿者,热情招待我们坐下,讲起了他们的故事。
革命家庭,三代党员
王培基出生于1920xx年,父亲王兴早在193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狮子山最早的地下党之一,在父亲的影响下,年仅十岁的王培基早早就加入了儿童团,并担任了儿童团团长,负责给八路军通风报信。讲起这段岁月,老人十分的激动,年仅九十的他依然十分清楚的记得:当时,狮子山上有个地下党负伤躲在村南李老头的家里,陈昱的部队来了,把全村都包围住了,大人们已经不能出去了,俺爹就让我赶紧跑去报信,我从李老头家的后门钻进去让伤员赶紧走。这个时候陈昱的部队已经进来了,老李头一看形式不好,马上上去说“你们当兵的吓着俺媳妇了”,老李头的媳妇就假装晕倒在地上,两个人跟陈昱的部队不依不饶,我赶紧搀着伤员从后门溜走,那个时候小,哪见过那么多拿着枪的当兵的,吓得我一身的虚汗。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王培基的儿子王克豪于197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家三代都是党员,我们从这个家庭身上,看到了党的精神的传承。
烽火岁月,相识相知
王培基的老伴赵淑玲也是一位建国前老党员,说起两个人的相识,赵淑玲笑的依然羞涩,“他爹是李家疃的党员,俺爹是东黄山的党员,两个人在一起合计了合计,就给俺们俩介绍了对象,俺比他大一岁,刚开始俺都不愿意。”王培基接话说,“哎呀,她当时是东黄山的青妇队队长,我一眼就相中了她”。因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产生了朴素的革命感情”,两人虽然是在最为中式的相亲认识,但是却在党的见证下以最为浪漫的方式结为夫妻,同走一生。
相互扶持,晚年美好
王培基和赵淑玲年纪越来越大,好在身体都还不错,身板硬朗,声音洪亮,两个老人总是乐呵呵的,村里的人说他们俩走路比年轻人还快,根本不像90多岁的人。“这几十年,就没看他们红过脸。”儿子王克豪回忆。他说,父母勤恳一生,相互扶持,给他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看书看电视的时候,你给我递花镜,我给你倒杯水。散步买菜的时候,你拉着我,我扶着你。阳台上种了十来盆花,瞧一瞧,浇点水,看到开花了,他们也乐开了花。孙子重孙们回来,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王培基和赵淑玲年轻的时候,经历炮火,经历苦难,他们的晚年,闲适安逸。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内三科的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爱党同荣辱,我与二院共发展。
炎黄儿女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满怀豪情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花如海,歌如潮,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的中国,山隽秀,水婀娜,人民幸福安康。路宽了,楼高了,夜变亮了,环境变美了。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中,我们无比幸福,无比自豪。
多难兴邦,大爱无言。中华民族是一个多难的民族,更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乐观积极向上,勤劳勇敢而富于智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有的民族素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无怨无悔;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沿江人民的生命危在旦夕,年春,非典突如其来,共和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特别是年,先有南方的罕见冰雪肆虐后有汶川特大地震破坏,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也经受着空前的考验,病魔在肆虐,死亡在威胁,人民在哭泣,祖国在告急……国难面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共产党员,让我上!”他们是普通的人,是工人,农民,军人,干部,医务工作者,面对天灾毫无畏惧,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座巍峨的丰碑。共产党员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党员这无愧与人民和时代的称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回顾我院走过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年底,以王总为领导核心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大胆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为我院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经过数年的拼搏奋斗,我们__市二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事业发展越来越强大,如今的二院各种大型先进医疗设备齐全,崭新的高档病房大楼顺利启用,各项先进诊疗技术不断入注我院……我们__市二院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院党组织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王总领导的一支知难而进,敢打敢拼的高素质领导班子,更离不开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默默拼搏,耕耘的每一名员工。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聪明才智,谱写着二院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在我们内三科,最忙最累的要数我们张主任,我们科室组建时间短,没有相对固定的病源,张主任为了医院及科室的发展,每天早来晚走,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几乎从无节假日,大家看到的是张主任饱满的精神和忙碌的身影,其实他身体并不好,但常常带病坚持工作,长期奋战在创收第一线。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全科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昂的斗志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以为医院和科室创收,为百姓提供满意服务为己任,一次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科室工作也不断得到院领导班子的肯定,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为了我们二院综合实力的发展,通过院领导的大力扶持,在张主任和秦护士长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在内三科开辟了儿科病区,结束了我们二院长期没有儿科病房的历史。儿科病房要求条件相对较高,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却不高,但我们科室领导及同志从无怨言,积极配合,逐步克服了人员,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为患儿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为了医院的长足发展,增加些投入,少些眼前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付出的总有回报,记得半年前的一天,科室收住了一名患有脑瘫的严重支气管喘息患儿,严重的缺氧使患儿不能平卧,面色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张主任多次亲临患儿身边,指导抢救工作,秦护士长亲自为患儿做抢救治疗,终于使患儿病情渐趋好转。夜间,因担心病情反复,看到我与值班护士一趟趟的到病房巡视,孩子家长不忍心,一遍遍的说:“您休息会儿吧张医生,有事我们叫你。”可我哪里能睡得着,休息得了?孩子终于转危为安,痊愈出院时孩子家长那一声声的谢谢,让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没有锦旗,没有表扬信,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我得到了患儿与家长的信任,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得到了为医者的回报,我知足了。我们都是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时刻心系病人疾苦,时刻牵挂病人安康,扎根一线,始终秉承赤子之心而升息脉动,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伟大的党,我们的母亲所赋予的。
各位同志好!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95个年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5个风风雨雨。我今天想说的主题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践行群众路线来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要解放思想,争做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落实是决策的生命,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对郑河这样一个欠发达的纯山区乡镇而言,发展的空间和基础条件都非常薄弱,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重新研究,重新部署,许多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要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彻底改变落后的现状,我们就必须从郑河的乡情、村情实际出发,加快农村转型发展步伐,在改革创新上找出路。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就必须走农村转型的路子。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就如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上花气力,谋出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真正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方式更加符合新任务的要求,努力使每一位党员每一位代表成为一个岗位、一类行业上的行家里手,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和排头兵。
二要服务群众,争做和谐发展的推动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服务群众,关乎百姓生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社会安宁,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不折不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和核心,更是我们各个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应尽职责,也是我们执行上级决策、推动工作落实、赢得群众支持的可靠保证。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群众呼声不一,如何把群众的工作做好,让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和优秀代表面前的主要任务。我们所推动和落实的各项工作都是和群众打交道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是我们经常听到部分群众反映的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办事机构和服务工作的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源头上予以解决,首先乡机关各服务办事机构的所有人员,结合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按便民服务的要求,做到办事内容清楚,办事咨询服务热情周到,办事效率提高。其他所有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到一线,分析研究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理清群众情绪,及时化解和调处各类矛盾;要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百姓的心中,特别要关心弱势群体,做群众值得信赖的干部和带头人;说句大家内心都明白但都不愿明说的话,我们每次的救灾救济财物、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惠农政策,发放和确定对象时,只要大家确实以良心做保证,不报任何私心,一碗水端平,确定放到该放的人头上,你就真正起到一个党员的作用了。凡事要认真落实乡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力维护人心稳定,为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一个民通、气顺、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要做好表率,争做服务基层的奉献着。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近年来,我乡涌现了一大批热忱服务、顾大局、办实事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模范人物,正是这样一批不计个人得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甘于奉献的基层领军人物,成为全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要向先进模范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和行业,摆正位子,全身心投入到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来;要紧紧围绕全乡发展目标 ,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群众增收致富,带头学知识、学技术、挑重担、攻难关,带领基层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那么真正的作风转变,强化服务意识理念,光有想法和一时冲动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还要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强迫的约束才能改变,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心理都有一盏灯,人不是由于决心才有毅力,应该是由于习惯而有毅力。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才能最后有效地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又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希望大家通过此语能有所悟。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