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学生演讲稿范文(通用3篇)
重男轻女在老一辈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老人们都会说:“生个儿子传宗接代,或说生个儿子以后不愁没人养老送终。”可我特想说的是:“如果没有女人,你们男人能生吗?”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讲究的是男女平等,可在我家里就有一个受封建观念影响颇深的老顽固,那就是我奶奶。记得当年我才几岁,简直就是一个小不点,可我依稀记得我妈当年怀上了我盼望已久的妹妹,可就是因为我奶奶的一句话,致使我那个还没出世的妹妹被母亲下决心打掉了。后来过了几年,我五岁了,我妈又怀上了,已经几个月大了,我奶奶让她去照B超,我妈回来,说是个男娃子,可把我奶奶高兴坏了,直说:“我要当奶奶咯!”我现在想起,特想对她说:“奶奶我是不是你孙女?”当时,我奶奶还特地炖了只她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给我妈补营养。
到了现在,我弟11岁了,我也长大了,我开始和他讲什么叫平等了。在我的观念中,有什么好吃的,应该一人一半;有什么好玩的大家玩;有什么活一人干一半。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不够谦让,可凭什么大的就要干这么多,凭什么女的就要吃这么少。
在家里,由于我事事都要讲究平等,我认为:男女平等,天经地义!俗话说的好,“男女平等,共同创建美好社会嘛。”
男女平等的社会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如果谁还说女的低等,那不妨想想巾帼英雄花木兰,杨门女将穆桂英,所以现在的社会是平等的,用实力说话,用实力来证明一切,今天没有重男轻女的理念,只有男女平等的信念,男女携手,互补互进,一起建设属于我们的和谐平等的社会!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人,游走在世界上,想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净土,一个和谐平等的状态。
但是到底是谁发现的呢?回到千禧年,有《桃花源记》。“先人来此,是为了避秦之乱。”只是为了避免这个世界的复杂和压迫它的不平等。虽然桃花源是“黄毛快乐”。一派祥和,但当一个渔夫怀念美好的“寻找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迷失了,迷失了”从此,桃花源成了一场精彩的梦,留下的只是幻想。
安提西尼曾经说过一段话;森林里有个聚会,弱小的动物都赞成平等,狮子却不满地问:“你的爪子呢?”这段话的意思是,平等是大众所向往的,但世界上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平淡。他们会用“爪子”割断人们想象中的平等,向世界宣告他们的存在。
平等和不平等都和人的能力有关。比如部落刚出现的时候,部落首领统治着一个部落,同时又享受着别人享受不到的某些优势。所以有不平等。当然,我们离不开这种不平等。当我们失去了这种不平等,人就会像一团乱麻,没有组织,没有发展。而那些领导者有能力领导一个组织,那些优势也是他们的能力。就像安提尼人曾经提到的狮子,优越感永远是给强者的。
不是说世界不平等。梅利利亚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同样有天赋从世界中受益。每个人都可以从有益的劳动中获得有益的东西。
平等依然存在,但不是绝对平等,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比如在社会上,有很多来自普通家庭的人,他们努力工作,最终获得成功。虽然他们比有背景的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他们仍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了成功。所以平等是相对的。例如,由于一些错误,监狱中的囚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不能享受平等待遇。所以平等是有条件的。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满足相对平等的条件,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工作来换取有益的东西。
我们一直渴望平等对待,但优越感总是根据能力的不同来判断,利益是由能力来定义的。所以绝对的平等是遥不可及的,但相对的平等却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离我们那么近。
尊敬的__:
古今中外,对平等的追求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理想。从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到法国大革命平等的思想,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在现实中,人人是注定生而不等的,也是绝对不会平等的。随着诞生便存在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家境,地域,以致于时代,都是千差万别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同时,也正是这种不平等,塑造了我们多样,而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就像一个鱼缸,有的鱼在上层游,有的鱼附在底层,这个鱼缸才会多姿多彩。所以,在客观上,差异是注定的,也是必需的。那么,我们追求的平等又是什么呢?
正像《世界人权宣言》所说:“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也就是说,不论你生在鱼缸的哪块石块下,追求幸福的权利,赢得尊重的权利,以及回报这个鱼缸的义务等,都应是平等的。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制度与人格的平等。
在社会层面上,平等,是对每个人生存的权利与状态的保障,是一种制度上的平等。比如九年义务教育,他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权力。若没有他,也许在偏远贫穷的地方,教育仍将是贵族的特权,贫者永世贫穷。而我们的父辈,又有多少不是从外地,从一个村镇里通过常人不及的努力通过高考而来北京的呢?这也充分证明了,良好的制度是保证平等的客观要素。客观的差异是完全可以为自身的努力所填补的。
而人格的平等,应该是不被外界和客观因素所影响的。它是不分地域,不论朝代更迭的人性的终极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世代传颂的友谊佳话。伯牙官任上大夫,在江边抚琴偶遇砍柴而归的樵夫子期,“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音乐,驱使两个素未谋面身份相差巨大的人,刚一相遇便向那渺渺乐音一般,在云上相知。直忘却了这世俗的贵贱。只有平等的人格,才铸就了这段纯粹的友谊,才让灵魂最真诚的交流。
人格的平等,建立在尊重之上。即要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体现了传统社会中人们为了保全人格的平等宁愿挨饿,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哪怕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正是伯牙对人格的尊重,才留下“千古知音”的传说,留下了心灵交往中最动人的一曲。在交往之中,我们首先要怀着尊重的情感;有了尊重,才有平等的交流,才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体会每个人带给自己的感动,相知相惜,完善自己。
平等的社会往往可以塑造平等的人格,而只有平等的人格才会形成一个平等的社会。而这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修身之上的。我们不应再抱怨差距,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跨上更高的平等的台阶。让我们,从今天起,怀着尊重的态度看世界,秉着平等的心与人交往。我们的内心将处处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像司马光所说的:“平而后清,清而后明”的和谐大同,清明太平的盛世,也就真正的到来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