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调查报告优秀7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要如何写呢?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1

一、调查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重视,作文是一个人书面表达的一种途径。因此,如何从小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眼下很多中小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不知道写作的重要性,认为作文可有可无,甚至没有更好。同时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因为自身学历浅、不了解当下教育情况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写作能力的锻炼和教育。语文作文老师

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不仅是应试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小培养。为了切实了解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形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我对南充市嘉陵区天星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时间及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xx年8月至0月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中心小学六年级共有2个班级:82名学生,有40名女生,42名男生。最小的岁,最大的4岁。其中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占48%。

三、调查项目

(一)农村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认知倾向、

为了深入分析调查结果的成因,有必要从思想上调查农村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我 这项调查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自己对作文课的认识,对作文老师上作文课的认识。具体调查项目如下: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调查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形和你喜欢的学习方式,希望你能积极配合。此次调查以不记名形式展开,请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1、你喜欢作文课吗?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2、喜欢作文课是因为什么?(多选)

A、有意思,可以了解很多知识,拓展知识面B、作文老师老师讲解清楚,教学认真,方法得当C、作文学习对升学和就业很重要D、受成绩好的同学影响E、其他

3、你不喜欢作文课的原因是?(多选)

A、学习基础不好B、对作文学习内容不感兴趣C、老师上课不吸引我,太枯燥D、感觉作文学习内容太难,学习上缺乏信心E、作文老师讲课不清楚F、老师不关心我,与老师关系不融洽G、其他

4、� 具体调查项目如下:

1、你在课堂上处于什么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C、积极参加到活动中,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D、做其他的事

2、你希望老师在写作方面给你哪些帮助?(多选)

A、精批细改B、多讲评,多指导学生自己修改C、增加自由练笔指导D、多介绍课外好文章

3、你读课外书时喜欢?

A、摘抄好词佳句B、写读后感C、写批注D、只读,不动手

4、你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A、天天写B、偶尔写C、老师要求才写D、从不写

5、你经常和别人讨论问题吗?

A、经常讨论,发表见解B、有时讨论C、只听别人讨论,不发表见解D、从不讨论

6、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获得知识?

A、读书籍B、读报刊C、网络阅读D、其他

7、作文教学方式你喜欢那一种?

A、以学生为主的讨论交流B、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C、自学前提下的专题讨论D、老师指导下去图书馆阅读

8、你希望老师多展开哪些课外活动?

A、演讲B、书法比赛C、指导阅读名著D、普通话训练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2

一、调查目的: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的作文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条理不清、千篇一律、满篇大话空话、胡编乱造,这一切提醒我们,作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为此,我对我班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一番调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路。

二、调查对象:

本班五年级学生,共30人。

三、调查方法:

利用谈话、看作文作业的形式加以调查。

四、调查内容:

1、对作文的态度。

2、写作的动机。

3、作文材料来源。

4、写作中最困难的问题。

5、关于观察。

6、关于课后阅读。

7、对教师的要求。

五、数据分析:

从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发现作文教学问题多多。

(一)作文离开了本来的目的。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作文的目的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但写作动机调查显示,认为写文章是完成功课的需要,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的占39.7%,认为写文章是为了将来工作有作用的占30.5%,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大家的占30%。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分数的高低比自身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占有更高地位。这样为作文而作文的练习离开了习作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只是围绕着”写什么”,“怎样写”,失去了独立人格上的作文权利,难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文章以大话、空话、假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

(二)缺乏应有的创作自由。

调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希望老师“放手让自己用喜爱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然而,在现实中,教师过于注重怎么描写,如何注意详略得当,怎样紧扣中心等表达技巧的训练。同时一般的作文课有规定的时间、字数、结构、文章体裁等,使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导致学生难以跳出教师给予的作文框框,不敢标新立异。不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萌发表达愿望,而是带着教师给的题目要求找合适的材料。调查显示写作材料来源中,“找符合题目要求的范文稍为改编”的占25%,“老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的占23%,“根据题目要求编人和事”的占18%。作文不是“情动而辞发”,而是“主题先行”,诸多限制,抑制了学生的创作自由,导致学生失去了作文的内部动力。

(三)缺乏积累,无话可写。

学生的“积累”包括语言、作文经验的积累,更包括学生生活情感体验的积累,而这些都是学生所缺乏的。首先是生活积累底子薄。调查显示学生作文素材源于生活积累的仅占12%,而依赖他人或范文却占48%。平时能注意观察并有兴趣的占21%,观察时能展开想象并能及时记录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酝酿情感没有进入作文教学基本环节,作文教学只禁锢在封闭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

其次,是语言积累底子薄。第一阅读量少,调查显示“学生能自觉阅读课外读物”的仅占24%,这说明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条件,更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另外,语文阅读也存在重思想内容分析与概括,轻诵读的状况,一学期下来就读二三十篇文章,学生阅读明显偏少。第二不重感悟、不重消化。调查显示学生“阅读时能自觉写读后感”的仅占12%。而根据教师布置要求在课外读物上摘抄优美句段的却占24%。这显示了教师不是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悟,发现写作规律,而是“喂给”各种写作技巧,提供各种“捷径”,不是“厚积薄发”,而是“急功近利”。这种外不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的空间,内不注重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做法,必然导致学生源头枯竭,表达困难。

(四)少交流,少沟通。

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显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越多越好。”但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唯一的读者是教师。但恰恰是教师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表现为重静态评价,轻动态评价,往往是一个分数、

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应付了事,对教师地批改结果,多数学生往往只看过分数就把作文本塞入课桌。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交流的时空,学生作文不知道写给谁看,成了没有实际对象的“面壁而作”,难以产生那种人与社会,人和人直接交流时的愉悦感和表达冲动。

六、思考建议:

第一重视学生的积累。

首先要把握“积累”的本质,不要仅仅把积累等同于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后读物和背诵名家名篇或摘抄所谓的优美句段。作文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思维和语言的。统一。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生活、情感体验、语言、作文经验等多方面的积累。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用心去观察,培养“好眼力”;用心去体验,培养“感受力”。作文教学应走入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注重拓展阅读与观察的空间,注重感悟和内化,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从大自然中,从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素材和灵感。作文教学要克服知与行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要注重加强教、学、做的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切实加强作文实践活动。事实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动眼、动心、动脑去实践,从中体验感悟”是最有效的积累。

第二,还学生一个自由挥笔的天地。

《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过多地强调形式,让学生觉得写作难,反而使学生对写作丧失信心和兴趣。反之,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化的作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写作的信心,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认识的个体差异,不以教师主观认识代替学生的认识。其次,提倡作文民主,自由民主的文风是培养学生真实的作文情感的关键。作为教师,平时的言谈中就要鼓励学生有话就说,有话就写,让他们大胆地写困惑、写胸臆、写思考。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这时学生就会放下思想包袱,从而达到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真情流露的境界。

第三,多交流,多沟通。

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交流情境,建立交流机制。

(1)提供有利于师生交流的话题,让学生把情感和需要真诚地表达出来。提供的话题要做到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喜欢说,喜欢写的话题。

(2)创设激发学生交流的空间,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首先变写作指导为点拨讨论。教师提供交流话题,让学生思考写什么、怎么写。接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构想或点评同学的发言,教师的责任是组织交流与点拨。这样的讨论交流,激活表达思维,打开学生思路,丰富写作题材。其次变教师评价为学生交流阅读。学生作文完成后,作者先上台阅读自己的作文,讲讲自己作文中的得意之处,然后请同学谈谈各自的看法与建议。

(3)形成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更具体的指导。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作文批阅方式,即将眉批变成点拨指导学生修改的评语,将总批变成与学生交流,表达自己读后感的评语。其次是教师经常写“下水文”,与学生进行写作体会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师生交流,不仅可以融洽师生感情,形成和谐的写作氛围,而且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写作欲望和热情。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3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已相当重视,特别是在作文评价方面,学校和教师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有些教师只知道学生写得不好,就是没办法指导其修改好。在集体阅卷或作文评比中,作文评判的误差较大,有时,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打的分相差很大。除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外,关键还在于有的老师对作文的好差标准把握不准。这就影响了学生的作文成绩和作文积极性。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阅读教学的研究比较多,而作文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在作文教学的研讨活动中,涉及到作文评价的研讨活动就更少。这就影响到不少教师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甚至导致评价质量的普遍低下。

(二)目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了解当前小学作文评价情况,发扬成绩,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作文评价的质量,有效发挥作文评价的作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习乍水平的目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笔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

二、调查时间、内容、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20xx年10月

2、调查内容

学生:⑴对作文评价的认识;

⑵理解评语的程度;

⑶对作文评价的`态度。

教师:⑴对写作评价的认识;

⑵作文评价的要求;

⑶对学生作文评价能力的估计;

⑷对现行作文评价的看法。

3、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450名学生和学校35名语文教师。

4、调查方法

⑴检阅评语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翻阅了华阳中心校六年级学生的大部分作文共计400余本。

⑵问卷调查

笔者设计了两份有关作文评价的调查表,其中调查学生的一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调查教师的一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缴的办法,问卷上不写姓名,并在问卷上注明本次调查仅为作文教研提供资料,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教师和同学产生任何影响,请如实填写。

三、调查情况分析

1、从检阅评语获得的信息来看,大部分教师作文评价的态度比较认真,评价质量也很好,但还存在一些作文评价不恰当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劣不分。

有不少评价视优点不见,甚至把优点当作缺点给予否定,而把明显的缺点则作为优点加以赞赏。有些作文内容真实,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教师的评价则是:“中心不突出,意义不大。”这种错位评语,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作文鉴别能力的提高。

(2)不切实际。

有些评语乱说一气,把根本不存在的优点或缺点说成存在,或者把这个优点说成是那个优点。比如,明明是材料新颖,评语却说是描写具体;明明是语言不通顺,评语却说是句子不生动;明明是详略处理不当,评语却说是平铺直叙。这种评语简直让学生无所适从。

(3)空泛笼统。

如:“以后要尽量写得生动些”;“文章写得不错,只是有些地方太简单了”;“开头较差,写作文要动一动脑筋”等等。这种评语,学生读后思想模糊,既无法理解,更难以操作,实际上等于没写。

(4)千篇一律。

如:在翻阅该校某个班的作文时,发现有位教师为《暑假中的一件事》写的评语,47篇作文竟有32篇的评语是“基本上能按要求写”。另一个班的老师为《快乐的劳动》写的评语,53篇作文竟有41篇是“经过写得较具体”。

(5)用语艰涩。

如:“文章能按要求写,但主题不够突出”。此中的“主题”一词恐怕小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又如:“开头不够引人入胜”。这“引入入胜”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再如:“句子形象,只是有些句子还没能脱去平时说话的语言”。这是什么意思,连教师自己说不清楚,叫学生怎么理解!

(6)呆板生硬。

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可自己写的评语却呆板生硬,好像判决词一样。如“文章层次清楚,中心突出”;“文章详略得当”;“语言太罗嗦,简直是流水帐”等。

(87)一味否定。

对学生的习作,只要是他们尽心写的,应尽可能发现其优点,给予热情鼓励;即使是比较差的,也不要用训斥的语言给以否定或批评。如:“语言平铺直叙,内容空洞无物,没有说服力》;“语言太差,根本读不通,你是怎么写的”;“你从来就没有写好过一篇作文,你给我好好找找原因”。这种缺乏师生情味的评语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8)述而不评。

如:“你以稻田的景色和稻田的作用来写稻子”,“这篇文章结构是按东西南北的方向来写的”,“你的文章用了很多形容词”。学生这样写到底好不好呢?教师没有表明态度,只述不评,学生依然蒙在鼓里。

2、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知道:

⑴学生兴趣不浓。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感到作文是负担,兴趣不浓,对作文感兴趣的只有37.6%,虽然每次老师都给自己的作文作出评价,但多数学生只看一看自己所得的等第,只有34%的人能认真阅读教师写的评语,而能写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评语的只有25%,读评语后能自觉修改的就更少了,只有17.7%。认为教师评价对自己习作帮助很大,对现行评女方式满意的也都只有5%。由此可见,学生对作文的评价缺乏正确的认识,现行的作文评价方式也有待改进。

⑵教师重视程度不高。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帮助很大的只有34.3%,对有代表性的作文能面批的只有6人,占总人数的17.1%,对作文能进行针对性评价的教师只有31.4%,既写眉批又写总批的只有37.1%,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的也只有37.1%,而有77.1%的教师抱着应付学校检查的态度。由此可见,教师对作文评价的意义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四、原因及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学校已比较重视作文评价,但作文评价的质量却不高,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师生对作文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有些教师对作文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的性不太明确。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在学生和家长面前也好有个交代,随便写几句,表明自己已经看过了。有的教师没有把作文评价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因而做起来就轻描淡写,随心所欲。有的教师片面认为,提高作文水平关键在于学生反复练习,教师的评价并不重要,因而也就不那么认真对待了,更没有指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作文评价,学生也就认识不到作文评价的重要性。

2、教师评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尽管被调查的教师都具有合格的学历,但从实际情况看能对学生作文作出恰当评价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鉴别力不高,缺乏对学生作文的鉴别能力,有的教师对某些作文根本看不出其优劣;有的教师只能大体上感觉到这篇作文是好的或不好的;有的教师虽然知道其优劣,但提不出具体修改意见。

3、评价形式单一。

现行的作文评价仅局限于教师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判断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上,教师只管用单调的笔写着千第一律的“判决词”,用生硬的语气对学生习作进行无情否定、批评、指责,不知道学生期待的是肯定、赞扬和欣赏,不知道学生最需要的是有个性、有感情的生动幽默的指导或引导。学生没有参与到评价中去,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创新能力更不能得到有效培养。

4、教师任务繁重,评价缺乏针对性。

语文教师每周一般都有十几节课,且大部分还兼当班主任,班级人数也多达六十人。一般每周有一次作文,还有小作文或周记。因而作文的批改任务普遍繁重。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有的教师就一目十行,随意下断语或者写上统一的评语。因而作文评价千第一律,缺乏针对性。

5、有关作文评价的教研活动开展较少、研究不深。

各学校有关语文的教研活动很多,而有关作文教学的研讨活动很少,关于作文评价的研讨活动就更少了。即使有也只是形式而已,研究不深。因而新教师不知道如何正确、恰当地评价一篇作文,就在“黑箱”中胡乱摸索;老教师还是老思想、老套路。检查时检查者关心的往往是错别字有没有改出来,至于评价好不好,通常不会考虑。

如何提高作文评价水平,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学习“新课标”,进一步加深对作文评价重要性的认识。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起着很大作用。开学初,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方面的要求,使教师、学生深刻理解作文评价的重要性。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加强新,老教师有关方面的学习,以提高教师评价作文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教师的评价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3、改进作文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现行的作文评价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是单项的活动,我们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也来参与作文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积极开展作文评价研讨活动,深化评价教学改革。

现行的作文评价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有关作文评价的研讨活动,对如何提高作文评价质量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从而深化评价教学改革。

5、提倡以鼓励为主的评价风格。

对学生的习作要尽可能发现其闪光点,给予热情鼓励,进行人文化的评价。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4

近日来,我在我镇附近的几间乡村小学进行作文调研。通过细致的调研,我发现农村小学的作文现状有喜也有忧,虽然写作水平整体提高了,但好的文章还是极少。现将我调查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农村小学实行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许多学校进行了新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文教学顺应新的形势,在课改中注进了许多新的教学元素,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上升。

通过抽看学生的作文,我发现太多数学生都能按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并且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条理清楚,段落分明。这是可喜的一方面,让他们不再因写作文而怕写作文。但另一方面确实还使人十分担忧,这次我一共看了300篇学生的作品,但优秀作品很少很少。主要原因有几点:

1、写作中心不明确,对题目缺乏深入理解。

2、内容虽然多,但组材凌乱,不分主次。

3、文章结构比较松散,描述事件不够精练。

4、错别字较多,且句子渗进很多本地方言。

喜的因素是进行课改的结果,但忧的缺点又在哪里呢?

我走访了许多三年级以上的语文老师,也和很多高年级学生进行交谈,作文水平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底子薄 基础差

农村是文化知识比较落后的地方,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它们的教育投资环境远远落后于城镇,尤其是小学阶段。很多农村小学虽已完成"普九",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学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十分短缺,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极其短缺,因为不少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原代课教师),他们的水平能力限制了他们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视野不宽阔

进入社会经济市场时期,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极少回家,在家看管小孩的多数都是“爷"字辈。“爷”字辈们体弱多病,家庭的一些事务过早地落在了学生的身上。学生在校要学习,在家要忙于做家务,这就让学生很少外出,也很少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外界的新生事物进不来,大多数学生都“孤陋寡闻”,一篇500左右的文章,让他们写来写去,都是些陈年老事,没什么新鲜感。就算把文章写完,也得不了高分。因此,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就等于闭门造车,严重挫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新课改也有问题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新课堂改革已深入到每所学校,但很多学校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还是茫茫然,即使照搬许多名师的优秀课范来上课,也效果不大。一方土造就一方人,作文教学很有特色,很讲究实际,拿城镇的示范课来农村学校教学,让学生感觉水土不服。这样的课改有作用吗?因班施教,因人施教,因才施教,或许才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出路。

在了解造成农村小学作文提高难的种种病因后,我想多少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症下药,以求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欠基础,筑基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妨从简单的拼音、词、句开始,用一两周的时间复习拼音,每课的“读一读,写一写”及重要词语必写拼音,加强口语训练,加强普通话的朗读能力,用常见多用的词语造句。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日记天天写,不限题材,让他们自由自主完成。久而久之,他们的词汇积累多了,句子的应用能力强力了,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学生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二、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是作文之泉源,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书籍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文明社会。据说一个人的知道靠亲身实践得来仅占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书读多了,文章自然会写得好。因此,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在书上下功夫,让学生吸收百家之长,丰富知识,增长视野。阅读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选好阅读的书本或文章,书本或文章必须适应学生的阅读能力,适应小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正确的影响。

2、阅读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抄录好词、好句、好段,并且有些好段落要多读,或进行背诵。

3、对于对学生感受最深的书或文章,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或读后感。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山村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写作时也要因地制宜,利用本地方的写作素材进行作文。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事物的外状和特点,挖掘写作潜能。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给人们无限的快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让他们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和他们的喜怒哀乐记下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就不是让人觉得笼统、空泛的作文,而是具体生动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了。

四、善于讲评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的事情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更希望自己提高。因此,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批改时不要走马观花,要用心阅读,在作文傍要有眉批横批,还要写总评,总评要带有鼓励语气。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讲评,在讲评时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得失。最后,对于优秀的作文要在课堂上宣读,并鼓舞他们往报社投稿。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对策,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农村小学中的作文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5

最近几天,我在我镇附近的几所农村小学进行作文研究。通过仔细调查,我发现农村小学的作文情况良莠不齐。虽然写作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是好文章很少。现在我就我的调查做如下分析:

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实施多年。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许多学校进行了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写作教学顺应新形势,在课程改革中注入了许多新的教学元素,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上升。

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我发现太多的学生可以按照写作要求来写,很多学生写得条理清晰,段落清晰。这是一个可喜的方面,让他们不再因为写作而害怕写作。但另一方面,真的让人担心。这次看了300个学生的作品,优秀的作品很少。有几个主要原因:

1、写作中心不明确,缺乏对题目的深入理解。

2.虽然内容很多,但是材料很乱,不分先后。

3.文章结构松散,事件描述不够简洁。

4.有许多错别字和句子渗透到许多地方方言中。

快乐的因素是课程改革的结果,但烦恼的缺点在哪里?

我拜访了许多三年级以上的语文老师,并与许多高年级学生交谈。写作水平不及格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基础薄弱、基础差

农村文化知识相对落后,尤其是欠发达的农村。他们的教育投资环境远远落后于城镇,尤其是小学阶段。虽然很多农村小学都读完了“九年级”,但是办学条件很差,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也很紧缺,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师极其匮乏,因为很多老师都是“半道和尚”(以前的代课老师),水平能力限制了他们的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视野不开阔

进入社会经济市场时期,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家里的孩子大多是“爷爷”。“叶”这一代体弱多病,有些家事过早落在学生身上。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在家做家务,这使得学生很少出去参加一些有用的活动。外界的新事物进不去,大部分学生都是“无知”的。一篇500左右的文章让他们写来写去,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即使你完成了文章,你也不会得到高分。因此,限制学生的知识视野无异于闭门造车,严重挫伤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新课程改革也存在问题

素质教育实施多年,新的课堂改革深入到每一所学校。然而,许多学校的作文教学改革仍然是徒劳的,甚至照搬课堂上许多名师的优秀课程标准也收效甚微。土的一面造就人的一面,作文教学很有特色,很实用。在城镇上示范班去农村学校教书,让学生有水土不服的感觉。这种课改管用吗?因材施教可能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出路。

在了解了农村小学作文难以提高的各种原因后,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对症下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一,欠基础,建基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妨从简单的拼音、单词、句子入手,一两周复习拼音,每节课为“读写”和重要单词写拼音,加强口语训练,增强普通话的阅读能力,用常用、多用的`单词造句。大四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日记每天都写,没有任何题材,可以自由独立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词汇积累越来越多,句子运用能力也越来越强。学生写字得心应手,熟能生巧。学生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第二、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是作文的源泉,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据说一个人的知识只有20%来自个人实践,而80%的知识来自阅读。杜甫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才能找到上帝。”多读书,自然会写得好。所 阅读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要读的书或文章。书籍或文章必须适应学生的阅读能力,适应小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正确的影响。

2.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抄写好的单词、句子和段落,多读或背诵一些好的段落。

3.对于对学生感情最深的书籍或文章,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经历或感受。

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山村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所以在写作时,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写作材料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观和特点,挖掘他们的写作潜力。多彩的农村生活给人无限的快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写下多姿多彩的事情和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就不是一篇笼统模糊的作文,而是一篇生动愉悦的文章。

第四,善于评论

小学生对成功能带来的东西很感兴趣,也在心里起着激励的作用,希望提高自己。所以学生作文一旦完成,老师一定要及时改正。批改的时候,不要走马观花,要认真看。除此之外,要有眉毛批评,要有总评,要有鼓励的语气。另外,教师要善于讲评,讲评时指出作文的优劣,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得失。最后,优秀的作文应该在课堂上宣读,并鼓励向报纸投稿。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的教师善于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找出根源和对策,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走出辉煌的天空!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6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听、还要敢说、爱读、想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现在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20xx年xx月xx日,针对《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现状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和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部分语文教师一起召开了座谈会,我们查找出现阶段我校的作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并制订了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表达方法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人思想情感的外在的语言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们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观点不容致疑。

然而,分析以上的调查数据,综观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技巧以及作文的表达方法,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是发自内心等则很少过问。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更为甚者,有的想象体裁的作文基本上是各类动画片故事情节的拼凑。现今小学作文教学,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去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这种“重表达,轻育人”,把“求真知,做真人”的思想抛之九霄云外的作文教学方法,着实让人心寒。

(二)重视了作文写作模式,轻视了作文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表达方法公式一样地讲给学生听,有的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范文”。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思维,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最后写出的文章肯定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现在大学生不会写文章,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时期作文教学的不得法。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学生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像数学一样简单的套用模式。近来,书店中上除了大批量的写作辅导书、作文大全、精品作文外,又跳出了所谓“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对于“作文软件” 的功能,我们是持谨慎态度的。学生在电脑中输入主题和关键词,四分钟即可得一佳作,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能力”现象。即使学生了解材料内容及作文的要求,但是这“四分钟电脑作文”却无益于学生思考材料、组织材料等能力的发展,试想,学生对作文题目的解读,对文章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对文章内容的整合,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岂是在四分钟内完成的?

(三)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老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虽然我们教材中有口语交际内容,课程表中也有口语交际课,但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保质保量上好呢?这种“重文轻语”的教学倾向,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流。

有资料也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有的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然而一到口头表达,例如演讲或课上发言,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

(四) 重课堂教学,轻生活积累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思维加工,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童真童趣可言。

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我曾看到一篇关于学生作文的报道,想来令人心惊。某城市

一小学中,老师让学生以“大米”为素材写作,城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大米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我们的孩子现在不是也不知道什么是荠菜、苦菜、白蒿等野菜吗?开怀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此认真深思,一言蔽之,怎一个“惨”字了得?

(五)重作文指导,轻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对学生写作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资料表明,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 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的写作信息反馈。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注重了作文前的细心指导,而对阅完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是批改完作文,写几句程式化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

(六)重范文的讲读,轻下水的写作

我校曾举行了第一次师生作文同题大赛,结果有不少老师的文章写不过学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个以评析学生文章、指导学生写作为终生职业的语文教师,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没有丰富的写作实践,还能指导学生作文吗?

现今,这种“重范文,轻下水”的倾向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围绕指导打转转,结果写出的文章空洞无话,毫无灵性。

二、改进措施

(一)转变观念,树立作文教学观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是自我生活的真实展现。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中过分偏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强调思想内涵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另外,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人文价值的缺失。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应该转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作文务先求“真”,

凡与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陈腐观念”或“时髦观念”均要改变。

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同时促进他们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写作兴趣方面,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 ②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厚积薄发;③开创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①老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 ②大胆放手学生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③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养等各项的培养。④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加强阅读的指导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2、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现在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多参加适合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3、加强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例如,我们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作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4、上好口语交际课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例如,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等。

(四)改进评改方法,教师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 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我校的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多数是敷衍了事。作文的批阅,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作文字斟句酌。这 两种做法都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老师们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互动”模式有益于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实行“互动”评改模式势在必行。老师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集体批等方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因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适当减少范文的篇数,提倡教师自己写下水文。叶圣陶在《文汇报——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所以我们只有亲自尝试写作,在指导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体味写作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找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长远发展的症结。

作文即做人。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真正确立,作文对他们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视。因此,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 7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9月29日

调查方式:新浪网调查

调查对象:小学生网民

调查目的: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找出学生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一)�

调查这一内容,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二)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三)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对这两题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作文中的困难—— 无兴趣,意志弱, 不会观察,无话可说, 思维单纯,无从下笔, 基本功差 ,教师指导不力, 不会修改。

希望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 ,学好语文, 多读课外书籍,多参加活动,投入自然, 勤练笔,常写日记 ,教师加强指导, 培养兴趣磨练意志力。

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写。“不会观察”正是作文“无话可说”的症结所在。

造成学生“不会观察”的原因是什么呢?

1、缺乏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做事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察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无“心”,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的表象只是轮廓而已,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写作文时,当然头脑空空,没有内容可写。

2、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1)观察没有目的。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

(2)观察没有顺序。观察人、事、景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整体到部分等等。反之亦可。一般来说,观察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从空间角度来说,是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来说,是动态的观察。当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际观察中,学生并没有能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结果造成写作文时思维混乱,无从下笔,没有条理。

(3)观察没有重点。在对事物的全貌有了了解之后,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深入、反复的观察。

3、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只是在观察顺序、观察细致等观察习惯方面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

三、建议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观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