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多次强调全党要增强看齐意识。看齐,主要是指党员干部要主动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关于讲看齐见行动发言稿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齐,是一种力量的凝聚。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看齐意识,衡量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强弱,是每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面看齐:思想上看齐,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旗帜鲜明;行动上看齐,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把“三严三实”作为做人、做官、做事的理念,作为日常行为的准则,作为抓班子、带队伍的遵循,作为一种常态、一种趋势,越来越严、越来越实,同时,对不严不实的行为要经常提醒、敲打,对违反纪律规矩的要从严处理,而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切实增强看齐意识,要牢牢把握好实际工作中的两个着力点——团结意识和学习意识。团结就是力量。看齐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团结意识的提升,对于全区党员而言,我们要紧紧地团结在以同志为党中央周围,对于新区来说,全区要团结,各级各部门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工委区委的决策部署,东西城区要融合,镇街与功能区要团结,融合才能发展。只有全区自上而下树立团结意识,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才能以团结的力量战胜种种困难。
看齐意识的增强也离不开学习意识的提升。实际上,看齐意识蕴涵着学习意识,看齐就是向榜样、标兵看齐,向标兵学习。学习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中央、省市委系列讲话精神,全面学习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结合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和新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让全区上下来一次思想行动的看齐;要瞄准党中央这个焦点,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人心齐,泰山移”,步调一致方能取得胜利。让我们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有效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不断朝着“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齐,标注一种秩序,传递一种力量,更能折射出世道人心;行,人之步趋也,明确一个目标,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讲看齐、见行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中温故知新、继承弘扬;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所在,必须在使命与担当相统一中提升标杆、身体力行;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品格,必须在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中淬火成钢、永葆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着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纪律、统一的步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历经95年的风雨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人心齐、泰山移”,全党上下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确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是对我党“思想建党”优良传统的承继和发扬,是党员干部为政修身成事的精神引领和根本遵循。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对于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树立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层层立标杆、上下做示范,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更加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真正做到看得齐、跟得上、立得稳、行得远。
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是要强化看齐意识。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就说:“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与过去相比,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党面临的考验更加尖锐突出。
当下,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金钱、权力等利益诱惑面前腐化堕落、蜕化变质,背离了最初的价值信仰和选择。对于这些不愿看齐、破坏看齐的“蛀虫”“毒瘤”,就更应抓住要害、点准穴位,用党纪法规进行严肃查处,果断清除出党,以保证全党上下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当前,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严峻的执政考验和改革发展的全新任务,党员干部应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看齐意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确立看齐的思想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要不忘本忘祖,不忘最初的价值信仰,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性锻炼,切实把好“总开关”,坚定“三个自信”,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增强看齐的政治自觉,永葆政治本色。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言行,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确保在大是大非和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落实看齐的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看齐既是一个理论诉求,更是一种实践要求。党员干部只有躬身践行,才能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让看齐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谋事创业要遵照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唱高调,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践行看齐的责任自觉,勇于担当作为。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上奋发有为,在转方式、调结构和战风险、渡难关中主动作为。要带着真感情和责任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激情,始终做到履职尽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新的长征路,就是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0年前的长征路,是一条革命的长征路,是一条北上抗日的长征路;80年后的长征路,是一条建设发展的长征路,是一条深化改革的长征路。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正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要到达理想的彼岸,仍必须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
新的长征路,虽然不需要我们爬雪山、过草地,但在前进的征途中,同样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挑战。面对这一充满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实现关键突破,赢得战略主动,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和信念,既是当年长征路上的精神和路标,也是今天长征路上的精神和路标,必然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信念之源、力量之源、精神之源。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激流险滩、利益藩篱,就是今天的“腊子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消极腐败、诱惑考验,就是今天的“娄山关”……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传承不屈的意志、传递必胜的信心、传接无畏的勇气,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才能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心中有人民,行动才有方向。在长征中,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真心关爱群众、深深根植群众,牢固建立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为长征胜利提供了最为坚强的保证。面对新的长征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心中有规矩,作风才有保障。长征中,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瓢一碗,实在买不到粮食,摘梨子时也要求写明数量,按价把应交的钱捆在树枝上;红军到达贵州茅台镇,无论首长还是战士去买酒,都按时价给钱,没有一丝一毫特殊……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小故事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以铁的纪律从严治党的自觉和决心。“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红军依靠严明的纪律形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走过了万水千山。后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就是新时期覆盖全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80年前红军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严明纪律,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党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党的守规矩、讲纪律优良传统没有变、也不能变。
对于今天的肥东来说,讲看齐,见行动,走好新的长征路,就是要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动员和激励全县百万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建设大富美强现代化东部新城。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市委决定在全市党员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全面增强“讲看齐、见行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讲看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上下同欲者胜!”古往今来,无论任何政党,要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1945年,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也指出:“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可以使党员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动上令行禁止。”我们必须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增强看齐意识,坚定自觉地维护好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定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
讲看齐,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群力谁能御,齐心可穿石。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经常通过喊看齐及时纠偏,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正是通过不断地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讲看齐”,才最终取得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才最终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只有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自觉看齐,我们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才能够确保各项事业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前进。
讲看齐,必须坚定不移树牢核心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是众望所归、实至名归,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我们要在思想上充分信赖党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在组织上自觉服从党的领导核心,在感情上深刻认同党的领导核心,坚决追随、坚决维护、坚决捍卫这个党的领导核心。
讲看齐,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也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向党中央看齐,就要切实增强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绝对听从党中央指挥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就要以绝对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以身许党报党的实际行动,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讲看齐,必须坚定不移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指导党的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讲看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决不允许出现与中央决定不一致的声音,决不允许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始终不渝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者和忠诚捍卫者。
讲看齐,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讲政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键要体现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就必须坚决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就必须始终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担当精神、进取精神、实干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人心齐,泰山移。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征程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务必自觉增强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做到信念不动摇,斗志不衰退,作风不涣散,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谱写“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的辉煌篇章!从行动上“看齐”,就必须自觉落实好关于“实干兴邦”的要求,埋头苦干,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劲头干实事。
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这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精心谋划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抓紧抓实抓好这次学习讨论,全面增强“讲看齐、见行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看齐是重大的政治原则,是党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讲看齐,不是党员干部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政治方向的大事;不是一般的品行要求,而是党性要求。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以党中央为最高标杆,以中央要求为行动指南,守纪律、讲规矩、顾大局,始终保持了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当前,我省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而艰巨,更加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更加需要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严字当头,讲看齐、见行动,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坚持“讲看齐、见行动”,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内在要求,是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重要保障。要围绕牢固树立核心意识进行学习讨论,确保在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上态度坚决、言行一致、始终如一,坚决把维护核心变成思想自觉,变成党性观念,变成纪律要求,变成实际行动。要围绕向党中央看齐进行学习讨论,确保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围绕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进行学习讨论,确保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安徽篇章而扎实工作。要围绕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进行学习讨论,确保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国方阵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美好安徽开创新篇。
坚持“讲看齐、见行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要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组织开展好学习讨论,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更加奋发地开创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新局面!
以来,同志多次提出要树立“看齐意识”,反复强调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看齐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曾形象地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党员队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样,“看齐”意识只能被增强,不能被削弱。对普通党员而言,“看齐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把高悬的利剑,警醒我们要增强三个方面的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高度一致。
一是把看齐意识与政治自觉相结合,绷紧政治之弦。能否与中央保持一致,“看齐意识”是否牢固,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和政治立场的最根本、最首要的标准。一定程度上,“看齐”正是新时期的一种政治自觉。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妄议中央”、搞“团团伙伙”,“不信马列信鬼神”等丧失政治底线的问题,正是“不看齐”,缺乏政治自觉的直观表现。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记党员姓党、在党为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把看齐意识与思想自觉相结合,校准思想之标。“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抓班子带队伍不怕“不齐”,怕的是不知道看齐的标准在哪里。看齐的标杆从哪来?从思想认识中来,从系统学习中来。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精神,完整理解、全面掌握精神实质,将“看齐意识”内化于心,成为一种思想自觉,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三是把看齐意识与行动自觉相结合,调整行为之舵。齐不齐,看行动。增强“看齐”意识,不仅要做到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也要做到行动上的统一,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对于普通党员来时,就是要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章要求、自觉履行党章义务,要在党言党,为党分忧,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在错误言行面前敢于亮剑,立足岗位作贡献,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的追求。
看完“关于讲看齐见行动优秀发言稿4篇”的人还看: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关键是要增强“四个意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要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充满生机、充满朝气。怎样体现、检验“四个意识”? 团结在党的核心周围;就要看是否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核心看齐。
一、什么是看齐意识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在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首次强调“要强化看齐意识”;在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进入2016以来,又两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自觉强化看齐意识”。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出的看齐意识,实质上就是指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把服从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思想修养。
二、为什么要增强看齐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拥有强烈的看齐意识,时时向党中央看齐,时时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才使我们的思想不迷向、行动不失范,广大党员时刻保持方向一致、步调统一,我们党才能在艰难中不断成长壮大,在挑战中不断阔步向前。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思想交融交锋,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看齐的难度不在于找不到目标,而在于愿意不愿意、会不会。比如,现如今有的党员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知肚明,仍把口无遮拦当能耐,只图一时掌声,不顾党的形象;有的领导干部明知正风肃纪的大势,不是主动让权力“进笼”,而是琢磨如何“破窗”;还有的说起改革头头是道,真刀真枪时却只想动别人碗里的肉,不想动自己盘里的菜。正是由于看齐意识不强,让他们忘记了步调一致,选择了我行我素;忘记了以身作则,选择了言行不一,甚至走出队列而浑然不觉。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对于全党来说,就要更加强化看齐意识,高度一致,同心共济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为安监干部更要时刻增强看齐意识:向中央基准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向国家安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看齐,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明白人;向先锋模范人物看齐,做爱岗敬业的安监人;向“我”看齐,做好安监工作的带头人,始终做到履职尽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三、增强看齐意识,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以来,把握时代和实践要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解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安监系统党员干部要学好用好《重要讲话文章选编》、《谈治国理政》和《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等重要读本,切实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用习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是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增强看齐意识。要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强化理论武装,坚
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强化精神支柱的教科书,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仓石”。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把牢“总开关”、把准“总方向”;要探求掌握安全监管工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立足岗位实际增强实干本领,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严格按照“三严三实”和“四讲四有”的要求,聚焦确定目标、制定政策、部署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钉钉子”的精神,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是在讲规矩守纪律中增强看齐意识。要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讲看齐,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深入学习好贯彻好党规党纪,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在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在遵守规章制度上发挥模范作用,在执行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中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要在干好安全监管本职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调研、加强探索、构建机制,率先谋划好安全生产“十三五”,在安全监管工作改革创新上出实招、求实效。
三是在忠诚履职尽责中增强看齐意识。在工作中要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在经济新常态下,安全生产工作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安监干部要敢作敢为、主动担责,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对常态的事要从严从细,对困难的事要攻坚克难,对突发的事要挺身而出,真正做到敢管事、能干事、不避事、不怕事,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看齐意识,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准。
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精神,牢固树立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一是在担当上看齐。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担当。我们要向中央看齐,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在践行“三严三实”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二是在带头上看齐。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树立了带头坚持党性原则、带头严格要求的标杆。
我们要向中央看齐,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带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把“三严三实”体现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到严格自我要求上,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三要在标准上看齐。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在严和实上体现出了高标准。我们要向中央看齐,以更严、更实的标准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特别要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直截了当、直面问题,动真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见人、见事、见思想,真正起到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警醒的效果。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除了铁一般的信仰和纪律之外,离不开广大党员的看齐意识。如果没有看齐意识,那么我们各项政策的传播力、执行力势必遭受“肠梗阻”。宣传部门作为各级党委的喉舌和耳目,在落实讲话精神上,更要自觉地学在前、做在前、走在前,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实际行动来落实“48字”的总要求。
要通过学习增强看齐意识。学习讲话精神,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和基础。增强看齐意识先要系统学习、完整理解、全面掌握深刻领会讲话精神,自觉地按照讲话的要求去做。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全面领会基本观点,深刻把握内在联系,避免零散化、碎片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会讲话意图,真正把握精神实质。
要通过行动体现看齐意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并内化为自觉行动。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各级媒体来讲,就要立即行动,坚决落实。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报、党刊、党台的正确方向,将不符合导向的栏目、副刊、专题等立即关停,努力保持媒体正确的政治导向;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办一批能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批评错误观点和倾向的栏目,在全社会努力形成新风尚,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现实针对性。
要通过效果检验看齐意识。所谓“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各级各部门的看齐意识如何检验,不仅要听其言、观其行,最终看的是工作实践效果。那就要通过各级的自觉行动。对广大基层宣传队伍来讲,就要“经常、主动、坚决向党中央看齐”,要抓好正面宣传,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要抓好改革创新,推动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抓好严格管理,牢牢把握主导权主动权;抓好人才培养,建强工作队伍,努力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党是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关键在党。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我们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管党治党真正走向“严实硬”。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的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抓思想、抓管党、抓执纪、抓治吏、抓作风、抓反腐,营造了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党风政风民风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美好安徽建设积聚了强大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传达出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的强烈信号。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我省一些地方管党治党还存在不符合、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再上新台阶,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加强。
打铁先要自身硬。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的事业需要科学理论指引,我们要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我们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四铁”干部队伍,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我们要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建设是管长远的根本性建设,我们要切实加强管党治党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朝着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阔步前进,是时代赋予全省350万共产党员和7000万江淮儿女的光荣使命。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开创美好安徽建设各项事业新局面凝聚强大力量、提供坚强保证,奋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业绩。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应当看到,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党员队伍更加壮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形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因而,看齐意识应当也必须予以强化。如何做到看齐,中央政治局给出了答案,做出了表率。要像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那样,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到对分管工作的管理上、体现到严格要求自己上。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强调,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行为方式。一个对党忠诚的干部,一定能够自觉增强党性观念,时刻牢记组织原则,恪守对组织的忠诚,就会自觉抵制一切违背纪律和原则的错误行为。一个心怀人民的干部,始终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能够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绝不会去动“群众的一针一线”。因此,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反复研读中树牢“看齐”意识,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强化“三个自信”,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强化政治定力、思想定力、战略定力和道德定力。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自觉知行合一。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严以修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在工作实践中立足本职,敬业奉献,以干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工作内外一个样。慎交友、交好友,远离低级趣味,崇尚高尚情操。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不搞说一套做一套,坚决反对和克服“四风”。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到谋得好发展全局,抓得住主要矛盾,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敢于担当负责。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注重管理引导,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就会有多大成就。要在加快发展上敢担当。主动适应新常态,紧贴自身实际,在抓发展上体现新思路、新状态、新作为,切实担当起引领社会发展的千钧重担,主动研究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学会“弯道超车”,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深化改革上敢担当。当前正处改革的攻坚期,要以高度负责的担当、自我革新的勇气、背水一战的气概,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要在_难题上敢担当。敢不敢直面矛盾、攻坚克难,是严和实的重要检验。在工作中要敢于冲锋在先、迎难而上,大胆寻找解题良方,_发展难题。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守纪律讲规矩既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重要检验。不打“擦边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要把制度治党落到实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用法规制度规范日常言行,增强纪律意识,克服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确保执行制度不走样、坚守纪律不松懈、落实工作不打折。不忘“紧箍咒”。“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党员干部唯有敬畏法纪,才能慎初、慎微、慎行,确保忠诚、干净、担当。要按照习近平指出的“五个必须”贯彻执行,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不碰“高压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干部要时常照照镜子,检点行为,凡是规章制度有明确要求的,就不折不扣落实;凡是上级明令禁止的就坚决听令守规;凡是超出本级权限的就严格按程序请示报告,确保始终不越“红线”,保住“底线”。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按照党章要求鞭策自己,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自己,做一名合格党员。在以身作则上见表现,在遵规守矩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见实效。坚定信仰信念,保持党员本色。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切实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三个“自信”;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强化看齐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增强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地向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严格遵守党章,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服从组织决定,坚持用党性原则约束规范自己,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发挥党员作用。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标准,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民貌,唱响"求真务实、奋发图强"主旋律;担当负责、狠抓落实,在推进"中等城市、实力滦南"建设的实践中主动作为;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
每次天安门前的盛大阅兵,总会给人留下力与美的印象:刀削斧劈的队形、摧枯拉朽的方阵,如群山列队、江河奔腾。这就是整齐之美、整齐之力。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正是差异造就了大千世界。参差披拂、错落有致是美,如浓云泼墨、乱石铺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也是美,如急雨飞簇、大川横流。但过于强调差异,组织的整体性就要大打折扣。对一个团队、一支军队、一个政党来说,必须追求“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的境界。
管理学上,既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典说法,也有靠团队制胜的“狼群效应”,其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我”字当头、个人至上,一个是齐心合力、众志成城。没有齐心就没有合力,没有同向就没有同步。正如《六韬》所讲:“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党为什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除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纪律外,还离不开广大党员的看齐意识。正如在中央政治局最近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的,“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可以使党员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动上令行禁止。
今天,看齐的难度,不在于找不到目标,而在于愿不愿看齐、会不会看齐。比如,有的党员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知肚明,仍把口无遮拦当能耐,只图一时掌声,不顾党的形象;有的领导干部明知正风肃纪的大势,不是主动让权力“进笼”,而是琢磨如何“破窗”;还有的说起改革头头是道,真刀真枪时却只想动别人碗里的肉,不想动自己盘里的菜。正是由于看齐意识不强,让他们忘记了步调一致,选择了我行我素;忘记了以身作则,选择了言行不一,甚至走出队列而浑然不觉。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 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应当看到,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党员队伍更加壮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形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因而,看齐意识应当也必须予以强化。
人贵在自知,难在识己。思想看齐,不像队列看齐那样显而易见,喊一声口令即可纠正。一时落后并不可怕,如果能够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打官司,主动要求看齐,主动接受监督,就一定能够及时纠偏。
“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一名党员的看齐意识强不强,无法用工具来测量,主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一刻不停地增强看齐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信念上防动摇、斗志上防衰退、作风上防涣散,就定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爱党、护党、为党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